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张建平地质大学

张建平地质大学

发布时间: 2021-03-14 20:42:06

㈠ 参考文献

毕建军,苏现波,韩德馨,等.2001.煤层割理与煤级的关系.煤炭学报,26(4):346~349

陈鹏.2001.中国煤炭性质、分类和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81~83

陈萍,唐修义.2001.低温氮吸附法与煤中微孔隙特征的研究.煤炭学报,26(5):552~556

程克明.1994.吐哈盆地油气生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199

戴金星.1979.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石油勘探与开发,(3):10~17

戴金星.1980.我国煤系地层的含油气性初步研究.石油学报,1(4):27~37

戴金星,宋岩,张厚福.1996.中国大中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中国科学(D辑),26(6):481~487

戴金星,洪峰,秦胜飞,等.2000.中国煤成气田分布规律.见:煤成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付少英,彭平安,刘金钟,等.200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研究.科学通报,(10):813~816

傅家谟,盛国英,刘德汉.1990.煤成烃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82~327

傅家谟,秦匡宗.1995.干酪根地球化学.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543~565

付晓泰,王振平,卢双舫.1996.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中国科学(B)辑,26(2):124~130

付晓泰,卢双舫,王振平,等.1997.天然气组分的溶解特征及其意义.地球化学,16(3):60~66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2003.高煤级煤基质力学效应与煤储层渗透率耦合关系分析.高校地质学报,9(3):373~377

傅雪海,秦勇,张万红,等.2005.基于煤层气运移的煤孔隙分形分类及自然分类研究.科学通报,50(增刊1):131~137

郝琦.1987.煤的显微孔隙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煤炭学报,(4):51~57

郝石生,张振英.1993.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变化特征及地质意义.石油学报,14(2):12~22

郝石生,黄志龙,杨家琦.1994.天然气运聚动平衡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洪峰,宋岩等.2005.煤层气散失过程与地质模型探讨.科学通报,50(增刊):121~125

胡社荣.1998.煤成油理论与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184

黄第藩,李晋超,周翥红,等.1984.陆相有机质的演化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51~195

黄第藩,秦匡宗,王铁冠,等.1995.煤成油的形成和成烃机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65~267

霍永忠.2004.煤储层的气体解吸特性研究.天然气工业,24(5):24~26

姜好仁,毛明陆,马财林,等.2001.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见:李文阳,马新华等.中国煤层气地质评价与勘探技术新进展.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6~35

李明潮,梁生正,起克镜.1996.煤层气及其勘探开发.北京:地质出版社

刘德汉,张惠之,戴金星,等.2000.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实验研究与评价.科学通报,45(4):346~352

刘洪林,王红岩,张建博.2000.煤层气吸附时间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石油实验地质,22(4)

刘洪林,赵国良,王红岩.2004.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和实践.石油实验地质,26(5):411~414

刘金钟,唐永春.1998.用干酪根生烃动力学方法预测甲烷生成量之一例.科学通报,(43):1187~1191

刘俊杰.1998.王营井田地下水与煤层气赋存运移的关系.煤炭学报,23(3):225~230

卢双舫.1996.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121

卢双舫,王子文,黄第藩,等.1995.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中国科学(B辑),(25):101~07

卢双舫,陈昕,付晓泰.1997.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沉积学报,(15):126~129

马东民.2003.煤储层的吸附特征实验综合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8(4):291~295

宁正伟,陈霞.1996.华北石炭-二叠系煤化变质程度与煤层气储集性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2):156~159

钱凯,赵庆波,汪泽成.1997.煤层甲烷勘探开发理论与实验测试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秦胜飞,唐修义,宋岩,等.2005a.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分馏机理.中国科学(D辑):19~28

秦胜飞,宋岩,唐修义,等.2005b.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含气性的破坏机理.科学通报,50(增刊):99~104

秦勇,曾勇编译.1996.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秦勇,傅雪海,岳巍,等.2000.沉积体系与煤层气储盖特征之关系探讨.古地理学报,2(1):77~83

桑树勋,朱炎铭,张时音,等.2005.煤吸附气体的固气作用机理(Ⅰ).天然气工业,25(1):13~15

宋岩,戴金星,李先奇,等.1998.中国大中型气田主要地球化学和地质特征.石油学报,19(1):1~5

宋岩,王毅,王震亮.2002.天然气运聚动力学与气藏形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宋岩,柳少波,洪峰.2005a.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气藏类型.见:宋岩,张新民主编.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

宋岩,张新民,等.2005b.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宋岩,赵孟军,柳少波,等.2005c.构造演化对煤层气富集程度的影响.科学通报,50(增刊):1~5

苏喜立,唐书恒,羡法.1999.煤层气的赋存运移机理及产出特征.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院报,16(3):67~71

苏现波,陈江峰,孙俊民,等.200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北京:科学出版社

苏现波,林晓英.2009.煤层气地质学.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20pp

孙斌,王一兵.2003.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见:李文阳等主编.中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65~73

孙旭光,王关玉,金奎励.1999.基质镜质体成烃动力学特征研究.地质科学,(34):485~491

汤达祯,林善园,王激流等.199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煤的生烃反应动力学特征.石油实验地质,(21):328~335

汤达祯,桑树勋.2008.煤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及控制机理.国家 973 课题研究报告(编号:2002CB211702)陶明信.2005.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自然科学进展.15(6):648~652

王纯信,郭国盛.1996.晋城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及地面开发现状.中国煤层气,(2):154~157

王道钰,王德进.1984.生油岩与油页岩热解总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参数的数值计算.华东石油学院学报,(8):312~317

王凤国,李兰杰,徐德红.2003.华北地区煤层含气性影响因素探讨.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2(2):88~90

王红岩,刘洪林,刘怀庆,等.2004.煤层气成藏模拟技术及应用,15(4):349~351

王会祥,黄第藩,李晋超.1986.陆相干酪根热解动力学研究.见: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委员会.有机地球化学与陆相生油.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45~256

王生维,陈钟惠.1995.煤储层孔隙、裂隙系统研究进展.地质科技情报,(1):53~59

王生维,陈钟惠,张明,等.1997.煤储层岩石物理与煤层气勘探选区———以华北若干煤区为例.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王铁冠,钟宁宁.1990.树脂体成烃的地球化学研究———兼论我国第三系树脂体成因的未成熟-低成熟油气资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2):1~8

吴俊.1993.煤微孔隙特征及其与油气运移储集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B 辑),23(1):77~84

杨申镳.1997.水溶性天然气勘探与开发.山东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姚艳斌,刘大锰.2007.华北重点矿区煤储层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6(3):308~314

叶建平.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叶建平,秦勇,林大扬.1998.中国煤层气资源.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慧.2001.煤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研究.煤炭学报,26(1):40~44

张建博,王红岩,赵庆波主编.2000.中国煤层气地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张群,杨锡禄.1999.平衡水平条件下煤对甲烷的等温吸附特性研究.煤炭学报,24(6):566~570

张胜利.1995.煤层割理及其在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煤田地质与勘探,23(4):27~31

张胜利,李宝芳.1996.煤层割理的形成机理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中的意义.中国煤田地质,8(1):72~77

张新民,张遂安,钟玲文,等.1991.中国煤层甲烷.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新民,庄军,张遂安,等.2002.中国煤层气地质与资源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新民,赵靖舟.2008.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及分布,国家 973 课题报告(编号:2002CB211706)

赵庆波.1999.煤层气地质与勘探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钟玲文,张新民.1990.煤的吸附能力与其煤化程度和煤岩组成间的关系.煤田地质与勘探,(4):29~35

Ayers J W.2002.Coalbed gas systems,resources,and pro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Ayers Jr W B.2002.Coalbed gas system,resources,and proction and a review of contrasting cases from the San Juan and Powder River ba-sins.AAPG Bulletin,86(11):1853~1890

Braun R L,Burnham A K,Reynolds J G.1992.Oil and gas evolution kinetics for oil shale and petroleum source rock determined from pyroly-sis-TQMS data at two heating rates.Energy and Fuels,(6):468~474

Bustin R M,Clarkson C R.1998.Geological controls o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capacity and gas cont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1~2):3~26

Clayton J L.1998.Geochemistry of coalbed gas—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59~173

Collins R E.1991.New theory for gas adsorption and transport in coal.In:Proceedings of the 1991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25~32

Cramer B,Poelchau H S,Gerling P,Lopatin N V,Littke R.1999.Methane released from groundwater:the source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s in northern West Siberia.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16:225~244

Croadale P J,Beamish B B,Valix M.1998.Coalbed methane sorption related to coal compos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47~158

Ettinger I,Eremin I,Zimakov B,Yanvoskaya M.1966.Natur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al sorption properties.I.Petrography and 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s.Fuel,45:267~275

Gan H,Nandi S P,Walker P L.1972.Nature of porosity in American coals.Fuel,51:272~277

Gayer R and Harris I.1996.Coalbed methane and coal geology.The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1~338

Kulander B R,Dean SL.1993.Coal-cleat domains and domain boundaries in the Allegheny Plateau of West Virginia.AAPG Bull,77:1374~1388

Langmuir I.1916.The adsorption of gases on plane surfaces of glass,mica and platinum.Am.Chem.Soc.,40:1361

Laubach S E,Marrett R A,Olson J E,et al.1998.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s of coal cleat a review.Inter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5(1~2):175~207

Law B E.199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rank and cleat spacing:implicati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rmeability in coal.Presented at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he Uninversity of Alabama/Tuscaloosa,Vol.Ⅱ:435~441

Levine J R.1993.Coalification:The evolution of coal as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rock for oil and gas.In:Law B E,Rice D D(Eds).Hy-drocarbons from Coal.AAPG studies in Geology,38:39~77

Levine J R.1987.Influence of coal composition on the generation and retention of coalbed natural gas.In:Proceedings of the 1987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Tuscaloosa,Alabama,15~18

Liu D M,Yang Q,Tang D Z.1997.Reaction kinetics of coalification in Ordos Basin,China.In:Yang Q,ed.Geology of fossil fuel-coal.U-trecht:The Netherlands,147~159

McKee C R,Bumb A C,Koenig R A.1988.Stress-dependent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of coal.Rocky Mountain Association of Geologist,143~153

Nodzenski A.1998.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gases(CH4,CO2)on hard coal and activated carbon at elevated pressures.Fuel,78:1243~1246

Reznik A A.1984.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CO2injection on the recovery of in-situ methane from bituminous coal.SPE Journal,(24):521~528

Rupple T C,Grein C T.1974.Adsorption of methane on dry coal at elevated pressure.Fuel,53:152~162

Schaefer R G,Schenk H J,Hardelauf H,et al.1990.Determination of gross kinetic parameters for petroleum formation from Jurrassic Source rocks of different maturity levels by mean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Organic Geochemistry,(16):115~120

Scott A R,Keiser W R,Ayers W B.1994.Thermogenic and secondary biogenic gases,San Juan Basin,Colorado and New Mexico 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gas procibility.AAPG Bulletin,78:1186~1209

