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目录
Ⅰ 中国经济地理的目录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的科学性质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的任务和学习目的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因素
第二节自然条件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第一节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发展
第二节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种植业
第三节林业
第四节畜牧业
第五节水产业
第六节城郊农业
第七节土特产
第八节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产
第九节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发展方向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能源工业
第三节冶金工业
第四节机械工业
第五节化学工业
第六节纺织工业
第七节电子工业
第八节传统民族手工业
第九节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铁路运输
第三节水路运输
第四节公路运输
第五节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第六节邮电事业的发展
第七节少数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发展
第八节我国交通运输与邮电事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商业中心
第三节商品流通
第四节少数民族地区贸易业的发展
第五节我国商业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我国的旅游资源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区划和旅游地理分区
第四节我国少数民族旅游地理分区
第五节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业发展方向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中国的城市
第三节我国农村城镇化问题 第一节三大经济地带
第二节七大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Ⅱ 请问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上申请了数据怎么知道是否审核通过,以及大约多长时间会收到回复
你申请了吗?申请的话,大约要一个月之内吧,会收到相关的回复,你就耐心的等待吧,只能祝你好运了呀,不要着急
Ⅲ 中国国家地理 四川专集目录
嘿嘿,找到了,2003年9月中国国家地理四川专集
目录
P20 中国人对青藏高原的科学探索
P28 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大事记
撰文/刘晶
P60 与老青藏面对面
撰文/刘晶 摄影/章铭陶等
P76 中国水坝:游走于期望与声讨之间
撰文/渭一
P88 反水坝运动在世界
撰文/范晓 易水
P100 数字模拟 重现北京老城
撰文/卢正刚 数字图象/水晶数字科技公司
P114 龙岩: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撰文/茹果 摄影/姜平
P124 追寻日本的玄奘——圆仁足迹
撰文.摄影/阿南史代 翻译/朱丽双 阎彩娥
地理视点
P18 阅读青藏高原
撰文/马丽华
P70 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自然的河
简介
河流是有生命的,这不是比喻。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William Morris Davis)有个著名的“侵蚀循环”理论,他把河流的发育过程分为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个阶段。大地上某个区域地壳上升,山脉隆起,随之河流诞生,开始发育。地壳上升的越快,河流切割的越深,这时的河流激流澎湃,昂扬奋发,河谷呈V字型,正处于青年期;随着河谷的深切,两岸崖壁岩石发生的风化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坍塌和滑坡,使河谷开始变得开阔和坡度变得较缓,这时的河流是壮年;当地壳上升变得缓慢或终止时,河谷将变得越来越开阔和平坦,最终地壳隆起被夷平,河谷变成准平原,河流进入老年期,最后河流死亡。这就是河流的一生。然而河流的寿命是非常非常长的,长到以百万年,千万年计。
人类活动可以缩短河流的生命。对河流影响最大的是在河流上规划了一处处大坝,称之为梯级开发。有一个概念曾经很时髦——河流的渠化,就是通过建一个一个的大坝,把自然的野性的河流渠道化。实际上这一处处大坝好象是河流的养老院,使河流一段一段地提前进入老年期。说河流的寿命仿佛有些遥远,那种时间尺度太大,人类个体的生命根本无法见证,但是那些人工水坝的寿命却是人可以见证的。
我刚刚去了四川,在从成都奔康定的路上,我看到了青衣江上,一个水库被河流携带的卵石淤满,河水从大坝顶上奔腾而下的景象,作为一个水库,它的生命已经结束了。
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到处是深切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这种景象在旅行者的眼中是美景,但在水电开发者看来却是水电的富矿。在川藏线上,我看到公路被迫改线,原来这里正在修建一座水电站。当我离开川藏线,驾车驶向一条乡间公路,正陶醉于河流两岸如画的牧场和藏式居民时,同行的向导告诉我,这里也已被规划为一个水电站......
