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地理图形填空题
❶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 填空 帮忙填填
1.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 长城
2.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卯
3.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
4.风成说 中亚内 蒙古 西北 东南 水土容流失
5.黄土地形 人为破坏
6.石灰岩 白色岩漠
7.温带季风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8.平地少,斜坡多。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和垂直裂缝许多物质溶于水。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9.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10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遇建梯田和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❷ 八年级地理填空题,请帮忙.
1、南 北 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夏季风 火烧寮
3、台风 寒潮 洪涝 旱灾
4、季风 雨热 大陆性强
5、低 高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38、夏秋 南方
❸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理填空图册所有的页填空题及答案
没有你的填空图册,建议拍照过来,只把不会的拍照就可以了。其他的自己查课本和地图写好了。 祝学习进步 !八年级上册地理地理填空图册所有的页填空题及答案
❹ 求助八年级上册地理填空题100道 有多少写多少 急急急急!!!!!
1.我国陆地面积是______km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数为 ______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以上。我国共有_____个民族,各民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的___部,世界上最大的洋______的____岸,有众多的______和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国家。
3..各民族中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族。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人口最多的省区________。 我国的内海有_______和_________。
4.我国人口 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每年新增人口为______万左右。我国被称为“日光城”的地方是____________。“聚宝盆”是指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______人/平方km。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______倍多。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___,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___。
6.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收回的时间是_______ ;_______收回的时间是______。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是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的简称是______。
7.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
17.我国的民族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呈 ____________。
18.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9%降到1999年的0.88%,全国共减少出生人口2.5亿人。原因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
19.泼水节是我国的少数民族_______的盛大传统节日。 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四省区穿过,从东到西省区排列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太行山山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季风区降水_____,非季风区降水_____。
21.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河段,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___,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________。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___________。
22.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沟通了五大水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最常见的山地灾害有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 影响我国气候分布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
24.美丽的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分布在___________岩地区,是典型的__________地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__________高原 。巫山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
25.四川盆地的土壤颜色属于___________。我国的四大高原中,面积居第二,且又是地势最平坦的高原是___________。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省区是____________。
26.下列城市: 广州、北京、武汉、漠河,夏至日昼长时间由长到短排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地形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高原是_____________。古诗“会当凌绝顶,一览重山小”说的是我国著名山_________。属于“黑土地”的平原是_________。
28.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是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_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_________。
29.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是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 。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属于_________。
30.具有运价最低、运量最大的特点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既是海港,又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的是____________。
31.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实现从 “门口到门口”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我国历史上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米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一万辆摩托车从重庆运往上海,最佳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那达慕大会是我国的一种少数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该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
33.从我国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差异来看,南北方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 我国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
34.黄河下游支流比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5南方夏季高温,并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号称“天府之国”的是________地形区。
36.长江最大的支流是_________。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太行山脉走向是________。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西藏牧区的主要畜种是__________。
37.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在我国农业的各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__________。 我国江南“鱼米之乡”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__________。
38.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是 __________。被称为发展经济的“先行官”的是__________。
3我国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致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40.黄河冲积成的两个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塞上江南”。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____,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___。
41."地上河"是指黄河的________游河段。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最大的咸水湖是_______。
42. 我国的地势总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我国地形西部多以______、______和_____ 为主,东部则以_____和______ 为主。
4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从上海到昆明,东西铁路干线依次相连,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土地资源的用途和利用情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5.地球上的水,_____%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量的______%。地球上的水资源,绝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__。
46.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________%。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___________。
