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一二单元试卷分析
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地球地球仪
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地半径6357公里;赤道周长:4000000米.
3,地球:地球是地球的典范.在全球寻找地球的轴,两极和赤道
4,经编:经功能:只要所有的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的经度的本初子午线,东,所代表的字母E,0°子午线西经,
字母W;
5,纬纬:特点:纬线长度会有所不同,逐渐缩短南北两极赤道最长的相似之处表示东西方向;
纬是一个完整的圆.纬度:0°-90°,0°平行赤道,赤道,纬度,字母“N”表示;南赤道南纬,用字母S.
6,低中高纬度地区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北纬60°-90°的高纬度地区.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部门线圈,东20°W,160°E的东半球到西部,西部20°W,160 °E以东西半球;
8,在地球上使用的经纱,纬纱的网络,以确定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位置.
9,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天(24小时);旋转地球的轴.
地理意义:的昼夜营业额和时间上的差异.
10,革命的地球:革命的中心:太阳的方向:从西到东,周期:1年;轨道:椭圆形.
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白天和黑夜的长度的变化.
11,五区:
第二章:地图
1,规模表示:基于文本的部分,数字
规模的大小比较:分母越大,较小的规模分母较小的规模更大.
3,规模更大的,更小的范围内所表示的更详细的内容;规模较小,所述更大的范围内,简单的内容.
4,比例尺=距离÷场距离
5图表表示在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地图,地图为导向的大方向:一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信标地图,点校准点的方向箭头的法律:一般点北的主题.
地图刻度的刻度定位方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注:图上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常用记住的传说)
7注:使用的地图说明文的名字的山,河流,国家,城市,山高,水的深度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一个给定的地球的表面以上的海平面位置的垂直距离.的
相对高度:地球的表面在一个位置,另一个位置的上述垂直距离.
轮廓:海拔高度相同的点在地图上的连接.
9,等高线图,等高线密集的陡,稀疏的等高线,坡度较缓.
10,是由等高线地形
峰:中间的轮廓,四周低的特点.
脊轮廓,以较低的预测.
谷:上衣突出轮廓.
鞍两侧的轮廓线.
峭壁:多轮廓的重叠
Ⅱ 七上地理第一二单元小归纳
七年级地理段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第7页)
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是在特定条件下所采用的方法,它的画法有多种,但必须标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用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和手表等确定方向。
方向的字母表示: 北——N,南——S,西——W,东——E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例如,0 10 20千米 。
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
数字式。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地图上用作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做注记。记住课本10页的常见图例。
第二章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又叫子午线),长度相等,指示的方向是南北。纬线是半径不等的圆,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指示的方向是东西。
3、赤道以北的纬线称为北纬,以南的称为南纬。赤道是0°纬线,向南、北方向度数逐渐增大。范围是0°—90°。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
4、0°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向东、西方向度数逐渐增大,最大达到180°。以东称为东经,以西称为西经。
5、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经线和纬线是互相垂直的,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或点。
6、判断经纬网中的东西经度的方法是从左到右,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西经,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东经。而南北纬线的判断则是从下往上,度数在不断减小的是南纬,度数在不断增加的是北纬。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例如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北京(40°N,116°E)书写格式要求:用括号把经度和纬度括起来,经度和纬度间用逗号隔开。
7、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海洋占71%。
8、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9、全世界分为7大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
跨所有经度的大洲是:南极洲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大陆是:非洲、南美洲
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被半岛或者岛屿分隔开来。
10、在世界的七大洲中,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11、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各种地形的异同点对比。
地形类型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平原 地面起伏小,较平坦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 海拔较高,边缘陡峻
丘陵 地面崎岖不平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山地 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我们南宁的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
12、世界地形之最: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560万平方公里)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500多米)
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500多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8900公里)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6000多米)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337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1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山顶: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数值内大外小,用符号“”表示。
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部分。
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用符号“ ”表示。
14、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观点:①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②板块是在不停的运动中的。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15、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成因: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挤压处,地壳比较活跃。海底地震引发海啸。
