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高中地理必修二思维导图第三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思维导图第三章

发布时间: 2021-02-20 19:18:03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 求大神帮忙列出它的知识点 重点 最好在课本上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农业的一般区位因素,从具体农业部门的生产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需要上分析。 1、全面分析 如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条件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品种优良;土质疏松;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廉,成本低;市场广阔;符合“退耕还林”工程需求,有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有利于水土保持。 2、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分析 (1)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地域分布。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2)限制性因素:指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农业生产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限制性因素(或添加)得到满足,该因素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不再是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而河西走廊由于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使该地区能够进行粮棉生产,当地水源就成了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3)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都有其主导因素。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然后
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例如 因素 例子(主导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 海南橡胶、青藏高原的青稞、亚热带的柑橘、珠三角三季稻 水源 南方的水田、北方的旱田、西北的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 地形 横断山区的垂直农业、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梯田生产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东北的大豆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城郊的花卉、蔬菜、乳畜业 交通运输 园艺业、乳畜业应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工厂化养殖 政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商品粮基地建设 注意: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南疆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光热条件优越。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三、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区位 名称 主要分布区 生长习性 农业区位的选择 粮食作 物 水稻 “亚洲的粮食”——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 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 及、尼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36°N) 玉米 单产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小麦 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 水热要求不 高;耐寒耐旱、 适应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 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 冬小麦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麦一般春播 秋收 糖料作 物 甘蔗 拉丁美洲、巴西、古巴、亚洲,我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 喜高温,需水 肥量大,生长期长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甜菜 亚欧大陆、北美的中温带地区,我国 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 喜温凉,耐盐 碱、干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饮料 茶叶 亚洲的印度、中国、斯里兰卡 喜高温多雨、怕涝 红壤等酸性土壤 咖啡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现分 布于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埃塞俄比亚等 喜高温多雨 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 可可 可可树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现以非洲为主,拉丁美洲亦生产 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 要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保护, 本身抗风力弱。所以在热带雨林带海拔 较低处,可可树生长茂密。 纤 维 剑麻 剑麻原产于墨西哥,从西沙尔港出口, 因而也叫“西沙尔麻”。现非洲的坦桑尼亚占世界总产量的60%。 喜高温耐旱 黄麻 原产于东南亚,现主要产在南亚地区。 孟加拉国黄麻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黄麻在我国南方种植很广,浙江省最多 喜高温湿润气 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 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亚麻 温带地区的中国、俄罗斯等 喜凉爽湿润气 候和肥沃壤土 长日照作物 橡胶 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喜高温多雨
棉花 美国中央大平原、埃及、中亚;我国则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南疆 喜高温 光热充足,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 名称 主要分布区 生长习性 农业区位的选择 水果 柑橘 原产于我国,北起秦岭南麓,南到雷 州半岛,西起藏南察隅,东到台湾岛 都有出产。 喜温润,怕寒冷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苹果 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出产最多 喜光、较耐寒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油料作 物 花生 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产 量占全国1/3以上 喜温干燥、砂质壤土 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趋势,扩大到黄淮海平原、辽宁 以及华南地区;四川产量全国第一 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湿热森林地带。 芝麻 原产于非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 暖温带、亚热带种植最多,主要分布在河南 喜温耐旱 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不耐涝。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油棕 原产于非洲。广泛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湿热森林地带。 喜高温多雨、 充足阳光和湿 润肥厚的沙壤 土 大豆 原产于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东北黑龙江为最多。 为中温作物 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 出口农产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等地 (6)世界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概况 国家 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主要农业区 农业生产特点 日本 水稻:平原地区 果树、茶:丘陵地区 沿海及河流冲积平原区 耕地少,现代化程度高,小农经营,精耕细作,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 印度 水稻:东北部及沿海平原 小麦、甘蔗:恒河平原 恒河平原 耕地面积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茶叶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棉花:德干高原中西部 黄麻、茶:东北部 埃及 长绒棉: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 尼罗河冲积平原及三角洲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灌溉便利,有利于长绒棉的生产;长绒棉的产量占世界一半左右,是著名的出口商品 德国 北部平原:小麦、黑麦、马 铃薯、甜菜南部山地、高原:葡萄、烟草、水果、啤酒花 乳畜业区在北 部沿海;种植业区在中南部 南北两地地形差异大,农业有较大差异;耕地劳力都不足,侧重于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英国 小麦:东南部平原 乳畜业:西部、西北部山地 东南部平原 以乳畜业和园艺业为主,农业不占重要地位,机械化水平高,粮食不能自给 俄罗斯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分布着 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以北分布着亚麻 伏尔加河、顿河流域 耕地面积大,订分布在东欧平原的中、南部;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 巴西 咖啡、甘蔗、香蕉、剑麻、大豆、可可、柑橘、玉米,都分布于国土东南部沿海 东南部沿海平原 农业发展较快,机械化水平较高,农畜产品出口较多,咖啡、甘蔗、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7)我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比较 类 型 名称和分布 特 点 九大商品粮基地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 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 江淮地区 增产潜力较大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粮食商品率较高 五大商品棉基地 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 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海平原、南疆 夏季高温,光热充足的温带地区,收摘时天气晴朗。 糖料作物基地 甘蔗 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热带、亚热带地区)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温带地区)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重要性居首位的油料作物 油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的趋向。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出口农产品基地 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主要农产品是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

2. 地理高一必修二1-5单元思维导图

3. 高中化学必修二的第三章思维导图

高中必修二历史“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不要谢别人,要自己动笔画!因为现成的图,照抄是没有意义的,思维导图,重在思维,价值在画图时的思考过程,画时思考才启动,对知识的理解才加深!

4.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5.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快慢的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

(1)工业革命以前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低 原始社会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高高较低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2)工业革命时特点 高低高(18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
(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3)近现代 特点 三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3、人口零增长国家: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等
人口负增长国家;英国,比利时,芬兰等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 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5、世界人口达到50亿:1987 7 11 达到60亿:1999 达到65亿:2006 2 28
年龄结构0——14岁65岁(中国60岁)以上
年轻型大于等于40%小于4%
成年型30%——40%
老年型小于30%大于7%|60以上大于10%
自然增长率小于等于1.0%为低增长,出生率小于等于1.5%为较低增长

6.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思维导图

7.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框图,知识框图就好。不用详细

1、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条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世界农业发达地区
我国农业发达地区
气候
光热
与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产量关系密切
光热于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
东部季风区内光热和降水配合较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
水分
年降水量小于250号么的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不足,需要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灌溉——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合谷、湖畔、山麓地带
西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等灌溉农业地区
地形
平原——耕作业,地平土厚,有利于实现税利化和机械化生产;山区——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
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
土壤
肥沃的土壤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温带草原和肥沃的冲积平原
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紫色土

2、 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区位因素
生产特点
问题及解决措施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东南亚、西亚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人多地少种植历史悠久
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加大科技投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

商品谷物农业
美、加、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地广人稀、工业发达、科技先进
商品率高、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业一体化
农业成本高,耗能大
大牧场放牧业
美、澳、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干旱、半干旱气候
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乳畜业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市场、饲料供应
机械化水平高、轮转放牧与圈羊相结合
动物疫病的防治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市场适应性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

8. 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章和必修二的第二 三 四的思维导图



来自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私以为很赞。
稍后发必修二的图
希望能够帮到您,若满意就给个采纳吧谢谢!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