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地质局
㈠ 广东省地质测绘院的业绩
我院先后完成了广东省部分区域三、四等平面控制和二、三等水准测量,1:1万地形图测绘及编制出版,1:5万至1:50万广东省地质图、矿产图等基础测绘工作,并参与了广东国防工程、核电站选址、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测绘工作,省内铁路及公路勘测测量,珠江流域水利枢纽工程测量,以及云浮硫铁矿、韶关凡口铅锌矿、大宝山铁矿、肇庆河台特大金矿等大型矿山勘查项目的测量,为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参与完成了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潮汕机场、广深珠高速、京济广高速、广珠轨道交通、广州地铁、虎门大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亚运、新广州电视观光塔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测量。编制印刷了广东省—海南省地质矿产图,南海海域万安盆地地质构造图,广东省矿产研究程度图、成矿规律图、远景规划图,汕头地质矿产构造纲要图,云浮、三水、南海、台山、鹤山等地政区图,广州市公路图,湛江、茂名、清远等市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等专题地图。近年来,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依靠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优质的服务完成14个县(市、区)的广东省土地更新调查项目,20多个县(市、区)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项目。先后完成了广州、佛山、深圳、珠海、汕头、江门、湛江、梅州、肇庆、阳江、云浮市区域内的50多个县(市、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地籍测量及部分市县(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12年承担了广东省内20个县(市、区)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高明、怀集通过国家级抽查验收,并获得优秀。完成高明区、罗定市、怀集县、封开县航空摄影和4D数据生产制作,自主研发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系统、珠三角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省地质局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花都区国土资源局宅基地发证信息系统、“广地图”应用系统等。承担了阳春、阳西、阳东、高明、罗定、信宜、南雄、大埔、揭阳等地的土地开发、土地整治、土地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高标准基本农田、城镇总体规划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项目。
近年来我院还完成了“广东省矿业权实地核查”、“珠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监测”、“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沉降监测体系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南岭成矿带和武夷成矿带1:2.5万地理底图编绘”等省财政专项,并获得绩效评价优秀等级。
我院以“产、学、研、新”为发展手段,多个测绘成果先后获国家、省、厅(局)优秀工程奖项,其中我院参加承担的“InSAR高精度地表形变测量的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获2013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我院为佛山市国土资源局南海分局建设的基础地理数据库项目获“2010中国GIS优秀工程铜奖”,广东省矿业权实地核查项目获国土资源部优秀奖、广东省地质局地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惠州市惠城区城镇土地调查项目、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获广东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奖一等奖,多个项目获省、地质局二、三等奖。
㈡ 求帮忙解答,花都区的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系与水文情况
花都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广州市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东连从化,南靠广回州,西答邻三水,西南连南海,北接清远。总面积961.1平方千米/968平方千米。距广州市中心城区22公里,地处珠江三角洲通往全国的咽喉要道。全区现有常住人口75万人,外来人口30万人,年商旅人口350万人。全年平均气温21.8℃,平均年降雨量1753.9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6%,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无霜期365天,地下水位约在1.2-3.5米之间。
㈢ 广东省地质单位有哪些
广东省主要地质专业单位(广东省地质学会理事单位)一览表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1号
广东省物料实验检测中心
邮编:512026
韶关市新华南路
广东省矿产应用研究所
邮编:516008
惠州市古塘坳鹅岭南路101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3地质大队
邮编:524018
湛江市椹川大道南20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4地质大队
邮编:512023
韶关市北江路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5地质大队
邮编:512023
韶关市工业西芙蓉二路嘉兴楼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06地质大队
邮编:526020
肇庆市端州梅庵路9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19地质大队
邮编:515021
汕头市护堤路30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22地质大队
邮编:514089
梅州市环市路地质大厦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23地质大队
邮编:516300
惠东县平山镇广汕路107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6地质大队
邮编:529000
江门市河南中沙41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7地质大队
邮编:524033
湛江市椹川大道北88号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
邮编:519000
珠海市香洲区梅华东路
广东省珠海工程勘察院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秀全大道59号
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邮编:518023
深圳市宝港路7号
深圳市地质勘查局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建集团
邮编:528000
佛山市卫国路43号
广东省佛山地质局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工程勘察院
邮编:510510
广州市广花路石柱岭大街34号
广东省地质工程公司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探矿机械厂
邮编: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路160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邮编:510620
广州市体育东路160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
邮编:510030
广州市豪贤路193号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邮编:517000
河源市长安路73号
河源市国土资源局
邮编:510510
广州市沙河五仙桥
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440
广州市白云区新市嘉禾园坛岭路200号
广州市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663
广州市天河东圃
广东省食品药品学校
邮编:524057
湛江市坡头区22号信箱
中海石油湛江分公司
邮编:510663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1404号
广州泰峰地质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邮编:510630
广州市天河北路鸿翔大厦B座2505室
广州云金地数码科技公司
邮编:510060
广州市环市东路348号(东)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075
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邮编:510440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地质大院
广东煤炭地质局
邮编:511515
韶关市曲江县犁市镇
广东煤炭地质局201勘探队
邮编:512143
清远市小市北江三路
广东煤炭地质局202勘探队
邮编:510034
广州市越华路116号
广东省煤炭工业总公司
邮编:514500
兴宁市城镇106号区
广东省煤炭工业总公司四望嶂留守处
矿山安全技术事物有限公司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滨湖路1号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邮编:512026
韶关市63信箱
核工业290研究所
邮编:528133
佛山市三水区河口文塔西路11座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1大队
邮编:510800
河源市18号信箱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2大队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路48号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293大队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滨江大道1号
广东省核力工程勘察院
邮编:512028
韶关市芙蓉北路64号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邮编:510075
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广州公司
邮编:510275
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邮编:510640
广州市五山1131信箱地化所
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邮编:510301
广州市新港西路164号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邮编:510070
