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日本第一课时同步测试
Ⅰ 同步解析与测评七年级第一学期水平测试卷地理上册答案
不会的可以问我,我地理都是95以上哦!
Ⅱ 七年级地理同步练习题,最好有答案
我是文科生。地理一直是强项。学地理在于兴趣的培养。我建议你还是多给你女儿看些地理知识浓厚的电影或纪录片。
从兴趣做起。
Ⅲ 2012原创新课堂.七年级地理(上)(配中图地区使用) 第一章综合测试题
原创新课堂.七年级地理(上)(配中图地区使用)
第 四章综合测试题
Ⅳ 地理七年级下日本一课教案
第七章 第五节
学生姓名 班级
课题: 日本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一、 学习目标:
1. 记住日本的四大岛屿及位置
2. 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3. 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
4. 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5.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6.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部分及重要的城市
二、 重点:
1. 记住日本四大岛屿
2. 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3. 记住日本主要城市
三、难点: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
四、学习指导:
1. 阅读导学稿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独学)
2. 根据课本或地图册,独立完成下面的“基础练习”,并用红笔在自己不会做的题目旁边标 “*”
3.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组内交流,解决难题(群学)
4.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抽背有关内容(黑体字部分)(对学)
5. 小组长把本组有关情况展示在黑板上(大展示)
五、时间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练习
第二课时:基础练习过关
第三课时:课堂测试及评价
六、基础练习:
1、日本由 、 、 、 四个大岛及周围一些小岛组成,东临 洋,西临 海,隔 海峡与 国相望。
2、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技术的国家,日本 的文化对其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日本的最高山是 ,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4、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地处 火山地震带,因此火山、地震很多,有“ ”之称。
5、日本多火山地震对日本的民俗与文化影响很大,请列举两个实例:
、
6、日本自然资源 ,大多数工业生产所需要的 和 严重不足,贸易主要依靠 ,经济具有很强的 性。
7、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 及 沿岸地区,被称为“ ”工业布局。其主要原因是:为了便于运进 和输出 ,减少运费。
8、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工业已向 、 、 转换。
9、日本是亚洲唯一的 国家,工农业都非常发达,但因为地狭人稠,粮食需要进口,居民以 为主食。日本人把米饭叫 (Rice)。
七.课堂测试,独立完成
以下练习由小组长批改,并报课代表计分,每小题0.2分
1、 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A、本州岛 B、四国岛
C、北海道岛 D、九州岛
2、关于日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陆国家 B、气候干燥
C、海岸线曲折 D、位于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3、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为它位于
A、太平洋内部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C、亚欧板块内部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4、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同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5、日本在同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向中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
A、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
B、木材和化工原料
C、服装和工业产品
D、汽车和家用电器
6、日本下列工业区不是位于濑户同海沿岸地区的是
A、北九州工业区 B阪神工业区
C、濑户内工业区 D京滨工业区
7、下列日本四大城市中,属于微电子工业基地的是
A、东京 B、大阪 C、名古屋 D、北九州
8、下列日本技艺不是来自中国的是
A、茶道 B围棋 C相扑 D空手道
【小组长检查、批改、过关签字和课堂笔记】
Ⅳ 复习七年级地理日本问题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Ⅵ 第一节日本 第1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的答案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比较频繁。这里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多火山,多地震。
Ⅶ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一单元的测试题和答案谁有啊谢谢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关于亚内洲自然地理特征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湖泊众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D、中部地区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下列不是大洲分界线的是( )
A、白令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3、欧洲南部三大半岛沿岸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以平原地形为主,且在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 )
A、欧洲 B、亚洲 C、非洲 D、北美洲
Ⅷ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地质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题后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 共18分)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3.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4.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A B C D
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8.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9、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0、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1、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2、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3、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14、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15.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16.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7.下列节日中,恩施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18.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23.5°N—夏至日
二. 综合题( 共32分)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指出图中A、C两地的地理位置:
A、 C、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3) A地位于C地的 方向。
(4)从低、中、高纬度看,B 在 纬度;C在 纬度。
(5)从五带看,A 在 ;B在
20. 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8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 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 读图填空(8分):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 在图中用字母_____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2. 写出下面图中各点的方位. (6分)
(1)B在D的____________方
(2) C在A的___________方
(3)A在B的____________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BCCD 6-10 BBDAD 11-15 ABBCA 16-18 BDD
二.综合题
19.(1)A60°N,60°W C 40°S,40°E
(2)B C A
(3)西北
(4)低 中
(5)北温带 热带
20.(1)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2)北极圈 66.5°N , 北回归线 23.5°N , 南回归线 23.5°S
(3)A E,C
21(1)A
(2)A、D
(3)C、D
(4)A
(5)B、C
22(1)正东
(2)正北
(3)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