美国地质局黄石新数据
❶ 美国黄石公园火山的近况,今年是否会爆发
美国黄石公园是美国、也是全球第一座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爱达荷、蒙大拿三州交界处,坐落在北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平均海拔达2438米。占地约8956平方公里。其面积主要分布在怀俄明州,占96%,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蒙大拿和爱达荷州。
美国黄石公园在火山爆发中形成,大约每隔60万年周期性喷发,现已进入喷发周期。
黄石公园是整个“大黄石生态系”的核心地区,而“大黄石生态系”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温带生态系。6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在地质年代里多次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大的火山爆发发生过三次,有的说最后一次爆发大约在两百万年前,有的说在60万年前。不管怎么说,一次次巨大的火山爆发,尤其是最后一次火山爆发,从火山口中喷发出来的物质将这里大约近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全部覆盖,厚度超过1500米,形成大片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形成现在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高原。
英国专家预测,美国黄石公园地底下的超级火山大约每隔60万年喷发一次,而自上一次喷发至今已有64万年。
美国黄石公园地下是一座“超级火山”,潜藏着超级能量,其喷发的岩浆能够埋没半个美国。
“超级火山”的喷发可能达到8级以上,喷出的火山规模可达3亿立方米。地球上最后一次“超级火山”爆发大约是在7.4万年前,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的托巴地区,如今那里仍留有一个104公里长的巨洞。据估计,那次“超级火山”爆发时,喷出了大约2334立方公里的火山灰。由此形成的硫酸烟雾遮蔽整个地球达好几年时间。科学家估计,那场“超级火山”爆发后,地球上只有几千名幸存者。
据专家称,只要地球少数几座“超级火山”中的一个喷发,就将会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届时,天空将变暗,黑色的酸雨将杀死地球上的大部分植物,地球将会进入一个类似核冬天的可怕境遇。一旦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喷发,其岩浆能够埋没半个美国,其火山灰最远可飘至丹佛市。
黄石公园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这座“超级火山”已经显现爆发的先兆。
黄石公园这座超级火山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爆发过,但其爆发的脚步声似乎渐行渐近。
去年7月23日以来,黄石公园关闭了园内部分地区。官方的解释是,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担心溢出灼伤游人。8月7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将在公园内安装临时地震检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3天后,《丹佛邮报》称,美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利兹发现黄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个高30多米、长600多米的“大包”。8月24日,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站测到公园南门东南15公里处的地底,发生了4.4级的地震,这次地震“非同寻常”,震源离地面仅0.834公里!为此,美、英地质专家发出警告,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很可能正是该处“超级火山”即将苏醒的先兆!
❷ 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框架初步研究—以黄石市为例
刘忠明1徐波1姚燕1倪宇飞2徐旭东2赵婷2
(1.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2.黄石市国土资源局)
摘 要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实现地质资料管理由省级向地市级延伸的基础。数据中心建设可成立地级市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小组,下设中心建设筹备小组、中心基建小组和技术应用小组,各司其职,开展相关工作。中
心建设技术路线是:中心建设方案制订→中心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中心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建立黄
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充分挖掘地质资料及其信息的潜在经济价值,对于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0 引言
2006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2009年湖北省启动了《黄石市城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试点工作》项目,其中目的之一是探讨和研究省级地质资料管理如何向地级市延伸。经过三年多的工作,项目组提交了《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和《黄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作者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框架。黄石市是一个矿业城市[1-3],矿业发达,矿政管理任务繁重,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压力巨大。如何实现黄石市地方经济的成功转型,保持矿产资源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充分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是必经之路。
1 建设目标、原则与中心职能
1.1 建设目标
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是依托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实现地质资料信息的平台管理,建立、更新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为城市建设、矿政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开发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将地质资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建设原则
