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24行政区
『壹』 八年级上册地理行政区地图怎么背
可以把他们分解成六大行政区: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每个地区所包含的省份都比较少,方便记忆。希望对你有帮助!
『贰』 八年级上册地理须知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书上的)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天津市 津 天津
安徽省 皖 合肥
上海市 沪 上海
福建省 闽 福州
重庆市 渝 重庆
江西省 赣 南昌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山东省 鲁 济南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河南省 豫 郑州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湖北省 鄂 武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湖南省 湘 长沙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广东省 粤 广州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海南省 琼 海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山西省 晋 太原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辽宁省 辽 沈阳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吉林省 吉 长春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青海省 青 西宁
江苏省 苏 南京
台湾省 台 台北
『叁』 初二上册地理34个省级的简称
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黑龙江(黑),辽宁(辽),吉林内(吉),河容北(冀),山西(晋),新疆(新),内蒙古(蒙) ,江苏省(苏) ,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闽),江西省(赣),山东省(鲁) ,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
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海南省(琼) ,重庆市(渝),四川省(川、蜀),贵州省(黔、贵),云南省(滇、云),西藏自治区(藏) ,陕西省(陕、秦),甘肃省(甘、陇)
青海省(青),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台湾省(台) 。
『肆』 八年级上册中国各省、市、区的位置,轮廓,简称以及行政中心。
1、北京市 初称蓟,春秋战国时为燕都,辽时为陪都,称燕京,金、元、明、清至民国初期为都城。先后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称呼,1928年设市,简称京。
2、天津市 金、元时代称直沽,后设海津镇,明初取天子津渡之间称天津并设卫,清为天津府治,1928年设市,简称津。
3、河北省 因位于黄河以北而得省名。汉、晋时设冀、,幽二州,唐属河北道,元属中书省,清为直隶,1928年始称河北省,简称冀。
4、山西省 位于太行山以西,春秋时为晋国,元属中书省山西道,清为山西省,简称晋。
5、内蒙古自治区 清为内蒙古地区,其版图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民国年间曾分属辽、吉、黑、宁等省区及已不复存在的热河、察哈尔和绥远三省。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6、辽宁省 因境内有辽河而得名,元为辽阳行省,清初为盛京,后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简称辽。
7、吉林省 因境内吉林城得省名,唐为渤海地,明为女真地,清末置吉林省,简称吉。
8、黑龙江省 因边境大河黑龙江得省名,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简称黑。
9、上海市 相传吴淞江近海一段古称沪渎,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宋设镇,始称上海,1920年设市,简称沪或申。
10、江苏省 清初属江南省,后取江宁(南京)和苏州各一字置江苏省,简称苏。
11、浙江省 因境内有大河钱塘江(旧称浙江)得省名,唐置浙江东西两道,始称浙江,元属江浙行省,明置浙江布政使司,清为浙江省,简称浙。
12、安徽省 西周时皖山(今桂山)附近为皖伯封地,清初取安庆和徽州各一字置安徽省,简称皖。
13、福建省 唐取福州和建州(建瓯)各一字,设置福建观察使,南宋福建路置1府5州2军,故有八闽之称,元初为江浙行省福建道,后改设省,因境内的大河闽江,故简称闽。
14、江西省 唐属江南西道,宋属江南东西两路,元置江西行省,清为江西省,因其境内有大河赣江,故简称赣。
15、山东省 古称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金为山东东西两路,明字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简称鲁。
16、河南省 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古属豫州,元代置河南省,简称豫。
17、湖北省 位居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汉时属荆州,宋为荆湖北路,元属河南北行省,清置湖北省,古代部分地区属鄂州,故简称鄂。
18、湖南省 大部分在洞庭湖之南,唐置湖南观察使,元属湖广行省,清置湖南省,因境内有大河湘江,故简称湘。
19、广东省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宋为广南东路,明清为广东省,简称粤。
20、广西壮族自治区 秦置桂林郡,宋为广南西路,清为广西省,1958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21、海南省 三国时始称海南,明设琼州府,清为琼崖道,1988年由广东省析置海南省,简称琼。
22、四川省 春秋战国时为蜀国地,北宋置川峡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为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23、重庆市 隋唐属渝州,1997年从四川省析出后,设中央直辖市,简称渝。
24、贵州省 秦置黔中郡,唐置黔中道,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简称贵或黔。
25、云南省 旧以云岭以南得省名,战国楚时为滇国地,元代置省,简称云或滇。
26、西藏自治区 唐宋为吐蕃地,元为宣政院辖地,清分前藏、后藏、喀木、阿里四部,总称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简称藏。
27、陕西省 古时在陕原(今河南省陕县)以西,周初称陕西,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宋初置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为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8、甘肃省 秦置陇西郡,元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设甘肃行省,清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
29、青海省 因境内有青海湖得省名,隋置西海,河源等郡,1928年建青海省,简称青。
30、宁夏回族自治区 宋为西夏和秦凤路地,元置宁夏路,明清置宁夏府,1928年置宁夏省,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
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汉属西域都护府,唐设安西和北庭都护府,1884年(清光绪十年)置新疆省,1955年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
32、台湾省 南宋时澎湖属福建路,元明设巡检司,清初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置台湾省,简称台。
33、香港 旧以运送莞香得地名,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1842年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7月1日归还中国,并设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
34、澳门 旧属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16世纪被葡萄牙占领,于1999年12月20日归还中国,并设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
『伍』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1、中国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个。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6、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7、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
10、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3、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新疆省。
14、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5、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6、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7、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18、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19、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0、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主要山脉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21、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
四大盆地是: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2、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 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梯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
纬度最高的盆地是(准噶尔)盆地 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盆地
24、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25、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
26、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 。
27、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8、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29、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31、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是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32、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