川西之行,给我一个印象是:好象每一条河流都被水电建设者规划好了建多少个水坝,不仅仅是规划,深山峡谷中到处都是水坝建设的工地。中国好象进入了一个水电建设的高峰期。
回到北京,我接触到一个重要信息是云南怒江上要建水坝,引起了一场讨论。讨论中一个重要的论题是: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的河?因为怒江是我国目前没有建水坝的两河之一(另一条是雅鲁藏布江)。
当我接触到这个问题时,悚然一震,这一问题为何如此有力,似乎将人从沉睡中惊醒。
关于在河流上建坝所引起的生态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三峡大坝的争论是高峰。主张建者,理由十分充足有力,如:发电、防洪、灌溉、航行等功能,反对建者针锋相对,如:水生物洄游路线受阻和环境的改变、引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震、大量的生态移民、对河口地区堤岸的影响等等......
在“经济发展”的强大压力下,关于生态的观点总是显得苍白,最终还是建坝的观点取胜。
然而怒江上要建水电站,反建坝者的观点却一反常态,根本就没有提什么生态环保之类的理由,而只是问一句:要不要给子孙留一条原生态的河?
这一问之所以有力,在于它仿佛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退缩到角落里的奋力一击;又好象是理性的诉说无效后被迫求助于情感。
这一问隐含的前提是:所有江河都被一处处大坝截断了,难道不能留一条吗?这里面的比例是“所有比一”。
这一问里面隐含的另一层意思是:难道不能留一条原生态的河给子孙后代们研究、观赏吗?甚至留一条原生态的河与那些建大坝的河对比之用。
“留一条原生态的河流给子孙”。这问题的提出多少有些悲凉。想想看,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已经深入到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总是把自然和人文相对提出,但是还有人类没有干涉过的纯粹的自然景观吗?
留一条原生态的河流给子孙后代,我想起一串类似的问题:譬如:留一块未开采的煤田、油田给子孙;留一块荒野给子孙,甚至我们还可以提出是否应该留一片未经科学考察的区域给子孙后代。因为子孙们也有到一片荒野上考察的愿望和权利呀?
Ⅳ ArcGIS 9.3 Desktop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教程的图书目录
第1篇 导论
第1章 GIS
1.1 GIS的基本概念
1.1.1 信息与地理信息
1.1.2 信息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1.2 GIS的组成
1.2.1 硬件系统
1.2.2 软件系统
1.2.3 地理空间数据
1.2.4 应用分析模型
1.2.5 系统开发、管理和应用人员
1.3 GIS的数据组织
1.4 GIS的功能
1.4.1 基本功能需求
1.4.2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1.5 GIS的发展
1.5.1 GIS的发展简史
1.5.2 GIS的发展展望
1.6 习题
第2章 ArcGIS 9.3 概述
2.1 ArcGIS 9.3 体系结构
2.1.1 桌面GIS
2.1.2 服务器GIS
2.1.3 移动GIS
2.1.4 嵌入式GIS
2.2 ArcGIS 9.3 软件特色
2.3 ArcGIS 9.3 软件的安装
2.3.1 ArcGIS 9.3 的安装条件
2.3.2 ArcGIS 9.3 的安装准备
2.3.3 ArcGIS 9.3 的安装过程
2.3.4 桌面快捷键创建
2.4 习题
第2篇 空间数据可视化
第3章 ArcMap应用基础
3.1 ArcMap的窗口界面
3.1.1 ArcMap窗口的组成
3.1.2 ArcMap的窗口操作
3.2 地图文档的操作
3.2.1 创建地图文档
3.2.2 打开地图文档
3.2.3 保存地图文档
3.3 图层的操作
3.3.1 添加图层
3.3.2 图层更名
3.3.3 改变图层顺序
3.3.4 图层的复制与移除
3.3.5 图层属性
3.3.6 图层分组
3.3.7 图层比例尺设置
3.3.8 保存图层
3.3.9 设置图层数据源
3.4 查询地图要素
3.4.1 交互式选择
3.4.2 属性选择
3.4.3 位置选择
3.4.4 图形选择
3.4.5 选中要素的相关操作
3.5 属性表的处理
3.5.1 属性表的操作
3.5.2 连接属性表
3.5.3 图表
3.5.4 报表
3.6 实例
3.6.1 使用ArcMap浏览地理数据
3.6.2 绘制人口密度图
3.7 习题
第4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编辑
4.1 空间参考系统
4.1.1 地理坐标系统
4.1.2 地图投影
4.1.3 地理配准
4.2 空间数据采集
4.2.1 野外实测数据
4.2.2 地图数字化
4.3 空间数据编辑
4.3.1 空间数据编辑流程
4.3.2 编辑要素