Scott A R.1993.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coalbed gases from selected basins in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Alabama College of Continu-ing Studies,Proceedings of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albed Methane Symposium,v.1,p.207~222

Scott L.1999.Powder River Basin,Wyoming:An expanding coalbed methane(CBM)play.AAPG Bulletin,83(8):1207~1222

Tang S,Sun S,Hao D,Tang D.2004.Coalbed methane-bea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incipal target areas in North 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78(3):724~728

Tremain C M,Whitehead N H.1990.Natural fracture(cleat and joint)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in upper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roaks of San Juan basin.Gas Research Institute GRI90/0014,(1):73~84

Tyler R,Scott A R,Kaiser W R,et al.1995.Coal geologic and hydrologic controls to coalbed methane procibility and resource assessment:William Fork Formation Pisceans Basin,Northwest Colorado.Gas Research Institute Topical Report,GRI95/0532

Ungerer P,Pelet R.1987.Extrapolation of the kinetics of oil and gas formation from laboratory experiment to sedimentary basins.Nature,(327):52~54

Vishnyakov A,Piotrovskaya E M.1998.Capillary condensation and melting/freezing transitions for methane in slit coal pores.Adsorption,4:207~224

Yee D,Seidle J P,Hanson W B.1993.Gas sorption on coal and measurement of gas content.Hydrocarbons from Coal.AAPG,Tusa.,Okla-homa,203~218

Zuber M D.1998.Pro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analysis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38:27~45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的历史沿革