33、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0、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34、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宁夏平原 。 4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孟津。
35、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
36、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37、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 ”之称。
38、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城市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城市湖口。
39、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以下城市四季都能通航。
40、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4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2、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43、我国主要是耕地少、林地多、难利用土地众多,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44、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4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46、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47、地球上的水:海洋水占97%,淡水资源只占2.5%
48、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浅层地下水。
49、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位于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计算,则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50、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特别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工程,引黄济青工程)。
51、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52、针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尤为重要。(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
53、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54、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东西向:京包线(北京—包头)—包兰线(包头—兰州);
陇海(连云港—兰州)—兰新线(兰州—乌鲁木齐);
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株洲)—湘黔(株洲—贵阳)—贵昆(贵阳—昆明)线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广线(北京—广州);京九线(北京—九龙) 焦柳线(焦作—柳州);
宝成线(宝鸡-成都)——成昆线(成都—昆明)
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经过的铁路干线:
北京:(京哈线)、(京包线)、(京广线)、(京沪线 )、(京九线)。 徐州:(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陇海线)、(京广线)。 兰州:(陇海线)、(京包线)、(包兰线)。
55、农业的生产部门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56、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57、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有我国四大牧区是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58、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公布呈现“南稻北麦”格局。
60、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6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62、棉花生产以北方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6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64、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65、●工业分布特点:(沿海)、(沿河)、(沿交通线)
●工业的空间分布:
(1) 京广、京哈、京沪等铁路沿线的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2) 黄河流域的(能源开发)工业带。
(3) 长江沿线的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 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 特征:从业的科技人员比重大;开发研究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快。
(2) 分布特点: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附于大城市,分布特点呈(大分散)、(小集中)
66、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1月份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甘蔗与甜菜的分界线 油菜与花生的分界线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陆运与水运的分界线
『陆』 急求8年级上册地理34个省市行政区与简称的表!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回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答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表如下图:
(6)八年级上册地理24行政区扩展阅读:
简称来源
1、北京市;简称:京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北平,后复称北京。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市;简称:津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1965年与河北省合并,1967年,天津恢复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柒』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 《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的习题!谢谢啦!!!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大洋大洲位置看我国位于 洲 部, 洋 部。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广,大部分位于 纬度地区,南部少数地区位于 线以南的 带,没有 带。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大陆—— 大陆的 部,东部濒临世界最大大洋——洋,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我国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与整个 洲的面积差不多,陆地面积仅小于、 (国家),居世界第 位。
3、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 个,分别是 、 、 、 、 、 、 、 、 、 、 、 、 、
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个,分别是 、 、 、 、 、 (要求在图中指出以上各国)
4、我国领土最北端在 省 市以北的 (河)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的
我国领土最东端在 与 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省级行政区划)的 上
(在图中指出此四点的位置)
5、我国东部的临海从北到南依次是、、、,海洋资源丰富。其中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 渔场;台湾海峡属于 海; 海 深入大陆内部是我国的内海,还有 海峡也是我国的内海。(在图中相应位置指出各个海洋)
6、我国 跨度大,地方时差大,当乌苏里江面已是早上洒满阳光,帕米尔高原上还是
我国 跨度大,气候差异大,当海南岛进入春耕季节时,黑龙江还是 。
7、记住我国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8、下列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捌』 八年级上册地理行政区划
这个填上吧
『玖』 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行政区划
鲁是山东晋山西,河南河北称豫冀。
安徽皖称云南滇,湖南湖北称湘鄂。
闽为回福建赣江西,蜀为答四川黔贵州。
粤桂广东与广西。青海称青甘肃陇。
西北陕西简称陕,东北三省黑吉辽。
苏浙海南在沿海,宝岛台湾简称台。
北京天津为京津,渝是重庆沪上海。
新西内宁自治区,地理位置听我述。
雪域明珠为西藏,天山脚下是新疆。
北部沙漠内蒙古,河西走廊有宁夏。
一国两制是创举。香港澳门设特区。
经常查看政区图,省份简称记得住。
『拾』 八年级上册地理书上的城市的简称还有行政中心有哪些
北京市,京,北京。 天津市,津,天津。 河北省,冀,石家庄。
山西省,晋,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辽宁省,辽,沈阳。
吉林省,吉,长春。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 上海市,泸,上海。
江苏省,苏,南京。 浙江省,浙,杭州。 安徽省,皖,合肥。
福建省,闽(min),福州。 江西省,赣(gan),南昌。 山东省,鲁,济南。
河南省,豫,郑州。 湖北省,鄂,武汉。 湖南省,湘,长沙。
广东省,粤(yue),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海南省,琼(qiong),海口。
重庆市,渝,重庆。 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贵州省,贵或黔(qian),贵阳。
云南省,云或滇(dian),昆明。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甘肃省,甘或陇(long),兰州。 青海省,青,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 台湾省,台,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