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第一章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结构图第一章

发布时间: 2021-02-25 10:10:45

① 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章的知识要点,分析。

七年级上册 地理(第一章)知识要点归纳
发布者匿名 发布时间: 2012-10-20 16:43:46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②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章的知识网络图

一、填空题

1、 地球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运转 叫自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旋转叫公转。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 ,背朝 南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 实际距离 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 小 ,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 大 。比例尺是个 分数 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 小 。

5、地球是一个 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6、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 赤道 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 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纬度自赤道平面向北向南各有90 °,分别用N和S 表示。0°经线又叫 本初子午线 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字母 E 和 W 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千 米;地球的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

9、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 南半球和北半球;以 20° W和 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 0°—30°为低纬度; 30°—60° 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 %,海洋面积占71 %,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 三 分陆地,七 分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线形状是半圆(弧形)形,每条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形状(极点除外)是 都是圆(极点除外)形:每条长度有长有短,纬线指示 东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14、四大洋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大西 洋呈“S”形; 北冰 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 高低起伏 。绿色表示 平原 、蓝色表示 海洋 、褐色表示 高山高原 、白色表示 冰川 。

18、 非洲的刚果 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亚马孙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安第斯山脉 。

19、根据地形特点,填写地形:

海拔较低,地面平坦的是: 平原

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的是: 高原

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的是:山地

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的是: 丘陵

周围高,中间低的是: 盆地

20、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 亚欧大陆 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亚洲 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2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 共同作用的结果。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来说,板块 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 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5、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是陡 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 缓坡 。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 山谷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慢 ;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快 。

自己编成图、、、

③ 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思维导图怎么画

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初二上册地理思维导图第一章第三节怎么写
nhqbfqvn
其他回答
拍个照片
让我看看
誓唁314

初中地理7上第一章知识点

复习提纲(一)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 地图的组成: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 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纬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9、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9、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20、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2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2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24、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上。
25、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26、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7、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⑤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思维导图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⑥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⑦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框架

网络抄文库袭七上地理结构图http://wenku..com/link?url=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