中心建设原则是在建设中心大楼和在进行系统的技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地级市城市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地质资料基本特征,结合各城市地质工作的社会化实际需要,采用数据库建设、现代软件工程等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遵循实用性、可操作性、前瞻性、标准化、可视化、网络化、智能化、集群化、可维护性和开放性等原则。其中实用性要求中心大楼建设应考虑实用性,能储存管理成果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和原始地质资料,满足矿政的平台管理需要,软硬件建设与地方电子政务系统相结合。数据库和软件系统平台设计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用户对系统的需求,系统功能齐全、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快捷方便。
1.3 中心职能
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隶属于市国土资源局,由市国土资源局和市政府办公室双重领导。
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具有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职责。
管理职责: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资料登记、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与维护、设备管理、软件管理、人员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管理、涉密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产品管理、资金管理、技术管理、价格申报等。
组织协调职责:组织数据、数据更新,聘请专家,协调技术支撑单位工作。组织会议,组织社会化服务产品。与平级、上级和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加强联系。
服务职责:研发或委托研发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产品。为政府和用户提供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产品。
1.4 中心任务
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维护、项目研究、产品研发和产品服务。系统维护、项目研究是基础,产品研发是关键,产品服务是目的。
系统维护:做好地质资料数据的汇交收集、登记、管理与借阅工作。不断补充数据,完善系统功能。维护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做好地质资料数据的保密安全工作。加强软件系统的集群化和最优化组合试点。
项目研究:开展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项目研究和相关专题研究。
产品研发:在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项目研究同时或之后,研发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产品、服务形式,为产品服务提供产品库。
产品服务:根据用户需要,从产品库中提取产品供用户使用。做好产品宣传(片)和需求调研工作。
2 总体框架
2.1 中心建设
由市政府出面,组织成立黄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小组,下设中心建设筹备小组、中心基建小组和技术应用小组,各司其职,开展相关工作(图1)。
图1 黄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构架
在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内部划分相关工作室,分工协作。内部成立办公室、项目研究室、产品研发室、财务室、产品服务室。负责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与服务工作,负责与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事业单位和软件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为抓手,完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2.2 管理服务系统建设
根据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和任务,设计、建设好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由功能系统、分类系统和支撑系统三部分组成。
2.2.1 功能系统
黄石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主要分为:资料服务、矿政服务、城市建设服务和系统维护四部分(图2),体现出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主要工作和职能,每个部分都具有数据组织、数据录入、数据检查、数据维护、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编辑等功能。
图 2 黄石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构架
资料集群:一是对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和成果地质资料的集群,方法有汇交、收集、资料共享等;二是地质图书资料、地质标准规范、地质工具书等的集群,方法有收集、购置、资料共享等;三是地质项目、地质成果的集群;四是其他数据库、多媒体等的集成。
资料管理:建立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和原始地质资料数据库,实现地质资料目录查询和地质资料电子浏览功能。完善地质资料平台借阅服务管理及其功能。
图书管理:分为地质论文、专著、教材、专集、报刊、科普、其他等部分,分别建立地质图书数据库,便于查询和浏览。
数据管理:主要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质专业数据库、地质图形库管理三部分。建立、完善这些数据库,实现数据统计分析、自动生成、自动成图等功能。
矿政管理:主要涉及规划管理、地矿单位资质管理、地质项目管理、地质资料管理、矿产管理、地质环境管理、矿业权管理、地质信息管理等。完善一张图管矿专题数据库,实现矿政管理的可视化。
信息共享与服务:提供原始数据库、成果数据库和模型库等地质产品服务。其中成果数据库主要有项目库、专项库、图形库、专业数据库等。黄石市板岩山危岩体治理工程项目数据库是一个项目库,黄石市矿业权规划数据库、黄石市一张图管矿是专项库。
2.2.2 分类系统
主要对地质资料、地质数据、地质图、地质信息化服务产品进行分类管理。黄石市地质资料分为11大类、100 多个数据类型。
2.2.3 支撑系统
主要有:集群体系、数据中心、专家系统、涉密管理、程序管理、协议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通过行政、技术等服务工作,为管理系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流程是:地质数据需求调查→地质数据要素全面清理→数据库设计→试点数据录入建库与调试→数据录入建库→数据更新、维护。
数据库设计,要求反映的地质要素要全,由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组成,结构合理,操作性强。待数据库建设方法成熟后,进行大规模数据录入,正式建立数据库。
2.4 地市级地质资料汇交机制的研究