47.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很多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和一月________℃等温线一致。又是我国干湿地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温度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线,河流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分水线。
48.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有大小支流___________多条,通航河道___________条,干支流通航里程达___________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_________,货运量的____%。
49.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交通枢纽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_____运输枢纽,如________;有的是_______运输枢纽,如____________。
50.长江干流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_________。长江河段划分是:上游、中游的划分是_______,在_____省区;中游、下游的划分是______,在_______省区。长江最长的支流是_______。
53.桑基鱼塘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可以分为四类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耕地的南北差异比较明显:南方_________,北方_________。
54.我国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就是利用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布局在_________的地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黄河的河段划分是:上游、中游的划分是__________,在__________省区;中游、下游的划分是__________,在__________省区。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____________。
56.我国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
57.黄河的发源地是________。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____。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_________,夏季最热的地方是_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58. 我国的河流自北向南汛期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 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总的说来,东部地区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_______气候。青藏高原是独特的_______气候。
59.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是: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______mm的_________地区。
6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时间____________;空间_________。水能蕴藏较大的地带一般为____________。我国的科学家号称“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___________。
6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63.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陇海线和京广线交汇处的城市是_________。
64. 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 ,该城市又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我国盛产苹果的两个半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_____________ 。
65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_______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
66. 我国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 的分布特点。我国的全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__,世界水日是____________,中国水周____________。
68.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_________是我国建立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是以_______和_______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_____含量很高。
70.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_____________;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_____________,也是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保证。
❺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填空 帮忙填填
1、( 新疆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这里是一个以(维吾尔族 )( 回族 )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请你用简单图示地形特点。
3、新疆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降水(稀少 ),气候( 干燥 )。
4、在(塔里木盆地 )和(塔里木流域 ),分布着星星点点的( 绿洲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 冰雪融水 )和(塔里木河 )。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的( 荒漠 )。
5、新疆( 塔克拉玛干 )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该地区最容易荒漠化。
6、新疆有数千个( 绿洲 ) ,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里(热量充足 )( 昼夜温差大 )(水源丰富 ),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7、 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人们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 )等水利工程,发展了特设鲜明的( 绿洲 )农业。
8、 新疆主要农作物有(棉花 )(玉米 )(高粱 )等,特色农产品有(哈密瓜 )( 蟠桃 )和( 长绒棉 )。
9、 在沙漠广布的(塔里木盆地 ),油气资源丰富,其中天然气占全国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的( 28% )。
10、 西气东输工程西起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 ),东至(上海 )
11、西气东输工程为东西部地区带来哪些好处。(简答)
东部:缓解能源紧张现状;是能源与经济优势相结合;改善东部大气环境
西部: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
1、珠江三角洲位于( 广东省 )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 港澳 ),与( 香港 )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南 )大门。
2、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其中(深圳 )(珠海 )位于珠江三角洲。
3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 ),创办了一大批对( 劳动力 )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服装业 )(玩具制造业 )( 食品加工业 )等。
4、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场 )为基本模式,前店是指(港澳对外贸易 ),后厂是指(珠三角制造加工 )。
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部门以( 轻 )为主,而辽中南以( 重 )为主。(轻重)P54
6、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是(梓琳港澳 ),而辽中南依托( 靠近俄罗斯,韩国朝鲜 )。
7、城镇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和(用地面积增加 )。P56
8、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为( 后期成熟阶段 ),而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不到( 成熟阶段 ),急待加快发展步伐。
9、西双版纳位于我国( 云南 )省境内,地处( 横断 )山脉最南端,南部和( 缅甸 )( 老挝 )接壤,还以(澜沧江 )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水能 )资源十分丰富。
10、西双版纳是除( 东北 )省之外,我国( 森林 )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P58
11、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如( 野象 )( 金丝猴 )(孔雀 )等。
12、西双版纳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苗族 )(傣族 )(彝族 )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
1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 )优势和(地理 )优势,使( 旅游 )业迅速崛起称为重要支柱产业。
写完后可以对改一下,一味照抄不好,要学到真东西。
❻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空题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华北平原 地上河
荒漠化 生态破坏 缺水浪费
水坝(进行水能开发) 开展水土流失 防治污染
植树造林
❼ 八年级上地理填空题 (越多越好)
黄河的忧患: 1.黄河中游流经___高原,____严重,大量泥沙入河。下游流经专____平原,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属高,形成“_____”,产生下游水患。 2.此外还出现了上游土地_____严重,以及____、缺水____、水污染等问题。 3.治理措施:在上游建设_______,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______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此外,还要治理荒漠化,节约用水,防治______,流域内统一调度用水等。 4.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__。
❽ 八年级地理填空题
1.气候的两个基来本要素是自【气温】和【降水】。
2.气候的变化有【日】变化和【年】。一天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
3.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沿海温度向内陆递减】,【南北温差较大】。
4.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称为【支流】。
❾ 求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填空题50道带答案
要填空题还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