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大学 » 地质大学高层建筑施工

地质大学高层建筑施工

发布时间: 2021-01-24 12:42:50

A. 我想报考东南大学的成教院的土木工程专业,不知道今年什么时候可以报名

土木工程专业
概述:
本专业学习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工程人才。毕业生可在高校、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教学、设计、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管理、运营、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工作。
一、专业综合介绍
土木工程十分特殊而又具有系统性。因为几乎所有的土木工程师设计和建造的构筑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绝不可能出现两个完全相同的建筑物。有些建筑物虽然看似相同,但是建筑的场地条件(地基、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都是不同的。像水坝、桥梁或隧道这样的大型建筑物每一个都完全不同。因此,土木工程师随时要准备应付新的复杂情况。同时工程要考虑的相关影响因素非常多,任何设计上的忽略都将导致一个失败的工程。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计算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完善,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所以,任何对工程感兴趣的理科类同学报考土木工程都没有问题,尤其适合那些考虑问题全面系统的同学,选择学习土木工程是能够发挥个人才干的。从市场的需求来说,目前中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大跨结构、超高层的项目纷纷立项建设,在未来几十年内这种局面不会有太大变化。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同时我国目前的建设管理水平非常落伍,当前急需一批能够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人才。
以房地产为例,当前房地产极为火热,但专业的人才培养才刚刚起步,这方面的高级人才还是市场的稀有人才。出国方面,与电子、计算机等相比还有距离。其实,当前国内建设事业的发展前途光明,考虑留在国内从事本行业还是相当不错、非常实际的选择。
土木工程专业代码:080703。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土木工程属于基础学科。建国初期在许多学校就已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那时,最有影响力的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建国后许多其他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开办的较好且较有影响力的学校还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
国家对土木工程专业一直很重视,1996年国家教委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并成为一个大的专业,合称为土木工程。每年高考,土木工程专业大幅度增加招生人数。
土木工程是一种工程分科,研究石材、砖、砂浆、水泥、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木材、建筑塑料,铝合金等建筑材料修建房屋、铁路、道路、桥梁、隧道、港口等工程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这些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包括对上述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活动以及它们所需要的相应工程技术。
土木工程也是一种学科,称为土木工程学。它是指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等技术科学知识以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来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一门学科。这里建筑物是指供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等,而构筑物则是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等。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是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工科,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生活、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因此,土木工程具有民用性。
建造各类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是土地,材料及各种施工机具,利用这些物质条件,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的需要和审美要求,做到各类土木工程既能完全地承受各种作用力,又能经济而迅速地完成其建造任务,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出发点和归宿。
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公路工程、岩土工程等。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开设有土木工程专业,其中一些学校没有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国内此专业有许多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如清华大学的袁驷教授、张跃博士,同济大学的吕西林教授、哈尔滨建筑大学(2000年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欧进萍教授等。土木工程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专业。
我国正处在经济腾飞时期,城市化使建设出现了高潮,这会持续到21世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对土木工程领域十分有利,是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的大好时机。
由于人口还在不断地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在未来几十年内,各种高层建筑出现声速发展,地下工程也会得到较大发展,有的地区会出现地下建筑群,城市轻轨、地铁会大量涌现,这些都需要各种专业的基本建设人才。因此,在未来几十年内,土木工程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国外许多企业进入中国,其中会有包括基本建设方面的公司,这必然对中国的土木工程行业产生冲击,由于国外土木工程专业技术水平先进,在这个领域内有很强竞争力,因此这需要我国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要有先进水平,要更快发展土木工程专业。
三、专业院校分布(部分)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华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矿业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 兰州理工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首钢工学院 河北工程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学院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江苏大学 盐城工学院 扬州大学 淮海工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宁波大学 淮南工业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南昌科技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莱阳农学院 烟台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汕头大学 深圳大学 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广西工学院 海南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中南林学院 东北电力学院 武汉大学 河海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重庆交通学院 长安大学 华侨大学 武汉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石油大学 湖北科技大学 西南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西安工业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株洲工学院 清华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四川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武汉工业学院 厦门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土木水利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共有94所开设土木工程学科的大学排名情况,比较好的学校有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以下是具体榜单。

序号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评选结果
1 10247 同济大学 A+
2 10286 东南大学 A+
3 10003 清华大学 A
4 10005 北京工业大学 A
5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10335 浙江大学 A
7 10056 天津大学 A-
8 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A-
9 10294 河海大学 A-
10 10532 湖南大学 A-
11 10533 中南大学 A-
12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A-
13 90006 解放军理工大学 A-
14 10004 北京交通大学 B+
15 10107 石家庄铁道大学 B+
16 10153 沈阳建筑大学 B+
17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B+
18 10290 中国矿业大学 B+
19 10422 山东大学 B+
20 10486 武汉大学 B+
21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B+
22 10536 长沙理工大学 B+
23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B+
24 10611 重庆大学 B+
25 107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B+
26 11078 广州大学 B+
27 10008 北京科技大学 B
28 10016 北京建筑大学 B
29 10291 南京工业大学 B
30 10359 合肥工业大学 B
31 10386 福州大学 B
32 10429 青岛理工大学 B
33 10459 郑州大学 B
34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B
35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B
36 10610 四川大学 B
37 10618 重庆交通大学 B
38 10710 长安大学 B
39 10731 兰州理工大学 B
40 10732 兰州交通大学 B
41 10112 太原理工大学 B-
42 10145 东北大学 B-
43 10280 上海大学 B-
44 10332 苏州科技大学 B-
45 10361 安徽理工大学 B-
46 10385 华侨大学 B-
47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B-
48 10430 山东建筑大学 B-
49 10593 广西大学 B-
50 10616 成都理工大学 B-
51 10700 西安理工大学 B-
52 10704 西安科技大学 B-
53 11075 三峡大学 B-
54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55 10080 河北工业大学 C+
56 10147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57 10255 东华大学 C+
58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 C+
59 10404 华东交通大学 C+
60 10500 湖北工业大学 C+
61 10534 湖南科技大学 C+
62 10590 深圳大学 C+
63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C+
64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C+
65 10792 天津城建大学 C+
66 10878 安徽建筑大学 C+
67 11845 广东工业大学 C+
68 10009 北方工业大学 C
69 1007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C
70 10183 吉林大学 C
71 10191 吉林建筑大学 C
72 10217 哈尔滨工程大学 C
73 10252 上海理工大学 C
74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75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C
76 10384 厦门大学 C
77 1053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
78 10560 汕头大学 C
79 10596 桂林理工大学 C
80 10657 贵州大学 C
81 11646 宁波大学 C
82 10019 中国农业大学 C-
83 10128 内蒙古工业大学 C-
84 10188 东北电力大学 C-
85 10216 燕山大学 C-
86 10288 南京理工大学 C-
87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C-
88 10427 济南大学 C-
89 10460 河南理工大学 C-
90 10488 武汉科技大学 C-
91 10555 南华大学 C-
92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C-
93 11066 烟台大学 C-
94 11117 扬州大学 C-