如何将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各省(市、区)地质资料馆的地质资料汇交与收集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延伸到市县级地质资料馆,需要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汇交机制,进而建立地市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第一,成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立并完善机构设置,起草并实施《黄石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第二,建立以汇交为主的地质资料集群机制。
第三,建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网络系统。
第四,加强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力度。
3 中心建设方法
中心建设技术路线是:中心建设方案制订→中心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中心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共享与服务。
中心建设方案制订的基本方法:以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项目为支点,根据地级市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指南,起草中心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问卷设计及调查,参观考察,征求意见,数易其稿,经过评审认证,最终形成方案报批稿。
中心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包括地质资料库建设(原始、实物、成果地质资料)、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系统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通讯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
中心地质资料管理:加强地质资料保管员的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建立并完善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办法。
中心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与服务:研究和实施地质资料集群机制,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扩宽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产品领域,提升产品质量。
4 中心建设意义
长期以来,黄石市地质资料分散、综合研究程度不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地质资料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建立黄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充分挖掘地质资料及其信息的潜在经济价值,对于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减少建设项目重复投资,避免、减少投资风险,实现矿产资源物尽其用,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也具有现实意义。
在黄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统一框架下,不断完善湖北省黄石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依据工作方案,落实黄石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来源。起草技术规范、标准、指南、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力争成为矿业城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领头羊,为培训和普及全国地市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经验。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部分省(市、区)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实现地质资料管理向地级市延伸是必然趋势。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工作项目组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项目组等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建设好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 考 文 献
[1] 刘忠明等 . 湖北省黄石市矿业发展史研究 [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8,93(1):65 ~ 69.
[2] 刘忠明等 . 黄石市矿业遗迹基本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J]. 华南地质与矿产,2009,97(1):72 ~ 81.
[3] 韩培光等 . 黄石市现代典型矿业遗迹基本特征及开发建议 [J]. 资源环境与工程,2008,22(3):377 ~ 386.
❸ 美国黄石的火山爆发是真的么
综合外国媒体1月25日报道,最新的研究表明,自2004年至今黄石公园内巨大休眠火山的高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向上抬升,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该火山口底部的海拔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创下了自1923年以来的最快纪录。
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黄石公园火山活动的专家鲍勃·史密斯表示,由于其覆盖面积巨大而且上升幅度很高,这种现象的确非常引人关注。科学家们在研究后认为,黄石公园内火山高度的增加很可能是因为地下7至10公里处有一些不断膨胀的岩浆导致的。
史密斯说,幸运的是,这种隆起似乎并不是灾难即将发生的前兆。“最初,我们也曾担心地面隆起会导致火山喷发。但在发现岩浆位于地下10公里后,我们消除了这种担忧。如果其深度在地下2至3公里,我们将陷入极大的担忧之中。”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它建成于1872年并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其占地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
超级火山进入活跃期
据科学家分析,黄石公园所在地区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共发生过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资料表明,最近一次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物质覆盖了约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00米,最终形成了黄石公园现在所处的这片海拔超过2000米的熔岩高原。
