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上册预习
❶ 我才初一,可是地理不好,如何学好地理
关键词: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学习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需要有专业的方式,认真了解,了解所学的知识,明确各部分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之外,我们还必须充分的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们的初中地理成绩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并且在学习当中如果有自己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和老师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及时的把每一个难点都解决掉,并且加上教科书知识以及可以课外的知识,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内容更加的丰富,让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绩有所提高,但是学到的知识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进行再次练习,否则可能会出现忘记的情况.
以上就是学习初中地理的技巧,通过以上的内容,学会以上的方式之后自身的成绩会有一定的提高.
❷ 怎么学好初一地理上册
现在,初一新生已经开学了吗,上了初中后是否觉得课程变得多了呢?学习讲究的是一种方法,很多人可能之前没怎么接触过地理,就问小编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整理一些七年级新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1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 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2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前预习不可少
地理自古以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大家上了高中就会知道了。上了高中后是要开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级的同学们想要学好地理,现在就应该为地理打好基础。课前预习是最不可少的,老师讲课是不会因为你一个人没跟上就会停下整个班级的节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队的,就要课前做好一个预习才是最重要的。
3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手脑并用
上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时最希望能把学生带入到她的世界中,一定要跟上老师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的同时别忘了记笔记,很多同学上课时只知道听讲,然后一到下课了就把讲过的知识点给忘了,这样是非常的没有效益的。课堂上光跟住老师的思路还不够,一定要做的边听边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学习效果才是最佳!
4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后习题不可少
不要以为老师讲完课就是完事了,课后一定要做习题的!这个步骤是一定不可缺少的。把知识点灵活的运用到习题上会让你所学的东西能很好的吸收进去,否则课堂上学的再多听的再多都是无用工的。
5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劳逸结合
学习时很重要的,当然了,适当的休息还是必要的,休息的时候可以看看地图,背背各个国家的地区,了解一下各个州都是什么气候,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地理真是一个很好玩的科目!
❸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课知识讲解的 视频,急需,我上课前的预习,拜托各位了
第一章
1、地理 自然、人文
壹.尊重自然规律。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叁。具备可继续发展的观念。
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既是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又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来的。
2、地球大小: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直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呈圆形;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赤道以北称北纬,“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S”表示。
4、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
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W”表示;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E”表示。
5、地轴:地球自转轴。
6、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7、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8、南北半球分界:赤道
9、东西半球分界:160度E 20度W(本初子午线)
10、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11、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12、地球公转与季节的关系:
13、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相关的地理现象:
气节 日期 北半球季节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春分 3月 21日前后 北半球春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6月 22日前后 北半球夏季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秋分 9月 23日前后 北半球秋季 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冬季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自转: 昼夜更替
地球运动: 不同地方时间差
公转: 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14、五带的划分:北寒带位于北纬66.5度,南寒带位于南纬66.5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北温带位于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南温带位于南纬66.5度与23.5度之间,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热带位于北纬23.5度与南纬23.5度之间,气候终年炎热。
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6、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特点:1、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2、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7、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一-数字比例尺。二-线段比例尺。三-文字比例尺) 2、
❹ 初一上册地理怎么学
