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解答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解答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2-20 00:10:00

㈠ 2009-2010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测试题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答案

你到新华书店找啊!

㈡ 七年级上册地理轻巧夺冠第4章世界气候的答案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自主梳理
一、较近短多变
二、多年稳定性
三、l.气温(最高和最低) 阴天或晴天 降水的可能性
降水的强度 风力的大小 空气的能见度
2.云层(或云雨区) 陆地海洋
讲练互动
变式训练:
1.D解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特征,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前三个词语用来形容短时期内易于发生变化的天气现象的;终年寒冷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特征,时
间久,具有稳定性。
2.解析:因为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此空容易被误填成“陆地”,而实际是因为晴天无云才显示出陆地的颜色,题干中问的是北京地区的天气情况,所以要填写“晴天”。
答案:晴天
同步测控
1.解析:天气具有多变的特点,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往往不同。短时间内天气从阳光灿烂变到乌云密布正说明了这一点。北京和济南同一时刻天气的不同说明了不同地区同一时
刻天气差别很大。
答案:多变的很大
2.B解析:气候是长时期较为稳定的天气特征,天气的特点是短时而且多变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天气也往往差别很大。A项忽略了天气多变的特点,今天下雨并不能表示明天肯定下雨。C项混淆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夏季时间长,是描述气候的,不能用表示天气的“多云”和“暴雨”来形容。D项
忽略了不同地区天气可能不同的特点。
3.D解析:天气预报一般预报一天当中的最高温、最低
瀚燃瓣。醢
5.B解析:该天气符号为台风符号,所以天气状况是沙尘漫天。
6.B解析: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云雨区。由此判断济宁当时为阴雨天气。
7.B解析:风的天气符号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端表示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三道风尾表示6级风。
8.B解析:污染指数为0~50表示空气质量状况优,51~100表示良,l01~200表示轻度污染。
9.A解析:不同的天气状况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影响。A表示晴天,B表示中雨转小雪,c表示大雨,D表示大雪。因此A项二最适合晒稻谷。
10.B解析:气候是长时期较为稳定的天气特征。B项的描述表示季节的变化,为气候特征。
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天气预报(实质上还是天气符号)的知识。常用天气预报的符号要熟练掌握。图中表示阴天的符号在左,晴天的符号在右,表示天气将由阴转晴。风
杆中风尾在左下表示西南风,每道横线为2级,两道表示风力为4级。8℃表示该地最低温,20℃表示最高温,日较差是指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表示一天当中冷热变化的幅度大小。
答案:(1)阴 晴
(2)西南4级
(3)8 20 12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天气预报符号的正确审读,并结合地图进行查询,强化天气预报的空间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差别较大。
答案::阴27~35℃ 阴转晴 25~33℃ 雷阵雨22~31℃ 大雨26~32℃
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空气质量的知识。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少,对人体健康有利。空气质量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答案:(1)良轻度污染优
(2)工业排放出的废气污染了空气(回答合理即可)
(3)南宁(或C)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材料内容主要传达了持续高温的信息,所以回答此题应该从高温产生的影响入手。高温对各行各业不同部门的影响是不
同的,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应注意辩证地回答。
答案:(1)高温容易引起中暑等多种疾病。
(2)高温有利于农作物旺盛地生长。
(3)空调、冰箱、风扇等降温设备热销。(答案不唯一,合
理即可)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自主梳理
一、l.空气 ℃
2.气温
二、l.(1)温度计
(2)3~4
2.(1)擞勰≤煞平均气温分布
_