科学家们预测说,隐藏在黄石公园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规模“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距今约64万年前。换言之,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
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黄石公园内的超级火山爆发,在三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而美国3/4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火山爆发周围1000公里内90%的人都将无法幸免,其中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吸入的火山灰在肺部固化而死亡。飘荡在天空中的火山灰将会使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0℃,地球北极则会下降12℃,这样的寒冷气候至少会持续6至10年之久。
更可怕的是,对于超级火山的爆发目前人类尚未掌握真正有效的应对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一年前冰岛火山爆发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中看出来。
2010年4月,冰岛亚菲亚德拉冰盖上的一座规模算不上“壮观”的火山喷发,喷发出的火山灰致使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许多相关的行业遭受了重创,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异常现象早已发生
其实,黄石公园内的异常情况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有所表现。2009年7月23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关闭黄石公园内一部分区域,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地底的热能出现了异常现象,由于担心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溢出物对游客造成伤害,所以对一些地区进行了关闭。
后来,美国媒体曝光的一份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研究人员已经在黄石公园内安装了地震监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仪器,全然一副高度戒备的场面。再后来,美国《丹佛邮报》爆料称,美国地质学家利兹在黄石湖的湖床底部发现了一个高约30米,直径600多米的巨型隆起。
值得一提的是,冰岛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2010年喷发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研究报告称,冰岛火山在喷发前曾出现过一些“征兆”:火山口周边地区的地表在喷发前隆起了约20厘米,而该火山口东北地区更大规模的隆起约为70厘米,这一现象与《丹佛邮报》披露的黄石公园内的异常情况惊人相似。柳洪杰(中国日报)
电影《2012》剧情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个文化、种族,全球的科学家、政府,都无法预知这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
杰克逊·柯蒂斯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
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
然而第二天,灾难就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炼狱……
❹ 在网上看到一片文章说美国黄石火山今年要全面喷发
独家调查
美黄石公园火山将爆发?媒体扭曲误导造成恐慌
新快报记者 侯鹏飞
新快报讯看过电影《2012》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影片里的所有灾难都是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超级火山喷发开始的。英国《每日邮报》以“全球最大火山即将爆发,美国2/3国土将被掩埋?”的耸动标题发布最新消息说,黄石公园里的巨大休眠火山很可能已经进入活跃期。国内外媒体纷纷转载这篇报道,网友们吓得忙问:末日真的要来了吗?
然而,新快报记者在对这篇报道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发现,上述信息纯属以讹传讹,系一些媒体对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9日网络文章的曲解。
英媒耸动报道 媒体盲目转载
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黄石公园内的超级火山爆发:美国2/3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火山爆发周围1000平方公里内90%的人都将无法幸免,在三到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飘荡在天空的火山灰将会使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0℃,地球北极则会下降12℃,这样的寒冷气候至少会持续6至10年。
《每日邮报》称,这一切并非空穴来风,最新的研究表明,从2004年到现在黄石公园内巨大的休眠火山的地表隆起高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隆起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创下了自1923年以来的最快纪录。分析认为,黄石公园内火山的地表隆起很可能是因为地下不断膨胀的岩浆导致的。
《每日邮报》称,黄石公园所在地区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共发生过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资料表明,最近一次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物质覆盖了约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00米,最终形成了黄石公园现在所处的这片海拔超过2000米的熔岩高原。
《每日邮报》称,科学家们预测,隐藏在黄石公园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规模“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距今约64万年前。换言之,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
数据打架
地表隆起速度实际在下降
《每日邮报》在报道中引用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
新快报记者找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发现《每日邮报》提及的关键数据却与《国家地理杂志》的数据完全不符。《每日邮报》称“从2004年到现在黄石公园内巨大的休眠火山的地表隆起高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隆起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创下了自1923年以来的最快纪录”。但《国家地理杂志》给出的数字是:从2004年开始到2006年期间,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的地表隆起的速度为每年高达7厘米;在2007年到2010年,隆起速度降至了每年1厘米或以下。