土木工程专业相关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是大学的一种工程学科。专门培养掌握各类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隧道、桥梁建筑、水电站、港口及近海结构与设施工作的人员。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和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结构设计及施工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具备从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主要课程:高层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CAD、材料力学、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造价与计价原理、建筑设备、水力学

C. 保卫与武装工作

一、保卫工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保卫部(处)是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承担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校园政治安全、学校国家安全工作、校园治安和安全稳定、人民防空、安全生产、消防、交通、校园综合治理、集体户籍管理等工作。

保卫部(处)现有专职保卫干部9人,校卫队员61人。下设“四科(室)一队”,分别是办公室、户籍室、治安交通科、安全防火科、校卫队。

(一)校园维稳工作

1.强化宣传学习教育,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建校60周年等中心工作,利用大型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横幅、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及校园网提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了校园安全隐患,完善了校园安全防范长效机制。

2.着力抓好政保工作。本着“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尊重民意,积极疏导,防止激化”的工作思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工作部署,针对“钓鱼岛”、“六四”、“7·5”等敏感时期,及时启动《处置突发性群体事件工作预案》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研判,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坚持依法办事,加强政保基础工作。对校内学生社团进行摸底调查,严防外部不法分子对学生社团组织的渗透和利用,梳理和排查重点人、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隐患,重点解决重大矛盾纠纷与突出的安全隐患、周边环境秩序问题,完成了《首都高校重点人员情况汇总表》等台账的编报工作。

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相关信息。2012年,为公安、安全等部门上报信息30余条,为维护学校及社会政治稳定提供了信息保证。

3.认真开展校园综合整治。全年出动保卫干部及保安员30多人次,清理无照流动商贩60余人次、违章建筑一处,查处校园内违规张贴及散发小广告人员50余人次,收缴各类违法小广告及宣传品6000余份,专项整治快递公司校园内随意摆摊,清理校内的无主自行车200余辆,加强禁止教学区遛犬管理的工作,发放宣传材料800份,提示牌6块,张贴禁止遛犬通告16张。通过多措并举校园秩序明显改善。

4.打防并举,净化校园治安环境。“两会”、“上级检查”、“重要节假日”、“敏感时期”、“毕业学生离校”、“毕业学生就业双选会”等重要活动期间,共安排安保力量500人次加班加勤,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加强学校的门卫检查与重点部位的巡逻力度和密度,充分发挥科技创安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多名,其中被海淀公安分局刑事拘留3人,为失主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万余元。

5.规范校内交通管理。在学校支持下交通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增加1名干部,专职负责校园交通工作;增配8名保安员,专职负责教学区主要路口路段交通秩序的维护。学校投入50余万元,对校园主干道路交通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加强对校内停车场管理,启用科研楼地库增加停车位近180余个,全年更换和办理车辆出入通行卡近1300余张。

6.切实做好校内消防安全、人防工作。2012年度与学校各二级部门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51份。切实做好校内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及学校6栋高层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的维保工作。加强学12楼、学13楼安全管理工作,对楼内杂物进行清理;增配4个消防箱,64个灭火器具;配置专职消防安全巡逻保安人员,及时消除隐患,积极配合海淀消防支队对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按照上级人防办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切实做好了人防工作。

7.深入推进科技创安工作。保卫部(处)通过前期考察、制作方案、招标、日常施工管理、协调、调试、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学校安全技术防范三期工程、学生宿舍楼门禁系统工程建设工作。技防日常管理工作注重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注重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技防中心通过主动发现、录像查询等方式,破案20余起,成为学校安全防范的重要手段。

(二)重大活动安保工作

1.扎实推进校庆安保10项折子工程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安保实施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原则、任务分工及工作进度圆满完成了折子工程工作。

2.认真做好校庆庆典系列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研判和预警,及时堵塞工作中的漏洞,有效防止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力做好了6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文艺晚会、地学人才培养论坛、校友捐赠等活动的安保工作。

3.切实做好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根据党的十八大安保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借鉴校庆安保成功经验,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圆满完成党的十八大安全保卫工作。

(三)构建和谐校园

1.认真做好党建及上级检查指导工作。保卫部(处)党支部注重加强支部建设,认真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各项支部活动。

2.强化窗口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完成2011级新生2419人次身份证更换工作,借还户籍卡4938人次,补办身份证283张。完成3519人次的户籍迁出工作。变更户口信息项目194人,补办迁移证及常住人口登记卡10人。整理和报批2012级新生入学户籍3087人,完成了2012年学生户籍档案建立工作及文件存档工作。开具各类证明642份,提供户籍咨询服务10865人次。

(四)年度重要工作

2012年6月,保卫部(处)张凡处长参加由中国高教保卫协会组织,在美国召开的国际校园执法者第54届年会,这是学校保卫部(处)领导首次参加国际性保卫工作会议。

2012年9月1日、9月22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正式启用中北门、西北门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该系统的启用对学校校园车辆有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2年9月6日,为加强学校安全防火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决定,调整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新一届学校防火安全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邓军