2004年2月16日,教育部教发函[2004]20号文批复同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众邦德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试办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江城学院为二级独立学院,学院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负责,招生计划由湖北省安排下达。
2004年3月20日,江城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获得武汉市规划局评审通过。按照规划,江城学院共占地1000余亩,投资规模4.7亿,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
2004年4月12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接待中心3号实验室召开。会议选举宋谨为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董事长,欧阳建平为副董事长,周大仁、成金华、毕克成、程道华、朱以宽为董事;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董事会章程》和《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章程》。
2004年7月14日,中共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党委正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郝翔、党委副书记傅安洲、党委副书记朱勤文等领导到会祝贺。
2004年9月,江城学院成功招生,迎来首届学生2245人,学生生源地包括湖北、山西、山东、海南、新疆等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专业涵盖工商管理、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语等28个本专科专业。
2004年11月5日至6日,江城学院首届运动会成功举办。学院师生积极竞技赛场,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4年12月5日,教育部高教司评估处唐处长携华师教务处、评估中心等人员莅
临学院,对学院的教学进行评估检查。检查小组对学院教学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2004年12月,中国教育联合会授予学院“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荣誉称号。学院办学业绩和办学水平受到公众广泛好评。
2005年1月19日,外语学院龚婷同学在“第八届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国际冬令营英语口语大赛”湖北赛区选拨赛中,脱颖而出荣获青年组铜奖。2005年2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决赛中龚婷同学又以优异成绩喜获大学组银奖,充分展示了江城学院学子的风采。
2005年4月8日,学工处安排部分大一学生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以此推动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湖北电视台《现在直播》节目对这一活动作了现场采访报道。
2005年4月11日,中科院院士、世界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殷鸿福在校大学生活动中心105多媒体教室,为学校学生作了一场生动的人生经历报告会,反响强烈,学院师生受益匪浅。
2005年4月26日, “江城季风艺术学院首届学生优秀作品展”开展。艺术学院学生设计的近200幅优秀作品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好评。此次作品展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艺术学院学子提供展示艺术才华舞台,也为学校各院系提供了一次科技与艺术相互碰撞与交融的对话平台,极大的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生活。
2005年4月26日,为加强新闻媒体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共同提高,《武汉晚报》在学校开展了“武汉晚报高校行”活动。
2005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大一学生曲睿、孙旻晖两位同学收到了来自Ohio和Michgan夏令营的录取通知书。这两位同学将作为国际辅导员赴美国参加2005年的美国夏令营。这是中国学生首次以辅导员身份被有50年历史的ICEP组织录取。6月6日,孙旻晖飞越大洋彼岸,开始了为期二个半月的夏令营活动。展示了江城学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江城学院争得了荣誉。
2005年5月25日,北京化工学院北方学院赵素贞院长率该院院、处级干部十余人来学校考察、访问。双方对民间投资办学、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等进行了融洽的交流,北方学院对该院办学取得的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6月,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包凡一、总裁助理张亚哲、武汉新东方学校校长李杜等英语教学专家在汉口校区为学院师生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好评。这是新东方资深专家第一次走进独立学院。
2005年6月15日,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委派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杨思学、学工部副部长夏任明、宣传部副部长尹瑜华三位同志根据《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对全省高校贯彻落实全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精神,对学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了检查。
2005年6月下旬,在省教育厅和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湖北省第二届高等学校美术大展”中,艺术学院学子作品崭露头角,该院报送的《跳舞的娃娃》、《水粉静物》、《静物》三件作品入选大展。
2005年6月28日,为促进江城学院健康、持续发展,武汉众邦德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北方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股权转让协议书。北方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江城学院重要投资人。
2005年7月8日,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朱九思教授、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教授、武汉大学卫道治教授三位高等教育界的泰斗应邀到学校汉口校区演讲,纵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2005年7月,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对江城学院党委班子进行了调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傅安洲同志兼任江城学院党委委员、党委书记,宋谨同志任江城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常务副书记。
2005年7月15日—25日,江城学院正式从汉口校区整体搬迁至江夏青龙山旁风景优美的新校区,以崭新的校园校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005年8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党委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院67名党员围绕领导班子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等问题开展了各类活动,整个“保先”活动于11月28日结束。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
2005年9月8日—1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898名新生到新校区报到,这是江城学院新校区投入使用以来迎来的首届新生。这批莘莘学子的到来,不仅给江城学院注入了活力,更是江城学院成功办学和发展壮大的有力体现。
2005年9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开展学术研究,组织学术交流,促进学院发展;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学术人才,制定科研规划;评审学术教材,鉴定学术成果,评定学术职称等。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著名政治学家周大仁教授。学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江城学院学术活动的正式启动。
2005年9月26日,江城学院召开第一次学术委员会议,讨论通过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管理办法、科研奖励办法。提出了教学、科研五年内上新台阶的工作目标。
2005年9月28日,学院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暨迎新生文艺晚会”。广大师生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2005年10月19日,省教育厅后勤管理中心石胜全副经理携教育厅后勤生活保障巡察小组成员检查了学院后勤保障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11月2日,武汉市节能办一行对学院建筑节能情况进行了检查。
2005年11月2—3日,新闻学院与武汉樱花摄影俱乐部联合举办的江城摄影精英佳作展开展。湖北省及武汉市二十位摄影名家的120幅精典佳作参加了此次展览,这批佳作题材涵盖生活、运动、静物、风光等方面,视角特独,艺术感强,给人以视觉享受和心灵启迪。全国资深摄影理论家、评论家丁遵新教授,武汉摄影家协会主席贾连成及摄影作者亲临影展与师生见面作了交流。湖北电视台教育频道、武汉教育电视台、武汉广播电视海外中心、楚天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及大众摄影网等网站对展览作了现场采访报道。
2005年11月11日,桂林工学院周德俭副院长一行7人在欧阳建平院长、毕克成常务副院长等学院领导的陪同下对学院进行了调研,该院周德俭院长对学院办学的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学院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董事会成员和领导集体。李俊生当选为董事长,宋谨当选为常务副董事长。会议任命欧阳建平为学院院长,毕克成为常务副院长,朱以宽、吕占峰、程道华、齐萱为副院长。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学院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三会三有”人才培养目标写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章程》。江城学院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更为明确。
2005年11月15日,江城学院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突出了董事会对学院的领导作用,常务副董事长受董事长委托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常务副董事长参加院务会,参与学院文件的会签。对院务会决议有异议时常务副董事长有权要求暂缓执行或重新召开。决议还新增了宣传部(处)、资产管理处、网络中心和实训中心等部(处、直属单位)。江城学院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更为完善和科学。
2005年11月17日,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郭海棠一行考察学院,就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了磋商。
2005年11月17日,学院1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办的金秋艺术节,参演节目《黄河大合唱》赢得观众好评。学院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秋艺术节优秀组织奖。
2005年11月19—20日,学院第二届运动会成功举办。来自全院的1596名学生和10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本届运动会。
2005年12月2日,学工处申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研究课题被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科学研究资助计划项目。
2005年12月6日,学院正式推行电子政务,学院所有的下行文件开始以电子文件方式上传到学院网站。
2006年2006年5月9—10日,北方投资集团独立学院招生及教学工作研讨会在该院召开。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相互交流了招生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经验。这是北方投资集团独立学院首次开展的校际交流活动。
2006年5月10日,该院首届毕业生91人正式离校,奔赴各地工作岗位。
2006年5月,商学院丁尧同学获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第一名,该同学将代表该院参加湖北赛区决赛。
2006年5月18日,该院宿舍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学生宿舍的管理开始走上自我管理的道路。宿管会是继团委、学生会、广播台、社联、艺术团之后又一个学生组织。
2006年5月19日,院党委在全院开展“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全院党员认真学习党章,观看勤政廉政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争做勤政廉政从我做起的好党员。
2006年6月12日,江夏公交实现一体化运营,该院在北门申请设立了公交站点,师生出行更安全、便宜、便捷。
2006年6月12日,江夏区工商局开展“红盾进高校、维权在身边”活动。该院设立了“12315”联络站,负责受理该院师生日常消费申诉及纠纷调处。
2006年6月17日,该院1734名本科学生参加了该院考点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6月18日,225名专科学生参加了湖北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2006年6月,该院学生丁尧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级一等奖,徐朝传等3人获A级二等奖,董冬梅等6人获A级三等奖;另有两名学生分获B级二、三等奖。
2006年6月26日,学院申报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获教育部考试中心批准,考点代码为420101。
2006年,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王娜、汪杨、王娟设计的作品入围“首届东加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
2006年7月3日,该院召开艺术与传媒学院成立大会,艺术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正式合并为艺术与传媒学院。
2006年7月7日,经过严格遴选的10名学子参加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期异地生存体验活动。他们在每天只有2元钱的情况下异地生存了15天,充分展示了该院学子的聪明才智。
该院自考套读班学员在2006年7月首次参加的自学考试中取得佳绩。各学员专业各科成绩通过率普遍达到74%以上,外贸英语专业成绩尤为突出。其中英语翻译、离散数学的单科成绩通过率达到100%。
2006年8月17日,学院召开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会议,就教风学风建设,教育教学体系,“三会三有”教育理念的贯彻进行深层次的研讨,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9月18日,该院师生参加江夏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宋谨同志当选为江夏区人大代表。
2006年9月21日,该院“独立学院《大学语文》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专题研究”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两个教研项目通过教育厅专家评审,被列为2006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2006年10月14日,该院艺术与传媒学院05级视觉传达专业本科二班陈守明老师和王娟、张旭两位学生共六幅海报作品入围“迎接2010年世博会上海国际海报大赛”。
2006年11月28日,省高工委党建工作检查组检查了该院党建工作,对该院成立两年多来的党的建设工作给予肯定。
2006年12月1日,该院通过武汉招生考试办公室高等教育自学考点的检查验收,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点。
2006年12月28日,学院出台院部建设方案,按照院、系、科三级建制,学院、分院两级管理的模式建设各个教学院(部),促进各教学院健康发展。
2006年度,该院被湖北省委高工委、湖北省教育厅授予2006年度“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28日,为打造职业辅导员队伍,该院出台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
2007年1月3日,该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大二学生范婷婷同学荣获“曲美之星”海选全国总决赛的冠军。
2007年1月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印发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对江城学院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实施细则》,正式规定了该院毕业生的学位授予条件。
2007年3月26日,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学院开始制订2007级本、专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2004级、2005级、2006级本、专科培养方案。
2008年12月10日,学院举办了第二届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
2009年3月5日,学院正式启动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并成立了评估工作相关机构。
2009年3月30日,根据《关于批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等五所学校组建教师中级评委会的批复》(鄂职改字[2009]1号),该校具备了教师中级职务评审资格,并成立了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教师中级职务评委会。
2009年4月16日,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许质武一行在江夏区区委书记张卫国、北方投资集团总裁杨炜长的陪同下,到该校检查、指导工作。
2009年4月24日,湖北省第六届高校主持人邀请赛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弘毅堂成功举行。来自武汉大学等13所高校的15名选手参与了此次比赛。该校06级学生戴研摘得了本场比赛的桂冠。
2009年4月27日晚,该校建校五周年庆典晚会在学校北操场隆重举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北方投资集团的领导、兄弟院校的来宾、校友代表以及该校万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观看了这场盛典。
2009年5月31日下午,该校与湖北煤炭地质勘察院江夏分院正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毕业生实习、就业和师资力量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2009年6月4日,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校工委联合发文(鄂高工委{2009}17号)授予学院党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09年6月6日,该校艺术与传媒学部毕业作品展在中南民族大学美术馆隆重举行。此次参展的1000多幅作品充分体现了该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成效。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等高校的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在该校领导的陪同下观看展出作品。
2009年6月9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党委书记成孝予一行莅临该校交流学习。
2009年7月9日,严重影响该校整体面貌的齐心村、城关村民房、附属物及未建宅基地的拆迁工作今天正式启动,拆迁面积近1.36万余平方米。
2009年8月1日,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09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深圳金蝶软件园隆重举行,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部学子组成的创业团队获得“创业之星”十强——“Top10精英团队”称号,经济与管理学部符超老师被评为最佳指导教师。
2009年8月23日,该校公开招聘处级领导干部的面试在校行政楼四楼会议室进行。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欧阳建平,北方投资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赵玉萍,调研员钱小玲,以及该校主要领导担任此次招聘工作的评委。这是该校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2009年9月16日上午,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秋季开学检查组专家莅临该校检查秋季开学工作。省教育厅开学检查组第九组组长、综合治理处处长熊传真,对该校秋季开学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2009年10月16日,该校出台了“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11月4日,成立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领导小组”。
2009年10月28日,韩国中部大学校长崔熙善一行4人来校访问,并与该校签署了友好合作意向书。
2009年11月10日,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艾瑞克教授来该校开展了主题为“从金融危机看中国崛起”的学术讲座,并和该校举行了“友好合作授牌仪式”。至此,该校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达成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协议,这标志着该校正式成为布鲁克大学商学院硕士项目中国合作院校。
2009年11月10日,学校面对校内外征集校园绿化美化设计方案。
2009年12月2日,韩国中部大学平生教育院院长崔英钟,国际交流处池中求教授和宋畅根主任一行3人来该校访问。
2009年12月13日,学校在校内成功组织了一场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邀请用人单位16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的学生近千人,占全院毕业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2009年12月14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09年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拟获奖项目名单中,该校外国语学部学生的《英文纠错实例研究》项目获得二等奖。此次参加比赛的科研项目来自全省各大高校,其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奖励的独立院校仅有7所。
2009年12月16日下午,“回响中国”腾讯网2009教育年度盛典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盛典总评榜公布了2009中国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各类精英教育人物、单位、机构。该校入选“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20强”。
2009年12月18日下午,湖北省高校广播协会2009年终总结大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该校广播台在2009年度广播宣传工作中成绩突出,被湖北省广播电视学会、湖北省高校广播专业委员会授予“湖北省高校广播工作优秀集体”称号。
2010年3月3日,我院同韩国中部大学签署留学(插班)项目协议,应韩国中部大学的邀请,我院董事长张南红、副院长李鹏翔等一行3人抵达韩国大田市,对韩国中部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并签署了合作项目协议。
2010年3月12日,我院首批赴韩国中部大学留学访问团抵达韩国。
2010年3月15日,我院学生在全国珠宝首饰设计大赛中获奖,在第六届中国珠宝首饰设计“昭仪杯”大奖赛暨第二届中国珠宝首饰摄影大奖赛中,由我院选送的珠宝作品《灵·动》获得“运动装”组三等奖。
2010年3月26日,湖北省高校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石盛泉、科长倪维一行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
2010年3月29日,学院北门附近的城关村拆迁工作正式结束,校园全面封闭工作又向前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2010年3月29日,学院斥巨资将标志性景点——中心广场打造成一个小型“森林公园”。
2010年4月21日,我院启动“精英讲坛”讲座活动。
2010年5月14日,我院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2010年5月22日,湖北省教育厅专家组进驻我院开展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土木工程专业获好评。
2010年6月5日,湖北省教育厅专家组进驻我院开展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市场营销专业获好评。
2010年6月12日,我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在中南民族大学光谷美术馆开幕。此次参展的作品包括珠宝首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动画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4个专业方向200多名毕业生的300余幅(件)艺术设计作品。
2010年6月25日,我院隆重举行2010届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我院师生共聚一堂,共同庆祝2812名毕业生顺利毕业。
2010年7月7日,美国大学生来校举行交流联谊活动。由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洪山区青少年空间和我院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会”,为我院学生提供了与同龄外国大学生交流联谊的机会。
2010年7月22日,北京北方投资集团第三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评比表彰会在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隆重召开。我院参赛的8名教师中,唐烨、谢浩、金丽宏当选“集团第三届十佳优秀青年教师”。涂淼、杨明玲、冀莉莉、刘晓明、胡继慧被评为“集团第三届优秀青年教师”。
2010年9月26日,湖北省教育厅检查组莅临学院检查指导我院秋季开学工作。检查组对我院的秋季开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10月16至19日,我院武术队在湖北省运动会摘得宝贵铜牌。
2010年10月20日我院首次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学院老师应用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确保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010年10月21日,学院举办招生简章方案设计大赛。此活动旨在展示我院办学成果,塑造学院形象,提高招生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激励广大学生参与学院建设。
2010年10月21日,我院人口普查工作筹备阶段完成。为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根据江夏区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做好组织选聘、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工作人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专门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
2010年10月27日,韩国又松大学来我院洽谈办学合作事宜。
2010年10月28日,学院16号学生宿舍楼正式投入使用。
2010年11月6日,学院就拟建的新大门、休闲广场等校园景观进行“大众评审”,初选校园景观方案。
2010年11月11日,“江夏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在学院挂牌。
2010年11月17日,湖北省委组织部党建调研组莅临学院检查指导工作。
2010年11月19日,学院校园网在线直播平台启用。
2010年11月20日,该院与千叶珠宝签订“联合培养人才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和优势互补的原则,谋求长期合作发展。
2010年11月20日,该院“201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校园举行,这是我院规模最大的一次校园招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家用人单位向我院毕业生提供了4000多个招聘岗位。
2010年11月30日,该院继续教育学院正式成为“湖北省自考生就业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该联盟由湖北教育考试网与全省50余所自考院校共同组建,为我省自考生提供推荐就业、档案代管等服务。
2010年11月30日,该院艺传学部师生在湖北高校第四届美术与设计大展中获得“优秀组织奖”、“二等奖”等17个奖项。
2010年12月4日,该院第三号教学楼正式开工。3号教学楼占地面积26259平方米,设有教室84间、办公室60间,还包括一个集演出、会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报告厅。
2010年12月8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在我院正式挂牌,这是湖北省首次在独立学院设立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2010年12月15日,腾讯网“回响中国”教育年度盛典公布了2010年中国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各类精英人物、单位、机构等。该院入选“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20强”。
2010年12月23日,该院数字化校园(一期)集网站、教学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项目正式通过验收。
2010年12月28日,北京虎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我院继续教育学院设立专项教育基金,每年拿出资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
2010年12月31日,学院新大门、休闲广场设计方案确定。2011年3月起,新大门、休闲广场等景观将陆续开工建设。
2011年1月,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最新《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在2010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中,该院由2010年的34名跃升至17名。
2011年3月,为了响应中共湖北省委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该院积极组织工作队圆满完成该项活动。
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稳步提高,2011年4月,我院雷晨曦的《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24C04实时保护的电子密码锁》等14篇论文入选“2010年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在省内31所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三。2011年12月,我院《岐口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孢粉组合及古气候分析》等14篇论文入选“2011年湖北省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获奖数量在省内31所独立学院中排名居前。
2011年4月,学院学生工作处、外国语学部党总支荣获“湖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胡继慧等4名同志荣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1年6月,据统计,学院共有125人考上研究生,考取高校包括985、211等名校。
2011年6月,在湖北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我院入围的3件作品全部获奖,取得了两个2等奖、一个3等奖的可喜成绩。
2011年9月,学院三项教研课题获省级立项。在全省独立学院中名列榜首。
2011年9月,学院正式启动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准备工作。
2011年9月,学院董事长张南红当选江夏区第四届人大代表,副院长朱以宽当选江夏区政协委员。
2011年12月,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教师主持的《自然环境下成熟苹果识别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这是学院首个省部级科研项目。
2011年12月,在2011腾讯网“回响中国”年度教育盛典活动中,学院荣获“2011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称号。
2011年12月,学院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部黄晓萍教授负责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实现了学院省级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2011年12月,学院基础课部金丽宏老师晋升副教授,这是首个在学院成长起来的副教授。

㈢ 煤成(型)气地质研究及勘探开发简况

1.2.1 世界煤层气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

1920年和1931年,美国在粉河盆地(Powder River Basin)中部的怀俄德克煤层和阿巴拉契亚北部比格郎气田的匹兹堡煤层先后打出3 口煤层气自流井。20世纪50年代以来,菲利浦石油公司参与圣胡安盆地(San Juan Basin)的煤层气开发,在水果地组煤层打出一大批气井,其中大多数井均获成功。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油气理论为指导进行钻井。进入70年代,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下,美国能源部做出了开展包括煤层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回收研究的决定。从1978年开始对美国16个含煤盆地进行了长达8年的煤层气研究。研究过程中对煤层气的储集和运移机理、生产方式和开采工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先后对14个盆地做出了资源量计算。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在圣胡安盆地和黑勇士盆地(Black Warrior Basin)取得了商业性开发的成功(杨锡禄等,1995)。1986年以后,在取得东部浅层含煤盆地煤层气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美国对西部深层含煤盆地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张武等,2000)。

