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各省形状图
『壹』 八年级上册地理的重要图
【知识链接1】东、西半球的划分和中国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
20°W和160°E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20°W向东过0°经线至160°E之间为东半球,主要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大洋洲;20°W向西过180°经线至160°E的范围为西半球,主要包括北美洲、南美洲,而南极洲地跨东、西两个半球。
【总结】中国位于20°W至160°E两条经线间的范围,为东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知识链接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中国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
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总结】中国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北温带。
【知识链接】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地球上各个不同的纬度每年接受到不同的太阳热量,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这几条重要的纬线把地球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这五个温度带。
【分析1】从俄罗斯、加拿大在地球上所处的五带位置来看,这两个国家大部分国土分别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地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
【总结】中国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北温带,南部只有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地区分布有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分析2】从海陆位置来看,蒙古是亚洲的内陆国,由于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是太平洋的岛国,四面环海,沿海又多良港,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总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开发海洋资源;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陆上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贰』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行政区划
鲁是山东晋山西,河南河北称豫冀。
安徽皖称云南滇,湖南湖北称湘鄂。
闽为回福建赣江西,蜀为答四川黔贵州。
粤桂广东与广西。青海称青甘肃陇。
西北陕西简称陕,东北三省黑吉辽。
苏浙海南在沿海,宝岛台湾简称台。
北京天津为京津,渝是重庆沪上海。
新西内宁自治区,地理位置听我述。
雪域明珠为西藏,天山脚下是新疆。
北部沙漠内蒙古,河西走廊有宁夏。
一国两制是创举。香港澳门设特区。
经常查看政区图,省份简称记得住。
『叁』 八年级上册地理行政区划
这个填上吧
『肆』 地理八年级上册省份表
『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哪些图比较重要
第7页的省份分布必须熟悉
第8页表格
19页三级地形分界
21页山脉分布
黄河、长江上中专下游分界点及治理属方法
52页水分布状况及53页特点
65页九大粮仓(很重要)
73页四大工业区
81页铁路干线(三横五纵)
87页三大海运中心
其实所有都有机会考,不过这是重点,注意乘车问题
『陆』 八年级上册中国各省、市、区的位置,轮廓,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1、北京市 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呼,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 金、元时代称直沽,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 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汉、晋时设冀、,幽二州,唐属河北道,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 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 清为内蒙古地区,其版图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民国年间曾分属辽、吉、黑、宁等省区及已不复存在的热河、察哈尔和绥远三省。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 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元为辽阳行省,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 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 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 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 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 因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元属江浙行省,明置浙江布政使司,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 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 唐取福州和建州(建瓯)各一字,设置福建观察使,南宋福建路置1府5州2军,故有八闽之称,元初为江浙行省福建道,后改设省,因境内的大河闽江,故简称闽。
14、江西省 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 古称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金为山东东西两路,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 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 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汉时属荆州,宋为荆湖北路,元属河南北行省,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 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唐置湖南观察使,元属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 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21、海南省 三国时始称海南,明设琼州府,清为琼崖道,1988年由广东省析置海南省,简称琼。
22、四川省 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北宋置川峡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23、重庆市 隋唐属渝州,1997年从四川省析出后,设中央直辖市,简称渝。
24、贵州省 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5、云南省 旧以云岭以南得省名,战国楚时为滇国地,元代置省,简称云或滇。
26、西藏自治区 唐宋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辖地,清分前藏、后藏、喀木、阿里四部,总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7、陕西省 古时在陕原(今河南省陕县)以西,周初称陕西,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宋初置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8、甘肃省 秦置陇西郡,元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设甘肃行省,清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9、青海省 因境内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 宋为西夏和秦凤路地,元置宁夏路,明清置宁夏府,1928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汉属西域都护府,唐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1884年(清光绪十年)置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台湾省 南宋时澎湖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清初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置台湾省,简称台。
33、香港 旧以运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并设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 旧属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16世纪被葡萄牙占领,于1999年12月20日归还中国,并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柒』 初二地理:中国各省地图怎样记得更快更牢
其实记忆地图不是很难,就是时常没事的时候就看看~我小时候家里就挂了一幅中国地图一幅世界地图,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看。后来直接导致我超级喜欢地理。现在不但中国地图记得熟,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轮廓我一看就知道,慢慢积累吧!
土地形状可以根据地形啊~河流啊~邻省的形状啊~省会的位置啊~历史世家啊~等等记忆。比方说,你记住一个省,那我家乡湖北省做例子吧!湖北接壤的有安徽河南陕西重庆湖南江西,在湖北的东北端的省界线是承斜线的走势的,那么河南省的部分省界线也会是承斜线的走势,然后就好判断了,然后整个中国你只用记住几个靠中间点的省的形状,一次类推就可以推出其他省的形状了。
省会的位置也很关键,其实中国中国很多省份的形状都很有特点,难记的就青海,安徽,山西,湖南,贵州,吉林,他们有的省会位置很微妙。因为一般考地图的都基本会标上省会的位置,这样是个突破点,比如青海省的省会西宁的位置在青海的东端很偏的位置,这样青海就可以确定啦·!!
然后,地形啊,河流啊一些自然景观的分界,比如陕西和山西他们就是以河流交界,湖南湖北是洞庭湖交界等等等等。
地理是一门需要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是不喜欢的话学好不是很容易。 其实要是喜欢地理,记地图什么的都是浮云,楼主加油吧~
『捌』 八年级上地理单个省形状图
网上找到的:
『玖』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所有重要的图
八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的图主要是:
在书本的7面中国政区图.
书本24面的内 图2.4 我国地形容分布大势 (中国地形图)
书本26面 图2.6 中国陆上主要山脉
书本33面的 图2.15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书本48面的 图2.32中黄河
书本53面的 图2.36中的长江
书本91面的 图4.6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书本110面的 图4.25 我国工业的分布
(主要的是以上的.其中中国政区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 (中国地形图)最重要的,可以说是每一次考试都要考的).
以上主要是人教版的.
(其实我也是今年读八年级)
『拾』 急求8年级上册地理34个省市行政区与简称的表!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回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答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表如下图:
(10)八年级上册地理各省形状图扩展阅读:
简称来源
1、北京市;简称:京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北平,后复称北京。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市;简称:津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1965年与河北省合并,1967年,天津恢复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