副主任:谢学文

成员:张凡 段翔 王杰 刘悦平 关进平 金胜 沙淑清 赵跃民 王怀民 张春林 熊宏愿 赵庆祝

防火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保卫处,日常工作由保卫处安全防火科负责。

2012年9月,经学校研究决定,由校长委托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与各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签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工作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日常工作由党委保卫部(处)负责监督执行,《责任书》签订后,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履行《责任书》要求,切实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2012年10月,学校建校60周年系列活动在校园内举行,为确保校庆期间各项重大活动安全有序,保卫部(处)先后制定《中国地质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庆典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国地质大学建校六十年庆祝大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国地质大学校庆六十周年文艺晚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中国地质大学建校六十年庆祝大会应急疏散工作方案》、《中国地质大学建校六十年庆祝大会交通安全应急工作方案》、《中国地质大学建校六十年庆祝大会消防安全应急工作方案》等工作方案,发放倡议书1000份,制作宣传板10块,调用消防车1辆;制作了贵宾临时通行证、车辆行车路线图、交通导视标志,确定校外临时停车区域等多项措施和1000余安保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活动安保工作。

2012年11月1日,以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李显扬为组长的北京市高校校园安全检查组一行10人莅临学校检查校园安全工作。刘志方主持校园安全工作汇报会,谢学文做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汇报。汇报会结束后,检查组对学生宿舍、食堂、中控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地等校园安全重点区域进行了走访检查,并对照评价表,从学生公寓工作、校园治安、消防和交通等方面进行评价,肯定了学校在校园安全工作方面做出的良好成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以查促建,更细致地开展落实各项工作,为广大学生和教职工服务。

2012年11月10日,在学校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学18楼、学19楼、探工楼、综合教学楼、逸夫楼、综合科研楼6栋高层建筑消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招标工作。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情况,以及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定标原则和方法,确定北京费尔消防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为采购项目的中标人,承担学校6栋高层建筑消防监控系统维护保养工作。

2012年11月14日由北京华科鸿泰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的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三期工程,11月15日北京冠林盈科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的学校学生宿舍楼门禁系统工程,12月18日由北京华科鸿泰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建设的中国地质大学秦皇岛实习基地安防系统工程,顺利通过学校验收。

2012年12月2日,学校交通安全委员组织大学生交通志愿者到清华大学参加“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在学校校园开展“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校园交通安全宣传。

2012年12月28日,学校保卫部(处)、校团委组织学生辩论队参加由北京市海淀区交通安全委员会、海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海淀交通支队主办的海淀区第二届大学生交通安全辩论赛,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011级研究生张翔获得最佳辩手荣誉称号。

二、武装工作

(一)军训工作

1.军事技能训练。2011级技能训练按教学计划在2012年5月2日~13日进行。地点在大兴区高校学生军训基地,参训学生总数为2086人。各学院组织和动员工作各有特色,派出的带队教师能力较强,学校党委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与承训部队和军训基地密切合作。训练的主要任务和科目均能较好地完成,在训练科目上有所创新,管理工作更加严格、规范。安全方面未出任何问题。

2.军事理论教学。授课教师为学校军事理论教研室兼职教师,教学组长由空军指挥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李国强大校担任。采用视频同步直播的教学方式,分别在16个教室集中进行。

3.军训工作的特点。结合行业特色,先后在技能训练中增加了定向越野、户外搭建帐篷和宿营,拓展训练中的信任背摔、同心协力等。不仅有明显特色,而且适合在军训中开展,也深受同学们欢迎。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学校的专业特色、行业特色越来越鲜明。

引入“快乐军训”的理念。因为专业特色的要求,学校多年来军事技能训练相对强度较大,几年来通过在行军途中增加多项演练科目,调动同学兴奋点,参加的同学都在愉快的心情中完成了任务。逐步使同学们从“要我训”变成“我要训”。

结合军训开展的校风、校训、校歌、培养目标、学校光荣传统教育已成为军训贯穿始终的主题。军训歌咏比赛校歌是必选歌曲,把校训、校风、培养目标编入队列训练口号已成为惯例。利用晚上开展以营(学院)为单位的各种活动更是增强了各营(学院)的凝聚力。军训过程处处渗透着“特色加精品”的办学理念,处处注意把军训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珍惜和不浪费粮食。军营内看不到白天亮灯,看不到不关的水龙头。集体活动后的地方没有垃圾。训练场,宿舍区每天有值日同学打扫,尤其是在食堂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已成习惯。

(二)征兵和接转退伍兵

经过宣传、动员、报名共有29名同学,后经初审、体检、政审等程序,最终经征兵办批准17名同学光荣入伍。2012年12月10日,在学校冬季长跑启动仪式大会前,学校领导参加了欢送会,并给他们赠送了礼品,并与全体入伍同学合影留念。

全年有1名同学退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该同学在部队表现优秀,荣获三等功及优秀士兵称号,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学校武装部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先进人民武装部,张扬青同志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个人。

(三)日常工作

武装部承担着学校的国防教育任务。一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在2012年9月“国防教育日”前后,组织开展了大型国防教育图片展,师生反映强烈。武装部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参加市教委开展的网上国防知识竞赛,国防知识论文征集等活动。9月初学校国旗班在市教委等单位组织的北京高校第三届国旗仪仗队评比中获得三等奖,国防生南天浩同学在“国旗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2年春节前,由学校统一安排,武装部对全校军烈属、革命伤残、退伍军人进行慰问,他们对学校的关心均表示感谢。