三、l.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的程度
2.雨量器ram(毫米)
3.(1)空气上升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2)对流
(3)下降 地形
(4)锋面
四、l.不均衡
2.世界年平均降水量
3.多 少 多 少
五、表格坐标图等值线图
讲练互动
变式训练:
1.解析:A图因为最冷月为7月,四季分明,所以是南温带;C图一年当中多数月份气温在0℃以下,最低温在一25℃以下,7月气温最高,所以是北寒带。
答案:A南温带,8热带,c北寒带。
2.解析:甲图7月份气温最低,说明在南半球,此时降水量最多,所以说冬季降水多。
答案:甲
3.A解析:A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同步测控
1.D解析:虽然中午太阳高度最高,但因为热量有个积累过程,同时地面的热量向空气中传递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天当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即地方时l4时。
2.B解析:气温年较差是一年当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为25.8℃一(一2.8℃)一28.6℃。
3.c解析: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顾名思义应该是等温线。在这条线上,每一点的温度都是相等的。同样的原理对于等高线、等深线、等降水量线也是适应的。
4.B解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厦门的纬度位置较低,因此气温较高。春节,北方气候仍然寒冷,所以北方居民选择去南方较暖
的地方旅游欢度春节。
5.B解析: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寒冷。从均温上看,该地位于温带地区,从最热月的月份来看,应该是北半球,所以是北温带。
6.D解析: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密切,它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窗子上结冰,是由于气温低,水汽凝结所致,是一种物理现象。
7.B解析:北京位于北温带,悉尼位于南温带,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因此此时悉尼比较寒冷。
8.B解析: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的程度。而大气中水汽凝结的主要方式为空气上升冷却。
9.B解析:赤道地区光照强,气流上升到高空遇冷,水汽凝结易形成对流雨。
10.A解析:年降水量是指一年的降水总量。
11.D解析:等温线图和等降水量线图主要反映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反映一个地区气温扣降水季节变化状况用
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12 D
旗 . 解析: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接受的光热多,所以 13.C解析:赤道地区降水最多;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14.B解析: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B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势(海拔高度)对气温、降水的影响。地势影响气温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l 000米气温下降6℃。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降水丰沛有利于树木的成长。
答案:(1)2 000米左右800米左右
(2)8
(3)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容易成云致雨,降水丰富,所以植被茂密。
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图可知,世界气温从赤道到两极逐渐降低,A点的气温高于30℃,B点的气温低于0℃。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南半球的等
温线比较稀疏,因为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比北半球的大,海陆性质单一,气温变化较北半球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因此C点气温高于D点。
答案:(1)赤道到两极
(2)密集差异大
(3)稀疏差异小
(4)高于低于
(5)高于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6)非 南极
1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知识。由图知,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赤道附近,南极地区降水较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于大陆东岸;在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答案:(1)赤道 4
(2)少
(3)少 多
(4)少多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自主梳理
一、l.太阳高度低纬度多高纬度少
2.最大最强降低
二一l太阳辐射
2.66.5。南北回归线太阳高度
3.昼夜长短极昼极夜 四季更替
4.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三、l.低 高
2.不同
四、l.阴 阳
2.多少
3.降低0.6℃
五、l.人工造林修建水库
2.升高
3.高小
讲练互动
变式训练:
1.C解析:夏囊,瘫l黪赢;鳜j疑豢臻,太阳高度大,旗杆的
熬磊◇麓镄●溪《囊l蘩戆鬻赣鬻鬻i鬻囊滋萋鬻囊羹蠹l。,。