学习地理不能仅仅只记,要学会理解它们。我自己是学这个的,感觉这些方法还不错,下面就说说:首先你要建立学习它们的兴趣,感觉你学它们不是仅仅为了学习,更为了自己的爱好。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达到这一步很重要。第二,要每天抽时间去看,不要想着你是在看书,对于地理,咱们都想出去玩把,就把它当作对一些地方的了解。推荐一种看书的方法,每天晚上躺在床上看这些比较有效果。不过这依个人情况而定。注意的是,这一层你不必想着你要怎么样去记它,只要你把书看好熟就行了。第三,课前课后工作要做好,这里指的是课前你一定要把书看一遍,就是第二步,只有把书看了上课才会轻松一点。不过这一步你要多做一件事,那就是你要设身处地的去想这些书上的东西,想想它们为什么这样,要是你你会怎么样。这是课前,至于课后,那就是你要即使复习上课讲的东西,想必你上课应该有笔记,找出来看,看看老师是怎么讲的,有没有与你想的不一样。第四就该讲下上课的事事了,有好多学文的包括有一段时间再内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文科上课不重要,关键靠课下.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你的想法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有些问题也不是我们做学生就能解决的,所以文科上课同样重要.至于上课,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认真,而且要做笔记,这是学文的一大方法,因为你当时记得不一定过段时间你还记得,所以要做笔记,把重点难点作上记号,这样下课后你复习起来就方便了,也不会有一种盲目感,学习起来有一种方向感.第五那就是做题目,文科其实和理科没多大区别,因为你在做题目中才能了解到自己有哪些还不会,这样就有侧重点,学习起来轻松些,也容易些.尤其是一些计算题,一定要多做,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些课外书籍,这对学习也蛮有用的
一、切实做好学习常规工作,是学好中学地理行之有效的方法
学习常规工作,是同学们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常规性工作,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它通常包括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课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目标检测、总结等环节。切实做好这些环节,是同学们学好中学地理的最佳方法。
1、确定目标,制度计划
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同学们就有了刻苦努力的方向,因此,同学们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目标。同时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制定计划。学习目标有远期、中期和近期三级目标,为了便于检测、指导同学们训练以及了解地理教学大纲中课程安排的特点,应以近期目标为主。要求同学们在教师帮助下明确自己在一个单元需要学习什么,知道能力水平要达到怎样的高度和自己采取怎样的办法措施等,每个单元目标实现以后(不论实现程度如何),都要及时进行学习小结,分析成败原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运用“制定目标计划—学习—目标检测—总结—调整学习策略”的模式,经过3至5单元的训练,使之成为同学们的学习行为习惯。
2、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同学们接触新知识的开端,是学习新知识的第一环节。预习能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自学兴趣、自学习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预习质量,避免预习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同学们可以采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预习模式。例如:《高中地理》第十章《人口与城市》中的第一节“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是什么(人口)→怎么样(增长和分布)→为什么(影响因素)。再如:新教材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8.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是什么(环境问题)→怎么样(表现与分布)→为什么(产生的原因)。同学们也可以采用分步骤预习的模式。第一步,先看教材中有几个黑体字标题,从中可以了解教材讲了几个方面的大问题;第二步,根据每一个标题下面教材篇幅大小,文字和图表多少,大体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一般情况下,对重点和难点,教材都给予较多的文字叙述和图表示例,因而教材篇幅较大;第三步,在第一步、第二步的基础上,确定预习重点—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预习时,对一般内容快速阅读,重点和难点内容则应详细阅读,要找出教材中知识结构的层次和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关键,从而在较高的角度上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例如:对“新教材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中的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的预习,教材有三个黑体字标题,反映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三种主要方式:即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商业;然后从三大标题后的教材篇幅大小,文字和图表多少可确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可作为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把预习重点放在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两大问题上。
当然,预习方法,要不断尝试,力求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例如:预习时作简要的笔记,将重点知识画线,疑难知识打问号或作标记,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听课效率。
3、课堂专心听课
听课是同学们获取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释疑解难的主渠道,是学习常规的最重要环节。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听好课。同学们听课时要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要求同学们听课要精力集中,全神贯注,不走神,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眼到要求按照老师的意图,或看黑板,或看课本,或看地图等;耳到要求认真听课;手到要求或记笔记,或勾画课文重、难点,或做演示操作等;口到要求默读 、朗读、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等。五到中最重要的是心到,只有心到,才能眼到、耳到、手到、口到,才能使眼、耳、手、口四者并用,并协调一致,高质量地完成听课任务。同学们听课要带着疑问听,要特别关注老师是怎样讲解重点、难点知识,采用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知识,解决疑难,更要学会掌握知识,解答疑难的方法。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地理课堂笔记。做课堂笔记可采用三法:⑴标记法:把老师授课中的着重点,在课文文字内容密切处画上红线、红圈等标记。⑵见缝插针法:让学生在课文空白处记下老师授课时的注释,或者分析判读图像的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区别点。⑶归纳重点法:在笔记本上重点记录教师授课时对相关地理概念的解释,对相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进行归纳的要点、知识拓展点以及解答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记笔记的内容可以包括:一是记录老师的板书,这一总分是笔记的主要内容;二是根据老师的板画,在笔记本上动手绘制一些内容重要的简单图形,如:夏至和冬至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近地面风的形成示意图,冷、暖锋天气图,水循环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三是记录老师讲解的典型范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同学们要花大部分的时间进行阅读教材、听老师讲解、思考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等活动,所以,同学们做笔记要遵循简而精的原则,避免只顾做笔记而忽略了其它课堂活动。
❺ 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课前预习网址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57千米 B、6371千米 C、6378千米 D、6336千米
2、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3、地球上的经线,正确叙述是( )
A、半径不等的半圆 B、长度不等 C、半径相等的圆 D、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4、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中纬度”“西半球”的是( )