美国煤层气工业在近几年来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是对含煤盆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地质综合评价,尤其是在黑勇士盆地、皮申斯盆地及圣胡安盆地开展了大规模的研究和开发试验,根据各地的经验,提出在选择勘探、开发煤层的有利区块进行地质综合评价时,应考虑一系列地质因素,即气含量、渗透性、煤阶、煤层的物理性质、煤层厚度、埋深、地温梯度、地应力、顶底板岩层特征、沉积环境及构造条件等(叶建平,2006)。其中,煤层厚度、煤阶、气含量、渗透性、埋深和构造条件是选择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时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

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情况代表了世界煤层气工业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勘探工作也十分活跃,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几个二叠纪-三叠纪含煤盆地,包括悉尼(Sydney)、冈尼达(Gunnedah)、博恩(Bowen)等盆地,其中博恩盆地的一些井经过测试已经转化为生产井。2000~2001年度,仅博恩盆地用于煤层气勘探的费用就达4440万美元,占该盆地全部勘探费(1.2 亿美元)的37%。昆士兰天然气公司已经在靠近Chianchill的Argyle-1井成功进行了煤层气生产,日产量超过2.823×104m3,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已经成为昆士兰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基本部分。但直到目前,澳大利亚的煤层气生产还是以矿井煤层气抽放为主,生产的煤层气主要供给建在井口的煤层气发电站。澳大利亚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展较快,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澳大利亚煤炭及煤层气资源丰富;二是几个主要含煤盆地离东海岸人口密集区较近,具有潜在的煤层气销售市场;三是在勘探过程中借鉴了美国的成功经验,并与本国的客观地质情况相结合。

除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世界上其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进行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工作,但是仅有少量的国家能进行成功的煤层气规模开发,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前期工作往往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如果没有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很难吸引资金;二是除美国外,各国不能彻底解决各自的具体技术问题;三是煤层气本身的特殊性,即从地质评价到工业开采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1.2.2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历史与现状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仍以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进行瓦斯抽放,部分矿井同时进行煤层气开采试验。1980年,我国的瓦斯抽放量已达到2.934×108m3,其中1000×104m3以上的矿井就有5个。1985年,国家经委修订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将瓦斯列入废弃能源,1996年又把煤层气开发和煤层气发电列入该目录。1992年,煤炭部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签订协议,投资1000万美元进行试验,该项目包括松藻矿务局、开滦矿务局、铁法矿务局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的4个子项目,主要目的是为我国发展煤层气工业引进技术和设备。这一阶段主要借用美国的技术和经验,但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国含煤区不太适用,因此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但是通过试验,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情况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为后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展了煤层气的勘探试验,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1990年以来,全国已有30多个含煤盆地进行了煤层气勘探钻井,取得了一批储层测试参数和生产参数,在一些地区甚至获得工业气流。为了加快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国务院于1996年初批准成立了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九五”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都设立了煤层气研究和试验项目,同期,国家计委设立了“中国煤层气资源评价”国家一类地勘项目。为了推进煤层气的产业化进程,2002年,国家“973”计划设立了“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项目,从基础及应用基础理论的层面对制约我国煤层气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将其成果应用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中。到目前为止,我国施工煤层气井270余口,共有31个区块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试验,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华南聚气区,建成煤层气井组12个;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0.23×1012m3,中联煤层气公司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显示,我国煤层气总资源量为31.46×1012m3

1999~2002年,由东煤107队于辽宁省阜新盆地共施工了8口煤层气地面开发井,为阜新市提供日产气量为2×104m3以上的居民生活用气,标志着我国煤层气地面钻井商业开发实现了零的突破。2005年,山西省晋城地区投入2.37亿美元建设的国内第一个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开工,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该项目通过地表向地下煤层钻孔,每年抽取煤层气大约1.66×108m3,供应当地工业、商业用户和居民作燃料,并建设一座12×104kW的煤层气发电厂。

1.2.3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展与趋势

2004~2006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下,开展了全国新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中联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承担了具体评价任务。评价中首次考虑了褐煤中的煤层气资源,首次进行了全国重点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

截至目前,我国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为1023.08×108m3。其中,以地面开发为主探明储量为754.44×108m3,以矿井抽放为主探明储量为268.64×108m3

1.2.3.1 煤层气地面商业性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

自2000年阜新矿区实现小规模煤层气地面商业性开发以来,我国在山西南部无烟煤地区数个区块又取得地面商业性开发的突破,昭示出中国特有的煤层气地质特色和商业性开发前景。

1)辽宁阜新刘家井组煤层气开发工程:1999~2002年,阜新矿区刘家井田施工煤层气井8口,形成小型开发井网,单井平均产气量0.3×104m3/d左右,最高达0.6×104m3/d,并于2003年3月1日正式向阜新市区供气,日均供气约2×104m3,在我国率先实现煤层气地面商业性生产。

2)山西沁水枣园井组煤层气开发试验工程:该工程共有生产试验井15 口,建有日发电400 kW的小型煤层气电站,2003年4月开始向外供气。

3)山西晋城潘庄煤层气地面开发工程:该工程2003年施工30口开发井放大试验并开始商业性生产,目前已形成210口井的开发规模,其中110口已投入生产。日产气量30×104m3,单井最高产量1.3×104m3,形成了年产1.5×108m3煤层气的生产规模。目前,生产的煤层气除就地发电、居民供气、汽车燃料外,已销往郑州、长治、安阳等地作为民用或工业用气源。

4)山西晋城潘河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试验工程:该工程计划施工900口煤层气井,分3期完成。2006年完成第一期施工150 口煤层气生产试验井,计划建成年产煤层气约1×108m3的生产示范基地。该基地已于2005年11月1日正式开始对外供应压缩煤层气,日产气约7×104m3

1.2.3.2 煤层气勘探与开发试验活动更为活跃

至2006年8月底,我国完成的煤层气井数约650口(图1.1),其中80%以上分布在山西和陕西两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投入煤层气勘探开发资金达21亿~22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约1.8亿美元。在2000年以前30余个勘探或开发试验区的基础上,近年来进一步扩展了新的区块,目前正在进行作业的区块达到20余个,开发试验规模和技术水平都有极大提高,对外合作也取得新的进展。目前,全国已登记的煤层气区块共64个,各方参与煤层气勘探开发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图1.1 中国各时期煤层气钻井数

(据叶建平,2006)

除前述4个已进行商业性开发的项目外,目前正在进行的勘探与开发试验的区块有20余个,如中联公司自营或与地方合作的端氏、韩城、鹤岗、沈北等区块;与国外公司合作的淮南潘谢东、保德、沁源、寿阳、丰城、乌鲁木齐白杨河、盘县青山、云南老厂等区块;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自营的大宁-吉县、宁武、郑庄、樊庄、乌鲁木齐等区块;晋城兰焰公司自营的潞安屯留、郑庄、成庄、赵庄、胡底等区块。此外,国内某些大型煤炭企业也积极开展煤层气地面抽采工作,如铁法、抚顺、淮南、平顶山、焦作、潞安、松藻等。上述工作成效显著,如在韩城、晋城潘庄、盘县青山等地打出了煤层气自喷井,揭示了这些地区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巨大前景。

在上述区块中,有五大项目即将投入开发试验:①韩城项目施工直井11口,加上前期6口煤层气井(平均产气量0.1×104m3/d),组成韩城开发试验区;②晋城端氏区块施工多分支水平井2口,经过排采试验,单井产气量已达1×104m3/d左右;③晋城大宁区块施工多水平分支井5口,其中2000年底投入排采试验的DNP02井产气量稳定在2×104m3/d左右;④晋城樊庄区块计划施工200口直井形成煤层气开发区,目前数十口井开始进入排采试验;⑤大宁-吉县形成了由34口直井和1口多分支水平井组成的开发试验井网,正在排采试验,已取得单井(0.1~0.28)×104m3/d的试验成果。

我国自与美国德士古公司于1998 年签署国内第一个煤层气产品分成合同(淮北项目)以来,目前先后已与16家外国公司签订了27个煤层气资源开采产品分成合同,合同区总面积超过3.5×104km2。截至2005年底,对外合作区块内已施工各类煤层气井254口,压裂排采204 口,施工二维地震2065 km,建立了潘庄、柿庄、保德、三交、寿阳、淮北、丰城、恩洪等先导性开发试验井组,获得了具有商业价值的煤层气产量,国际合作成效显著。

1.2.3.3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经过20余年来的研发和实践,我国已形成了从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选区、勘探至地面开发的完整技术方法体系。近年来,在某些关键技术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1)基于动力学条件的有利区带优选技术:该项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层气储层弹性能聚散程度的三元判识标志,用于煤层气成藏效应的预测;二是煤储层弹性能能量聚散模式,形成了基于该模式的煤层气有利带动力学定量预测方法。采用三元判识标志,将煤层气成藏效应分为3个级别组合和27个类型,有关方法在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高渗动力学条件发育区预测中得到了验证,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地质条件的煤层气有利区带先进预测技术。

2)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在传统的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三维P波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提出利用“两个理论、六项技术”来指导煤层气藏勘探。六项技术包括地震属性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方位AVO技术、方位各向异性技术、煤层厚度非线性反演技术和基于MAPGIS的多源信息预测技术,以岩性地震勘探为核心,形成了先进的煤层气地震勘探技术系列,并在煤层几何形态和裂隙发育程度等的探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3)煤层气井空气/雾化钻井技术:结合中国煤层气地质特点,在引进美国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出空气钻井设计软件,形成了空气钻井系列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国家煤层气开发示范项目中广泛使用,使钻井周期由原来的15 d以上缩短到不足5 d,降低了施工成本,避免了钻井液对储层的伤害。

4)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排采技术:2004年11 月,我国第一口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投入生产,煤层中水平井眼总进尺8000m,单井日产稳定在2×104m3以上,实现了煤层气开发工艺和产能的双重突破。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4口多分支水平井施工完毕。大宁井田完成3口多分支水平井,目前正在排采;端氏区块实施2口多分支水平井,预测单井产能在2×104m3以上,并首次实现双主支多分支水平井钻进记录;武M1-1多分支水平井,在煤层中进尺达6088m;大宁PSC项目,首次实现9000 m总进尺的水平定向钻进记录;寿阳区块多分支水平井3口,正在排采试验。该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成功,为我国低渗煤层的煤层气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5)注入二氧化碳增产技术:在“十五”期间,国内开展了注入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先导性试验,研究了适合于我国地质特点的工艺参数,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2004年4月,完成了山西南部TL-003井的现场二氧化碳注入试验,为我国煤层气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氧化碳地下储藏等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储备。