16、喜马拉雅山的成因: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亚欧板块边缘被迫抬升隆起形成。
Ⅲ 二单元上册试卷分析怎么写,基础,阅读理解,作文,错在哪里
仅供参考
10月23日进行了第二单元测试,测试前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复习。测试成绩比较理想,及格率为100%,90分以下的学生有3位。这次试卷学生依然做的很认真,书写都非常工整,第一面的基础知识都能一次做成功,大多数学生没有出现修改的痕迹。这可看出孩子们态度都非常端正。现就学生做试卷质量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测试题情况分析
此评价测试共9个大题,包括的知识点有“书写汉字”、“词语”、“名言运用” “短文阅读”、“作文”等5个方面。第一题是,看拼音,写汉字;第二题是,把词语补充完整;第三题是,辨字组词;第四题是,把人物与相应的事迹用直线连起来;第五题是,把名言警句补充完整;第六题是,用下面的词写句子;第七题是,写字;第八题是,短文阅读;第九题是,习作。此试卷题量适中,难度系数低,只要认真做都能做好。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汉字。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单元“会认读、会书写”汉字的掌握情况。就做题来说,学生汉字书写正确率高,在书写汉字上大部分学生注意规范性、美观性。学生出现问题主要是:3人把“可惜”的“惜”写错、 5人把“低头”的“低”写错,丢掉下面的 “点”或者写成“底”。这都是字形掌握不清所致。
第二题,把词语补充完整。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单元学过的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因课文学习中重视这方面的积累,且在复习中进行了巩固,故学生掌握比较牢固,只有1人失分,把“阳光(明)媚”的“明”写成“时”,这纯粹是笔下误造成。
第三题,辨字组词。主要考查学生区分字形和扩词的能力。因为在识字教学中不仅能加强字形训练,而且在复习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巩固,学生整体上都能掌握,所以此题出现问题较少:2人给“纪”组词时,由于课本上出现了“第四纪”这个词,所以写成“四纪”、“一纪”这样不准确的词语,这是对词语不理解所致。
第四题,连线。主要考查学生对发生在课文人物身上的相关事件的掌握情况。由于课文出现的人物,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查资料了解了他们的事迹,多数学生掌握比较熟练,一人对他们的事件了解不清楚,连线出现错误,一人丢分,原因不是不会,而是用尺子划线时,钢笔不出水了,画完也没有检查而失分,很可惜,可见其认真检查有多么的重要。
第五题,补充名言警句。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园地二中《读读背背》的名言警句的掌握情况。在学习中重视了这一知识点,学生掌握比较好。只有刘秉锐一人失分严重,这说明没有按照要求理解、记忆、巩固。
第六题,用下面的词写句子。此题主要是检测对词语的理解运用。用“诚实”和“著名”造句。多数孩子造的句子很完整,极少数失分是出现了写错别字所致。
第七题,写字。主要考查学生对“我会写”的生字的掌握情况。多数学生书写认真,规范,有2人把“卧”、“旅”抄写错误,这都是不认真造成的。
第八题,短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短文的题目是《小马学会过河以后》。此短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只要认真阅读短文、仔细审题,就能正确完成。然而仍有学生丢了分。如,第一小题为:短文讲了小马跟老马(驮盐)、(驮棉花)的事情。有好多同学把“驮”的“大”写成“犬”。第二题的一、二题,只有一人做错,第二题的第三小题: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些学生概括不完整,甚至抓不住重点,这都是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不足造成。
第九题,习作。主要考查学生写作文,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次作文是自命题作文: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高兴的事、难忘的事、不愉快的事、有趣的事,选一件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下来。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的结构去谋篇,且能做到语句较通顺连贯,能较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还有学生不仅能以“总—分—总”的方法谋篇,而且能在描写人物时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使事件更具体。这些学生主要有郭佳玥、孔博冉、巩镓慧、王辛泽、夏雨阳、马一冉、滕博奥等学生。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句子还不够通顺连贯,有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有的结构不完整,还有事件重点部分描写不突出,等等。
Ⅳ 黄石港区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七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只说重点:2019年东营市七年级会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考完才知道。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认真学习认真备考,才是正道。
Ⅳ 初一地理试卷分析
给你个例子,自己研究一下。
期中考试结束了,现将试卷,学生作答情况分析如下:
本次考试题共分两个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二大题为综合题。其中综合题又包括四个小题。基本上都是读图题。
一、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学生得分情况大多在20——25之间。比较有难度的小题有两个。
1、第6小题:
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
A西经20度和赤道的交点。B 东经160度和赤道的交点
C经度0度和赤道的交点 D经度180度和赤道的交点
正确答案选B ,学生容易掌握的是赤道的交点,因为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不容易掌握的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范围。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这点是作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另一小题为16小题:
世人所关注的中东地区主要分布着( )
A黑色人种B混血人种C白色人种D黄色人种。
学生大多不明白中东地区指的是什么地方,西亚。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正确作案为C
学生失分原因是对课本上,练习册上的重点内容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不过关,比如连书上的原话: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什么教都不知道。
二、第二大题为综合题。基本上全是读图题。第一小题为练习册上的题演变的。不同的是把方向改了。考查的是学生对方向一章的内容掌握如何。学生伯分原因是不明白什么叫指向标,连地图上的方向都弄不懂,每一步就错了,后面的全错了。另一小题野外定方向的方法是属于我平时教学中的失误,以为考试不会考,结果考试偏偏考出来了。
第二小题是画了一个地球仪。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掌握程度以及中、低、高纬的划分。学生作答情况不尽人意,失误原因是上课时我从来没有让学生用过地球仪。其实这一节内容用地球仪完全可以解决。只可惜我当时就没有想到。结果学生做的一踏糊涂。
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的掌握程度。画的是南极洲为中心的南半球图。学生做起来难度更大。
第四小题考查学生对世界人口、人种的掌握情况。学生也有难度。画的图更难。
本次考试题出的很有水平。注重了知识的综合性,能把一章的内容融汇到一个图中进行考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每节课前都应让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以备上课。
2、充分发挥多媒体、地球仪、挂图等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精讲多练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4、培养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
5、加强记忆。
Ⅵ 初一地理试卷分析怎么写1000字
你也是初一的呀,我也是诶,我地理也不太好,我看了一点试卷,好难呢!不过只要认真复习,把每个字都好好看,相信一定能拿高分!