A、30°W, 40°N B、15°W, 40°N C、30°W ,29 °N D、170°W, 40°S
5、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季节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太阳东升西落 D 、昼夜现象
6、建水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7、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
A 、赤道 B 、南回归线 C 、南极圈 D 、北回归线
8、地球上0°经线是( )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
9、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 B 、1:100000000
C、一千万分之一 D、1:1000
10、在五带中,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
A、热带 B 、北温带 C、北寒带 D 、南寒带
11、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
A、水文图 B、地形图 C、人口图 D、气候图
12、周围高,中间低的地表形态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谷 D 、盆地
1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
14、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15、星期天,我们要去昆明动物园看动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 )
A、云南政区图 B 、昆明市交通图 C、云南地形图 D 、昆明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D
A
A
B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D
D
C
B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 )
A东半球 北半球;B、东半球 南半球;C、西半球 北半球;D、西半球 南半球
2、世界最高峰是 ( )
A、乞力马扎罗山; B、珠穆朗玛峰; C、勃朗峰 D、阿空加瓜山
3、世界最长河流是 ( )
A、亚马孙河 B、长江 C、尼罗河 D、多瑙河
4、亚、非两洲分界线是 ( )
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苏伊士运河
5、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 )
A、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非洲
6、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是因为它沟通了 ( )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太平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7、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8、欧洲西部地区 ( )
A、大多数是经济落后的国家 B、进口工业品,出口原材料
C、本区工业发达,农牧业落后 D、大多数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9、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在 ( )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英国 D、瑞士
10、霍尔木兹海峡位于 A、阿拉伯海与波斯湾之间 B、地中海与红海之间
C、地中海与黑海之间 D、阿拉伯海与红海之间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单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京的传统民居是指 ( )
A.土坯房 B.窑洞 C.四合院 D.竹脚楼
2.北京交通的格局特点是 (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3.为适应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本市应该( )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积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工业 D.积极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4.据调查显示,九成三的香港各大公司主管愿意到内地城市就业,其中哪座城市正在成为香港人就业的热点(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深圳
5.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绿化面积的意义是 ( )
A.美化城市 B.保护环境 C.协调人地关系 D.注重对外形象
6.下列四个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澳门
7.台湾物产丰富,其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甘蔗 B.樟脑 C.香蕉 D.菠萝
8.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
A.畲族 B.黎族 C.高山族 D.京族
9.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10.有关新疆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的长绒棉生产闻名国内外
B.本区农作物生长主要靠天然降水
C.制约本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地形
D.本区生长良好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
11.万古荒原的塔里木盆地已勘探出储量丰富的
A.大煤田 B.大油田 C.大铁矿 D.大铝矿
12.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 )
A.盆地的中心附近 B.高山山腰附近
C.山前平原和山腰附近 D.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13.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 )
A.佛教 B.妈祖 C.基督教 D.天主教
14.我国历代都城城市格局体现的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思想是( )
A.“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帝王思想
B.“人地和谐”的思想
C.“依山傍水”的因地制宜的思想
D.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思想
15.北京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 )
A 明、清两代的皇宫 B 元大都城 C 金中都城 D 辽南京城
16.香港、澳门人多地少,为了城市的扩展,它们都采取的措施是( )
A 都积极地向外移民 B 鼓励居民到祖国内地工作
C 建设海底城市 D 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
1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北京 B天津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8.西气东输的起点位于的地形区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19.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
A黄岗山 B玉山 C长白山 D阿里山
20.台湾森林树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
A 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 B 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C 中部有高大的台湾山脉 D 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1.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
一、选择题
CDCDC DBCCA BDBAA DCBBCD
七年级地理(下)单元检测题(十)
(极地地区)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30分。)