6)氮气泡沫压裂技术:氮气泡沫压裂技术主要适应于低压、低渗、强水敏性的煤层。潘河项目完成了2口井的氮气泡沫压裂施工,成功地将单井煤层气日产量提高了3倍左右。潘庄项目进行了氮气泡沫压裂对比试验,试验井煤层气日产量比参照井提高了1倍左右。在韩城开发试验项目中,通过氮气泡沫压裂技术的实际实施,分析了该项技术对特定煤层气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为我国应用此项技术积累了宝贵经验。

1.2.4 我国煤层气研究及勘探阶段

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1.2.4.1 煤矿瓦斯井下抽放与利用阶段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末,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减少煤矿瓦斯灾害而进行的煤矿井下瓦斯抽放与利用。我国煤矿井下抽放煤层气已有较长的历史。1980年,煤层气抽放量已达2.934×108m3,其中0.1×108m3以上的矿井就有5个。1996年,抽放量达6.338×108m3,抽放量在0.1×108m3以上的有16个矿区。这些对于减少井下瓦斯事故、保护环境及改善能源结构均有重要意义。瓦斯抽放也是煤层气开发的一项有效技术。

1.2.4.2 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初期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以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部分矿井同时进行煤层气开采试验,并进行了水力压裂试验和研究。这一阶段主要是借用美国的技术和经验,但对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性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也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一定认识,积累了一些经验,学到了一些先进技术。

1.2.4.3 煤层气勘探开采试验全面展开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从优质能源的利用出发,开展了煤层气的勘探试验,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石油、煤炭、地矿系统和部分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专门的煤层气研究机构,许多国外公司也积极在中国投资进行煤层气勘探试验。1990年以来,我国已有30多个含煤区煤层气勘探钻井,已钻成勘探和生产试验井119口,取得了一批储层测试参数和生产参数,并在柳林、晋城、大城及铁法等含煤区获得了工业气流。这一阶段我国的煤层气勘探,无论是地质选区评价,还是工艺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对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气的富集高产规律认识还不够深入,工艺技术还未完全过关,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仍是此阶段首要的研究课题。

1.2.5 煤成气地质研究与开发简况

煤成气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然气,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开采煤成气。我国一些大型煤产地也是煤成气田,如鄂尔多斯地区、华北各含煤区,都蕴藏大量煤成气藏。例如中原油田煤成气的勘探主要集中在东濮凹陷,已找到了文23、白庙及户部寨等古生新储煤成气田和混合气田,其中文23煤成气田已探明地质储量达149.4×108m3,为中原油田的主力气田。2003年,东濮凹陷文古2 井于上古生界石千峰组3813.5~3834.3 m 井段(16.8 m/3层)进行压裂,日产天然气1.1×104m3、油7.0 m3。华北苏桥的煤成气聚集于奥陶系,中原的“文23”煤成气藏和白庙混源气藏聚集于第三系沙河街组。济阳地区的155井和孤北1井气藏聚集于石炭、二叠系储层内,而曲古1井煤层甲烷聚集于第三系沙河街组二段内。

煤成气勘探开发已经具有比较多的研究实践,国内外研究人员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M.Teichmuller,1983;B.Waiter等,2002;杨俊杰等,1987;戴金星等,2001;张新民等,2002)。

总的看来,国内外煤成气地质研究具有如下发展趋势:①十分重视煤系有机质的来源和显微组成,并将其与生烃潜力、产气量紧密联系起来;②分析化验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如天然气中微量生物标志物的富集与分析、单体烃同位素分析及含氮化合物分析等;③采用系统动态的观点,将天然气的生运聚散作为一个动态演化的系统,对该系统的研究不断由定性、半定量向定量化发展;④模拟实验更为符合实际,不仅模拟不同显微组分的生烃演化规律,而且对煤系地层烃类的排出、二次运移至聚集的过程都进行了实验探索,获得了多项参数;⑤对煤层本身的储集性能和封盖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㈣ 在寻找水资源中的综合应用

1.构造裂隙、张性断裂破碎富水带地电模型

(1)单一岩性的张性构造破碎带本身就是储水构造

其地电断面如图5-4所示,储水带为低阻脉状体。

图5-4 单一岩性张性构造破碎富水带地电模型

①亚黏土;②白云岩;③充水断层破碎带。ρ0—浮土电阻率;ρ1—白云岩电阻率;ρ2—破碎带电阻率

(2)灰岩地层宽破碎带地电特征

图5-5为辽宁建平波罗赤某部队所在地的物探找水综合成果图。

图5-5 辽宁建平波罗赤某部队所在地的物探找水综合成果图

工作地段地层岩性为震旦亚界白云质灰岩

,具有溶蚀现象,区域地质上一条近SN向断层通过该处,在预测断层带走向上布设3条测线,分别以联合剖面法和电测深法进行探测,结果都获得了反映含水断裂破碎带的电性异常。图5-5为其中2号剖面的成果图。图中可见,AB=220m、340m的联合剖面ρs曲线分别在183号点和181号点处呈现明显的低阻正交点,反映为富水断裂破碎带;曲线低阻带从175号点至189号点,跨度较大,反映该破碎带的宽度较大。根据不同极距正交点自东向西位移和正交点两侧ρs曲线分离宽度为东宽西窄的特征,确定破碎带向西倾斜,倾角约30°。电测深等ρs断面图上的183号点附近,对应联合剖面正交点部位同样呈现近似垂直的低阻异常带,反映为破碎带中心部位,而反映破碎带宽度的低阻带范围与联合剖面ρs曲线范围也是吻合的,等ρs断面右侧各条ρs等值线近似平行地向左倾斜,进一步证实了该断裂破碎带向西倾斜的特点。布井于182号点处,设计井深85m,结果分别在47~54m、59~77m之间揭露到白云质灰岩破碎带和断层裂隙带,涌水量380t/d,水位埋深15.4m,水质清甜。

2.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山区基岩地下水探测中的应用效果

为提高电阻率法在地下水探测中的勘探能力,应用最新研制的浅地层裂隙孔洞探测仪,以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基岩裂隙地下水探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本溪某地地处灰岩出露区,灰岩溶隙发育,是较好的富水地层,以三极装置2m点距进行观测,其成果如图5-6所示。

图5-6 本溪某地高密度探测成果图

在13~21号测点间,低于150Ω·m的ρs等值线近似垂直展布,反映为灰岩裂隙富水带,随着深度增加,异常宽度加大。布井于18号测点处,钻进45m,打出了涌水量1300t/d的岩溶水。

大连旅顺姜家地处山区沟谷地带,第四系松散层为亚砂土和表层砾碎石,厚度不大,仅1~5m。前第四系出露岩性,沟谷东侧为震旦系灰岩,西侧为二叠系泥砾岩。区域地质上,有一条NW向断层通过,垂直于预测断层布设测线,以2m点距的三极装置进行测量,观测剖面及正反演成果如图5-7所示。从反演成果图中可见,64~180号测点间电阻率高于500Ω·m的反映为灰岩地层,断面西侧小于150Ω·m的反映为泥砾岩地层。64号测点处,高、低阻界面向东高角度倾斜,反映为砂页岩与灰岩的断层接触界面。上盘为灰岩裂隙富水层,下盘为泥砾岩隔水层。布井于上盘,钻进110m,单井涌水量500t/d,钻孔揭露地层与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图5-7 大连姜家高密度探测成果图

3.激电法在找水中的应用

1)地质概况:河南省新安县轸南区属于浅山丘陵区,是新近纪末期所形成的一个小型封闭状的断陷盆地,盆地中有巨厚的第四系砂卵石松散沉积物,因此称它为地下水库,因为涧河河水流经盆地中心部位,汛期可以得到河水的大量补充。测区的西北部为震旦系石英岩和寒武—奥陶系灰岩地层。在南岗、韩都湾、铁门一带,则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其余广大地区则为三叠系紫红色砂页岩地层。

2)工作方法:用ηs、Js和ρs等参数做激电测深,共做了六条“井”字形骨架轮廓的剖面。

3)资料整理与解释:通过资料整理,绘制了三个高程(280m,220m,170m)各参数(ηs、Js和ρs)等值线平面图。再根据三参数曲线特征,结合地面地质调查,作出了高程为280m时的地质推断平面图(图5-8)。

图5-8 新安县轸南区地质推断平面图(高程280m)

1—砂卵石;2—黏土;3—砂页岩;4—石灰岩;5—石英岩;6—断层;7—剖面线

图5-9为Ⅲ—Ⅲ′剖面视电阻率(ρs)、视极化率(ηs)、视激发比(Js)等值线断面图与地质推断剖面图。在ρs等值线断面图中,53与58号点,ρs曲线均表现陡直密集,说明岩性急剧变化,推断为地堑构造。55号点,三参数(ηs、ρs、Js)等值线均存在有高值封闭圈,其中ρsmax=120Ω·m,说明浅部为砂卵石地层,而深部为基岩;ηsmax=2.6%、Jsmax=1.4%,说明富水性很好。地质推断如图5-9(d)所示。

根据南岗、省庄、庙头、韩都湾等地所打机井来看,出水量都很大。基岩埋深80m左右,砂卵石含水层组厚度超过40m。

4.瞬变电磁法在找水中的应用

TEM法主要是根据地下岩层的赋水性及离子含量不同所导致的电阻率的差异来评价地下水的,TEM寻找地下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首先在测区已知含水层的范围进行勘察,把所绘视电阻率-深度断面图与实际异常进行对照,确定TEM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勘察区内含水层视电阻率的变化范围;然后在未知异常处进行普查,寻找断面图上视电阻率相近的异常。②岩石或松散沉积物的电阻率值是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变化的,即使是同一种岩石或松散沉积物,由于其含盐量、含铁量、含水量以及结构的不同,电阻率值的变化也很大。干的砂砾石电阻率值高达几百至几千欧姆·米,而饱和的砂砾石含水层则显著降低。在同样的饱和水情况下,粗颗粒的砂砾石比细颗粒的粉砂电阻率要高,饱和的黏性土地区由于渗透条件较差,多出现低阻值。

水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大事,水资源的短缺限制和影响了内蒙古牧区正镶白旗某镇的可持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牧区的水井队在正镶白旗阿拉腾嘎达斯苏木测线L1的250m处打了一口水井,日喷水量在每小时100t左右,连续喷水达20多年,初步确定在该区另有水源,希望在附近寻找到其他的水源,引入距离该牧区50km的白旗镇,以解决城镇居民用水水源问题,为此,在此区域内开展瞬变电磁勘探工作,为饮水工程的水源定位提供科学的施工依据。根据该地区前期地震勘探结果及核磁共振勘察结果,初步断定水源地主要为裂隙构造水。为进一步探明现有自流水井周围地层构造,并圈定可能存在的断裂带,吉林大学组成的瞬变电磁法水资源勘探组于2003年夏季进行了野外勘探,利用吉林大学自行研制的ATEM-Ⅱ瞬变电磁测量系统。

