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1节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1节

发布时间: 2021-02-21 16:41:07

『壹』 我要讲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公开课,不知道讲第一章的哪节好,哪位高人能给指点一下

讲第一章第二节或第三节好,因为第一节比较难讲,怕出错。而第二节较简单,第三节怕在气候上出差错,所以准备要更充足

『贰』 怎样上好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课

同学,我也是七年级的,地理啊,要多看地球仪,牢记基本知识,学会变通就差不多了。
ps:上课一定多听,一定记下来

『叁』 初一地理第一节的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二、陆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试卷加标准答案

地理试卷
命题教师:王秀芳
考生注意: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2、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3、地球上的经线,正确叙述是( )
A、半径不等的半圆 B、长度不等 C、半径相等的圆 D、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4、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的是( )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5、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季节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太阳东升西落 D 、昼夜现象
6、建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 、赤道 B 、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北回归线
8、地球上0°经线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 B 、1:100000000
C、一千万分之一 D、1:1000
10、在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热带 B 、北温带 C、北寒带 D 、南寒带
11、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
A、水文图 B、地形图 C、人口图 D、气候图
12、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谷 D 、盆地
1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
14、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星期天,我们要去昆明动物园看动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 )
A、云南政区图 B 、昆明市交通图 C、云南地形图 D 、昆明市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地球表面积是 亿平方千米。
2、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3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和 。
4、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这叫做地球的 ,地球公转方向为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
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 ,某个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
6、经线的形状是 ,指示 方向;纬线的形状是 指示,
方向。
7、夏至日的日期为 左右,太阳直射在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 。
三、连线题(6分)
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四季变化显著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终年炎热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四、读图题(30分)
1、读“世界大洲和大陆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七大洲为: 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F是 G是

四大洋为:① ② ③

2、用箭头分别在下列各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并填图。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面对赤道 面对北极 面对南极
自转

3读经纬网图回答。

(1) 写出下列地点的经纬度。
A( 、 )

B( 、 )

C( 、 )

(2) A地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南北半球的 半球。

C地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
南北半球的 半球。
(3)A地位于B地的 方向。

五、简答题(16分)
1、 经纬网有什么用途?(4分)
答:



2、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4分)
答:



3、写出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5分)
答:



4、生活中哪些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球形的?(3分)
答:



建水一中2006届初一年级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A A B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D C B
二、填空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8分)
1、 5.1 。
2、 密集 ; 稀疏 。
3、 比例尺 、 方向 和 图例 。
4、 公转 , 自西向东 , 一年 。
5、 海拔 , 相对高度 。
6、 半圆 , 南北 ; 圆圈 ,
东西 。
7、6月22日,北回归线(23.5°N), 昼长夜短 。

三、连线题(6分)
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四季变化显著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终年炎热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
四、读图题(30分)
1
七大洲为: A是 亚洲 B是 南美洲 C是 大洋洲
D是 欧洲 E是 非洲 F是 南极洲
G是 北美洲
四大洋为:① 太平洋 ② 大西洋 ③ 印度洋
2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地理现象
面对赤道 面对北极 面对南极

自转
地轴
逆时针
逆时针
顺时针 一天
24小时 昼夜交替
地方时
3读经纬网图回答。

(3) 写出下列地点的经纬度。
A( 150°E 、 10°S )

B( 180° 、 0° )

C( 150°W 、 30°S )
(2) 东半球 , 南半球 。 西半球 , 南半球 。
(3) 西南 。

五、简答题(16分)
1、
答: 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上某一地点的位置。因此,在军事、航海、航空、通讯、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2
答: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 亚洲、 欧洲、 非洲和大洋洲 。
3、
答: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
4、
答: (1)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时地球的影子。
(3) 登高望远

『伍』 七年级下学期地理同步第一章第一节活动与探究~~急需~~ 回答得好,赏高分~~

第一来个问题,不可能。
日界线是国际源规定的日期变更线,规定所有交通工具自西向东穿过日界线时,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时,日期加一天。从美国洛杉矶横渡太平洋,是自东向西穿越,穿越时日期要加一天,所以不可能。
第二个问题
出生地点就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原理同上

『陆』 初一地理下册第一章第一、二节总结

第一节 日本

一、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地理位置: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中国的东面。

1、日本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

2、日本的范围(组成)

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及周围的小岛屿

3、面积和人口37.7万平方千米,1.27亿

450N

韩国 日本海

1250E——1450E 太平洋

朝鲜海峡

中国

东海 250N

4、日本的地理位置对气候、经济有什么影响?

