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
Ⅰ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
05-0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地理期末模拟测试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目前世界上共有国家和地区( )
A.100多个 B.200多个 C.300多个 D.500多个
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脉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土耳其海峡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沧海桑田”不可能发生 B.世界海陆分布今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C.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 D.各个板块始终是静止不动的
5.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 )
A.3个 B.5个 C.6个 D.10个
6.下列人类活动受气候影响很小的是( )
A.种植业 B.房屋建筑 C.畜牧业 D.汽车制造业
7.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8.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
A.僧人 B.基督徒 C.佛教徒 D.穆斯林
9.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0.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中部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气候温和湿润 D.地形崎岖
1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俄语
13.下列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印度、泰国 B.日本、法国
C.巴西、澳大利亚 D.中国、美国
14.“金发碧眼”说的是( )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以上都不是
15.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B.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D.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16.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B.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环境问题
C.就业困难、教育、医疗紧张 D.住房拥挤、交通拥堵
17.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极端贫穷的国家 D.极端富裕的国家
答案:B,A,C,C,B,D,B,D,A,C,D,C,B,C,C,A,B
回答者: 彬糖女 - 童生 一级 1-
Ⅱ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30%) 1.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 纬线长度都相等 C. 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 ( ) A、4万千米 B、8万千米 D、4万米 D、8万米 3. 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划分经度的起点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自 转 公 转 运动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时间 旋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线 D、90°纬线 6. 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 ( ) A. 他们不会相遇 B. 他们可在南极相会 C. 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 7. 在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 A. 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8.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 A. 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9. 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 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 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10. 关于经度、纬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 B. 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经度是360° D. 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 11.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 A、12小时 B、24小时 C、1小时 D、1年 13. 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 ) A、太阳和星星都绕地球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15. 南北回归线是 ( ) A、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B、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C、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 D、有无极昼极夜的分界线 二、非选择题 ( 70 %) 1、 根据表中内容,填写下表空格:(16%) 2、 根据四季变化的成因,在下面的关系式中填入适当的文字。(6%) 3、 读下图,回答问题:(13%)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 ) B( ) (2)在图中填注C、D两点 C(20°E 、16°N) D (24°E 、20°N)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点位于A点的 。 4、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图中公转轨道上用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 在地球所处的四个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别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节气。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后;在B位置,太阳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节)。 5、 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7%) (1) 根据图中数码号填写地球上的五带名称: A B C D E (2) 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出各带的分界线名称,并写出纬度。 (3) 在A带内,一年中就太阳光照情况能够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4) 一年之内,在C带地面上都能够受到的 (太阳光照情况)。
Ⅲ 青岛市初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你哪个学校的?
如果是市南这边的老师应该都给做了
上届是区统回考答
不是市统考
放心,市统考比较简单一些
好好学吧!~~~
数学注意绝对值
英语把单词背过了
政治开卷一定把老师以前考得卷子
系统的整理好
一般考个150名左右差不多
看你的能力喽!~~~
Ⅳ 2011青岛初一上册人教版生物,地理,历史,期末试卷。
1.下列的人类远古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A.食物 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 D.劳动
4.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大汶口原始居民 C.河姆渡聚落 D.山顶洞人
5、妇女在母系氏族公社里受到尊敬,是因为她们:
A 善于打猎和捕鱼 B 性情温和 C 是生活和生产的组织者 D 心地善良
6、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7.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A.尧B舜C禹D启
8.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于( )
A.公元21世纪 B.公元16世纪 C.公元前21世纪 D.公元前16世纪
9、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
10.战国时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不断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1、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的人是( )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谋略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3、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时期: A、形成 B、发展 C、鼎盛 D、瓦解
14、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15、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
A、老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16、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学说是:
A 儒家学说 B 墨家学说 C 道家学说 D 法家学说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8.相传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的人是( ) A.启 B.禹 C.尧 D.舜
19、西晋的建立者是: A 司马昭 B 司马迁 C 司马炎 D 司马懿
20.约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夏桀
21.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2.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军队②刑法③兴办教育④礼仪教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秦穆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24.下列典故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A.老马识途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尊王攘夷
25.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纸上谈兵
26、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 )
A.围魏救赵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
27.问鼎中原的诸侯国是( ) A.齐国 B.楚国 C.晋国 D.秦国
28.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指的是( )
29.李冰修筑的都江堰在( )A.黄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辽河流域
30.主张“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
31、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32、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3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34、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3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号
36、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3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38、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39、我国奴隶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B、禹时期C、启时期D、汤时期
40、下列各项制度哪一项不符合西周情况: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等级制
41、春秋时期同晋国争霸中原的诸侯国是:A、齐 B、吴 C、楚 D、秦
42、我国奴隶文明时代开始于: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禹时期 D、汤时期
