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线和经度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线和经度笔记

发布时间: 2021-02-15 20:34:53

A.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要点整理和图案

舒琼整理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环球航行; (5)卫星照片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 (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起始线
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
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点) 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
极圈(66.5°)、30°、60°、两极(90°) 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
经160°经线、180°经线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球, 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大大为
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40°N,116°E
网络文库http://wenku..com/link?url=GSl5_S6F---NSzzGxdqD__

B. 七年级上册地理经度纬度

经度和纬度都是一种角度。经度是个两面角,是两个经线平面的夹角。因所有经线都是一样长,为了度量经度选取一个起点面,经1884年国际会议协商,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近郊、泰晤士河南岸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的一台主要子午仪十字丝的那条经线为起始经线,称为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平面是起点面,终点面是本地经线平面。某一点的经度,就是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间的夹角。在赤道上度量,自本初子午线平面作为起点面,分别往东往西度量,往东量值称为东经度,往西量值称为西经度。由此可见,一地的经度是该地对于本初子午线的方向和角距离。本初子午线是0°经度,东经度的最大值为180°,西经度的最大值为180°,东、西经180°经线是同一根经线,因此不分东经或西经,而统称180°经线。
纬度是个线面角。起点面是赤道平面,线是本地的地面法线。所谓法线,即垂直于参考扁球体表面的线。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的法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纬度在本地经线上度量,由赤道向南、北度量,向北量值称为北纬度,向南量值称为南纬度。由此可见,一地的纬度是该地对于赤道的方向和角距离。赤道是0°纬线,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

C. 地理七年级经线与经度

纬线,子午线
相等,半圆弧
南北
两极点
围绕(最后一个我不太确定)

D.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 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经线,来也称子午线,和纬源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
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形状为圈。
一个与赤道平行,一个与示道垂直

E. 初一上册地理(人教版)重点或笔记

上册:
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大小的比较。(历史书p9)
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2.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历史书p9)
①通常把平面图上方定为北,下方为南;左为西,右为东。
②有的地图上右指向标,人们根据向标在地图上定方向。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可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什么是图例和注记,识记常用图例。(历史书p9)
图例是用来标注地图上所表现的地物属性的图形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以说明点、线、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杂实体的数字和文字。
4.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P16) 地球是不规则的椭圆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级半径为6357km;半径为6378km。
5.经线、纬线的定义,经度、纬度的表示。(P18)
地球表明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叫弧线叫经线。
纬度是人们给纬线标注的度数。赤道为0º,赤道以北称北纬(以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以S表示),南北良机的纬度为90º。
6.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为0º经线,南回归线为23°26′纬线,北极圈为66°34′纬线。
7.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P18、19)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为界。
8.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意义。(P21、28)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日(24小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而白昼和黑夜就不断地更替。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日。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9.昼夜更替以及地方时差异的原因。(P22/24)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因为地球上的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向西移动,又在西方没入地平线一下,白天变为黑夜,黑夜又变为白天,循环不息,周而复始。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2小时,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偏东的时区,时区较早。
10.时区的划分,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区时的换算。(P24/25/26)
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就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所在的0 º经线。
11.日界线的定义,越过日界线时时间的换算方法。(P26) 为了避免环球航行中发生日期的混乱,在经度180º附近划分了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
如星期日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退一日变为星期六。反之,则要进一日。

12.高、中、低纬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以及成因。(P18/32) 习惯上,把南北纬30º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º~60º之间为中纬度,南北纬60º~90º之间为高纬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的地带,接受的光热最多,中年高温,是地球上的热带。
在南北极圈内,太阳光照射的高度最小,有极昼、极夜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分别是地球上的南寒带和北寒带。
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得到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既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分别是地球上的南温带和北温带。
13.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P37) 最外表是薄薄的地壳。(大陆地壳厚些,它的岩石密度小些;海洋地壳薄一些,岩石密度大)中间一层是地幔。地幔的上层接近地壳处,有一层高温高压的软流层。岩浆就是从这里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面的。
地核部分距地面约2900km以下,由一些铁、镍等重金属的物质组成。
14.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图。(P38/40) 陆地地形由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组成。(海底地形图见40页)
15.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P40)

