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上地理地形模型橡皮泥

七年级上地理地形模型橡皮泥

发布时间: 2021-02-19 19:40:46

Ⅰ 1参照图1.38和图1.39,用橡皮泥制作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根据图1.38,比较一下是从b点爬到

c点到a点,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所以c点到a点比b点到a点容易.

Ⅱ 如何用粘土制作中国地形图模型

  1. 先在一个平面上画上中国的轮廓。

  2. 在轮廓内画上等高线

  3. 把黏土按各等高线形状做好并贴在轮廓上

Ⅲ 如何用橡皮泥做等高线地形模型

1.制作材料及方法

(1)山体模型的制作:用泡沫塑料制作成有缓坡、陡坡的山体。在绘出等高线图以后,按照一定的高程进行切割。山体最好切割成六层。每层穿两个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条制作成木框,呈长方形,每框内安上绷紧的透明塑料薄膜(木框最好制五个),每个塑料薄膜上分别绘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线。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个立柱。立柱上标高程。

(4)固定山体模型的木柱两根:木柱为圆柱体,长度以略低于山体模型高度为宜。在底板上开有两个安置木柱的圆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两层之间用磁铁固定。

(5)等高线图的绘制: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较厚的白纸,绘出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图一张,标明高程。

(6)安装:将山体模型的各层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

2.使用方法步骤:

(1)底板上有山体模型,向学生说明“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为550米。”让学生形成山体印象。

(2)依次加入每个高程(从100米到500米)相应的薄膜框架。侧视可见山体,俯视可见等高线图。

(3)将实体模型从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让学生观察底板及木框。这时,侧视仍可显出山体,俯视则可见清晰的等高线图。

(4)再将厚纸绘制的等高线图放到底板上,俯视时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大体重迭;而后将木框薄膜依次重迭在底板上,则见薄膜上的等高线与底板上的等高线相互重迭。

Ⅳ 怎么用橡皮泥做等高线地形模型 要简单制作步骤不要象课本那样的照搬

也许你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做,但是说实话,这种问题要说明白必须要分专步骤进行,否则你会发现如属果自己前面没做好,会导致后面也做不成,返工时最麻烦的.步骤写得比较易懂,你仔细看,一定能做出来.
1.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2.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cm.橡皮泥块的数量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3.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4.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5.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上,使纸环外面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6.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4,5
7.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8.重复第4步到第7步,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这样,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就做好了.

Ⅳ 地理模型的制作方法

1.找好材料:白乳胶,胶布(可有可无),报纸或不要的书本, 一个泡沫箱,纸皮,颜料,颜色笔,皱纸,在文具店买到的(可用纸巾代替) 2.把报纸捏成团,最好就捏结实点,不然到时会散开。然后如下图这样用白乳胶在泡沫箱底粘好,不过白乳胶比较慢干可以找东西放纸团上面压一压。直到粘满了泡沫箱的四分之三。

3.如图,用透明胶布粘绑住几个纸团,变成小山,现在比较丑,弄出来就不会了,用胶布粘绑的做出来的小山会更结实,我一些没用确实没有这么好,就是上完颜料后纸团会变松,崩开来,一些没有涂到颜料的地方就露出来了。蓝色的地方是用蓝色的皱纸贴上去的海,可以用海绵纸。

4.拿白色的皱纸铺到山上面,用颜料涂,让纸粘到上面,突出山的形状。

像这样

6.用纸皮画出沉积岩的示意图,最好用颜色笔涂上颜色,颜料不容易看,而且容易跟别的颜色混。

7.画好了沉积岩示意图就把他粘到火山的一边,如图,在山脚下洒一些沙子跟石头,用白乳胶粘住,泡沫箱周围可以用纸皮粘围住,比较好看一点。

这样就大功告成啦!我们学校举行地理模型大赛,我也是第一次弄,自己一个人弄的,祝我拿大奖吧,ojbk。默默地附上了模仿的原图

Ⅵ 七年级下地理怎样做地形模型

地形模型可以通过电脑构建虚拟地形,如Autocad,Arcgis等软件通过等高线、高程点等信息建立,实体的沙盘模型构建起来比较困难,不过更加直观.

Ⅶ 怎么用橡皮泥做等高线地形模型要简单制作步骤不要象课本那样的照搬

也许来你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做,但自是说实话,这种问题要说明白必须要分步骤进行,否则你会发现如果自己前面没做好,会导致后面也做不成,返工时最麻烦的。步骤写得比较易懂,你仔细看,一定能做出来。 1.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2.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cm。橡皮泥块的数量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3.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4.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5.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上,使纸环外面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6.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4,5 7.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8.重复第4步到第7步,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这样,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就做好了。

Ⅷ 怎样制作地理模型

1、实验方法简介
以木板为海平面,以5厘米为级差进行测量,先在山边木块上垂直地竖一根绿色标杆。
(1)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
a.将橡皮泥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
b.用手擦拭山体表面,使其光滑自然。
c.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
d.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
e.将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
f.在山体上表面用水粉涂上不同的颜色。
g.将山体块根据编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
(2)绘制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
a.分别将取下的山体块放在白纸上,用笔沿山体块边缘描线,注出相应的高度,就得到了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b.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在图的左下角把各种颜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围的图例画出来,这样就得到了用分层设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图。
2、活动素材
(1)实验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签,细线或细钢丝,垫板(木板、硬纸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颜料。
(2)每个小组一张活动任务表:描述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特征及判断方法的表格;小练习一题。
(3)课外资料一份,进一步了解实际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步骤。
3、细节把握
活动设计好了并不等于活动可以成功实施。一堂课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教师对细节的把握。

(1)绘图活动之前的“友情提示”

教师在多媒体投影仪上播放三维动画演示制作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及过程。
(2)每个班的小组平均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的山体模型(示例)是一致的,如此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更具有可比性。
总之,此模型教具以其科学性、简易性、实用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一件经过实践检验的自制教具就这样诞生了。自制模型教具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又是一件长期而平凡的工作。自制模型教具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实践,丰富经验,提高技能,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教材与学生,磨练意志,对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大有裨益。

Ⅸ 怎么用橡皮泥做等高线地形模型

也许你不喜欢按部就班地做,但是说实话,这种问题要说明白必须要分步回骤进行,否则你答会发现如果自己前面没做好,会导致后面也做不成,返工时最麻烦的。步骤写得比较易懂,你仔细看,一定能做出来。

1. 数一数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多少条等高线。
2. 将橡皮泥压成块状,每块厚1cm。橡皮泥块的数量和等高线的条数相同,大小和等高线地形图图幅大小相当。
3. 在已经画好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用剪刀顺着最外面的等高线剪去图幅范围以外的部分。
4. 将剪下的等高线地形图放置在橡皮泥块上,沿着纸的边缘将等高线画在橡皮泥块上。切去等高线外面的橡皮泥。
5. 再沿着靠近外面的等高线剪纸片,把剪下的纸环放置在上一步中做好的橡皮泥上,使纸环外面和橡皮泥块的边缘吻合。
6. 用剩下的地形图和新的橡皮泥块,重复步骤4,5
7. 把第二块橡皮泥块叠放在第一块上,使它的边缘和第一块上的纸环内圈吻合。
8. 重复第4步到第7步,直到把所有的橡皮泥块都叠放在一起。
这样,一个等高线地形模型就做好了。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