D.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国家211工程院校,是我们敬爱的温总理的母校,首先学校是不用说的,根据我在地大的经验,地大的土木工程学院是个很强的专业——东风吹,战鼓雷,我是工程我拍谁。是不是能听见工程的强悍呢?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涉及采用工程材料如土、石、砖、木、混凝土、塑料和各种金属等修建房屋、道路、铁路、桥涵、隧洞、河道、港口、特种结构和市政卫生工程等的生产活动和工程技术。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道路与铁路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与矿山建设工程等方向。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工程地质与地下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两个方向,在工程地质、地下建筑工程与岩土工程的设计、施工、研究方面特色明显。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既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宽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业的适应面广。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和建筑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研发、施工及管理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矿井、水利等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开发、投资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主干课: 综合地质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流体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筑施工、地下建筑结构、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科学基础等。
专业主干课: 综合地质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流体力学、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地下建筑施工、地下建筑结构、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土木工程认识实习、地质实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从事城建、市政、公路、铁路、水利、港口、矿业等相关行业的勘察、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工作

E. 武汉地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信息科技大厦) 怎么样

实际员工30人不到,公司实力有限,院长你直接搜邵界立就知道了。工作环境恶劣,在武汉夏天居然不开空调,只有电扇,而且不是双休,十分坑了。人员流动性很大。

F. 中国地质大学 高层建筑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7.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G. 粤港澳跨海大桥海域工程地质特征

马胜中1,2陈炎标1陈太浩1

(1.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第一作者简介:马胜中,男,1968年生,高级工程师,在职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地震资料解释、环境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及综合研究工作。

摘要 根据地球物理探测、海底取样、钻探及现场测试等实测资料详细分析,发现粤港澳跨海大桥海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存在含浅层气区、活动性断层、沙波、地震活动、不规则基岩、埋藏古河道、冲刷槽沟和水下浅滩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尤其粤港澳跨海大桥是特大型建筑,它经过的海域分布着多种潜在的地质灾害,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工程地质 灾害地质因素 粤港澳跨海大桥

1 前言

粤港澳跨海大桥是连接广东深圳、珠海和香港、澳门的特大型桥梁,桥址海域处于珠江口伶仃洋,伶仃洋是北江、西江、东江三大水系汇集的入海口,呈向南展开的巨型喇叭状,是一条通达五洲四海的黄金水道。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东、西两岸的经济发展呈现很不平衡的态势。因此,加强珠江两岸的经济联系,已经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同时,横跨两岸唯一的大桥——虎门大桥,预测5~8年后达到饱和状态。早在1992年,珠海市政府提出了粤港澳跨海大桥的工程方案。跨海大桥工程规模巨大,工程条件异常复杂,工程地质工作显得特别重要。

众所周知,为保障这些海上工程及作业安全,必须了解海底的工程地质条件,查清潜在灾害地质因素。为此,本文根据大量地球物理探测、海底取样、钻探及现场测试等实测资料,结合周边区域资料,对粤港澳跨海大桥区海域的海底地形地貌、浅地层、底质及灾害地质因素进行分析,为粤港澳大桥区选择和架桥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科学参考。

2 海底地形地貌

伶仃洋三面靠陆,南向南海,为珠江三角洲断陷盆地的泄水洼地,其为带状河口湾和潮汐通道,由于河流和海水潮汐、波浪的共同作用,湾内岸浅曲折,湾汊众多,岬角奇突,阶地、沙滩依岸,岛屿、沙坝分列,淇澳岛、内伶仃岛东西扼守,珠江口外群岛星罗。珠江口-伶仃洋既是通航要道,又是天然良港,万吨轮自由舶驶,海水终年无封冻。

伶仃洋海底地形总体上呈三滩两槽分布,从西向东依次为:西滩、伶仃水道、中滩(矾石浅滩)、矾石水道、东滩。水下地形走势受其影响,东西向地形变化较大,起伏相间。等深线大致沿水道呈NNW—NW方向分布。主航道基本在河床中央一线,由天然冲刷和人工疏浚的伶仃水道、矾石水道组成,水深一般6~10m,在香港烂角嘴以西矾石水道最深,超过22m。向东西两岸河水变浅至0.2~2.0m。在番禺新垦以东,两水道汇合,与北面的龙穴水道相接。主航道在部分河段有东向偏移的现象。

伶仃洋为喇叭形河口湾,湾内较大的地貌单元为三滩两槽,其上发育有许多小地貌类型。伶仃洋海底地貌类型主要包括:槽沟、沙波、洼地和浅滩等。主要的槽沟为三滩两槽中的两槽,西槽——伶仃水道和东槽——矾石水道,两水道上溯至蕉门口附近汇合,形成一条大槽沟,连通龙穴水道和川鼻水道,直抵虎门。槽沟内地形起伏较大,凹凸不平,大小不等的洼地居于其中,以及发育NE向的小型沙波。西槽——伶仃水道受蕉门来沙和西滩迫淤的影响,水道严重淤浅萎缩。槽沟属于自然和人工相互作用的地貌类型。河流和潮流的冲淤作用,在口门处形成水道,由于人类的需要(通航或泄洪等),在原有的槽沟上或周围,进行了挖沙清淤或围垦造地活动,既改变了槽沟的面貌,也改变了周围的水动力环境。

在伶仃洋的西岸,承泄了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等众多水道的来水和携沙,受水流分异作用和泄载冲积,水道口外多有浅滩、沙坝堆积或槽沟发育。临岸港湾则多见软泥淤填,有围垦造田,水产养殖之便,伶仃洋出口有淇澳岛和内伶仃岛。

3 浅层地球物理特征及层序

根据3.5 kHz浅层剖面和单道地震剖面,依据反射波的特征划分出三个反射层序A、B、C(图1)。

层A:为水平层,反射能量较弱,连续性好,为平行整一的披盖式反射结构。

该层厚度变化较大,为0~26.4m,总体上近岸和近岛厚度小,离岸和河道范围内厚度变大的趋势。内伶仃洋北部厚度最大,东部的大铲岛附近该层缺失。

层B:为一套中低频、中振幅、中低连续的反射层组,杂乱式充填、河谷充填型,基本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层B全区广泛分布,与层A呈不整合接触,层B顶面经严重削蚀,底面为起伏的基岩,与下伏地层呈上超关系。

层B内部有些反射较为紊乱、无层次,反射能量时强时弱,地层有起伏,具有河谷充填型的陆相沉积特征,可能是一个冲刷剥蚀、沉积较活跃的异常地区,局部可见小范围的河道侵蚀特征。