43、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44、商朝时,国王盘庚将都城迁到: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45、公元前356年开始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国君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齐桓公
46、军事格言“知彼知之者,百战不殆”是谁说的:A、墨子 B、孙武C、孙膑D、荀子
47、战国时期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属于: A儒家 B法家 C纵横家 D道家
48. 下列诸侯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属“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A.齐国 B.晋国 C.吴国 D.越国
49、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铁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广 C、私田的增多 D、水利的兴修
5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1、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5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 巨鹿之战B 长平之战C 楚汉之争D 城濮之战
53、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 汉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汉武帝
54、 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55、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 ( )
A、为了北伐匈奴B、为了显示皇威C、用来抵御匈奴 D、为了统一全国
56、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57、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
A
Ⅳ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
07—08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得分______
一、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佳的答案(每小题分,共40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
A、地势平坦 B、地势陡峭 C、山顶 D、洼地
2、在地图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图上表示的………………………………( )
A、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详细 B、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简略
C、范围越小,图上内容越详细 D、范围越大,图上内容越简略
3、于亚洲和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洲是……………………………………( )
A、非洲 B、大洋洲 C、欧洲 D、南美洲
4、被称为“大地的骨架”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高原
5、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6、有人描述他家乡的气候:冬天很冷,夏天较热,全年降水较少。他的家乡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在炎热的赤道附近,有一座终年覆盖着冰雪的山峰,它是…………………………( )
A、安弟斯山脉 B、乞力马扎罗山 C、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
8、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
A、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C、大洋洲、亚洲、南美洲 D、亚洲、非洲、欧洲
9、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密度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相当
B、中国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
D、目前我国人口密度约为134人/平方千米,东密西疏,分布不均
10、我国的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最大的是……………………………………………( )
A、高山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季风气候
11、长江上游是从源头到………………………………………………………………( )
A、宜宾 B、宜昌 C、河口 D、湖口
12、下列世界性或地区性组织中,属于环境保护组织的是……………………………( )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绿色和平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3、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是商品性农业,体现在………………………………………( )
①、产量高 ②、剩余多 ③、自给自足 ④、输出便利 ⑤、贮存条件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法国的卢卡索发展经济主要是开发当地的…………………………………………( )
A、耕作业 B、矿产资源 C、旅游业 D、畜牧业
15、在新疆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是…………………………( )
A、都江堰 B、坎儿井 C、自流井 D、间歇喷井
16、下列国际大都市,位于欧洲的是……………………………………………………( )
A、上海 B、东京 C、纽约 D、伦敦
17、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水资源紧张,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最好办法是……( )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兴修水库 D、防止水污染
18、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于……………………( )
A、公元前六世纪 B、公元前五世纪 C、公元六世纪 D、公元五世纪
19、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隶书 B、小篆 C、甲骨文 D、金文
20、下列人类早期文明中心中,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是………………………………( )
A、尼罗河下游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长江流域
二、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2分)
21、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 、 和 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建筑杰作。
22、 是我国的第一大岛, 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23、在我国云南省的元阳县境内,你可见到层层的梯田,这是 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24、我国有四个直辖市,它们是北京市、 、上海市和 。
25、1917年,俄国爆发了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在它的影响下,中国 于1921年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三、读图填图题(每空1分,共30分)
26、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完成相关题目。(15分)
(1)、邻国: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隔海相望的国家:
C__________,D__________。
(3)、岛屿:E__________,F__________。
(4)、海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
(5)、海峡:I__________,J__________。
(6)、大洋:K__________,L__________。
(7)、我国幅员辽阔、海陆兼备,陆地面积
约为______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
位,与______洲的面积大体相等。
27、读《世界地图》,完成相关题目。(15分)
(1)、七大洲: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E__________,F __________,
G__________。
(2)、大洲分界线:
H__________,I__________,
J__________。
(3)、有一艘3万吨级货船从中国
广州港驶往美国纽约港。试在图中
画出其所走的恰当的海上航线,并依次列举途经的海域、海峡或运河。
四、连线题(7分)
1.将下列历史事件与其相对应的意义用线连接起来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连接起来。
a.虎门硝烟 A.辛亥革命的序幕,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高潮
b.五四运动 B.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成现实
c.武昌起义 C.中国进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
d.渡江战役 D.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e.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f.改革开放新时代 F.近代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开始
g.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G.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6分)
28、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界线,南方与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明显不同。如:
民 居:北方人住的房子注意防寒,室内一般有取暖设备;
南方人住的房子很注重通风、防雨,屋顶坡度较大,有利于排泄雨水。
饮食习惯: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
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
交通工具:北方以陆路交通为主,基本没有水运;
南方不仅有陆路交通,许多河流可以通航。
北方、南方这些差异的形成,有着当地自然环境的烙印。
试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自然环境的作用。
五、活动探究(本题共5分)
29、无论生活在平原还是了山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请你根据以下两个提示,描述自己的家乡和区域生活。
提示1、自然环境描述: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物产等
提示2、人文环境描述:名胜古迹、文化遗址、风俗习惯、家乡名人等。
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A B C B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D C B D B A C A
二、填空题(请在下划线上填写恰当的答案。每空格1分,共12分)
21、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 22、台湾岛、海南岛 23、哈尼、水资源
24、天津市、重庆市 25、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共产党
三、读图填图题(每空1分,共30分)
26、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每空1分,共15分)
(1)、邻国:A、俄罗斯 B、印度 (2)、隔海相望的国家:C、韩国 D、日本
(3)、岛屿:E、台湾岛 F、海南岛 (4)、海域:G、渤海 H、南海
(5)、海峡:I、台湾海峡 J、马六甲海峡 (6)、大洋:K、太平洋 L、印度洋
(7)、960、三、欧
27、读《世界地图》,完成相关题目。(15分)
(1)、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E、北美洲 F、南美洲 G、南极洲
(2)、大洲分界线:H、白令海峡 I、巴拿马运河 J、苏伊士运河
(3)、注:由于巴拿马运河可通过的船舶吨位为4.5万~6.5万吨,因此,可通经过巴拿马运河到美国纽约港。具体线路为:广州港—南海—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太平洋—美国纽约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12分)
28、答题要点:主要原因为秦淮线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主要差异为:
秦淮线 气 温 带 1月均温 年 降 水 量 作 物
以北 温带 低于0℃ 少于800毫米 旱作(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以南 亚热带、热带 高于0℃ 大于800毫米 水稻(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五、活动探究(本题共8分)
29、根据学生所在的区域作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