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高中地理必修一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答案

发布时间: 2021-01-24 04:34:15

Ⅰ 高一地理必修一填充图册答案 火急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
(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
(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
6、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7、水循环
(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
(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3)意义: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
8、洋流:
(1)类型: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按性质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由西向东流,冬季由东向西流(夏顺冬逆)。
(3)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③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只找到第二章,凑合用吧...

Ⅱ 2019红对勾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急用忘带了 发原题也行

Ⅲ 高中地理必修一67页的答案

1,沙特来阿拉伯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受副源热带高压的控制,气候炎热干燥,降水少;全国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地表水资源缺乏;该国对水资源短缺问题没有引起重视,缺乏节约用水的意识。

2,哪些措施解决,措施的局限性。
措施:实行节水措施,建立人工蓄水设施;利用丰富的石油能源来进行海水淡化;与邻国协商跨流域调水;将南极冰山运输到沙特来获得淡水;
局限性:消耗人力物力较多,无法根本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资料分析: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5毫米,为什么会储藏如此丰富的淡水资源。
南极降水少不错,不过蒸发量更少,南极大陆终年受极地高压以及干冷的极地东风控制,蒸发量极小,所以日积月累淡水资源就相当丰富了.
分析反思:假如我们将大量的南极冰山……将会对全球的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有可能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个就是温室效应造成地球两极温度升高,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的原理是一样的。很多城市会被淹没。

我还是希望你采纳的。

Ⅳ 高一地理必修一名师学案答案

没有的,亲,不会的题目直接发过来吧

Ⅳ 求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及答案。谢~~~

行星地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A.银河系 B.总星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太阳系
3.在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星星多数是(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4.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核裂变 B.核聚变
C.其它恒星 D.银河系中心
5.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就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 放射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氢气的燃烧
C.大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6.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出现在日冕层
C.因为温度比周围大约低1500度,所以略显阴暗
D.活动周期为12年
7.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C.世界各地昼夜交替现象
D.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
8.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3年12月31日
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 )
A. 2003年12月30日14:00
B. 2004年12月31日14:00
C. 2003年12月31日15:00
D. 2004年1月1日14:00
9.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的 更替
B.海洋中洋流运动产生有规律的偏向
C.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地球的赤道半径略长于极半径
10.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每天都重合
B.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
D. 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11.下列各地中 ,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A.20°N,30°E B.25°N,25°E
C.23.5°S,60°N D.40°S,120°W
12.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东经121º比东经120º的地方( )
A.区时早 B. 地方时早
C.一定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14.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15.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则( )
A.区时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昼夜长短不同 D.线速度相同

16.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 )
(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
17.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8. 按照 气候统计来划分四季,北半球夏季的时间应是( )
A. 4、5、6三个月 B. 5、6、7三个月
C. 6、7、8三个月 D. 7、8、9三个月
19.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
A.6千米 B.17千米 C.33千米 D.60~70千米
20.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是( )
A. 23小时56分4秒 B. 24小时
C. 24小时3分56秒 D. 24小时48分46秒
二 、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 得分。)
21.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黑子 B.太阳风 C.耀斑 D.日珥
22.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放出的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直接所用 的能源
B.由于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大气电离层的扰动,所以会产生磁暴现象
C.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没有相关性
D.太阳活动有时会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2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 )
A. 是每年的1月初 B.是每年的7月初
C.公转速度较快 D.公转速度较慢
24.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
A. 太阳日 B. 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24小时
25.在北京时间8点20分时( )
A.东经130º(位于东九区)的地方时正好等于区时
B.东经130º的地方时为7点40分
C.东经130º的地方时是9点
D.东经105º(位于东七区)的区时为7点20分
26.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34ºN,116ºE B.20ºS,75ºW
C.67ºS,20ºE D.40ºN,10ºW
27.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 )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D.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8.当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下列四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高值的有( )
A.华盛顿 B.新加坡
C.上海 D.巴西利亚
29.读下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日期相同的是( )
30. 当北半球冬至日时,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
A. 南回归线上太阳高度角最大
B. 赤道上昼夜平分
C. 北半球有极昼现象
D. 南半球有极夜现象

一、二、选择题(共70分,共30道题)
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双项选择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三、综合题 (共30分)
31.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⑴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角度是 ;平面③的名称是 ;
⑵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 (选择填空)。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32.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其中A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B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C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D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公转速度较 ,南半球是 季。
(3)当地球运行到A、C点时太阳直射在 上,此时全球各地昼夜 。
(4)当地球运行到B点附近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北极圈内出现 现象。

33. 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10分):

(1) 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AB间: 面、BC间: 面。
(2) 三个圈层名称:A: B: C: 。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 层,软流层位于 层之中。
(4)A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圈、 圈、 圈。

34. 为什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4分)

答案
一、二、选择题(共70分,共30 道题)
单项选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B C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D D B B C B A
双项选择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C BD AC AD CD AD BC AC BD AB

三、综合题 (共30分)
31. (5分)
⑴ 北极星 66.5° 黄道面
⑵ B D
32.(11分)
(1)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2)快 夏
(3)赤道 等长(平分)
(4)23.5°N 昼长夜短 极昼
33.(10分)
(1) 莫霍 古登堡
(2)地壳 地幔 地核
(3) C B
(4) 大气 水 生物
34.(略)(4分)

Ⅵ 跪求高中地理必修一课后活动题答案!

人教出版社网站-------教师用书-----附有活动题答案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