层C:为一套中低频、中振幅、低连续的弱反射层组,杂乱反射结构,为基岩面。

根据层C内部的反射特征,结合钻探、陆地和附近岛屿地层的分布情况,认为层C主要为基岩风化物和基岩。深圳香港-珠海澳门海域的基岩有三种类型:一是花岗岩,主要为燕山三期(

)、四期(

)的花岗岩类;二是第三系沉积岩,多为第三系沉积砂岩、白垩系含砾粗砂岩和硅化角砾岩;三是变质岩,震旦系和前古生代花岗片麻岩等。

基岩埋深变化较大,为0~-64.1m,总体上近岸边和近岛变浅,离岸和河道内变深的趋势。

图1 单道地震剖面显示的层序和断层、埋藏古河道

Fig.1 Sea-floor buried ancient-river channels and Fault

钻孔揭露层A的沉积物主要为粘土质砂和砂-粉砂-粉砂质粘土。据浅层剖面反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海底取样和钻孔资料分析,层A地质时代为全新世冰后期海侵以来逐渐堆积而成的沉积物,层A反射层序主要为全新世浅海相沉积,但局部受河流影响,有河道沉积。岩性主要为粘土质砂和粉砂质粘土,含贝壳等生物碎屑。

钻探揭示层B为一套粘土质粉砂、细砂-粗砂(含砾)、粉砂质粘土—粘土,以陆相沉积和剥蚀为主,局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从其顶界R1界面起伏不平被侵蚀的特点,对比伶仃洋段大桥钻探的地层资料,据14C测年,层B取得的样品测年年龄均大于15000 a(B.P.),结合区域岩性和古生物资料,可以认为是层B沉积后期受到侵蚀所造成的,推断层B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它以凹谷充填在前第四系基底的河谷低地。

4 工程地质特征

表层沉积土类型共有四类,即:流泥、淤泥、淤泥质土、淤泥混砂或砂混淤泥。

海底表层土微型贯入承载力为15.5~52.1kPa,平均值为30.6kPa。扭力十字板不排水剪切强度为2.8~11.6kPa,平均值为6.7kPa。

海底表层土凝聚力(三轴抗剪)为0.3~18.6kPa,平均值为8.8kPa。在淇澳岛至内伶仃岛、内伶仃岛至大铲岛一带变化较大,为1.6~10.0kPa。

海底表层土摩擦角(三轴抗剪)为2.31°~14.9°,平均值为4.88°。在淇澳岛至内伶仃岛、内伶仃岛至大铲岛一带变化较大,为3.7°~10.2°。

海底表层土天然含水率为27.6%~111%,平均值为76.7%。在内伶仃岛以北至大铲岛、淇澳岛以北区域变化较大,为43%~95%,总体变化趋势为由岸边至江心逐渐减小。

海底表层土天然孔隙比为0.701~2.861,平均值为2.016。在内伶仃岛以北至大铲岛区域、淇澳岛附近以北区域变化稍大,为1.0~2.2、1.6~2.5,总体变化趋势为由岸边至中心逐渐减小。

海底表层土压缩系数为0.44~3.380MPa-1,平均值为1.55MPa-1。在淇澳岛以北区域变化较大,为1.0~2.2MPa-1

综上所述,海底表层土的凝聚力、摩擦角、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和压缩系数在淇澳岛-内伶仃岛-大铲岛一带变化较大,在其余区域变化较为平缓;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孔隙比的总体变化趋势还有一个特点,即由岸边至江心逐渐减小。

自海底而下工程地质层有:

(1)覆盖层

a.全新世海相淤泥,灰-黑灰色,流塑,饱和,富含有机质,厚度6.0~25.0m。

b.粘土,褐黄、橘红、灰白等杂色,不规则花斑状构造,可塑为主,为沉积间断时期的风化产物。仅见于东、西部,厚1.5~5.6m。

c.淤泥质土,全新世海相沉积,暗灰、灰黑,流塑-软塑,全区广布,厚度平均10.0m。

d.砂层,发育于晚更新世晚期,有粉、细砂、中、粗砂和砾砂、圆砾、卵石,分选差,相互交错过渡,常呈透镜状,厚薄不等,楔状产出,具有上细下粗的层序结构。砂层多为中密-密实,上部稍密-中密,向两岸厚度在10~15m,且变薄尖灭,中间地段最大厚度在24.0~37.0m。

(2)基岩

由燕山期花岗岩、古生代花岗片麻岩、震旦纪花岗片麻岩、白垩纪含砾粗砂岩和硅化角砾岩、碎裂花岗岩组成,岩性复杂多变,明显受区内构造断层影响,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25.0~106.0MPa。基岩面在东西两端高差起伏很大,埋深0~45.0m之下,中部埋深多在55.0~60.0m。

5 主要地质灾害因素

海底地质灾害因素是指海底及以下地层中,对于海上构筑物的建设和安全具有某种直接或潜在危险的地质因素(冯志强等,1995)。分析结果表明,区内主要地质灾害因素有浅层气、活动性断层、沙波、地震活动、不规则基岩、埋藏古河道、冲刷槽沟和水下浅滩(图2)。它们对海上构筑物均有直接或潜在危险性。

5.1 浅层气(反射模糊区)

海底浅层气主要分布于河口与陆架海区的浅沉积层中,既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海洋灾害地质因素。据调查,在我国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的冲积平原区,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地都有浅层气分布(叶银灿等,2003;陈少平等,2004)。