4.3.3 编辑属性
4.3.4 编辑拓扑
4.3.5 编辑关系和相关对象
4.3.6 编辑几何网络
4.3.7 编辑尺度要素
4.4 实例
4.5 习题
第5章 三维可视化
5.1 ArcGlobe
5.1.1 三维数据浏览
5.1.2 ArcGIobe图层类型
5.2 ArcScene
5.2.1 三维场景
5.2.2 动画
5.3 实例
5.3.1 三维场景可视化
5.3.2 三维场景动画
5.4 习题
第6章 地图制图
6.1 地图版面设计
6.1.1 地图模板操作
6.1.2 版面尺寸设置
6.1.3 图框与底色设置
6.2 数据符号化
6.2.1 单一符号化
6.2.2 分类符号化
6.2.3 定量符号化
6.2.4 图表符号化
6.2.5 制图表达
6.3 图层标注
6.3.1 交互标注
6.3.2 自动标注
6.3.3 链接注记
6.4 地图整饰
6.4.1 辅助要素操作
6.4.2 制图数据操作
6.5 地图输出
6.5.1 打印地图
6.5.2 导出地图
6.6 实例
6.7 习题
第3篇 空间数据管理
第7章 ArcCatalog应用基础
7.1 空间数据格式
7.1.1 Shapefile
7.1.2 Coverages
7.1.3 Geodatabase
7.1.4 栅格数据
7.1.5 TIN数据集
7.1.6 CAD数据
7.1.7 XML文档
7.1.8 地址定位器
7.2 目录树的操作
7.2.1 文件夹连接操作
7.2.2 数据库连接操作
7.2.3 GIS服务器连接操作
7.2.4 文件夹与文件类型操作
7.3 目录内容浏览
7.3.1 内容视图
7.3.2 预览视图
7.3.3 元数据视图
7.4 数据搜索
7.4.1 按数据项搜索
7.4.2 按地理条件搜索
7.4.3 按时间条件搜索
7.4.4 按关键字搜索
7.4.5 浏览和修改搜索结果
7.5 地图和图层操作
7.5.1 地图操作
7.5.2 图层操作
7.6 地理数据输出
7.6.1 地理要素输出
7.6.2 属性表格数据输出
7.7 实例——使用ArcCatalog浏览地理数据
7.8 习题
第8章 空间数据处理
8.1 Shapefile操作
8.1.1 新建Shapefile和dBase表
8.1.2 添加和删除属性
8.1.3 创建和更新索引
8.1.4 定义Shapefile的坐标系统
8.2 Coverage操作
8.2.1 新建Coverage和INFO表
8.2.2 建立拓扑
8.2.3 定义Coverage的坐标系统
8.2.4 Coverage维护操作
8.3 栅格数据操作
8.3.1 浏览栅格数据
8.3.2 定义栅格数据集的坐标系统
8.3.3 创建栅格数据集信息
8.4 数据格式转换
8.4.1 矢量数据格式转换
8.4.2 栅格数据格式转换
8.4.3 矢量与栅格数据格式转换
8.5 元数据操作
8.5.1 编辑元数据
8.5.2 发布元数据
8.6 地理编码
8.6.1 地理编码的概念
8.6.2 地址定位器的创建
8.6.3 地址编码过程的控制
8.6.4 地址定位器的修改
8.6.5 地址表的地理编码
8.7 实例
8.8 习题
第9章 空间数据库
9.1 Geodatabase概述
9.1.1 Geodatabase基础
9.1.2 Geodatabase类型
9.1.3 Geodatabase基本元素
9.2 设计Geodatabase
9.2.1 Geodatabase的设计步骤
9.2.2 使用ArcGIS数据模型设计
9.3 建立Geodatabase
9.3.1 新建Geodatabase
9.3.2 Geodatabase数据转换
9.3.3 用CASE工具建立Geodatabase
9.4 Geodatabase操作
9.4.1 Geodatabase的子类型和属性域
9.4.2 Geodatabase的关系类
9.4.3 Geodatabase的注记类
9.4.4 Geodatabase的尺度类
9.4.5 Geodatabase的拓扑
9.4.6 Geodatabase的几何网络
9.5 实例
9.5.1 建立某地区地块的拓扑关系
9.5.2 建立某水系的几何网络
9.6 习题
第4篇 空间处理
第10章 地理处理
10.1 地理处理概述
10.2 地理处理方法
10.2.1 工具
10.2.2 模型
10.2.3 脚本
10.2.4 ArcObjects
10.3 环境设置
10.3.1 应用程序的环境设置
10.3.2 模型的环境设置
10.3.3 地理处理工具的环境设置
10.4 习题
第11章 ArcToolbox应用基础
11.1 ArcToolbox简介
11.1.1 数据管理工具
11.1.2 数据转换工具
11.1.3 分析工具
11.1.4 地图工具
11.1.5 线性参考工具
11.1.6 地理编码工具
11.1.7 Coverage工具
11.1.8 空间分析工具
11.1.9 三维分析工具
11.1.10 地统计分析工具
11.1.11 空间统计工具
11.2 工具箱操作
11.3 工具集和工具操作
11.3.1 工具集操作
11.3.2 工具操作
11.4 实例
11.5 习题
第12章 ModelBuilder应用基础
12.1 ModelBuilder界面
12.2 构建模型
12.2.1 模型的组成
12.2.2 模型的类型
12.2.3 模型的构建流程