①每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
③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相同。④等高线密集表明地形陡峭。
⑤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形平缓。
16.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P43/45)
褶皱、断层、火山喷发、地震。 17.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哪些?(P47/48)
风蚀地貌、海蚀地貌、河口泥沙沉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岩石的风化。 18.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P49)
围湖造田就会降低湖泊的蓄洪能力,当洪水来临会造成泛滥;
在陡坡毁林开荒种地,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19.板块构造学说(P53) 下册: 20.地球上的水体有哪些?(P1)
海洋水、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 21.地球各种水体中,最庞大的水体是?其储量占全球水体总量的百分之几?淡水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哪里?(P2/5)
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占全球水体总量的96.5%。
淡水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天然冰体。 2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各类水循环中,对人类活动意义最大的是哪种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的是哪种水循环?(P8/9)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陆地。(P8水循环示意图)
对人类活动意义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参与海上循环的水体最大。 23.水循环的意义。(P10)
影响天气变化、改变地表形态、形成再生资源。 24.水资源的概念。(P11) 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如大气降水、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等。
25.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P13)
世界各地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北部、亚洲东南部和非洲中西部,水资源丰富。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大陆、非洲的大部分、亚洲的中部和西部水资源贫乏。 26.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点。(P15)
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东南部近海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西北部内陆降水量稀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为贫乏。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具有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 27.地球上大气圈的作用。(P17)
大气圈防护来自太空的流星对地面的袭击和紫外线的伤害,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和水汽。大气圈使地球上的严寒和酷暑得到调节,使其适宜人类的生存。 28.什么是天气?(P18)
天气是指一地短时间内大气的冷热、干湿、晴阴、风雨等状态及其变化。常用气温、降水、温度、云量、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表述天气状况。 29.风力等级和风向的含义及符号。
(P29风级表。) 30.如何根据云量来判断天空状况?(P31)

天空状况 云量
晴天 全部天空中被云掩盖的部分,总加起来不到2/10
多云 全部天空中日平均云量≯2/10、≤8/10,太阳时隐时现
阴天 全部天空中被云遮盖的部分,总加起来≯8/10

31.卫星云图中各颜色代表的含义。(P34) 在卫星运图中,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黄色表示陆地,白色和灰白色表示云层。颜色愈白,云层愈厚,下雨的可能性愈大。
32.什么是气候?(P35)
气候是指一地多年大气的一般状况。 33.气候特点通常用什么表示?(P35)
气候特点通常用多年观测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如月、年平均气温,月、年平均降水量等)和极端值(如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多降水量、极端最低降水量等)来表示。 34.东部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P36/37)
夏季,大陆的气温高于海洋,而大陆的气温低于海洋,形成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给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而气压比海洋高,形成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干冷的冬季风给我国带来了严寒和干燥。 35.月球为什么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P44)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恰好相等,平均周期都是27.5日。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面。 37.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主要成员是什么?(P49)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是九大行星和围绕它们运动的大大小小的卫星。 38.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P48)
太阳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通讯、磁场等变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39.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什么?(P49)
木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36.月相及其变化。(P45)
随着日、地、月三者之间位置的不断变化,地球上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月相。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
40.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哪些没有卫星?(P50)
水星和金星。 41.地球上肉眼看到的行星有哪些?(P50)
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 42.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哪里?(P53)
小行星都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可能与地球轨道相近或相交,因而有可能与地球相撞,造成很大的危害。 43.彗星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P53)
彗星是由岩石颗粒、尘埃和冰块组成的“脏雪球”,一般由慧核、慧头和慧尾三个部分构成。 44.什么是流星?(P54)
太阳系中有无数的流星体,当这些流星体与地球大气相撞时,产生摩擦燃烧,便形成耀眼的光迹,叫做流星。 45.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P56)
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和光年。 46.全天分为的星座数和最重要的星座。(P57)
按照国际天文学会的规定,将整个天空划为88个星座。(重要星座见57页4图) 47.天体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级?(P61)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F. 求七年级上册的地理辅导,经线与纬线的