图2 深圳香港—珠海澳门海域潜在地质灾害因素分布示意图

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in LingdingYang area

珠江口浅层气以生物成因为主,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气、氨气等。受上覆水层、土层、岩层压力作用,浅层气多沿断层或裂隙向上运移。浅层气以沉积物中气的形式存在时,沉积物中的气体改变了沉积层土质的力学性质,使其强度降低,结构变松,破坏了土质原始稳定性,减小了基底支撑力,在外载荷重下,含气沉积物会发生蠕变,可能导致下陷,侧向或旋转滑动,导致其上的建筑物最终失去平衡,发生倾斜压塌。层状储集的浅层气层,其含气量大,有一定的压力,一旦平台桩腿插于其上,轻则造成设备受损,重则造成钻井过程中的“井喷”事故,危害巨大。在美国墨西哥湾、英国北海、印度尼西亚爪哇海、阿拉斯加海、波斯湾、加勒比海等水域进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时,由于对浅层气调查和认识不足,都曾造成一定的灾害损失(冯志强等,1995)。

珠江口沉积物厚度较大,以富含有机质的陆源碎屑沉积物为主,尤其在泥质沉积层中以腐殖型为主的有机质丰度颇高,在生物降解作用下,有利于生物气(沼气)等生成,这类气体无需经长距离运移,就可能被陆架水下河道沙体、三角洲沙体等类型的储集层近源捕获而聚集,亦可呈游离状分散在区域层间,形成大范围的含气沉积物。

浅层剖面和单道地震记录显示,含气沉积物层间反射杂乱,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突然中断,同相轴时隐时现,或完全消失,或反射模糊,伴有空白带,呈柱状、囊状、条带状或不规则状(图3),在不同水深,都发现了这种沉积层的含气特征。这是由于地层含气量增加,使地震传播速度降低,反射波能量快速衰减造成剖面上形成声学空白带,即浅层气在剖面上表现为“反射模糊区”(冯志强等,1995)。在浅层气大量溢出的地方常引起海底地形的凹凸不平,声呐记录上多为麻坑状显示。

浅层气与古河道关系密切,古河道常出现异常地震反射,即声波被吸收或严重屏蔽,产生反射空白带、区,为含气沉积物。古河道的沉积物、充填物,以陆源碎屑为主,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质,河流的快速搬运堆积,将其迅速掩埋,随着河流体系、岩相古地理条件的改变,有机质在一定热变质或生物作用下,可能演化成甲烷、沼气,这些气体呈分散状渗透在河道沉积物的层间,或者聚集在河流沙体中产生气囊,成为含气地层。

图3 浅层剖面显示的反射模糊区

Fig.3 Soil layer with gas

珠江口近岸共发现一处大的浅层气区和多处小范围的浅层气区,浅层气区总面积大约420km2,其中以伶仃洋西侧海域浅层气分布范围最广,浅层气区位于伶仃洋水道西侧,从东四门沿水道下行,至桂山岛南侧,但埋藏深度不甚清楚,含气地层厚度不明。总体说来浅层气分布主要沿珠江的八大门下行,在河流下切形成的入海古河道、分支河道、河漫滩等分布较广,主要贮存于第四纪沉积物中,淤泥层为盖层。

5.2 活动性断层

在海洋工程上一般将其定义为晚更新世以来仍有活动的断层。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地壳活动和沉积作用引起地层的错动,造成两盘沉积物厚度不同。

断层引起的地面错动及其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附近的建筑物,同时断层还会导致海底产生过大的差异沉降,对海洋工程危害巨大。

区内中部发现一条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的浅正断层(图1),位于114°45′00″~114°50′00″E,22°25′30″~22°29′00″N之间,内伶仃岛以北1.5km。呈北西向延伸,长7km,断层距海底25m以内,基岩被切割,其上第四系部分错移,断距7~25m,从西北往东南断距变大,倾角50°~80°,钻探也揭示该断层的存在。

根据钻探和区域地质构造资料,NEE向五华-深圳断裂带潜入伶仃洋后,可分为九尾岭断裂和横岗-罗湖断裂,并切穿桥址基岩。

a.九尾岭断裂:该断裂东起深圳横岗,呈NEE断续延伸,过蛇口,出赤湾,在内伶仃岛西北处斜切桥轴线,直插珠海唐家湾,其走向为NE45°~60°,断面倾向东南,倾角70°以上。

b.横岗-罗湖断裂:该断裂东起横岗,NEE延伸达罗湖,基本平行深圳湾的南岸,在香港烂角咀外斜切桥轴线,贯穿伶仃洋,过横琴岛北侧,继而西延,以及NW走向的龙头山断裂、白泥-沙湾断裂、淇澳-桂山岛断裂切过桥址。

区内是珠江三角洲断陷盆地区,多组断裂在此交会,活动断裂的交会地带是发生强烈差异运动的场所,经常伴生地震,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5.3 沙波

沙波是砂质海底在水动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当水动力条件改变时,特别是在风暴潮的作用下,沙波的形态和分布都会发生变化,并产生移动。当地震活动发生时,振动可能引起沙体液化。沙波的迁移、活动和改造,不但直接影响锚泊,而且对其上的工程设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沙波的迁移对其移动前方的工程设施,亦有掩埋、冲击、拖曳等严重威胁,因此对活动沙波的移动方向和速率的研究极为重要。

在物探剖面上,海底沙波表现为海底反射呈连续锯齿起伏,强振幅,海底二次反射波较强,在浅层剖面上砂质结构的海底对其下形成反射屏蔽;通过对旁侧声呐图像分析,表现为有规律的黑白深浅相间的反射。

区内发现有多处海底沙波,沙波主要沿槽沟分布。波高一般小于1m,波峰走向以NE向为主,与水流方向近正交。它们的存在指示海底泥沙运动较强,海底稳定性差,当台风或飓风发生引起风暴潮时,沙波的形态及分布均可能发生变化和位移。

5.4 不规则浅埋基岩

不规则浅埋基岩在物探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其界面反射多为圆锥状或尖峰状强反射,而其内部反射模糊,无层次,反射形态为随机的高低起伏,部分可见绕射波。

对于工程建设,基岩是很好的承力层,但若基岩面起伏不平,高低差异较大,由于其与围岩岩性的不均一,就会产生承载力的差异。

区内不规则浅埋基岩广泛分布,不规则基岩面埋深为-14.4~-67.3m,起伏变化较大,东部大铲岛周围,西南部淇澳岛东面,内伶仃岛北面,埋深较小,变化大,局部地方,出露海底成为暗礁。