Ⅶ 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章的知识要点,分析。
七年级上册 地理(第一章)知识要点归纳
发布者匿名 发布时间: 2012-10-20 16:43:46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凭直觉)——“天圆地方”;近代(观察,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球形”;现在(测量计算)——不规则的椭球体。
3、由“站得高,看得远”;“月食”;“站在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地球的卫星照片”等可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
2、地轴——假想轴
3、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为北极(N),反之为南极(S)。
三、经纬线和经纬度
1、纬线与纬度
(1)纬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长度 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C.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有无数条)
(3)纬度的划分 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4)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有北纬均位于北半球,所有的南纬均位于南半球。
2、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经线的特点
A.形状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
B.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C.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有无数条)
(3)经度的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为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为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4)经线圈 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形,故在地球仪上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组成经线圈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
(5)东西半球的划分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切记:0°--20°W虽为西经,但是东半球;160°E——180°虽为东经,但是西半球。)
四、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大约是24小时
(3)产生的现象: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地球的公转: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季节变化
(4)公转的重要特征: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的夹角,并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5)昼夜的长短:
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去白昼越长,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
阳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北去白昼越短,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短。
五、温度带的形成与分布
1、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2、范围:0°~23.5°S(23.5°N)为热带;23.5°N~66.5°N为北温带;23.5°S~66.5°S为南温带;66.5°N~90°N为北寒带;66.5°S~90°S为南寒带。
3、特点: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
寒带——阳光斜射,有极夜极昼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少;
温带——阳光斜射,无极夜极昼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Ⅷ 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试卷(要有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
班级 姓名 号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测量人的身高时,适当选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
A.1米 B. 1厘米 C. 1分米 D 1纳米
2、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 )
A.2.4微米 B.2.4毫米 C.2.4厘米 D.2.4分米
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最接近于 ( )
A. 0.5吨 B.5×107毫克 C.5000克 D. 500千克
4、准确量取8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适合的应是 ( )
A、50毫升 B、10毫升 C、100毫升 D、250毫升
5、用一只原来示数为36℃的体温计,未经甩一下,便去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假如当天的气温是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
A、37℃ B、35℃ C、略低于36℃ D、36℃
6、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 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读数
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 刻度范围一样
7、下图是本班四位同学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
8、上题A图是小明测量过程,则其测量的结果是 ( )
A、比真实值大 B、比较准确 C、比真实值小 D、1.1厘米
9、、在用天平测盐水质量的步骤中,正确序号排列为 ( )
①将盐水倒入空烧杯中②计算盐水质量为m=m1—m2③称出空烧杯质量m2④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10、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的左边,这时 ( )
A 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将游码向左移动。
C 向天平右盘中增添砝码或游码从左向右移。
D 减少天平右盘中的砝码或游码从右向左移。
11、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
A. 物体外部的形状 B.物体所处的位置 C.物体的状态和物体的温度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测量液体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