1. 通过经线最多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3.两极地区共有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以陆地为主 B.冰雪覆盖 C. 纬度较低 D. 气候类型多样
4.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非洲 C.亚洲 D.北美洲
5.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是
A.企鹅 B .袋鼠 C.北极熊 D. 大食蚁兽
6.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
A.南 B.北 C.东 D. 西
7.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欧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 .亚洲
8.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州 C.北美洲 D.南美洲
9.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季节是
A.5~9月 B.11月~次年3月 C.6~9月 D.10~12月
10.为了和平利用南极,我国于1983年加入的条约是
A.《和平利用南极条约》 B.《南极条约》
C.《共同开发条约》 D.《南极共同体条约》
11.在下列节气中,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的是
A.夏至 B.冬至 C.春分 D. 秋分
12.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3.我国科学考察站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4.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主要有
A.储存在地下的大量淡水 B.埋藏在地下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C.沿岸栖息着无数食草动物 D .大陆内部有大片地衣、苔藓
15.关于北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地区是指北纬900的地区
B.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C.北冰洋的小部分属于北极地区
D.北极地区大部分是被冰雪覆盖的陆地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A卷)
一、细比较,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答案:A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答案:B
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答案:B
4.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A.圣海伦斯火山 B.维苏威火山
C.埃特纳火山 D.富士山
答案:D
5.下列城市与其所属岛屿搭配正确的是
A.北九州—九州岛
B.横滨—四国岛
C.长崎—本州岛
D.名古屋—北海道
答案:A
6.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
答案:A
7.分别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日本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答案:C
8.比较日本和英国所处的经纬度位置
A.日本所处纬度高于英国
B.日本所跨经度小于英国
C.日本所跨纬度大于英国
D.日本位于英国的西北部
答案:C
9.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答案:A
10.本初子午线经过下列哪个城市
A.东京 B.伦敦
C.北京 D.华盛顿
答案:B
11.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答案:A
12.日本的国花是
A.牡丹 B.樱花
C.菊花 D.梅花
答案:B
13.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14.世界上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答案:D
15.下列物质中,日本进口比例最小的是
A.石油 B.铁矿石
C.棉花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京的传统民居是指 ( )
A.土坯房 B.窑洞 C.四合院 D.竹脚楼
2.北京交通的格局特点是 ( )
A.“井”字形格局 B.由圆环路和“井”字路组成的
C.棋盘形格局 D.由环路和放射路组成
3.为适应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本市应该
A.积极发展旅游业 B.积极发展高层房地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工业 D.积极发展钢铁等重工业
4.据调查显示,九成三的香港各大公司主管愿意到内地城市就业,其中哪
座城市正在成为香港人就业的热点( )
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深圳
5.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绿化面积的意义是 ( )
A.美化城市 B.保护环境 C.协调人地关系 D.注重对外形象
6.下列四个城市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
A.北京 B.上海 C.香港 D.澳门
7.台湾物产丰富,其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甘蔗 B.樟脑 C.香蕉 D.菠萝
8.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
A.畲族 B.黎族 C.高山族 D.京族
9.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
A.东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10.有关新疆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区的长绒棉生产闻名国内外
B.本区农作物生长主要靠天然降水
C.制约本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地形
D.本区生长良好的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
11.万古荒原的塔里木盆地已勘探出储量丰富的
A.大煤田 B.大油田 C.大铁矿 D.大铝矿
12.新疆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 )
A.盆地的中心附近 B.高山山腰附近
C.山前平原和山腰附近 D.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13.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 )
A.佛教 B.妈祖 C.基督教 D.天主教
14.我国历代都城城市格局体现的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思想是( )
A.“普天之下,惟我独尊”的帝王思想
B.“人地和谐”的思想
C.“依山傍水”的因地制宜的思想
D.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认知思想
15.北京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 )
A 明、清两代的皇宫 B 元大都城 C 金中都城 D 辽南京城
16.香港、澳门人多地少,为了城市的扩展,它们都采取的措施是( )
A 都积极地向外移民 B 鼓励居民到祖国内地工作
C 建设海底城市 D 建设高层建筑和填海造地
1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北京 B天津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18.西气东输的起点位于的地形区是( )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19.我国东部最高峰是( )
A黄岗山 B玉山 C长白山 D阿里山
20.台湾森林树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
A 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 B 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C 中部有高大的台湾山脉 D 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21.关于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澳的经济发展与祖国无关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互惠互利,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