图5-9 新安县轸南区Ⅲ-Ⅲ′面图

(a)视电阻率(Ω·m);(b)视极化率(%);(c)视激发比;(d)地质推断1—等值线;2—黏土;3—砂卵石;4—砂页岩;5—石灰岩;6—断层

内蒙古正镶白旗水源地位于浑善达克沙漠南缘,地势南高北低,向浑善达克沙漠倾斜,接近浑善达克东西向挽近槽地南缘。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砂,分布有风积砂层孔隙潜水;其底部为分布广、厚度大的新近系上新统红色泥岩,红色泥岩构成良好的区域性隔水层。风积砂层孔隙潜水的水量大小随沙丘底部红色泥岩顶板的起伏不平而变化:在低洼处风积砂厚度大,有利于地下水的汇集与赋存,水量就较大;而在高处风积砂厚度薄,不利于存水,水量也较小。下部为新近系上新统和下白垩统巴彦花组地层,在其砂岩、砂砾岩层中埋藏有较丰富的承压自流水。但普遍自流量小于2400m3/d,在局部构造控制区单井涌水量大于1500m3/d。如1号井单井涌水量3489.7m3/d。主要勘察位于潜水涌水量小于10m3/d,承压涌水量为100~200m3/d区(V区)。由于构造影响,确定井位较为困难。

本次测量,为保证一定勘探深度,铺设100m的线框,采用了重叠回线装置,发射回线边长100m×100m,接收回线面积10000m2,点距为50m,发射电流13.2A,关断时间130μs,发射频率25Hz,线同步方式,均匀密集采样方式,采样率5μs,叠加次数1024,布设L1、L4、L3共三条剖面,长度分别为400m、700m、850m,其中剖面L1穿过1978年形成的自流井,L4剖面穿过地震方法勘探确定的井2,L3剖面平行L4线,距L4剖面220m,如水文地质结果图5-10所示。

勘探数据经过处理,L1剖面通过井1(自流井),其中250m为自流井。图5-11为白旗L1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从剖面可见明显的低阻异常带,自流井位于低阻异常带的西边缘,低阻异常带确定为含水断裂带,断裂带呈直立高角度,深度250m左右,宽度180m左右,电性反映为90~130Ω·m,此值与平原地区含水的砂砾岩石典型电阻率值相符,该测线的结果为测线L3、L4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L4剖面通过井4(2003年探孔),剖面长度700m,勘探深度280m,300m为井3,图5-12为L4反演电阻率断面图。L4剖面发现明显的低阻异常带,确定低阻异常带为断裂带,断裂带呈直立高角度,同剖面L1反映一致,深度200m左右,宽度550m左右,电性反映为100~130Ω·m。井3位于低阻异常带的中部靠西,电性反映为140Ω·m,160m以上和180m以下为高阻层,说明含水层厚度薄,同时也说明地层电性为140Ω·m时的富水性较电性为130Ω·m时的富水性差一些。在300 m处勘探结果同钻井3的资料一致,并推测在200m处120m深的为富水性较好。

瞬变电磁法在剖面L4勘探结果说明了浅层地震勘探喷水量小的原因,为确定新的水井探孔位置,在L4剖面的北边220m左右确定为L3剖面,地形平坦,以便选择合适的布井位置,L3剖面长度850m,解译深度280m,图5-13为L3反演电阻率断面图。L3剖面发现两处明显的低阻异常带,确定低阻异常带为断裂带,其中东部800m处,解译深度160m左右,宽度300m左右,西部200m处,解译深度300m左右,宽度300m左右,电性反映为90~130Ω·m。

图5-10 测区的水文地质图(内蒙古牧区水利研究所提供)

图5-11 正镶白旗L1瞬变电磁勘探的反演结果图

初步确定在西部200m处深度为160~250m为富水性较好的区域,可以钻孔水井,而东部的800m处电阻率值比自流井处电阻率值低很多,确定含水,但深度比较浅,建议采用核磁共振方法探测验证,表明在Baiqi-43点,平均含水率7.7%,解译含水层厚度98m,解译渗透系数1.2394m/d,初步确定为断层带。含水量很小,但电阻率值比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近地表含黏土量比较大所导致。而在650~700m中间电阻率同自流井的值比较接近,建议在500m与750m中间打井。经内蒙古牧区水利研究所在675m处打井验证,称为井5,钻孔深度168m,下管成井深度158m,根据钻探取心和测井解释结果,0~15m为第四系,为风积中细砂,含水层厚度约10 m,类型为孔隙潜水。15~158m为断裂带充填物,岩性以中细砂、中粗砂、红色黏土、砂砾石为主,含水层厚度约28.7m,类型为孔隙自流承压水。下部为白垩系下统巴彦花组砂岩、灰色泥岩、泥质砂砾岩含卵石,未打穿,含水层类型为孔隙自流承压水,自流量较小。井5承压水头+2.55m,42.24m降深涌水量58m3/h,75m降深涌水量可达2400m3/d。

图5-12 正镶白旗L4瞬变电磁勘探的反演结果图

图5-13 正镶白旗L3瞬变电磁勘探的反演结果图

采用TEM方法查明浅层地震勘查方法确定的井2喷水量小的原因,确定井5。经钻孔验证,井5喷水量较大,由自流井1和井5可以满足3000m3/d的供水需求,而且根据保守资源估算,阿拉腾嘎达斯苏木水源地可以保证3000m3/d,30年的开采,并且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林君等,2005)。

㈤ 北大地空学院的《地球科学概论》用的是那本书作者、出版社、版次 谢!

本教材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教学组编写.具体分工如下:绪论,第一章第二至四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九章由汪新文编写;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十章第五节,第十一章第一至三节由程捷编写;第七章第一节,第十章第三节,第十一章第四至五节由林建平编写;第二章由程捷,汪新文编写;第六章由林建平,李龙吟编写;第十章第一至二节由林建平,王果胜编写;第十章第四节由程捷,王果胜,林建平编写;第十二章由李龙吟,汪新文编写;第一章第一节由赵国春编写.颜丹平,赵靖,曹秀华参加了本书有关内容的讨论与拟定.本书由汪新文主编,并进行全书文图的增补,删减和统一编纂.
本书的基础是本教学组1992年编写的<普通地质学>(校内出版)和1995年改编的<地球科学概论>(校内出版),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万天丰教授,赵其强教授,徐元恺教授的具体指导,并详细审阅初稿,提出修改意见.1995年改编的<地球科学概论>由赵其强教授,庄培仁教授担任主审,并提出宝贵意见.此后,又广泛征求了校内有关教学单位和吴正文,马鸿文等教授的修编意见.本次出版的<地球科学概论>是在参考上述意见的基础上,经本编写组认真修编完成的.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学校,教务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及构造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并得到北京市教委教改试点项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体系完善与教材建设的资助.

参考资料:http://wendang..com/view/2312e96d1eb91a37f1115c57.html

㈥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的恐龙生存遗迹

山上的足迹为北京曾有恐龙存活提供了实证。首席摄影记者 蔡代征/摄
恐龙出没 注意
延庆发现恐龙足迹化石距今约1.5亿年前
注意,北京曾有恐龙出没,而且数量不少、体格巨大。昨天,延庆区政府正式公布,千家店镇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区内发现大批距今约1.4亿至1.5亿年前晚侏罗世的恐龙足迹化石。这是北京地区首次发现恐龙存活过的证据,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龙记录。
地质调查中发现足迹
延庆区人民政府聘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中心对延庆境内的地质遗迹分布和特点进行深入调查,为申报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进行学术准备。科考期间,以中国地质大学张建平教授为首的科学考察队在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内发现了大批恐龙足迹化石,地点位于千家店园区核心区S309线延庆段南侧,保存于上侏罗纪土城子组三段紫红色砂岩中。恐龙足迹位于山体上,密集分布于山底到山顶的区域。
张建平教授介绍说,留有恐龙脚印的山体原本应是水平位置,但由于地壳运动,部分足迹随山体提升至山顶。至于足迹何时暴露出来的,张建平推测应该是几十年的事,“这可能是在修路开山时,恐龙足迹才暴露的,但保留得很好,几乎没有受到毁坏。”
最大足迹长达半米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及其他相关专家对延庆区境内的这批恐龙足迹化石进行了现场鉴定,认为这批恐龙足迹化石属于晚侏罗世覆盾甲龙类、兽脚类、鸟脚类及可能的蜥脚类恐龙足迹。
张建平介绍说,已发现恐龙足迹化石点3处,其中一号点下部暴露出足迹为30个,清晰的行迹2道;一号点上部暴露的足迹至少达到几百个,成串的行迹约6至7道;二号点暴露出足迹15个;五号点暴露出足迹9个。其他3处化石点基本由恐龙幻迹组成,将进一步研究其属种特征。张建平教授介绍说,最大足迹有50厘米,最小的也有10厘米,从现场情况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龙足迹赋存在尚未揭露的岩层中,预计将有更惊人的发现。
拟建恐龙主题公园
延庆区已启动初期保护方案,包括拟定恐龙足迹化石保护区范围,设栅栏围护、专人全天巡护;着手编制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开挖排水沟,避免雨水进一步冲刷及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固山体,以防损坏足迹;为足迹腊封等等。边界围挡已经完成。
千家店镇镇长池合仓表示,恐龙足迹位于滦赤路沿线,今后滦赤路将改线,实现封闭管理,同时将新建恐龙主题公园。

㈦ 秦岭和华北岩石纵波速度及其对地壳低速层成因的启示

赵志丹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高山骆庭川张本仁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武汉430074)

谢鸿森郭捷许祖鸣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摘要人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中、下地壳发现了低速层,并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它的成因。作者对采自秦岭和华北地区的138个样品进行了高温(达1500℃)和高压(达3GPa)条件下纵波速度的测定结果,探讨了岩石纵波速度的一般特征,并且发现了岩石纵波低速现象。通过对实验产物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等的综合研究表明,含水矿物(角闪石或黑云母)的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导致岩石出现纵波低速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可能是引起研究区或世界其他地区出现地壳低速层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地壳低速层岩石纵波速度脱水和相变部分熔融秦岭造山带华北克拉通

1引言

本世纪50年代以来,以地球物理为主的地壳深部探测和对地球深部物质的实验研究使我们对岩石圈,特别是大陆岩石圈不断加深了解。其中地壳低速层就是深部地球物理的重要发现之一,它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如阿尔卑斯、北美、西藏、华北和秦岭造山带等地区,而且其中的许多地区是具有高热流的构造或地震活动带[2,12,13,14,19]

人们用多种方式来解释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有人认为它是由流体、大规模的推覆体或韧性剪切带等引起的软层[8,9]。其他学者则从实验室中地壳矿物和岩石的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出发,认为石墨、含盐流体、或者矿物脱水相变及岩石部分熔融导致了低速层的出现[2,4,8,9]。从已有的研究看,迄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模式完满解释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本文测定了采自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和华北克拉通的138个岩石样品高温高压下的纵波速度,探讨了实验结果并应用实验数据解释研究区内地壳低速层的成因。