广州市先烈南路81号
广东省地震局
邮编:510403
广州市机场路111号
中国建材地勘中心广东总队
邮编:510800
广州市花都区云山大道宾馆新村二栋
广东省化工地质勘察院
邮编:510170
广州市荔湾路陈家祠道48号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东环路4号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
邮编:512026
韶关市新华北路126号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932队
邮编:526040
肇庆市明珠路26号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933队
邮编:516023
惠州市小金口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938队
邮编:510600
广州市东风东路846号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611
广州市天寿路沾益直街19号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邮编:510631
广州市石牌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
邮编:510405
广州市番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广州大学地理学院
邮编:528000
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
佛山科技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系
邮编:510070
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
广州地理研究所
邮编:510060
广州市建设二马路23号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邮编:510230
广州市前进路157号
广州四航工程技术研究院
邮编:510631
广州市五山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518026
深圳市福中路15号市勘察研究院
深圳市地质学会
邮编:518028
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深勘大厦410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
邮编:518026
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东路15号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
邮编: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49号8楼
广东省黄金公司拓展部
邮编:510030
广州市越华路116号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
邮编:511400
广州市番禺市桥桥兴路29号
番禺区城市建筑设计院
邮编:515500
揭阳市北环路8号
揭阳市建筑设计院
邮编:512028
韶关市曲江县沙溪凡洞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邮编:512129
韶关市曲江县沙溪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地测分公司
邮编:512325
韶关市凡口
广东省凡口铅锌矿坑口地质科
邮编:510510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㈣ 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单位待遇怎样(抱歉我没有分给大家,希望哪位知情人士能给予帮助)
事业编制,每一个单位的效益不同,即使是同一单位,每年的效益也不同,不专同年份的待属遇会有差别。所以应该没有人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
但是你想获得一个值得来与否的答案,例如你说你能接受3000,如果连3000都没有你就不去了,然后网友回答有,对你还有点参考价值。
我是其中一个单位的职工,我觉得目前的待遇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美中不足是地处广州市中心,房价太高,买房买到番禺花都的话,上班有点远。
㈤ 广州地区工程地质如何
一、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的实践
近期建设规划作为广州市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旨在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09项"城市形象工程",这109项城市形象工程成为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的主要内容。
1999年底,根据省市领导关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整治城市环境秩序、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的有关精神,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根据正在上报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制定了《"三年一中变"城市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广州市城市建设管理 "三年一中变"规划》,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有计划、有步骤的得以实施。
为加强规划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广州市规划局根据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编制了专项实施计划与工作建议。如为保证"九运会"的顺利召开,2000年制定了《迎"九运"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建议》,还专门制定了《九运会期间交通改善实施建议》。
在制定"五年行动计划"的阶段性规划的同时,在近期建设的总目标下又分重点、有目的地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如广州市规划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广州市土地开发控制与管理研究》。
2000年6月,花都、番禺两市撤市设区,原上报的城市总体规划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暂缓批复,为确保行政区划调整后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城市结构框架以及规划引导与控制政策,广州市开展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并组织编制了《番禺片区发展规划》、《花都片区发展规划》,在这些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规划局又编制了《2002年度城市规划实施工作建议》和《2002年度市政规划实施工作建议》,有效指导了2002年度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
广州市在环境综合整治五年行动中,加强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及时制定阶段性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等各类规划,加之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与相互配合,城市规划实施效果明显,充分发挥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城市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的目标顺利完成。
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内容,概括的讲,分为"两个规划层次,两个核心内容"。
"两个规划层次"是指五年建设规划和年度城市规划实施计划这两个层次。"两个核心内容"是指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的安排。
具体的讲,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主要包含以下一些内容:
1、近期建设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
对近五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本年度城市规划实施计划的实施成效与问题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评价,明确提出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中需要改进和重点加强的方面。
2、明确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制定城市近期建设目标。
3、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及建设时序。
4、制定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计划。5、确定市政基础设施与公益性公共设施。
6、其它方面。
对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住宅建设与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与历史遗产保护,区域协调与城市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和措施。
7、制定近期建设规划实施策略与政策。
分别针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机制、城市财政融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与政策。
二、广州市近期建设规划工作的创新
l、工作方法的创新。
㈥ 花都区省核工业地质局禹公务员单位吗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待遇
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不同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
公务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岗位津贴等津贴。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住房、医疗等补贴、补助。
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年终奖金。
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国家实行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并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工资水平的依据。
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公务员实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务员因公致残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伤残待遇。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