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怎么样才能够区别出这些经线和纬线呢?最好的办法是给每一条经线和纬线都起上一个名字,这就是经度和纬度。用经度表示各条经线的名称,用纬度表示各条纬线的名称。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叫做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叫东经;向西叫西经。由于地球是个球体,所以东、西经各有180°。东经180°和西经180°是在同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最长的纬线圈——赤道,叫做0°纬线。从赤道向北度量的纬度叫北纬;向南的叫南纬。南、北纬各有90°。北极是北纬90°。 由于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都表示南北方向。纬线都表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互相垂直、互相交织,就构成了经纬网。我们在阅读地图的时候,就可以借助经纬网来辨别方向,也可以判断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经纬度位置。 经线和纬线还可以把地球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半球。象切西瓜一样,把地球沿赤道切开,赤道以北的半球,叫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叫南半球。如沿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把地球切开,由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半球叫东半球;以西的半球叫西半球。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赤道: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长约40700公里。如果把地球看做一个绝对的球体的话,赤道距离南北两极相等。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

G. 初一上册地理笔记

上册:
1.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大小的比较。(历史书p9)
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2.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历史书p9)
①通常把平面图上方定为北,下方为南;左为西,右为东。
②有的地图上右指向标,人们根据向标在地图上定方向。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可根据经纬线来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什么是图例和注记,识记常用图例。(历史书p9)
图例是用来标注地图上所表现的地物属性的图形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以说明点、线、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杂实体的数字和文字。
4.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P16) 地球是不规则的椭圆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级半径为6357km;半径为6378km。
5.经线、纬线的定义,经度、纬度的表示。(P18)
地球表明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叫弧线叫经线。
纬度是人们给纬线标注的度数。赤道为0º,赤道以北称北纬(以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以S表示),南北良机的纬度为90º。
6.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为0º经线,南回归线为23°26′纬线,北极圈为66°34′纬线。
7.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P18、19)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为界。
8.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意义。(P21、28)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日(24小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而白昼和黑夜就不断地更替。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25日。
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从而形成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9.昼夜更替以及地方时差异的原因。(P22/24) 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因为地球上的人看到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逐渐向西移动,又在西方没入地平线一下,白天变为黑夜,黑夜又变为白天,循环不息,周而复始。
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2小时,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偏东的时区,时区较早。
10.时区的划分,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区时的换算。(P24/25/26)
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º。
区时的计算 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就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所在的0 º经线。
11.日界线的定义,越过日界线时时间的换算方法。(P26) 为了避免环球航行中发生日期的混乱,在经度180º附近划分了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
如星期日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退一日变为星期六。反之,则要进一日。

12.高、中、低纬的划分,五带的划分以及成因。(P18/32) 习惯上,把南北纬30º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º~60º之间为中纬度,南北纬60º~90º之间为高纬度。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的地带,接受的光热最多,中年高温,是地球上的热带。
在南北极圈内,太阳光照射的高度最小,有极昼、极夜现象,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分别是地球上的南寒带和北寒带。
在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得到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既没有太阳直射的机会,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分别是地球上的南温带和北温带。
13.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P37) 最外表是薄薄的地壳。(大陆地壳厚些,它的岩石密度小些;海洋地壳薄一些,岩石密度大)中间一层是地幔。地幔的上层接近地壳处,有一层高温高压的软流层。岩浆就是从这里沿着地壳的裂隙喷出地面的。
地核部分距地面约2900km以下,由一些铁、镍等重金属的物质组成。
14.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图。(P38/40) 陆地地形由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组成。(海底地形图见40页)
15.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P40)

①每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②不同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
③两条相邻的等高线的高度差相同。④等高线密集表明地形陡峭。
⑤等高线稀疏表明地形平缓。
16.内力作用的几种表现形式。(P43/45)
褶皱、断层、火山喷发、地震。 17.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哪些?(P47/48)
风蚀地貌、海蚀地貌、河口泥沙沉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岩石的风化。 18.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有哪些影响?(P49)
围湖造田就会降低湖泊的蓄洪能力,当洪水来临会造成泛滥;
在陡坡毁林开荒种地,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19.板块构造学说(P53) 下册: 20.地球上的水体有哪些?(P1)
海洋水、陆地水(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大气水、湖泊水、河流水、冰川水。 21.地球各种水体中,最庞大的水体是?其储量占全球水体总量的百分之几?淡水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哪里?(P2/5)
最庞大的水体是海洋水。占全球水体总量的96.5%。
淡水储量最多的是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天然冰体。 2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各类水循环中,对人类活动意义最大的是哪种水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的是哪种水循环?(P8/9)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降水又返回海洋和陆地。(P8水循环示意图)
对人类活动意义最大的是海陆间循环。参与海上循环的水体最大。 23.水循环的意义。(P10)
影响天气变化、改变地表形态、形成再生资源。 24.水资源的概念。(P11) 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如大气降水、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等。
25.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P13)
世界各地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位于赤道附近的南美洲北部、亚洲东南部和非洲中西部,水资源丰富。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大陆、非洲的大部分、亚洲的中部和西部水资源贫乏。 26.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时间分布特点。(P15)
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东南部近海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水资源较为丰富;西北部内陆降水量稀少,径流量小,水资源较为贫乏。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具有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的特点。 27.地球上大气圈的作用。(P17)
大气圈防护来自太空的流星对地面的袭击和紫外线的伤害,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氧气和水汽。大气圈使地球上的严寒和酷暑得到调节,使其适宜人类的生存。 28.什么是天气?(P18)
天气是指一地短时间内大气的冷热、干湿、晴阴、风雨等状态及其变化。常用气温、降水、温度、云量、气压、风向和风速等表述天气状况。 29.风力等级和风向的含义及符号。
(P29风级表。) 30.如何根据云量来判断天空状况?(P31)

