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地理卷子
1. 高一必修一地理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拿个邮箱来发你吧,不然就从网上自己下载,单元练习应该很多的
2. 高中地理必修一试卷
地理高一期末考(必修1)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40小题)
(一)基础过关(每题1分,共9分)
1.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 )
A.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白云
C.轮廓模糊的星云 D.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2.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液态和固态水组成的一个圈层 B.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
C.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D.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
3.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4.水循环的最主要的动力是………………………………( )
A.太阳辐射能 B.重力能 C.大气运动 D.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5.目前人类对水循环过程可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
A.蒸发和凝结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表径流输送
6.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是……………………( )
A.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B.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江河水、冰川、地下水 D.潜水、承压水、冰川
7.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 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调节全球水热分布 ②影响海岸线地形 ③给沿岸带来风暴潮 ④能加快海水污染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将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 )
A.花岗岩、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砂岩
C.砾岩、大理岩、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二)能力考察(每小题1分,共22分)
10.如图,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向西飞行,左侧是
高气压,右侧是低气压,叙述正确( )
A.飞机逆风飞行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D.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1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数据回答11—13题。
地点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2小时 13小时56分
1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此日太阳照射情况的是…………………( )
13.此时的地球所处的位置可能是下面(图1)中的……………………………………( )
A.1位置
B.2位置
C.3位置
D.4位置
( 图1 ) ( 图2 )
14.读右上(图2)“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完成15—16题。
15此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
16.此现象明显增多时,地球上相应的变化有…………………………( )
A.南极冰山融化速度加快 B.地球上火山地震频发
C.南极上空臭氧空洞范围明显扩大 D.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强烈干扰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8.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图中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字母“A” B.大气的反射作用—图中字母“D”
C.大气的吸收作用—图中字母“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图中字母“C”
20.读下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读针阔叶混交林在3个不同地点的山地上海拔高度分布表,回答21—22题。
地点 纬度 经度 高度
① 22°N 116°E 1500—2000米
② 42°N 118°E 600—1000米
③ 41°N 90°E 2200——2600米
21.造成①②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22.造成②③两地针阔叶混交林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坡向 D.降水量
23.表示南半球气旋的是…………………………………(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4—25题。
24.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5.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26—28题。
26.属于“向斜成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下列山脉或山地的成因与山地①的成因不同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华山 C.泰山 D.庐山
28.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一般应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29—30题。
29.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一a,②一b,③一c B.①一b,②一a,③一c
C.①一c,②一b,③一a D.①一c,②一a,③一b
30.与河流位置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31.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三)生活应用(每小题1分,共9分)
32.温州市在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是下列中哪一个节日……………( )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33.温州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4.当今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因而我国将来有可能出现………………( )
A.月份0℃等温线将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B.海南省的面积比现在要大
C.天山的雪线将要下降 D.我国暖温带将向北移
35.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上的风力大是因为…………………………( )
A.海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大于陆地 B.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陆地
C.海上的温度差别大于陆地 D.海上的气压差异小于陆地
36.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37.“海枯石烂”中的“石烂”是指外力作用中的……………………( )
A.风化作用 B.流水作用 C.搬运作用 D.堆积作用
38.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勃朗峰(46°N海拔4810米) B.麦金利峰(63°N海拔6193米)
C.文森峰(78°S海拔5140米) D.乞力马扎罗峰(3°S海拔5895米)
39.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浊
40.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岩石表层的崩解破裂——流水的侵蚀作用
B.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的侵蚀作用
C.天山山麓的冲积扇——风力的堆积作用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沙丘——风力的侵蚀作用
第二部分 综合题
(共60分,其中1—5题必答,6—9题选答2题)
1.完成方框中的内容,填答以下问题。(12分)
(1)把代表水循环各环节的字母填在上图方框内相应位置。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蒸发
D.降水 E.下渗 F.水汽输送
(2)此系统代表的是 循环,此循环能使 水不断得到补充, 得以再生。
(3)水循环通过各个环节使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 交换和 迁移。
(4)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图示类型水循环过程的有( ) A.黄河水注入渤海 B.天山冰雪融化 C.未登陆的台风 D.亚洲东部的夏季风
2、读天体系统层次图回答:(7分)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
A , B , C , D 。
(2)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是 图,比该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3)和B同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3、读下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7分)
(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运动,再形成 运动。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D>A>B>C B.C>B>A>D C.B>C>D>A D.B>D>C>A
4.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A、B、C、D分别代表4个不同
的大洋环流,读图回答。(7分)
(1)环流 、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环流 、 流经大陆西岸时应为寒流。
(3)在环流B的 部是形成大渔场的理想海区。
假如该图为大西洋,此处应是 渔场;
假如该图为太平洋,此处应是 渔场。
5、将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内容填人下列横线中,
使图中的生物循环完整化。(7分)
A. ;B. ;C. ;D. ;
E. ;F. ;G. ;
[选、不选]6、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注出各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按要求将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
A ,B ,C ,D 。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 和 。
(3)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有规律移动,在气压带和风带的过渡地带,可以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如C和D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
[选、不选]7、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位置上.
