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浙江省
A. 现在浙江的高中地理用的哪本教材
现在浙江的高中用的是湘抄教版地理教材。
一、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二、教材:主编:朱翔 陈民众
1、必修:《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分三册。
2、选修:《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分七册。
三、另有配套用书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图册》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填充图册》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自主学习与能力测试》
5、《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挂图》
四、版本:2004年6月版。
详可参见:湖南教育出版社http://dili.hneph.com/
B. 地理必修一
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找出当地纬线与晨线和昏线的交点,算出这两个点的地方时版,纬线与晨线权交点的地方时就是日出时间,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就是日落时间。(注:晨线的东侧为白昼,西侧为黑夜,昏线的东侧为黑夜,西侧为白昼)
二、算出当地的昼长,将昼长除以2,用12点减昼长的一半,得到日出时间,用12点加昼长的一半,得到日落时间。
C. 高中地理 分析浙江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原因 高中地理 分析浙江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原因
一、浙江省主要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一)浙江省国土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利用情况
1. 国土面积小,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利用难度大
2. 农用地比例大,建设用地比例小,未利用土地少
3. 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缓慢,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但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二)浙江省水资源的自然特征及其供应情况和使用现状
1.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时空分布不均
2. 用水量稳中有升,基本保障现阶段发展,但部分发达地区缺水
3. 水源地水资源整体上能保障饮用水需求,但水功能区保护形势不容乐观,部分不达标地区水质型缺水
4. 第一产业用水最多,工业次之,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较少
5. 居民生活人均年用水量高于全国平均值,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迅速下降,但仍高出先进省市不少
(三)浙江省能源供需情况、利用现状和新能源的发展形势
1. 能源消费量大,增长迅速,对外依存度高
2. 每万元GDP产值消耗能源在国内相对较低,但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3. 能源消费结构中,第二产业能耗最大,单位能耗产值第三产业最高
4. 新能源发展迅猛,但整体规模仍然偏小
(四)浙江省海洋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
1. 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2. 整体上海洋资源开发程度不够高,不同资源开发程度参差不齐。
(五)浙江省矿产资源条件、开发利用情况及面临形势
1.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短缺
2.矿产采掘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年降低,矿产加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
3. 多数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减少,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二、“十二五”期间主要自然资源供需情况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分析
(一)“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国土资源的供应情况、利用效率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1. 建设用地总量有限,增速缓慢
2. 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有所放缓
3. 高昂的用地成本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水资源供需情况,利用效率以及面临的问题
1. 供水基本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2. 现阶段粗放的用水方式将得到改观,每万元GDP用水量进一步下降
3. 水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部分地区水质型缺水
4.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调蓄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工程型缺水
(三)“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能源消费状况,利用效率和新能源发展情况
1.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 能源自给率低,保障有待加强
3. 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形势不容乐观,每万元GDP消耗能源仍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三、关于提高主要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国土资源
1. 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利用管理体系和制度,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理制度,提高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
2. 集约调控、节约用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开发未利用土地,清理闲置建设用地
3. 转型升级,通过信息化、科技化来节省土地,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水资源
1. 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全省统一规划,加强水资源监测
2. 加大民生水利工程投入,加快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规范水利建设市场
3. 保护水源、改善水环境和保持水土,并对地方政府进行相关的考核
搞好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河道整治工程,保护城乡饮用水水源,科学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及修复。
4. 通过市场调节,科技支撑,提高人们节约意识和缺水地区分质供水,实现强化节水
(三)能源电力
1.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应用先进技术产品
2. 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能源效率
3. 加强能源电力设施及其配套建设,保障能源安全
4. 强调节能意识,提倡节约理念
5. 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四)海洋资源
