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必修一地理区时题目

必修一地理区时题目

发布时间: 2021-02-21 06:12:17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时间,时区等的计算题

1、地方时的计算。由于各地都以正午为12点,所以同一时刻,地球各地的地方时都不相同,地内方时以经度为变化依据,容经度相隔180度,地方时正好相差12小时,所以经度每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东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早,也就是东边到达正午时,西边还没有到正午;西边到正午时,东边已经过了正午。所以地方时的计算有如下公式:
所求时刻=已知时刻+(-)4*两地经度差(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以东用加法,在已知地点以西用减法)。例如已知东经120度地方时为12点,则东经130度地方时为12点40分,东经110度地方时为11点20分。
2、区时的计算。区时是地方时的简化系统,每15经度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24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度,以该时区中间一条经线(名为中央经线,度数等于时区序数乘以15)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时间,叫做区时。与地方时的换算道理相同,区时的计算也有如下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时区差取绝对值,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以东取加法,反之取减法)。例如已知东8区区时为12点,则东10区区时为14点,西5区区时为-1点,就是昨天23点。

⑵ 高一地理必修一的区时计算

东十一区时间为9月6日8点。方法一:由西十一区“往东”过中时区到东十一专区相差22小时,属10+22=32大于24,则日期加一天为9月6日,32-24=8。则时间为8点。综上所述东十一区时间为9月6日8点。方法二:由西十一区“往西”过东西十二区到东十一区,相差两时区既差两小时,10-2=8点,由于是向西过十二时区,日期则要加一天,则为9月6日8点。

⑶ 一个关于区时的高一地理题

西八区的区时抄用的是150W 的地方时袭。
0时在9时50分的西侧,所以该地在150W 西侧,
具体的经度差是9时对应135度,50分对应的是12度30分, 加起来就是147度30分, 西经150向东147度30分就是92°30分 E

⑷ 求地理必修一时区。时间计算的题目,越多越好!!!

当北京时间为9月15日上午8:00时,纽约的区时为几日几时几分?(已知纽约在西五区内,北京在东八区)请写出详细容的计算过程,每一步要有文字说明

从29°30′N、106°30′E,穿越地心到地球另一端表面,共用去5个小时,到达地表是,当地时间为11月28日2时。求从29°30′N、106°30′E(原地)出发时的北京时间是?

格林尼治时间2004年10月28日11时,欧美天文学家通过太阳观测卫星探测到太阳爆发了强烈的活动.伴随太阳活动的带电粒子流大概在美国时间(西五区)29日正午时分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大约为多少?

⑸ 关于高一地理时区的一道题

前提信息:
a.整个地球被分成24个时区,每一个时区15°,每一度为4分钟;专
b.西十二区与东十属二区共占15°,西十二区为W180°-W172.5°,东十二区为 E172.5°-E180°,W7.5°-E7.5°为零时区;
c.区时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时间;
由上信息可得出:
(1)区时的计算
西经110°位于西七区,东经110°位于东七区,中间相差15个时区;
西七区的区时为6:05,往东算十五个时区可得出东七区的区时是21:05
(2)地方时的计算
区时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而东七区的中央经线是105°,与东经110°相差5°,每度相差4分钟,5*4=20分钟,可以得出东经110°为21:25分。
希望我的解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⑹ 求高一地理有关于时区和区时以及地方时的练习题及答案

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因经度的不同而产生时刻之差,就是地方时差,因经度而不同的钟表时刻就是地方时。地方时与经线度数关系很大,计算地方时往往用到下列规律:
A.同经度地方时相等;
B.东早西迟;
C.经度相差15°的两地,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的两地,地方时相差4分钟;
D.南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交汇点,不能计算地方时;
E.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的选用,依两地相对的东西方向而言,若所求某地位于已知地方时一地的东方,选用“+”号;若所求某地位于已知地方时一地的西方,则选用“-”号;即东“+”西“-”。公式中的经度差计算,若两地位于0°经线的同一侧,两地的经度数相减即为它们的经度差。如东经120°与东经90°的经度差为30°。若两地位于0°经线的两侧,两地的经度数相加即为它们的经度差。如东经30°与西经30°的经度差为60°。简言之,以0°经线为界,经度差计算是“同(侧)减异(侧)加”。
可根据上述规律、公式计算:已知位于东经50°的A地为10点整,求位于东经
105°30′的B地的地方时为几点几分?位于西经30°50′的C地的地方时为几点几分?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人们创立了标准时制度,其中的一种标准时制度就是理论区时:按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具体来说,全球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分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东1区至东12区;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1区至西12区,东12区与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数为
15°的整数倍 。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20°,东10区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50°,正好是15°的8倍、10倍。区时就是指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同一时区内区时相同。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早西迟,从中时区向东,每增加1时区,时间增加1小时;从中时区向西,每增加1时区,时间减少1小时。这样,东12区比西12区的时间整整快24小时即日期相差1天,但钟点相同,东西12时区的中央经线180°经线被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理论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以统一本国的时间,如我国领土跨5个理论时区,全国却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即“北京时间”。
区时的计算公式是:
(1)时区数的计算
某地时区数=某地经度÷15度(商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四舍五入的整数商即为时区数。)
(2)区时的计算
某地的区时=已知时间±时区差(“±”号的选用类似于地方时计算中的东“+”西“-”;时区差的计算,以中时区为界,同侧减异侧加)

可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已知A点(东经120°)的区时为12点,位于东经31°的B点、位于东经156°的C点、位于西经29°的D点的区时各是几点?

⑺ 高中地理一课一导的时区的题目

1、飞机穿过了11个时抄区袭
从动8区向东到东西12区经过了5个时区,从东西12区向东到西5区经过了6个时区,共11个时区
2,飞机起飞时的华盛顿的区时是6月4日的21点
时间计算按照东加西减的原则,时区差按同减异加的原则,东8区与西5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小时,西5区在西边,在东8区的基础上减去13小时
3,飞机到华盛顿时,当地时间是第二天的16点20分
算出了起飞时华盛顿的时间为6月4日的21点,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飞机飞行的时间,21+19小时20分,即6月6日的16点20分

⑻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知识通解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若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今曰”的范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
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曰出曰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点(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
曰出时间=12-昼长/2 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12+昼长/2 或曰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⑼ 高一地理必修一 关于时间的题目(飞机飞行)

你这题目100%的有问题
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乙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版平线上?
这什么意思,难道北纬权60度的日出时间会是1点30分??
北纬60度的最大昼长才18小时29分(别问为什么,这是事实!)
所以不可能存在北纬60度的日出时间会是1点30分!!

在去看看题目吧,要不这题是不对的!

⑽ 高一必修一地理题

B点时间乃是正午12:00,北京时间需要经度信息才能确定,图上并没有其他相关提示,所以能否拍题目全图来看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