①高山草甸带 ②高寒荒漠带 ③常绿阔叶林带 ④高山针叶林带
A ;B ;C ;D 。
(2)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
同 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完整,其主要原因是 ;
(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
。
[选、不选]8、下图(图甲)中的AC为赤道,AB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将图甲中的晨昏线转绘在图乙上,并用斜线表示夜半球的范围(注意:图乙中虚线表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
(3)图中A、B、E三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纬度 ,经度 ;
(5)图中B点位于D点的 方向,E点位于F点的 方向。
[选、不选]9、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控制北京的天气系统是 ,其天气状况是 。
(2)此时控制漳州的是 气团,风向为 ;
(3)武汉、合肥受 锋面的影响,多 天气;长江流域进人 汛。
(4)郑州、长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
地理高一期末考(必修1)试卷答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一)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B C D A D B D D D
(二)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A D C A D A D B A
题 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 案 D D A D B A D C A
题 号 28 29 30 31
答 案 D D A C
(三) 题 号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 案 A B D B B A D B B
第二部分 综合题(共60分,其中1—5题必答,6—9题选答2题)
1、(1)
(2)海陆间,陆地水,水资源;(3)能量,物质;(4)A、D
2、(1)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D;太阳(3)河外星系
3、(1)
(2)垂直、水平
(3)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4)C
4、(1) B、D
(2)B、C
(3)西北
(4)纽芬兰,北海道
5、大气、二氧化碳、呼吸、无机盐、土壤、微生物、分解
6、(1)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副热带高压带、盛行西风
(2)A、E (3)地中海气候
7、(1)③ ④ ① ②
(2)山地垂直 从赤道到两极
(3)北坡山麓的海拔比南坡高
(4)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海洋性冰川(3分)
8、(1)作图略(2)3、6、9(3)A、B
(4)23°26ˊN,135°W(5)西北、东北
9、(1)高压、晴朗(2)暖、偏东风
(3)暖锋、阴雨、夏
(4)长沙、等压线更密集,说明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速大。
3. 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百度文库
1。天体 吸引 绕转 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宇宙
2。太阳内 哈雷彗星 76
3。地震波 纵波容 横波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千米处 2900千米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
4。普通 存在生命 生命存在 光照 宇宙 日地 15°C 体积 质量 大气层
5。气体球 氢 氦 6000K 电磁波 核聚变反应
6。光球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光球 黑子 色球 耀斑 黑子和耀斑 黑子 11
7。气候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
希望对你有些帮助哦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书上找的
4. 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宇宙: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5.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行星地球》基础练习答案
1。天体 吸引 绕转 天体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宇宙
2。太阳 哈雷专彗属星 76
3。地震波 纵波 横波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千米处 2900千米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
4。普通 存在生命 生命存在 光照 宇宙 日地 15°C 体积 质量 大气层
5。气体球 氢 氦 6000K 电磁波 核聚变反应
6。光球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光球 黑子 色球 耀斑 黑子和耀斑 黑子 11
7。气候 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
希望对你有些帮助哦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书上找的
6. 跪求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
给你一个网址,是高中试卷网,所有科目都有,大部分都带有答案,只是需要注册以后就可专以下载,免费的属.我经常在这里下载试题.一定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
http://sj.smez.net/
嗯,很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