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地理第五单元测练题答案人教版
⑴ 初一上册地理试卷1-5单元。(含答案)
中图版初中地理中考复习速成纲要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1.地球形状特点?(p2)
地球是一个____稍扁、____略鼓,不很规则的__体。
2.地球平均半径( ) 地球赤道周长( ) 地球表面积:( )
3.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赤道周长约___千米。
4.____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___是地球上的最北点。___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5.同赤道平行的线,叫____。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____。经线与纬线都有无数条,经线呈____方向,纬线呈____方向。
6.本初子午线也称______,通过英国伦敦________天文台原址;赤道也称____,是____半球的划分界线。
7.经度如何划分?纬度如何划分?本初子午线以西直至180°经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北直至90°纬线称____,用字母__表示;赤道以南直至90°纬线称___,用字母__表示。
8.东西半球如何划分?南北半球如何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____往东至____为东半球,____往西至____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以北为北半球,____以南为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我国位于__半球。
9.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指示方向、长度是否相等、0°线为哪一条、经度和纬度怎样划分、是全圆还是半圆)
10.读P19图C的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c图中,哪些是经线?哪些是纬线?(2)写出点甲、乙、丙点的经纬度。(3)在图上标出点丁(东经20°,北纬40°)、点戊(60°E,30°N)的位置。(4)点甲在点乙的____方向,点甲在点丙的____方向。(5)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6)从东西半球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半球;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半球。从五带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__带。从低中高纬的划分来看,甲点位于__纬。
1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W,89°S B、80°E,40°N C、180°W,71°N D、10°E,1°S
12.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 60°N B、180° 17°N C、0° 26°N D、19°W 15°S
13.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 魏格纳 D 郑和
1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C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D赤道
15.本初子午线是 (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
1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温带,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南温带,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北温带,中纬度
17.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各题: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 (2)A位于B的_______ 方向。A、B均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 (3)点C、D都在赤道上,C位于D的_______ 方向。根据地球自转规律可以判断C、D中先看到太阳升起的是______ 。 (4)由图可看出,A、B、C、D都在 (东、西)______半球。
这节特重要!
⑵ 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训练人教版第五章答案
B B A C D C A D D C D D A
⑶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单元测试题答案,追加分
哪个版本的?
⑷ 初一上册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011年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满分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A. 哥伦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纳提出的 D. 我们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 寒带气候区 B.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C.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 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8.关于目前人口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B. 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 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
D.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9.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终年炎热
C. 暴风骤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 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14.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A. 对流雨 B.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昼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宿迁的玲玲感觉
A.白天越来越长了 B.黑夜越来越长了
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8.宿迁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经济贸易摩擦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0.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 红十字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
2.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 )
3.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 )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 )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 )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区域通常表示云雨区 ( )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8.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热带 ( )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 ( )10.国际合作只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三. 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A 2、C 3、C 4、D 5、B
6、C 7、A 8、B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D
16、A 17、A 18、B 19、D 20、C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2)①太平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3)亚洲 太平洋
(4)苏伊士
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气温 降水
(2)A B
(3)少(较少、极少、干燥、干旱) 多(较多、湿润、多雨) 地中海
(4)高温(全年高温) 多雨(全年多雨、多、多且均匀) B
⑸ 大显身手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测评卷答案
你把题目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