2样品和地质背景

研究区包括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和华北克拉通(五台山和内蒙古)。系统采集样品的地质单元主要是前寒武纪基底和不同时代的侵入体,其变质程度包括榴辉岩相、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岩石,它们可以作为地壳主要岩类的代表(表1)。选取新鲜、肉眼见不到裂隙和无次生变化的岩石进行实验。每个实验样品还配套进行显微观察、密度测定和岩石化学分析。对实验产物还进行了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

表1采集实验样品的地质单元

3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质实验室完成的。YJ-3000t六面顶静态超高压装置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内(几分钟至100小时)在腔体内产生高达6.0GPa同时1600℃的温度和压力。实验样品为长33mm、直径12mm的圆柱体,叶蜡石粉压块作为传压介质。圆柱状的样品由3层不锈钢箔加热器包卷置于叶蜡石粉压块中。样品室的温度由已标定的功率—温度工作曲线得出。高温高压条件下样品的波速由弹性波发射和接收装置所获得的数值信号计算得出。实验和计算方法详见谢鸿森等[17]和Xu等[18]

为模拟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实际温度和压力条件,依据各构造单元的不同地温分布曲线给出的压力(P)和温度(T)的对应关系[7],在p、T同步增加的条件下,测出每个样品在一系列p(达3.0GPa)、T(达1500℃)值下的纵波波速Vp值。不锈钢箔加热器在温度上升达到其熔点后会熔断,因此每个样品的加温加压过程即以加热器熔断为终结,每个样品实验终结时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最高的分别可达3GPa和1500℃,普遍都超过了1000℃和1GPa。取地压增加梯度为0.03GPa/km,将压力p(GPa)换算成深度h(km),获得的大量数据表示于Vp—h图中。

4岩石高温高压实验纵波速一般特征

图1给出了6个样品的Vp—h关系。各类岩石样品的Vp值随深度h增加表现出3段特征,在第一段0~10km深度范围内,Vp值快速增加,表明0.3GPa的压力已使岩石内部裂隙基本闭合。在第二段10~30km深度,Vp值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减弱,几乎所有样品都在750~920℃和0.63~0.90GPa(相当于21~30km)范围内达到了最大值Vp.max,第2段的纵波波速特征(dVp/dh和Vp,max的大小)可以代表各类岩石样品的本质特性。第3段,即Vp值达到最大值Vp,max之后的变化呈现两种趋势,第1种是基本上随压力增大,Vp值恒定于Vp,max值附近;第2种是从Vp,max值开始逐渐下降,在1100~1200℃和0.99~1.50GPa(约33~50km),有54个样品显示了这类现象,占总数的1/3以上,我们将这种达到Vp,max值之后又下降的现象称为纵波低速现象。这种现象对解释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图1部分实验样品的Vp—h图

1—大河群基性麻粒岩;2—秦岭群斜长角闪岩;3一秦岭群大理岩;4—甘沟石英闪长岩;5—宽坪群云母石英片岩;6—伏牛山花岗岩

5出现纵波低速现象样品的特征

具有纵波低速现象的54个样品的特征总结在表2中,其中5个样品的Vp—h关系见图2。对实验产物进行了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以求发现导致纵波低速现象的原因。

表2实验岩石纵波低速现象统计表

续表

① 岩石样品所达到的纵波最大值Vp,max及其对应的压力和温度;②岩石样品所达到的纵波最小值Vp,min及其对应的压力和温度;③岩石Vp值下降幅度,ΔVp=Vp,max—Vp,min;④岩石Vp值下降百分率,ΔVp=(△Vp/Vp,max)×100%。

54个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的样品,主要是斜长角闪岩、石英闪长岩、麻粒岩、辉长岩、大理岩、云母斜长片岩等。除大理岩等极少数样品外,绝大多数样品含有角闪石或黑云母。若从实验的138个样品来看,含有角闪石的各种岩类都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

图2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的样品的Vp—h图

图例中的样号同表2中序号一致

绝大多数样品在750~920℃、0.63~0.90GPa(约21~30km)范围内达到最大值Vp,max,之后在1100~1200℃、0.99~1.50GPa(约33~50km)范围内降至最小值Vp,min。设下降幅度△Vp=Vp,max—Vp,min,则有7个样品的△Vp值超过1.0km/s(表2),它们是2个斜长角闪岩、2个变基性火山岩、1个辉长岩、1个麻粒岩和1个大理岩。从降低程度来看,Vp,min值比Vp,max值最多降低达到21%(样品号5和37)。三种主要类型岩石的特征描述如下:

含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岩类:全部实验样品中,含有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岩石样品都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角闪石或黑云母的边部有熔融玻璃(例如18号样品)。熔融玻璃出现在角闪石(或黑云母)和浅色矿物(斜长石或石英)的边界上,并呈无色、棕色或淡黄色。熔融玻璃约占整个样品的5%~10%。电子探针结果发现了有的角闪石已脱水、相变形成了辉石(例如样品39)[20]

大理岩:实验样品中的大理岩都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样品均由原来的浅色或无色变成了绿色或深绿色。有的样品出现了小气孔(小于1mm),这可能是其中的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或白云石)释放出二氧化碳后的残余结构。镜下颗粒之间出现大量的黑色全消光物质,可能是碳酸盐类矿物相变的产物[20]

花岗岩:图3是部分花岗岩的Vp—h关系,其中未发现纵波降低现象。花岗岩样品中不含角闪石或只含少量黑云母,实验产物中除了发现有大量裂隙外,无明显变化,而且未发现熔体。我们可以认为在花岗岩类样品中,由于无或只有少量的含水矿物,使得产物中没有出现脱水、相变或部分熔融。

以上讨论可以简单总结为,碳酸盐类矿物的去气作用和相变导致大理岩的纵波低速,并遗留了一些气孔;而在存在含水矿物的岩石中,纵波低速则是由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引起的。

图3部分花岗岩样品的Vp—h图

LZ1-3—二朗坪黑云母花岗岩;LZ2-3—满子营黑云母花岗岩;LH-6—老虎沟花岗岩;DL-2—黄陵花岗岩;EL-7—二里坝奥长花岗岩;WJ-1—王家会花岗岩

6讨论

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岩石的Vp值随外加压力的增大而单调增加或基本恒定在某个值,而在恒压升温实验中,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外加温度无疑是导致岩石波速下降的根本原因[1,4,11]

许多研究者解释了岩石波速随温度增加而降低的原因,Kern[10]在压力小于0.6GPa条件下实验证实矿物的颗粒边缘的裂隙会因热膨胀而张开;Christensen[1]则认为矿物颗粒边缘的孔隙在1GPa以上对波速的影响很小,即在地壳深处条件下,裂隙的作用不再是重要的。其他的实验结果支持矿物脱水和相变是引起岩石波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如石英岩或富硅质的岩石在接近石英α—β相转变的温度范围时岩石波速的急剧下降[10]。本文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在富含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岩石中,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可以导致整个岩石的波速降低。

本文的实验试图模拟地壳深部的温压状态,即在波速测定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同时上升,岩石样品在外加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矿物边缘的热膨胀引起裂隙张开已变得十分困难。138个样品的实验产物中都发现了存在不同规模的裂隙,不仅在出现低速现象的54个样品中,而且在没有出现低速现象的样品(如花岗岩)中裂隙似乎更多,因此裂隙似乎不是引起岩石波速下降的决定性因素。实验中出现低速现象的样品均为含有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大理岩除外),对实验产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已出现了角闪石—辉石相变。

脱水对熔融的发生起了促进作用。以本次实验的花岗岩为例,外加的温压条件已处于其液相线之上,但镜下鉴定未发现其产生部分熔融,也没有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由此看来,或者外加水,或者岩石含有饱和水(水以OH-形式存在于含水矿物中)对岩石中熔融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现低速现象的样品除大理岩外,都有含水矿物(角闪石或黑云母),脱水早于部分熔融,并成为后者的先决条件。部分熔融的出现又进一步降低了岩石的波速。地壳中、下部产生部分熔融,或规模不等的岩浆房、岩浆层,从物理性质上也可满足低速高导层的条件。如东非裂谷(肯尼亚)、美国黄石公园等地的地震层析成像所探测到的地壳低速体就被认为是部分熔融物质[15]

实验岩石的脱水作用的发生,以该岩石最大波速所对应的温压条件作为起始条件,对含角闪石的岩石来说,起始温压多集中在700~800℃、0.6~0.7GPa;降至波速最小值可能对应着矿物脱水程度最高和出现相当数量的部分熔融。

上述讨论表明,矿物脱水相变及由之诱发的部分熔融确实是岩石出现低速现象的原因,另据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5],矿物脱水相变、岩石部分熔融时其电导率明显增加,这样上述过程可以同时导致岩石低速和高导现象。

秦岭地区和华北内蒙古、五台山地区的中、下地壳物质组成和热状态同本文中出现低速现象的实验条件是可以类比的。研究区的中、下地壳以达到角闪岩相的岩石(如斜长角闪岩、变基性火山岩等)为重要的岩石类型,而且大量存在以角闪石为主的含水矿物[6,16]。已有研究成果揭示出,秦岭和华北地区均为高热流区。地温分布曲线显示[7],中、下地壳可以达到本次实验中角闪石脱水的起始温压条件(约700℃、0.6GPa)。至少有两种可能性存在,一种是部分中地壳本身发生了矿物脱水相变和少量部分熔融,形成低速高导层;另一种可能是类似Etheridge等[3]的研究结果,即矿物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发生于中地壳的底部或者下地壳,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水或部分熔融物质上升至中地壳并被上覆的盖层圈闭引起了低速高导层。因此以角闪石为主的脱水相变或由之引起的岩石局部熔融是研究区内产生地壳低速层的重要原因之一。

7结论

对54个实验样品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研究表明,矿物脱水相变和由它诱发的部分熔融是岩石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的原因。矿物脱水相变或部分熔融是导致秦岭和华北地区,也可能是世界许多地区,存在地壳低速高导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同时解释低速和高导这两种性质的成因,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波速和电导率的综合测量,并进行多次平行实验和多次采集实验产物,以更好地限制实验中相变、熔融等发生的确切过程。

致谢欧阳建平教授、胡以铿、张宏飞、许继峰副教授和周文戈博士提供部分样品,同刘庆生副教授进行了有益的讨论,邓晋福教授和F.Wenzel教授提供了热情帮助,作者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N.I.Christensen.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in rocks at high temperatures,critical thermal gradients,and crustal low-velocity zones,J.Geophys.Res.,1979,84(12),6849~6857.

[2]崔作舟,尹周勋,高恩元等.青藏高原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60~72.

[3]M.A.Etheridge,V.J.Wall,S.F.Cox,et al..The role of the fluid phase ring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J.Metamorph.Geol.,1983.1,205~226.

