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基础训练
Ⅰ 八年级上册地理基础训练第二章节要题目带上答案
1.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多盆地、平原
B.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呈坡状降低
C.青藏高原雄踞西南,号称世界屋脊
D.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镶嵌在山脉之间
2.首都北京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3.我国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占国土面积比例最大的是( )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4.我国四大盆地中,位置最北的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5.下列省区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吉林、山东 B.广东、福建
C.四川、广西 D.江苏、湖南
6.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D.是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
7.海南岛农作物成熟的次数大部分地区为(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三熟
8.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分别是( )
A.漠河、漠河 B.漠河、青藏高原
C.青藏高原、漠河 D.漠河、海南岛
9.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长江 B.黄河 C.塔里木河 D.黑龙江
10.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特征突出 D.绝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11.我国季风区分布在(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以南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昆仑山(东端)一线以东、以南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以东、以南
D.黑龙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以东、以南
12.关于我国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第一级阶梯中 B.全部在热带和亚热带
C.都位于湿润地区 D.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
13.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洪灾
1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抗旱 B.防洪 C.发电 D.灌溉
15.首都北京的年降水量在( )
A.200~300 mm之间 B.200~400 mm之间
C.400~800 mm之间 D.800~1 000 mm之间
16.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上游及中游修建水库 B.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大堤 D.下游开挖新的入海河道
17.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穿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
C.我国大多数地方7、8月的降水量要占全年降水量的90%
D.我国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不大
18.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
A.长江、珠江 B.长江、淮河
C.珠江、长江 D.黄河、松花江
19.我国主要的气候灾害是( )
A.寒潮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 D.地震
20.“地面平坦,一望无垠”是( )
A.黄土高原上的自然景观 B.内蒙古高原上的自然景观
C.青藏高原上的自然景观 D.云贵高原上的自然景观
Ⅱ 八年级的地理基础训练答案
初一开学
地理好多知识都学得混混沌沌的
什么经纬度,经纬网东半球西半球的上课老师提问都一问三不知
请给出地理学习方法
以及第一单元主要知识点
主要是经纬度,季节(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东西半球等
==================================
首先,地理是需要弄懂地图,地图很重要,一定要多看。
关于经纬线,相信你也有一定的“概念”。简单来说,在地图上横的线是纬线,竖直的线是经线。所谓“横纬竖经”。
你要知道零度经线,也就是本初子午线(其实每条经线都叫子午线,只是零度经线你要特别注意而已),这条线是经过英国伦敦,那是因为那个英国什么天文台发明了经纬线这个东西。
从零度经线开始,向东一直到180度之间的经线,就是东经多少度,例如中国北京,是东经120度,度数是一直在递增;向西也一样,一直到180度之间的经线,就是西经多少度,度数也一直在定增。
但是,考试的时候可能会问,从180度经线开始,向东和向西时经线度数会怎样变化----〉那就是度数递减咯。(注意:0度和180度经线没有东西经线之分)
关于纬线,你应该知道赤道是0度经线,向北向南就是北纬多少度,南纬多少度,例如:北极点(南极点)是北纬(南纬)90度,北极圈(南极圈)是北纬(南纬)60度。
这是最基本的,弄懂后就是关于东西半球的问题。首先要记住期划分的界线---〉西经20度,东经160度(西经20度向西一直到东经160度是西半球,西经20度到东经160度是东半球)。为什么不用零度和180度经线划分?那是因为尽量避免把一些国家割成两半,你会发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主要占据海洋上.考试的时候就会问你这个地方是属于哪个半球。例如西经30度,北纬25度这个地方是属于西半球和北半球。而东经175度则仍然在西半球,西经10度则是在东半球。建议多看地图,这样会比较容易理解。
最后,关于地球自转,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要知道的就是自西向东这个方向.我觉得应该要注意的是地球公转时是“侧着”转动,有一个黄赤交角,度数好像是23度26分吧。。。。这跟太阳直射点有关系,这会联系到南北回归线。
==================================================================================
一、1.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度N和90度S。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2. 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3. 所有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4.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5. 国际上习惯用20oW和160o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6. 人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经纬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二、理解经纬线的概念以及几条特殊经纬线的意义。(参看七年级上册P16图)经线是指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线垂直相交的线(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指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指示东西方向。特殊经线: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日界线);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它们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特殊纬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北纬23.5°纬线(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南纬23.5°纬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北纬66.5°纬线(北极圈,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南纬66.5°纬线(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
重点就是多看地球仪,上课认真听老师讲,做好笔记。
Ⅲ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学习方法
1.学生的知识基础
初二学生通过上学期对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大部分对中国的地理概况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以及自然资源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为本学期学习八年级地理下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想让全体学生都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地理知识,纳入新的学习轨道,还有待于今后的启发、引导。
2.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
初二1——8班现有学生340人左右,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在70分以上,其中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26分,但也有个别学生成绩较低,还不具备一般的识图、用图、绘图能力,知觉活动正处在摆脱盲目与被动的状态,观察的主动性、精确性与概括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但大部分初二学生思维能力较强,随着地理概念的不断丰富,抽象思维能力已得到了初步发展,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及时,课后及时复习,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所以要充分抓住学生这一优势,正确引导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现在的温度,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理解,学会某些地理知识。
4.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做好预习,课堂上听讲能抓住关键,课后复习能摸准规律,不会即问,为继续学习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