此外,《每日邮报》在报道中引述了《国家地理杂志》采访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黄石公园火山活动的专家罗伯特·史密斯的话。史密斯表示,火山地表隆起这种现象的确引人关注,但这还不是灾难即将发生的前兆。他说,“最初,我们也担心地面隆起会导致火山喷发。但在发现岩浆位于地下10公里后,我们消除了这种担忧。如果岩浆深度在地下2到3公里,我们将陷入极大的担忧之中。”
即使专家表示人们并不需要担忧黄石公园火山会在短期内爆发,《每日邮报》依然打出耸人听闻的标题,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而国内外一些媒体在转载时盲目跟风,甚至加油添醋,在传播过程中进一步扭曲事实,衍生出诸如“黄石公园火山将很快爆发”“美国大部分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等说法,误导读者,造成恐慌。
辟谣声明
美地质勘探局:并非火山爆发征兆
监测黄石公园地质活动的美国地质勘探局注意到了上述情况,在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份辟谣声明,称有媒体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之后发表与黄石公园火山相关的文章,但其中一些文章属于误传,因为过去5年大面积地面隆起和两次让人关注的地震频发并非火山即将爆发的征兆,更何况地表隆起的现象已在一年前左右就已经停止了。
不幸的是,对于上述声明,鲜有媒体给予注意,各种不实报道依然泛滥。
专家澄清
“地表隆起属于正常现象”
新快报记者联系到《每日邮报》和《国家地理杂志》中都提到的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黄石公园火山活动的专家罗伯特·史密斯。史密斯表示,黄石公园火山口的地表隆起状况是地表变形类型的一部分,属于正常现象。
罗伯特·史密斯澄清道:“我们从未说黄石公园的火山可能喷发之类的话。在2010年发表的文章中,我们指出黄石公园火山口的地表隆起状况是地表变形类型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属于正常现象。虽然如此,但是没有相关知识的人一般都会认为这是很危险地事情。”
另外,史密斯也建议记者看看美国地质勘探局发表的辟谣声明
❺ 在美国黄石公园附近开有排有污染废水(排到河里)的工厂允许吗
黄石公园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这座“超级火山”已经显现爆发的先兆。
黄石公园这座超级火山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爆发过,但其爆发的脚步声似乎渐行渐近。
今年7月23日以来,黄石公园关闭了园内部分地区。官方的解释是,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担心溢出灼伤游人。8月7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将在公园内安装临时地震检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3天后,《丹佛邮报》称,美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利兹发现黄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个高30多米、长600多米的“大包”。8月24日,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站测到公园南门东南15公里处的地底,发生了4.4级的地震,这次地震“非同寻常”,震源离地面仅0.834公里!为此,美、英地质专家发出警告,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很可能正是该处“超级火山”即将苏醒的先兆!
由此看来,《2012世界末日》中所渲染的“世界末日”源于美国黄石公园火山爆发,以及其威力引发的山崩海啸,绝对不是毫无根据的危言耸听!
1.据英国媒体14日报道,自今年7月份以来,美国旅游胜地黄石国家公园开始部分对游客们关闭,官方的解释是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的间歇泉热液出现异常现象。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地底下,潜伏着一个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地下妖魔”——“超级火山”!类似的“超级火山”一旦喷发,足以毁灭地球上大部分生物。
2.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异常
自今年7月23日以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的部分地区已开始陆续关闭。黄石国家公园负责人苏詹尼·路易斯对此的解释是,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路易斯向记者证实:“黄石公园西边诺里斯间歇泉盆地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对游客关闭。”今年8月7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将在黄石国家公园内安装临时地震检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受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以监控可能发生的地底热液喷发危机。8月10日,美国《丹佛邮报》报道称,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利兹·摩根发现黄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个100英尺高的“大包”,这个“大包”有2000英尺长,随时可能爆裂喷发。
8月24日,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站报告称,他们在黄石国家公园南门东南9英里处的地底,监测到了4.4级的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们承认,这次地震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的震源离地面仅0.3英里!
3.死亡妖魔”开始苏醒?
9月8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布鲁斯·科耐特博士经过多日考察,终于证实了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存在的“可怕危机”。科耐特博士警告说:“黄石公园地底下,气压显然在加大,热液和蒸汽正在试图寻找更多喷泄出口,如果更多的喷气口出现,地底岩浆室中的压力将获得释放。岩浆室中的压力降低到一个临界点,岩浆内的过热水便会形成威力巨大的爆发。然而不幸的是,当地表喷气口再没有热气喷出时,人们会认为危险已经过去,可事实远非如此,这只是一个虚假的安全信号,它是另一场更大风暴来临之前的短暂平静!” 镇江,时事,招聘,求职,社区,房产,装修,美食,摄影, 汽车,摄影,运动,女性,征婚,游戏,镇江麻将,lC;E U;Xti
科耐特博士的警告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地底下沉睡着一个自然界中最大的“妖魔”——“超级火山”!多位地质科学家担心,黄石国家公园地底的热能异常现象很可能正是这位“死亡妖魔”即将苏醒的信号!