天空状况 云量
晴天 全部天空中被云掩盖的部分,总加起来不到2/10
多云 全部天空中日平均云量≯2/10、≤8/10,太阳时隐时现
阴天 全部天空中被云遮盖的部分,总加起来≯8/10

31.卫星云图中各颜色代表的含义。(P34) 在卫星运图中,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黄色表示陆地,白色和灰白色表示云层。颜色愈白,云层愈厚,下雨的可能性愈大。
32.什么是气候?(P35)
气候是指一地多年大气的一般状况。 33.气候特点通常用什么表示?(P35)
气候特点通常用多年观测的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如月、年平均气温,月、年平均降水量等)和极端值(如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多降水量、极端最低降水量等)来表示。 34.东部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P36/37)
夏季,大陆的气温高于海洋,而大陆的气温低于海洋,形成从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给东部近海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冬季大陆的气温比海洋低,而气压比海洋高,形成从亚洲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干冷的冬季风给我国带来了严寒和干燥。 35.月球为什么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P44)
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恰好相等,平均周期都是27.5日。所以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人们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看不到它的另一面。 37.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和主要成员是什么?(P49)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的主要成员是九大行星和围绕它们运动的大大小小的卫星。 38.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P48)
太阳的活动主要表现为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的剧烈活动可能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通讯、磁场等变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39.太阳系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什么?(P49)
木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36.月相及其变化。(P45)
随着日、地、月三者之间位置的不断变化,地球上人们看到月球的相貌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月相。
每逢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或“朔”。随着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阳的一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
40.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哪些没有卫星?(P50)
水星和金星。 41.地球上肉眼看到的行星有哪些?(P50)
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 42.小行星带主要分布在哪里?(P53)
小行星都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一些小行星的轨道可能与地球轨道相近或相交,因而有可能与地球相撞,造成很大的危害。 43.彗星一般由哪几部分构成?(P53)
彗星是由岩石颗粒、尘埃和冰块组成的“脏雪球”,一般由慧核、慧头和慧尾三个部分构成。 44.什么是流星?(P54)
太阳系中有无数的流星体,当这些流星体与地球大气相撞时,产生摩擦燃烧,便形成耀眼的光迹,叫做流星。 45.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P56)
天文学上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和光年。 46.全天分为的星座数和最重要的星座。(P57)
按照国际天文学会的规定,将整个天空划为88个星座。(重要星座见57页4图) 47.天体系统可以分为哪几级?(P61)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H. 七年级地理上册经度纬度

(横纬竖经)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都是纬度,指示东西方向;与赤道垂回直的都是答经度,指示南北方向。

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180°经线。

在地图上判读经度时应注意:从西向东(从左向右),经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东经度;从西向东,经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西经度。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判读纬度:从南向北(从下到上),纬度的度数由小到大为北纬;从南向北,纬度的度数由大到小,为南纬。

看图分析

A横向两条为纬线,上面的纬度数比下面高,为北纬,分别是30°N,60°N;纵向两条为经线,左边的经度数比右边大,为西经,分别是45°W,30°W。

B横向两条为纬线,上面的纬度数比下面低,为南纬,分别是0°,30°S;纵向两条为经线,左边的经度数比右边小,为东经,分别是45°E,90°E。

(这些只有两条线,是没有跨半球的,如果有跨半球会把半球分界线标出,东西分界—20°W,160°E;南北分界—赤道)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