B.体温表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
C.实验室用来计量的停表,有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
D.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砝码放左盘,被测物体放右盘
13、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就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它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开了更加开阔的微观世界。这里所说的纳米是指 ( )
A 长度单位 B 质量单位 C 时间单位 D 温度单位
14、在运动会上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
拉的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5、下列测量工具中没有“0”刻度的是 ( )
A、托盘天平 B、量筒 C、刻度尺 D、酒精温度计
16、0℃的冰与0℃的水相比较 (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7、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18、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中的A、B、C、D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19、用手表测量某同学的脉搏为每分钟75次,则该同学的心脏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
A 0.8秒 B 0.08秒 C 0.6秒 D 1.33秒
20、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
21、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 B.由宇宙飞船把种子带到太空 C.把菜刀表面磨光 D.把铁丝拉长
22、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 )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
23、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读作 ( )
A 4℃ B —16℃ C 16℃ D —4℃
24、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 )
A、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B、邮票太小了,不可能用天平测
C、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D、测100张相同邮票质量,再除以100
25、量如图中所示的一根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无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
D 用卷尺量
二:简答题(每格1分,共36分)
26、下面是校运动会的一些成绩,由于老师疏忽,忘了写单位,请加上
(1) 甲同学跳高成绩为 110
(2) 乙同学1000米成绩为 4 13
(3)丙同学扔质量为4 的铅球,成绩为8.50
27、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 ,质量单位是 ,时间单位是 。
2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1) ,(2) ,(3)制定计划,(4)获取事实与证据,(5) ,(6)合作与交流。
29、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南方夏天最高气温高达37℃,读作 ,北方冬天最冷有零下40摄氏度,记作
30、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内结成冰,则结成的冰的质量将________,若将这些冰由神舟5号航天飞机带上太空,则冰的质量将_____ 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1、如右图: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物体的长度为 厘米(2分),
也等于 米。
32、
(1)请写出图1中托盘天平主要结构的名称:1、 2、 3、 4、
使用天平时,取放砝码应用 ;
(2)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 (填“能” 或 “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3)用托盘天平称取一盛有试剂的烧杯,若右盘上放有100克的砝码1个,50克砝码1个,20克砝码2个,游码示数如下右图所示,天平的指针在刻度盘的中间。则烧杯和试剂的总质量为____克。(2分)
33、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 —V1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2分)
34、如图所示是某汽车油量表示意图,表示的是汽车油箱内所剩汽油的 (填”质量”或”体积”),该车此时所剩汽油是 。(2分)
35、小王拿了一支读数为36℃的体温计,用口吹玻璃泡测体温,结果读数不变,他以为体温计坏了,就把它插到一杯热水中,一会儿“嘭”的一声炸了。小王的操作错误有:
⑴ ;⑵ 。
三、分析探究题(第36题4分,第37题10分,共14分)
36、某同学去商店买2500枚小钉子,售货员说小钉子不能数个数卖,只能称。于是,他买回0.5千克小钉子。他很想知道自己买的钉子够不够2500枚,你能想办法(不用直接数个数的方法)帮他“称出”钉子的枚数吗?请写出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37、小李在探究影响鱼呼吸速率(即鱼每分钟开闭鳃盖的次数)的因素时:
(1)请你补全小李的猜测:如①鱼呼吸速率可能与水温有关
② ③
(2)小李为研究水温对鱼呼吸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五条相同的金鱼放在不同的水温下(其他条件相同),测出每分钟鱼呼吸的次数,请你分别写出测量水温和时间的仪
器 、 。
温度(摄氏度) 18 20 22 24
呼吸速率(次/分) 92 98 106 116
(3)小李在实验中得到的
四组不同温度下呼吸速率如表:
请根据图表的数据,写出得出的结论 :
七年级(上)第一章测试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B C A C B C C C D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C D C A B C D D D B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6、(1)厘米,(2)分、秒,(3)千克、米,
27、米, 千克, 秒
28、提出问题, 建立猜想和假设, 检验和评价
29、 热胀冷缩 、37摄氏度、-40℃
30、不变, 不变
31、0.1厘米、
32、(1)托盘、平衡螺母、指针,游码, (2)不能、 (3)193.2
33、(1)甲 (2)20,
34、体积 35L
35、使用前没有把体温计示数甩下去、测体温时没把体温计含在口中 、
体温计插入热水中
三、分析探究题
36、方法步骤:
①先取50枚小钉子,用天平测出质量为M1
②每枚小钉子的质量为M2=M1/50
③0.5千克小钉子的总数N=500克/M2=25000/M1
37、(1)鱼的呼吸速率可能与鱼本身有关(如鱼的种类、大小、性别、健康状况等)
鱼的呼吸速率可能与水中含氧量有关(或气压、水中的食物、水洁净状况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温度计 停表(或钟表)
(3)水温越高,鱼的呼吸速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