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地方时
㈠ 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已知地方时怎么求经度。
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内则:经度差容=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仅对计算时间是对的,对判断方向不对)。
4.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㈡ 高一必修一地理地方时计算,如图,春分日出时各地都为6时,为什么120°E时地方时有那么多不同时间
春分日各抄地日出的地方时间袭是6点。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间。甲地日出时当地时间是6点,北京时间是5:20,说明甲地的经度是130°E.乙地日出时当地时间是6点,北京时间是6:20,说明甲地的经度是115°E.丙地日出时当地时间是6点,北京时间是7:20,说明甲地的经度是100°E.丁地日出时当地时间是6点,北京时间是8:20,说明甲地的经度是85°E.
答案:C
㈢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时差有两种:
区时差=两地的区时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区号相减,不同相加内)
地方时差=两地的经度差/15度 单位容为小时,需进行分秒的换算.
没有特殊说明,时差多指区时差,
某地地方时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以东=已知地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以西=已知地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
㈣ 跪求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与区时计算技巧与方法
地方时是当地经度的时间,1经度4分钟.时区是由中央经线向左右两边各回15°的区域。规定英国(格林答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第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就是本初子午线左右延伸7.5°为0时区,然后左右每15°为一时区。时区中央经线为15°×时区大小。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8×15°=120°
区时是某个时区中央经线所在的地方时。来道题目看看。 已知北京时间为早上6时,求海口市(110°E,20°N)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区时,就是120°E所在的地方时。海口的经度为110°,所以有(120°-110°)×4=40,所以海口的地方时为5:20.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㈤ 高中必修一地理,算地方时的详细方法是
根据题中已知的一个地方时,找出已知地的经度和未知地的经度,求出经度差。1经度对应1/15小时。运算是:东加西减
㈥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 地方时的计算
简单公式:(1)未知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min(2)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数差×1h注:若已知地在未知地以东,则减去时差;反之,亦然 望采纳 谢谢
㈦ 高一地理必修一有关于时区一类的问题
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方时。
运用公式: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经度差÷15°/小时(±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
例如:已知100°E地方时为10:00,求120°E地方时。
120°E的地方时=10:00+20°÷15°/小时=10:00+1:20=11:20。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更正: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经度)
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首先根据二者的地方时差换算成经度差,换算关系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再根据时间先后判断东西。
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10:00,求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度。
二者地方时差为2小时,换算成经度差为30个经度。地方时为8:00的经线,较10:00所在经线地方时要“迟”,因此8:00所在经线位于100°E以西30个经度,即70°E。已知某地经度,求该经度所在时区。
运用公式:某经度所在时区=经度÷15°。如果被整除,则所得数即为所在时区的号数,同时该经线也是本时区的中央经线。如果未被整除有余数,那么余数<7.5,所得整数即为时区号数。余数>7.5,所得整数+1即为时区号数。
例如:分别求出120°E、122°E、129°E所在时区。
120°E÷15°=8。因此该经线位于东八区(且为东八区中央经线);
122°E÷15°=8余2。余数2<7.5,因此该经线位于东八区;
129°E÷15°=8余9。余数9>7.5,因此该经线位于东九区。已知某地时区,求该时区中央经线经度。
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运用公式:某时区中央经线经度=时区号数÷15°即可。
例如: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
5×15°=75°W。
㈧ 高一地理必修一什么是时区
楼主你好,希望采纳,谢谢
中文名称:时区 英文名称:time zone 定义:1884年国际经线会议规内定,容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12区,东、西12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理学总论(二级学科)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以前,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时角)决定时间,这就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的时间有所不同(地方时)。时区通过设立一个区域的标准时间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世界各个国家位于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国家的日出、日落时间必定有所偏差。这些偏差就是所谓的时差。
㈨ 关于地理必修一的时区问题……谢谢各位
所求时间=所给时间-(所给时间的时区-所求时区)注:如若差小于0,则再加专24但日期要提前1天;若差属大于24,则再减24,但日期要加1天。东正西负。
东京在东九区,香港在东八区,伦敦在中时区,纽约在西五区。法兰克福位于东一区。上午9时买进,12小时后就到了晚上21点了。 此时,其他4个城市的当地时间分别为:
东京 21:00-(1-9)=29:00= 5:00;
香港 21:00-(1-8)=28:00=4:00;
伦敦 21:00-(1-0)=20:00;
纽约 21:00-[1-(-5)]=15:00。
这4个城市中,只有纽约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开放阶段。所以选D。
㈩ 地理必修一 地方时,求大神讲解,要细讲!谢谢!第四个选择题
第4题吗?看下面的图。
济南在36°40′N,大致在图中A、B之间的某处(先不用管经度内)。
判断:1、21日比20日,容日出时间提前了,日落时间推后了,说明太阳仍在向北移动,是上半年。只能在答案的A、B两个中选择。排除C、D。
2、图中每隔一条经线,地方时差1小时。赤道上任何时候昼夜等分,6时日出,18时日落。在上半年,越向北,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时间是5点30几分,与春分日的时间差大约30分钟,说明是在春分日之后、夏至日不到的时候。
再看A、B选项。A是2月份,不到春分日,所以排除。
因此,这道题只能选B了。只有B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