纬度位置 → 北温带 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位置 → 岛国 气候降水多,有海洋性特点,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渔业、造船业、海运业、对外经济联系

5、日本的象征 富士山 活火山

日本是 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岛国

活动:P19 图7.4,

比较日本与英国跨越的经纬度范围?

哪个国家大?环境复杂程度?

日本跨越的经纬度大 ,日本的国家面积大,

日本 : 377,905平方公里,英国 : 242,910平方公里

日本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多火山、地震。

7、读下图,它是日本哪座著名的山峰?描述其景观

它是日本最高峰——富士山(“圣岳”),著名的活火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8、读右图,说明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连接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在两板块碰撞、挤压中,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

9、讨论火山带来灾难,能为人类造福?

火山喷发时,大量火山灰降落。但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灰分化成为肥沃的土壤;火山岩浆流动形成的各种地貌,成为一大景观;火山口往往形成湖泊;火山分布地区往往地热资源丰富,多温泉。

10、日本多地震,日本人民如何预防或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1)加强地震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报准确性。

(2)日本住房: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现代建筑增加抗震设施。

(3)加强全民抗震教育,增强人民求生能力。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的七大秘诀

• 全世界最优质的产品

• 勤俭、节约的国民

• 精英官员

• 批量生产优质产品

• 三人同心

• 以公司为家

• 取长补短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经济特点 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2、日本工业类型 进口——加工 ——出口

3、读P22 阅读材料,说明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

• 1)日本利用世界经济恢复,引进技术发展工业;

• 2)重视教育,依靠科学技术,劳动力资源丰富;

• 3)岛国多优良港口的优势,利于海上运输。



4、阅读资料、下图和课本P21图7。8,分析日本经济 以什么部门为主?

日本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对外依赖严重,需要大量进口煤、铁矿石等原料

日本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2% 第二产业:37% 第三产业:61%

5、读上图,日本除 木材 之外,经济发展的原料、燃料都需进口;说明矿产资源贫乏。

6、日本工业原料主要来源:

石油— 中东 ,铁矿石— 澳大利亚 、 巴西 ;铜— 智利 、加拿大 ;煤— 中国。

7、读上图,日本工业品主要销售地

美国、西欧、东南亚、中东等地。

8、日本的工业分布和工业区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地区

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

9、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

出口加工经济→B 太平洋沿岸有利条件→ A工厂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

→D

→ C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 工业经济效益高

活动:讨论日本经济发展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如何解决?

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降低经济竞争力→受世界经济影响大。

用地用水紧张、工业污染严重、工人工资高 →加速扩大海外投资。

高科技工业发展慢。 → 加大国家支持。

第二节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位置:亚洲的东南部

2、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3、十字路口位置十字:太平洋——印度洋 亚洲——大洋州

4、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 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是连接太平洋与 印度洋的重要 海上通道。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为主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

2、主要农作物: 水稻

3、主要经济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东南亚是橡胶、油棕、椰子、亚麻的最大产地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1、山河相间分布,河流上游能源丰富,下游有肥沃的平原。

2、城市沿河分布3、找出伊洛瓦底江、 萨尔温江、 湄南河、 湄公河、红河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红河 越南

金边 湄公河 柬埔寨

万象 湄公河 老挝

曼谷 湄南河 泰国

仰光 伊洛瓦底江 缅甸

四、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1、是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2、华人: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3、华侨:仍保留中国国籍。

第二节 俄罗斯

货币: 卢布

白色: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

蓝色:亚寒带气候区,又象征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

红色: 温带的标志。

(抄的)

『柒』 初一下学期地理第一章第二节

由图可知,2010年世界总人口为亚洲+非洲+……=60。52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平均为1.3%,那内么2001年世容界净增人口为60。52*1.3%=0.78676亿,亚洲人口为36.8亿,亚洲人口增长率为1.4%,那么亚洲2001年净增人口为36.8亿*1.4%=0.5152亿.
2001年新增人口亚洲占世界的比例就是:0.5152亿/0.78676亿=65.5%
说明:因为你给的图是老的数据,求的是2001,你问的又是求2004,但方法都是一样的。

『捌』 地理星球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是什么内容

地理星球版七年级下第六章(序号承接上册,实际为本书第一章)第一节全文讲解世专界第一大洲——属亚洲。
介绍了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海陆和纬度位置)。亚洲的范围,亚洲的分区和国家。亚洲的人口和经济。
第二部分又介绍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一些亚洲之最。紧接着,是亚洲的气候,河流和地形。
知识点较多,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