12.3 ModelBuilder操作
12.3.1 图表属性设置
12.3.2 中间数据操作
12.3.3 校验和修改模型
12.4 实例
12.5 习题
第13章 定制ArcDesktop
13.1 用户界面定制
13.1.1 用户界面基本元素
13.1.2 定制工具栏的基本操作
13.2 定制宏
13.2.1 宏的创建
13.2.2 宏的运行
13.2.3 添加宏到工具栏或菜单
13.3 定制VBA命令
13.3.1 UIControl应用基础
13.3.2 定制UIControl
13.3.3 添加外部定制命令
13.4 定制环境设置
13.4.1 设置定制保密性
13.4.2 设置VBA安全性
13.4.3 更新ArcID模块
13.5 实例
13.5.1 添加地图要素
13.5.2 添加图层文件
13.6 习题
参考文献
Ⅳ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怎么备考
已经回答过了!
我的经验是,搜集相关信息,为考研做好准备,这些信息是:
一、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考生报考的依据,也是全部复习计划的依据。由于近几年高校改革力度加大,专业调整频繁,专业名称也多有变化,广大考生需要格外注意,免得早就瞅准的专业突然改名更姓,不知去向了。考研教育.网提醒大家,招生专业目录一般在每年7、8月份公布,考生应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索取或购买目录,最终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二、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这里的公共课指全国统考的科目,包括政治、英语(或俄语、日语)和数学。这些科目的考试知识点和考试要求在每年六七月份出版的各科考试大纲上有详细规定。根据考研教育.网多年的总结,日语、俄语、数学等科目的大纲一般变动不大,因此可以参照前一年的大纲;而对于一些变动较大的科目,则必须以新大纲为准进行复习。
三、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
公共课有大纲,或早或晚总还能明确复习范围,但专业课却基本上没有什么书面的复习纲要可以提供给考生(有关政策禁止招生单位给考生划定考试范围),需要自己去多方打听。因为专业课涉及的往往不止一门课程,教科书也有多本,复习量极大。例如某著名高校的新闻学院,多年来中国新闻史方面有一段时期的内容全部不考,而每年都有一些不了解信息的考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背诵这数百页内容。
四、录取调剂信息
对于考分很高或很低的考生而言,录取调剂信息可能用处不大,但对于那些分数刚刚达线、处于录取边缘的人来讲,如果提前一天知晓某个招生单位的调剂信息,情况或许就有改观。
以上四类信息,你要尽力搜集,要是搜集方法和渠道不知道的话,你可以参考《新手入门指导:多样化渠道搜集考研信息》这样争取给自己考研加分!
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Ⅵ 2004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本目录
http://wenku..com/view/57f35efafab069dc50220198.html
这个是复下载制地址 你去下载吧 免费的!
Ⅶ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下册目录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二、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
三、东半球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东、西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
四、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巴西
五、极地地区
Ⅷ 七年级下册的地理书目录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二、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专
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属斯
三、东半球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东、西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
四、西半球的国家
美国、巴西
五、极地地区
。。乃这是要干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