5.5 埋藏古河道

在单道地震剖面上,埋藏古河道(图1)的底界呈连续波状起伏的强反射,内部的杂乱相为辫状河道沉积。有的底界面反射波下凹,内部反射有些杂乱,为砂砾充填物;有些为弱反射,为泥质充填所形成。浅层剖面上可看到河道底界面下凹、连续强反射特征,内部充填物结构清晰,还可见到侧向加积、顶部加积、充填物的旋回性及斜层理等特征。埋藏古河道的内部沉积与其围岩岩性有较大的差异,承载力明显不均匀,对海洋工程设施有不可忽视的潜在性危害。

古河道的沉积物、充填物以粗碎屑砂砾石为主,孔隙度较大,层间水循环快,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在地层中经长期的侵蚀、冲刷,上覆荷载下容易引起局部塌陷,破坏地层的原始结构,造成基底的不稳定。

古河道纵向切割深度不同,横向沉积相变迅速,在近距离范围以内存在完全不同的力学支撑,诸如河床沙体和河漫滩泥质沉积物,显然具有不同的抗剪强度,软的粘土沉积在不均匀压实或受重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蠕变,引起滑坡,导致地质灾害。

古河道的沉积物、充填物,以陆源碎屑为主,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质,河流的快速搬运堆积,将其迅速掩埋,在一定热变质或生物作用下,可能演化成甲烷、沼气,这些气体呈分散状渗透在河道沉积物的层间,或者聚集在河流沙体中产生气囊,成为含浅层气地层,形成地质灾害。

区内埋藏古河道发育,层A、层B均有古河道存在。这两层的河道有的自成体系,更多的是互相叠置长期发育,河床多次迁移,形成很大的河道沉积物体系,难于划分出具体的河道,其规模及走向无法详细描述。有的河道直接暴露于海底,往往与海底浅槽共存,说明水动力作用较强。这种河道会直接给工程带来麻烦。

5.6 槽沟

槽沟是海底表层沉积物遭受侵蚀冲刷而成的。主要分布在两侧岛屿狭束,潮流或水流较急的区域,是海洋工程应当避让或必须处理的不利条件。它在各种物探调查资料上表现为海底反射波的波形发生明显扭曲,反射界面突然断开或下陷,两侧对称,与周围地形差异较大。

珠江口内伶仃洋段冲刷槽沟的发育受控于地形,槽沟是较大型的冲刷槽,伶仃洋槽沟发育。槽沟人工开挖痕迹明显,槽沟的高度和坡度变化较大,陡峭的冲刷槽形成陡坎可能伴生滑坡。岛屿附近易发育水下冲刷槽,水下冲刷槽多与不规则基岩相伴生。槽沟可以说是较大型的冲刷槽,槽沟可以形成航道,但对海上工程则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5.7 水下浅滩

水下浅滩的形成是在近岸泥沙供应较为丰富,水动力条件较弱的环境下形成的,是一种水下堆积物。当水动力条件改变时,特别是在风暴潮的作用下,浅滩的形态和分布都会发生变化,并产生移动。浅滩的迁移、活动和改造,不但直接影响锚泊,而且对其上的海洋工程设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对其移动前方的工程空间,亦有掩埋、冲击、拖曳等严重威胁。桥区内存在许多浅滩,与周围地形高差1~3m。

6 讨论

粤港澳跨海大桥海域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复杂的海洋工程地质特征。海底地形地貌呈三滩两槽分布,地貌类型主要包括:槽沟、沙波、洼地和浅滩等;表层沉积土类型有流泥、淤泥、淤泥质土、淤泥混砂或砂混淤泥四类;海底以下为淤泥、粘土、淤泥质土、砂层和基岩;存在浅层气、活动性断层、沙波、地震活动、不规则浅埋基岩、埋藏古河道、冲刷槽沟和水下浅滩等潜在灾害地质因素,这些地质灾害是潜在的威胁;当然,这些潜在的地质灾害并非一触即发,在有断层活动、地震或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影响下可能诱发。

桥址区厚层状、流塑、高压缩性淤泥质软土层,具有低强度、高压缩性、灵敏度较高特性,在震动作用下则可能会产生触变现象,其工程性质极差,不利于工程筑构;粉砂、细砂层存在地震液化问题;岩石残积土、全-强风化岩遇水具崩解性。

基岩风化深槽的巨大差异,新鲜基岩的岩面埋深变化,不利于工程构筑基础的选型,不利于持力层的选择,尤其对荷载较大的跨海大桥,从其持久耐用、安全牢靠,不得不到较深部基岩中去选择持力层时,增加了基础工程的难度。

伶仃洋面临南海,是台风和热带风暴登陆点之一,台风和热带风暴也是区内最严重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极端的风荷载不利于高层建筑或长距离、大跨度悬空构筑。

对付地质灾害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查明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发育规律,并对一些具有较大潜在危险的地质灾害进行必要的监测、预报以便防避,或制订抑制灾害形成和发育的有效措施,对于渐发性的地质灾害则要加强灾害成生规律的研究。

1)各种地质灾害因素,如大型活动断层等。由于无法控制这些地质灾害因素,工程必须谨慎而行。

2)对于较小的、不具活动能力的限制性地质条件,可以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如用爆破的方式清除底部出露或浅埋基岩。

3)对一些规模小、处于能量积累过程中的地质灾害因素,可以采取人工方法,诱使其提前发生,减小能量,增强稳定性。

4)对一些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因素,在施工期较短的情况下可采用加固的方法,使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陈少平,孙家振,沈传波,等.2004.杭州湾地区浅层气成藏条件分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4(2):85~88

冯志强,冯文科,薛万俊,等.1996.南海北部地质灾害及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5~123

叶银灿,陈俊仁,潘国富,等.2003.海底浅层气的成因、赋存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危害.东海海洋,21(1):27~36

Engineering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Bridge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Ma Shengzhong1,2Chen Yanbiao1Chen Taihao1

(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2.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Based on geophysical prospectings,acoustic survey,core sampling and geotechnical test,the offshore of Hong Kong is found to has special natural conditions but complex topograph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sea floor features.There are many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such as seismic,landslide collapses,buried river channels,faults,sand wave,shallow gas and possible liquefaction of sand,which will bring potential dangers to this area.Especially at the edg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slope of the study area,the deep slope may caus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dangerous factors.