[4]D.M.Fountain.The Ivrea-Verbano and Strona-Ceneri zones,northern Italy:A cross se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velocities of rock sample.Tectonophysics,1976,33,145~165.

[5]高平,刘若新,马宝林等.绿泥石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地震地质,1994,16(1),83~88.

[6]S.Gao,B.R.Zhang,T.C.Luo,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adjacent North China and Yangtze cratons.Geochim.Cosmochim.Acta,1992,56,3933~3950.

[7]高山,张本仁.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地球化学,1993,3,241~245.

[8]R.D.Hyndman,L.L.Vanyan,G.Marquis,et al..The origin of electrically conctiv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saline water orgraphite?Phys.Earth Planet.Int.,1993,81,325~344.

[9]姜本鸿,袁登维,吴玉华.壳内低速层与地震活动关系.地质科技情报,1992,11(4),9~21.

[10]H.Kern.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on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in quartz-bearing and quartz-free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s.Tectonophysics,1978,44,185~203.

[11]H.Kern and V.Schenk.A model of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Calabria,southern Italy,based on laboratory data.Earth Planet.Sci.Lett.,1988,87.325~337.

[12]S.Mueller and M.Landisman.Seismic studies of the Earth's crust in continents,I,Evidence for a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thosphere.Geophys.J.,1966,10,525~538.

[13]D.H.Shurbet and S.E.Cebull.Crustal low-velocity layer and regional extension in Basin and Range Province.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71,82(11),3241~3243.

[14]孙武城,李松林,罗力雷等.初论华北地区的地壳低速层.地震地质,1987,9(1),17~26.

[15]王学颖,高锐,邓晋福等.国际岩石圈计划(ICP)述评.见:项仁杰、史崇周、冯昭贤主编,地壳和上地幔研究(八十年代进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14~24.

[16]吴宗絮,邓晋福,赵海玲等.华北大陆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演化.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1),106~115.

[17]谢鸿森,张月明,徐惠刚等.高温高压下测量岩石矿物波速的新方法及其意义.中国科学(B辑),1993,23(8),861~864.

[18]J.A.Xu,Y.M.Zhang,W.Hou.H.G.Xu,J.Guo,Z.M.Wang,H.R.Zhao,R.J.Wang,E.Huang and H.S.Xie.Measurements of ultrosonic wave velocitie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for window glass,pyrophyllite,and kimberlite up to 1400℃ and 5.5GPa.High Temperatures-high Pressures,1994,26,375~384.

[19]袁学诚.秦岭造山带的深部构造与构造演化.见:叶连俊,钱祥麟,张国伟主编.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174~184.

[20]赵志丹.东秦岭河南伊川—湖北宜昌地学断面地球化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论文,1995.

㈧ 田明中的主要学术成就

?1.田明中 白志达 谭征兵·内蒙古多伦地区第四纪环境与资源·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6-15
2.曹伯勋 田明中 袁铃升·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洞穴堆积物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8-23
3.程 捷 田明中 曹伯勋·周口店新发现的哺乳动物群及环境变迁研究·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10-20
4.田明中 武法东 张建平·塞北金三角-神奇的克什克腾·内蒙古:远方出版社,2004-6-18
5.张建平 武法东 田明中·中国喀斯特的故乡--四川兴文·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8-26
6.田明中 武法东 张建平·走进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6-20
7.武法东 田明中 孙洪艳·内蒙古克什克腾地质公园导游指南·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6-20 1.武法东 田明中 孙洪艳 孙继民 顾国君·一种新的石林类型——内蒙古石林·首届国际世界地质公园大会·2004-6-28,
2.孙洪艳 ,田明中,武法东,赵志中,刘晓鸿·青山花岗岩臼成因的新认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地质出版社·2004-6-28,
3.SUN Hong-yan, TIAN Ming-zhong,WU Fa-dong, ZHAO Zhi-zhong, Liu Xiao-hong·New Views on Origin of Granite Mortars in the Hexigten National Geopark, Inner Mongolia·Zhao Xun JiangJianjun,Geological Publihing House·2004-6-28,
4.田明中, 武法东 孙洪艳, 孙继民 顾国君·内蒙古克什克腾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赵逊 姜建军主编,地质出版社·2004-6-28,
5.孙洪艳 田明中等,·第四纪测年方法研究新进展·地质力学学报·2004-3-18,2004.1期
6.Cao Boxun Tian Mingzhong·The discover of the ice wedge casts and early pleistocene strata Zhoukoudian·Chinese scinse bulletin·2004-11-8,Vol. 36 , No.2
7.WU Fadong TIAN Mingzhong, SUN Hongyan,·A New Type of Stone Forest·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parks·2004-11-8,
8.彭轩明 田明中等·黄河源区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冰川冻土·2003-6-18,
9.程捷,田明中,张绪教·中国面向21世纪初的高等地质教育·中国地质学会80周年学术文集,地质出版社·2002-7-5,
10.程捷,田明中,张绪教·黄河源头断流原因浅析·地学前缘·2001-9-20,2001,8(2),:366
11.田明中 谭征兵等,·内蒙古多伦史前人类遗存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2003,28卷,1期。·地球科学·2001-4-28,28卷,1期,
12.程捷,田明中,张绪教,·黄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12-20,2001.4
13.谭征兵 田明中 李振清·淄博地区上新世巴漏河组的发现及其意义·现代地质·2000-6-26,14卷2期141-146
14.田明中等·层次分析法在工程选址中的应用·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12-20,
15.田明中 张绪教等,·区域地质调查中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内容及图件表示方法·第四纪研究·1999-9-28,3期;
16.迟振卿 田明中·内蒙古呼和额热格古人类遗址的发现·黄土 黄河 黄河文化,安芷生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8-18,
17.迟振卿 田明中·发现于内蒙古祖勒格图的石器·第四纪研究·1998-10-8,3期
18.Cheng Jie Tian Mingzhong·Human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 evolution ring Holocene Megathermal·progress in geologe of China(1993-1996)--Papers to 30th IGC.·1996-9-28,:986-989
19.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东穴堆积物综合研究·地质科学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8-29,:59-63
20.程 捷 田明中·北京周口店东岭子洞与新洞和山顶洞的对比·地质科学论文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8-28,:54-59
21.Cheng Jie Tian Mingzhong·New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the qurternary mamma lian faunas in Zhoukoudian, China,·progress in geologe of China(1993-1996)--Papers to 30th IGC·1996-8-28,:36-39
22.Cheng Jie Tian Mingzhong·New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the Quaternary reaserch in Zhoukoudian,Beijing·ⅩⅢ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Quaternary Reaserch,BeijinG·1996-8-28,
24.李龙吟 田明中 迟振卿·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古人类遗存的发现及意义·现代地质·1996-10-2,9卷2期:234-238
25.Cheng Jie Cao Boxun Tian Mingzhong·Report on anew mammal fossil locality of Early Pleistoceme at Zhoukoudia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5-5-26,Vol.35, No.23:2023.
26.Cheng Jie Cao Boxun Tian Mingzhong·a new mid early Pleistocene mammalian fauna discavered in Zhoukoudian, Chi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stratigraphy·Earth Science·1995-3-25,Vol.6,No.1:41-47
27.温长顺 田明中·冀西北尚义地区地质新发现及构造格架与演化·地球科学·1995-12-30,20卷增刊
28.程捷 曹伯勋 田明中 李龙吟等·周口店太平山北坡早更新世洞穴地层的划分·现代地质·1995-12-28,9卷4期
29.迟振卿 田明中 李龙吟·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恩格尔呼都格石器的发现及意义·地球科学·1995-12-28,20增刊2
30.储国强 田明中 李龙吟·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沙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地球科学·1995-12-28,20卷增刊2
31.储国强 田明中 李龙吟·内蒙古中北部新仙女木事件证据及其成因·地球科学·1995-12-28,20卷增刊2
32.温长顺 田明中·张家口西部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地球科学·1995-12-28,20卷增刊2
33.田明中 温长顺等·张家口北部汉若坝玄武岩之下土井子组的成因与时代·地球科学·1995-12-28,20卷增刊2
34.田明中·提高本科生野外实习质量的体会·高教研究·1995-11-20,1-2期
35.程捷 曹伯勋 田明中 李龙吟等·周口店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地球科学·1995-10-12,20卷5期
36.程捷曹伯勋 田明中 李龙吟等·周口店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新材料的初步研究·科学通报·1994-8-25,40卷,12期:1151-1152
37.田明中 曹伯勋等,·新发现的周口店晚更新世洞穴地层及哺乳动物群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3-16,14卷1期
38.李龙吟,田明中·目前中国黄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现代地质·1994-11-30,第8卷,第2期
39.李龙吟 田明中 迟振卿·内蒙古必鲁图湖盆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与环境演变·现代地质·1993-12-9,9卷2期
40.田明中.曹伯勋等·周口店新发现距今11─1.9万年的洞穴堆积的成因及年代学研究·现代地质·1993-12-25,1993,7卷 4期
41.田明中.曹伯勋,李龙吟等·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洞穴堆积物中气候标志及距今12万年以来的气候环境·纪念袁复礼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地震出版社·1993-11-4,
42.李龙吟.田明中·踏着袁复礼教授的足迹前进·杨遵仪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10-21,
43.Cao Bo xun,Tian Ming zhong·The discovery of the ice wedge casts and early pleisfocehe shata in Zhoukoudian,Beijing·Chinese sciense bulletin·1990-8-28,Vol.36 No.2
44.田明中.曹伯勋等·北京周口店早更新太平山组孢粉组合的多见统计分析·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8-28,
45.田明中.曹伯勋·湖北黄岗晚更新世孢粉动态组合的统计分析及古气候性质·地球科学·1990-8-23,15卷 5期
46.田明中.曹伯勋等·北京周口店旅游资源概要及规划意见·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8-2,
47.李长安,田明中·周口店下砾石层粒度分析资料的多重方法处理及其成因分析·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7-26,
48.曹伯勋.田明中等·北京周口店晚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新进展·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7-25,
49.田明中.曹伯勋等,·北京周口店早更新太平山组孢粉组合的多见统计分析,·西山地质研究·1990-6-20,
50.李长安.曹伯勋.田明中·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古地震遗迹研究·地学探素,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5-23,
51.李长安.曹伯勋.田明中·周口店地区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北京西山地质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12-6,
52.田明中.曹伯勋,·湖北黄岗晚更新世孢粉动态组合的统计分析及古气候性质,·地球科学,·1990-10-28,15卷 5期.
53.曹伯勋.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新发现的晚更新世洞穴地层·中国区域地质·1989-6-28,1989, 3期.
54.曹伯勋.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早更新世地层的新发现·中国区域地质·1989-12-28,1989.4
55.曹伯勋.田明中·北京周口店新发现距今70─90 万年的地层与古冰楔遗迹研究,·科学通报,·1989-11-6,1989, 7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