4.据专家称,尽管地球上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存在着“超级火山”,但只要其中一个喷发,将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
英国伦敦大学“本菲尔德·格雷格灾难研究中心”教授比尔·麦格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危险的“超级火山”之一。比尔·麦格说:“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它的每一下呼吸都将使北怀俄明州和南蒙大拿州的地壳膨胀和收缩。”
比尔·麦格教授继续解释说:“许多超级火山都不是典型的山丘状结构,它们往往藏身在巨大的、坍塌的盆地中,超级火山的热液岩浆很难被监测出来。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的超级火山是上世纪60年代才被探测到的,红外线卫星图显示,黄石公园地表下装满岩浆的火山口有85公里长、45公里宽。科学家估计,黄石国家公园底下的超级火山每隔60万年喷发一次,自上一次喷发到现在已有64万年了。这下一场超级火山喷发显然推迟好些时候了。”
5.据报道,美国火山学家对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岩浆活动进行了数据跟踪,研究发现,从1923年至今,黄石公园部分地区的地面已经上升了70厘米!该数据显示黄石公园地底下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膨胀活动”。
当记者问及黄石国家公园地底“超级火山”万一真的喷发会造成什么后果时,比尔·麦格教授说:“这场火山喷发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地底岩浆将会冲到50公里高的大气层中,10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生命都会立即被落下的火山灰和岩浆杀死,估计将有1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喷涌出来,足够将整个美国淹没在5英寸厚的灰尘里。这场火山喷发形成的爆炸也将成为75000年来人类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
6.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已进入喷发周期!!!
2012”影片从美国黄石公园出现地热异常现象开始描述,直至黄石公园伴随着地震而喷发火山,引起山崩地裂、惊天海啸,演绎了一场“世界末日”的惨烈景象。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将黄石公园的地热异常现象及随之而来的火山喷发作为“世界末日”的源头,绝不是凭空想象的虚妄,而是有所根据的描述。
美国黄石公园是美国、也是全球第一座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部怀俄明、爱达荷、蒙大拿三州交界处,坐落在北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平均海拔达2438米。占地约8956平方公里,比武汉市面积还要大。其面积主要分布在怀俄明州,占96%,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蒙大拿和爱达荷州。
美国黄石公园在火山爆发中形成,大约每隔60万年周期性喷发,现已进入喷发周期。
7.黄石公园是整个“大黄石生态系”的核心地区,而“大黄石生态系”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温带生态系。6000万年以来,黄石地区在地质年代里多次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大的火山爆发发生过三次,有的说最后一次爆发大约在两百万年前,有的说在60万年前。不管怎么说,一次次巨大的火山爆发,尤其是最后一次火山爆发,从火山口中喷发出来的物质将这里大约近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全部覆盖,厚度超过1500米,形成大片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形成现在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高原。
❻ 美国黄石公园火山爆发详细资料
《2012》灾难场景或成真?