1. 加强海洋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2.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3.加大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五)矿产资源
1.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2. 加强矿产资源储备,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能源、矿产、生物、气候和海洋8大类。各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因此,我们选取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并对能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土地、水、能源、海洋和矿产进行研究。
一、浙江省主要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
(一)浙江省国土资源的现状、特点和利用情况
1. 国土面积小,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地多平地少利用难度大
浙江省位于东南沿海,长三角南翼,人多地少:我省人口已超过5000万,但是土地面积只有10.54万平方千米,是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人均国土面积甚至不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我省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岛屿俱全,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7.4万平方千米,占70.4%;平原和盆地面积2.4万平方千米,占23.2%;河流、湖泊面积0.67万平方千米,占6.4%。山地多、平地少、地貌条件复杂,土地开发利用的难度大。
D. 高一地理必修一
1因为石油和煤的形成的原因是: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简单来说就是他们是由动植物形成的。
那么我们都知道动物是生产者它们将光能(太阳辐射)转化为能量在食物链上提供给其他动物微生物,所以动物和植物他们的能量都是来自于太阳辐射的。
2 (建议答案只写第一段就足够了)
在太阳的光球层上,有一些旋涡状的气流,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看起来是黑色的,这些旋涡状气流就是太阳黑子。黑子本身并不黑,之所以看得黑是因为比起光球来,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衬托下,它就成为看起来像是没有什么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
黑子是由本影和半影构成的,本影就是特别黑的部分,半影不太黑,是由许多纤维状纹理组成的,具有旋涡状结构。当大黑子群具有旋涡结构时,就预示着太阳上将有剧烈的变化。人类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已经有几千年了。
黑子活动的周期平均是11年。在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里,黑子不断产生,越来越多,活动加剧,在黑子数达到极大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在随后的7年左右时间里,黑子活动逐渐减弱,黑子也越来越少,黑子数极小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一周,然后顺序排列。1999年开始为第23周。
E. 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导引地理答案必修一的一、二、三、四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DDCCBBBDACDCBADABDDBBACAD
23(2)火 木 地球、金星、水星(3)两 太阳系 太阳 质量巨大
F. 高一地理必修一
网页链接这个你看看吧,打字解释不清楚啊
G. 高一地理必修一教材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专向东(北天极属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
H. 浙江省的地理概况
地形地貌
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
浙北地区水网密集的冲积平原,浙东地区的沿海丘陵,浙南地区的山区,舟山市的海岛地貌,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
西南多为千米以上的群山盘结,其中位于龙泉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浙江省最高峰。地形以丘陵、山脉、盆地为主。四大平原有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
水文
浙江境内有西湖、东钱湖等容积100万立方米以上湖泊30余个,海岸线(包括海岛)长6400余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运河(浙江段)、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钱塘江为第一大河,上述8条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运河外,其余均独流入海。
(8)地理必修一浙江省扩展阅读:
浙江,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成大致平行的三支。地跨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曹娥江八大水系,由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岛屿构成。浙江省地处亚热带中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下辖11个省辖市,19个县级市,32个县,1个自治县,37个市辖区。
I. 浙江高中地理是哪个版本的
现在浙江的高中用的是湘教版地理教材。
一、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版
二、教材:主编:朱翔权 陈民众
1、必修:《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分三册。
2、选修:《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分七册。
J. 必修一地理
必修一抄
1、太阳活动影袭响地球的表现
2、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规律,恒星年,回归年的时间和意义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新一天和旧一天的范围判断
4、夏至日北半球重要纬线的昼长 北纬20°,40°,60°
5、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及变化规律
6、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
7、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
8、气压带风带分布,气候类型(影响因素、特点),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
9、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天气系统实例
10、气旋反气旋~画图,锋面气旋的判读
11、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对策
12、水循环过程,洋流(名称、位置、对沿岸影响),洋流与等温线,四大渔场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厄尔尼诺现象(了解发生过程)
13、水资源分布,大洲和国家,水资源短缺原因(自然和人为),开源节流的措施
14、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表现,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适当记一些岩石类型)
15、背斜向斜的判断和现实意义,地嵌地垒的实例(简述其成因)
16、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
17、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规律和景观(自然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