Key Words:engineering geology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the bridge of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and Macao

H. 中国地质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怎么样多少分

不知道楼主说的是武汉的还是北京的,反正呢,这个专业在两个校区都不是很好。该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很菜
,在该校属于2流专业。这个大学的分数线一般大于重本20分左右。给你个资料参考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采纳!
开设土木工程专业院校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同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重庆大学
湖南大学
东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河海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西安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福州大学
新疆大学
贵州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西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郑州大学
广西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华侨大学
河南大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汕头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深圳大学
长安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广州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工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
四川大学
中山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暨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燕山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海南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黑龙江大学
河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都理工大学
济南大学
江苏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北大学
湘潭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宁夏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扬州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河南科技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宁波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浙江理工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青海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南石油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集美大学
西华大学
烟台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平顶山工学院
长江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山东交通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大连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
攀枝花学院
北方工业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
湖南理工学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
宁波工程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盐城工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黑龙江工程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黄石理工学院
鲁东大学
长沙学院
宁波诺丁汉大学
襄樊学院
常州工学院
合肥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中国农业大学
延边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
北华大学
温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中原工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工学院
黄淮学院
南阳理工学院
许昌学院
五邑大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佳木斯大学
绍兴文理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成都大学
嘉应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榆林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
延安大学
沈阳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西南林学院
常州大学
南通大学
昆明学院
青海民族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湖南工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
武汉工业学院
井冈山大学
孝感学院
聊城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塔里木大学
辽东学院
淮海工学院
皖西学院
淮阴工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湖南科技学院
西昌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
防灾科技学院
湖南城市学院
邵阳学院
潍坊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泰山学院
惠州学院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茂名学院
唐山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哈尔滨学院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南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莆田学院
陇东学院
三明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
台州学院
嘉兴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黄山学院
金陵科技学院
洛阳理工学院
宜春学院
九江学院
新乡学院
临沂师范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辽宁科技学院
西安思源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江西蓝天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丽水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铜陵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
江南大学太湖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
黄河科技学院
西安欧亚学院
西京学院
青岛滨海学院
安徽新华学院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
宁夏理工学院
河北工程大学科信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三江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怀德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南湖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南华大学船山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
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

I. 地质工程专业本科主要专业课

我是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地质工程专业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不太一样,专业名称叫法也不尽相同。从实力来讲是中国地质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最强,两个学校地质工程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地大那边是岩土钻掘工程方向最强,成都理工这边是工程地质方向最强。成都理工这边本科阶段叫的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下面分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和物探三个方向,前两个方向在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后一个方向在地球物理学院。中国地大北京那边地质工程没武汉这边强,北京那边学的比较杂,以基坑处理方面为主,武汉这边工程学院有个地质工程的实验班,不过理工这边今年开始在一本招生也要组建实验班了。
先将成都理工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专业介绍贴出来,供你参考。
成都理工这边

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地质)(理科)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力学、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工程地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工程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学生发展成为工程地质领域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专家奠定基础。
●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工程岩土学、土力学、岩体力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数值法、岩土锚固和支挡工程、基础工程、地基处理与测试、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工程地质新进展等。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土、市政、建筑、公路、铁路、机场、水利、水电、矿山、港口、环保等领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等技术工作。
● 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本校或其他科研院所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勘查技术与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理科)
●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力学理论、机械设计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岩土钻掘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适应21世纪工程建设发展需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钻掘工程专门人才。学生在学习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公共课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钻探工艺学、掘进工程、石油钻探、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具有资源勘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能力,以及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 主要课程:岩土钻掘工程学、岩土钻进设备、钻井液工艺原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掘进工程、岩土工程设计、石油钻探、特种钻进技术等。
专业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校内外拥有多处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及实验室,实践学分占全部学分的近30%。其中,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安排校外实习一次。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资源开发(化石燃料开发、水力资源和水资源开发、固体矿产开发等):工程建设(道路、机场、桥隧、高层建筑等)、地下矿产资源勘探、能源勘察、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岩土工程施工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就业主要为中核、中建、中铁建、中铁工、中国水电等集团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各研究所、公路设计院、各省地矿局及下属地勘设计单位、油田等单位。
● 深造方向:勘查技术与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方向)的一级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地质工程(硕士阶段)。因而勘查技术与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学生可对口完成地质工程(硕士、博士)、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深造。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理科)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应用地球物理(含化探、遥感)方法等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基本理论、一般方法和现代化技术,具有油气藏、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等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及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在水电、铁路、交通、建筑、国土资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保护、工程勘察与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学、场论、弹性波动力学、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测量学、电法勘探、重磁勘探、物探测井、计算方法、地震勘探资料处理及解释、3S技术原理及应用、油气勘查新方法、油气物探软件技术、工程与环境物探、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等。
●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勘查设计、油气勘探、环境保护、水利水电、航天、海洋、煤炭、能源、建筑、交通、国防、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勘探及管理工作。
● 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在本校攻读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应用地球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硕士、博士学位,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国地质大学

080106 地质工程试验班
地质工程试验班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为依托,旨在培养培养地质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校地质工科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质工程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校对“试验班”提供了优良的育人环境与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产学研、学研产”、本硕统筹、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将有8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攻读硕士学位。试验班实行末位淘汰、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培养机制,在全院范围内择优选拔补进。

080104 勘查技术与工程(注:岩土钻掘工程)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岩土钻掘、应用地球物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资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可以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和基础工程方向上有所侧重。
办学特色:以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从机械电子、岩土钻掘技术与工程地质等多方面给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注重实践环节,使培养的学生具备研究和解决地质工程与石油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领域:地质勘察、油气钻井、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