据中国日报报道 电影《2012》中描绘的全球毁灭性灾难始于美国怀俄明州的黄石公园出现的地热异常现象,后来超大规模的火山与地震齐发,并进而引起了山崩地裂与惊天海啸,致使人类遭遇灭顶之灾。科学家们日前警告称,类似的一幕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发生。
火山隆起引发担忧
综合外国媒体1月25日报道,最新的研究表明,自2004年至今黄石公园内巨大休眠火山的高度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向上抬升,特别是最近三年以来,该火山口底部的海拔高度平均每年上升7.62厘米,创下了自1923年以来的最快纪录。
美国犹他州大学研究黄石公园火山活动的专家鲍勃·史密斯表示,由于其覆盖面积巨大而且上升幅度很高,这种现象的确非常引人关注。科学家们在研究后认为,黄石公园内火山高度的增加很可能是因为地下7至10公里处有一些不断膨胀的岩浆导致的。
黄石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它建成于1872年并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该公园主要坐落于怀俄明州的西北角,它向西北方向一直延伸至爱达荷州和蒙大拿州,其占地面积达7988平方公里。
超级火山或进入活跃期
据科学家分析,黄石公园所在地区在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和火山爆发,其中规模巨大的火山爆发共发生过三次。一些零散的勘探资料表明,最近一次爆发所喷发出来的物质覆盖了约9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500米,最终形成了黄石公园现在所处的这片海拔超过2000米的熔岩高原。
科学家们预测说,隐藏在黄石公园地下的世界上最大规模“超级火山”的喷发间隔约为60万年,而它的最近一次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距今约64万年前。换言之,这座超级火山目前或许已经进入了喷发活跃期。
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英国科学家曾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演示,一旦黄石公园内的超级火山爆发,在三四天内大量的火山灰就会抵达欧洲大陆,而美国3/4的国土可能将“面目全非”。火山爆发周围1000公里内90%的人都将无法幸免于难,其中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吸入的火山灰在肺部固化而死亡。飘荡在天空中的火山灰将会使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0℃,地球北极则会下降12℃,这样的寒冷气候至少会持续6至10年之久。
更可怕的是,对于超级火山的爆发目前人类尚未掌握真正有效的应对方法,这一点可以从一年前冰岛火山爆发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中看出来。2010年4月,冰岛亚菲亚德拉冰盖上的一座规模算不上“壮观”的火山喷发,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气流和天气等原因,喷发出的火山灰在天空四处飘荡,致使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瘫痪了数日,许多相关的行业遭受了重创,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异常现象早已发生
其实,黄石公园内的异常情况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有所表现。2009年7月23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关闭黄石公园内一部分区域,当时给出的解释是地底的热能出现了异常现象,由于担心可能发生不可预知的溢出物对游客造成伤害,所以对一些地区进行了关闭。
❼ 听说美国黄石公园已经封了是吗
黄石公园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这座“超级火山”已经显现爆发的先兆。
黄石公园这座超级火山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爆发过,但其爆发的脚步声似乎渐行渐近。
今年7月23日以来,黄石公园关闭了园内部分地区。官方的解释是,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担心溢出灼伤游人。8月7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将在公园内安装临时地震检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3天后,《丹佛邮报》称,美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利兹发现黄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个高30多米、长600多米的“大包”。8月24日,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站测到公园南门东南15公里处的地底,发生了4.4级的地震,这次地震“非同寻常”,震源离地面仅0.834公里!为此,美、英地质专家发出警告,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很可能正是该处“超级火山”即将苏醒的先兆!
由此看来,《2012世界末日》中所渲染的“世界末日”源于美国黄石公园火山爆发,以及其威力引发的山崩海啸,绝对不是毫无根据的危言耸听!
1.据英国媒体14日报道,自今年7月份以来,美国旅游胜地黄石国家公园开始部分对游客们关闭,官方的解释是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的间歇泉热液出现异常现象。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地底下,潜伏着一个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地下妖魔”——“超级火山”!类似的“超级火山”一旦喷发,足以毁灭地球上大部分生物。
2.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异常
自今年7月23日以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内的部分地区已开始陆续关闭。黄石国家公园负责人苏詹尼·路易斯对此的解释是,黄石公园地底热能出现异常现象,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路易斯向记者证实:“黄石公园西边诺里斯间歇泉盆地的一部分目前已经对游客关闭。”今年8月7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将在黄石国家公园内安装临时地震检测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接受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以监控可能发生的地底热液喷发危机。8月10日,美国《丹佛邮报》报道称,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利兹·摩根发现黄石湖的湖床底部隆起了一个100英尺高的“大包”,这个“大包”有2000英尺长,随时可能爆裂喷发。
8月24日,美国犹他州大学地震站报告称,他们在黄石国家公园南门东南9英里处的地底,监测到了4.4级的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们承认,这次地震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的震源离地面仅0.3英里!
3.死亡妖魔”开始苏醒?