2.B解析:昼夜长短、极昼、极夜、四季变化都是地球公转引起的,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与日出时间关系密切,而这又与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有关。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引起的。
3.解析:从影响气候的因素方面来考虑。这里要从海陆因素回答。
答案:青岛、秦皇岛、大连都位于沿海。在夏季,沿海比内陆凉爽。
同步测控
1.A解析:赤道和两极地区纬度差别大,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南北两极则很小,甚至有极夜现象,所以气温差别非常大。
2.B解析: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低纬度地区则常年炎热,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3.D解析: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原因是潮湿气流在爬山过程中海拔升高,饱和空气降温,形成降水。在背风坡沿坡下沉时会升温。但是迎风坡不一定就降雨,所以迎风坡的气
温不一定就低于背风坡的气温。
4.D解析:赤道地区气温高,存在雪峰现象,是地形地势因素的影响。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A解析: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不同,夏季,陆地和海洋在同样强度的阳光照射下,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而海洋正好相反。
6.A解析: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地区发生极昼现象。
答案:(1)略
(2)南回归线 l2月22日 冬至夜昼极昼等长
8.C解析:南方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辐射强,气温高,
所以临近冬季,北方的大雁去南方过冬。
9.C解析:北戴河位于河北东北方向,靠近渤海,夏季海洋气温低,北戴河靠临海洋,也就靠近冷源,从而成为避暑胜地。
10.B解析:每升高l 000米,气温下降6℃,据此可以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2一(一2)]℃÷6℃/l 000米一4 000米。
11.D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是受地形的影响;海南岛和黑龙江北部气候的差异是受纬度的影响;北京与塔里木盆地相比,青岛与济南相比,前者均比后者距海近,气候的差异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拔对气温的影响。用海拔较高的数值减去海拔较低的数值,可以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
逐渐降低。海拔高度每升高i00米,气温下降0.6℃,则A的气温为12℃[(1 200—200)米*0.6℃/l00米一6℃]。
答案:(1)1 050
(2)C A
(3)6
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以及对等温线图的判读能力。根据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在北半球等温线值由南北逐渐递减,在南半球等温线的值由向南向北逐渐增加。在图中,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答案:(1)全球气温变暖。
(2)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3)略(JA限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答即可)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自主梳理
一、l.赤道亚马孙刚果马来
2.热带雨林非
3.印度 中南
4.南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 ,
二、l.亚热
2.东南部东南部东南部
3.南北纬30。~40。西 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多雨
三、l.东部
2.中 西
3.北美俄罗斯加拿大海陆位置从温带森林逐渐
变为森林草原、温带草原、半荒漠,直到荒漠
四、l.极圈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冰原
2.高山高原青藏
讲练互动
变式训练:
1.A解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纬度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的面积最广。
2.解析:气温年较差是最热月的温度减去最冷月温度的差值。根据雨热搭配状况解答第(2)题。
答案:(1)B A
(2)A C B D
同步测控
1.解析: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得到太阳热量多,终年高温且蒸发旺盛,大量水汽对流到高空,遏冷凝结形成降水,所以全年降水丰富。
答案: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
2.A解析:大陆内部缺乏水汽输入,降水少,气温变化剧烈,是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东海岸。
3.A解析: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有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部;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
4.A解析:热带气候都是高温,但是降水却有很大差别。终年高温多雨主要位于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5.B解析:亚热带是指温带的较低纬度部分。
6.B解析: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
7.B解析: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1.解析: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高温少雨;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二茎雾姜蒹藉冀:差攀娄三军嘉::二≥么羹亲善萎芝候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夕、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果了乒x_一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和多雨,夏季炎热少雨的地中海气候,东岸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40。N附近大陆西岸往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形成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中部距离海洋较远,一般形
答案:A.温带海洋性气候 8.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E.亚热带季风气候
13.c解析:斑马、长颈鹿等是热带草原所特有的典型动
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做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并能对降水量和
答案:(1)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苔原气候
(2)A① B③ C④ D⑥
(3)终年炎热干燥终年高温多雨地中海东多雨季节
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读图表能力,学会通过数字总结
答案:(1)丁 四个城市中1月均温丁的最高
(3)亚热带季风气候

㈢ 七年级上册地理所有答案

地理七年级上半学期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卫星图片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
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
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总在地平线以下,产生了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上,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2、方向 3、图例
第二章
1、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亚洲面积最大,为4400万平方米;大洋州面积最小,为900万平方米。
2、四大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北冰洋面积最小)
3、大洲的分布:
北半球 亚洲、非洲、北美洲、欧洲 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
南半球 南极洲、大洋州 东半球 亚洲、非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西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
4、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 山脉、河流、海峡
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 丹麦海峡
5、海峡: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6、半岛:半岛是绿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7、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以及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
5、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版块、非洲板块。
7、海陆分布特点: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8、红海处于板块的开展边界,地中海处于板块的碰撞挤压边界。
9、大西洋是由地壳板块张裂运动造成的,喜马拉雅山是由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10、跨洲国家: 埃及:非洲、亚洲 俄罗斯:欧洲、亚洲 土耳其:欧洲、亚洲
第三章
1、 天气的特点:
①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的时间里的天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有时候在几分钟之内,可以由阳光灿烂变为乌云密布。
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气温分布规律:
①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年平均气温高于2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之内。
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④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较弯曲,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各地降水多,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④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比大陆西岸多。
⑤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不沿海地区少。
4、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海洋上2月最高,大陆上8月最低。
2、 等温线的特点: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 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 各个地方的气候特点:
①赤道地区,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②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③我国东部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5、 各类气候主要分布地区:
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非洲赤道地区,亚洲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亚马逊流域。
②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
③温带地区,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中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6、 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7、 气候概念: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
第四章
1、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3、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4、 人口稀疏地区:沙漠、雨林、高原、山区、高纬度地区。
5、 乡村与城市的形态:
差别 交通 人口分布 建筑 生产方式
乡村 不发达 稀疏 分散、低层建筑 农业产业
城市 便利 密集 楼房层次高、排列密集 非农生产
6、建筑与环境地理的关系:
地区 环境 建筑分布
东南亚 湿热 云南傣族、低纬度地区
北非 干旱、炎热、风沙大 西亚、黄土陕西高原、内陆
极地 严寒、大风 冰屋
注:还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各大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

北美洲与亚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亚洲: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红海 曼德海峡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