9月8日,美国地质勘探局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布鲁斯·科耐特博士经过多日考察,终于证实了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存在的“可怕危机”。科耐特博士警告说:“黄石公园地底下,气压显然在加大,热液和蒸汽正在试图寻找更多喷泄出口,如果更多的喷气口出现,地底岩浆室中的压力将获得释放。岩浆室中的压力降低到一个临界点,岩浆内的过热水便会形成威力巨大的爆发。然而不幸的是,当地表喷气口再没有热气喷出时,人们会认为危险已经过去,可事实远非如此,这只是一个虚假的安全信号,它是另一场更大风暴来临之前的短暂平静!” 镇江,时事,招聘,求职,社区,房产,装修,美食,摄影, 汽车,摄影,运动,女性,征婚,游戏,镇江麻将,lC;E U;Xti
科耐特博士的警告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地底下沉睡着一个自然界中最大的“妖魔”——“超级火山”!多位地质科学家担心,黄石国家公园地底的热能异常现象很可能正是这位“死亡妖魔”即将苏醒的信号!
4.据专家称,尽管地球上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存在着“超级火山”,但只要其中一个喷发,将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
英国伦敦大学“本菲尔德·格雷格灾难研究中心”教授比尔·麦格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危险的“超级火山”之一。比尔·麦格说:“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它的每一下呼吸都将使北怀俄明州和南蒙大拿州的地壳膨胀和收缩。”
比尔·麦格教授继续解释说:“许多超级火山都不是典型的山丘状结构,它们往往藏身在巨大的、坍塌的盆地中,超级火山的热液岩浆很难被监测出来。黄石国家公园地底下的超级火山是上世纪60年代才被探测到的,红外线卫星图显示,黄石公园地表下装满岩浆的火山口有85公里长、45公里宽。科学家估计,黄石国家公园底下的超级火山每隔60万年喷发一次,自上一次喷发到现在已有64万年了。这下一场超级火山喷发显然推迟好些时候了。”
5.据报道,美国火山学家对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岩浆活动进行了数据跟踪,研究发现,从1923年至今,黄石公园部分地区的地面已经上升了70厘米!该数据显示黄石公园地底下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膨胀活动”。
当记者问及黄石国家公园地底“超级火山”万一真的喷发会造成什么后果时,比尔·麦格教授说:“这场火山喷发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地底岩浆将会冲到50公里高的大气层中,10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生命都会立即被落下的火山灰和岩浆杀死,估计将有1000立方公里的火山灰喷涌出来,足够将整个美国淹没在5英寸厚的灰尘里。这场火山喷发形成的爆炸也将成为75000年来人类听到的最响亮的声音。”
6.美国黄石公园“超级火山”已进入喷发周期!!!
2012”影片从美国黄石公园出现地热异常现象开始描述,直至黄石公园伴随着地震而喷发火山,引起山崩地裂、惊天海啸,演绎了一场“世界末日”的惨烈景象。
导演罗兰
❽ 一个月内发生107次地震,黄石火山“蠢蠢欲动”,难道要苏醒了
众所周知,黄石公园上次大规模爆发是在64万年前。虽然这座超级火山还没有爆发,但美国国家公园周围的地区刚刚经历了紧张的十一月。美国地质调查局上月共追踪了107次地震,这加剧了人们对火山爆发的担忧。但是这些活动是否意味着超级火山已经从沉睡中恢复?
虽然我们已经观察了很多年,但是至今没有人把它归因于岩浆运动的长期事件。当观察到它们时,并不意味着黄石火山正准备爆发。
❾ 美国黄石的火山近几年会爆发吗
美国媒体曝光的一份美国地质勘探局内部报告称,研究人员已经在黄石公园内安装了地震版监测网络权、全球定位系统接收仪和高灵敏测热液温度器等仪器,全然一副高度戒备的场面。所以该火山不知道会在那个时候爆发,也许会是明天。所以近几年爆发是一个未知数,只能够说爆发的可能性很大。
❿ 如何在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下载tm数据
点DOWNLAOD 之后就能下了,至于在哪里你自己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