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级地理 » 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

发布时间: 2021-01-24 00:33:22

① 八年级下册其中考试复习资料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
2001年秋季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下)第五单元测验
初二年级古诗文默写竞赛试卷
初二年级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考点综合测试题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 外国诗两首
初二语文 古诗文默写竞赛试卷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2答案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1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2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1答案
第三册 第四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八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五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三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四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六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八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五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七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四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答案
初 二 语 文(第40周)
初 二 语 文(第38周)
初二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37讲)
初二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36讲)
初二(上)语文期中考试
初 二 语 文(第36周)
初 二 语 文(第34周)

初中二年级数学

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初二上数学期中考试卷
数学试题
初二数学试卷
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初 二 数 学
二次根式检测试题
初二数学单元测试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5
大附中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几何期中练习答案
北大附中初二年级第二学期代数期中练习答案
北大附中初二代数期中试题-1
初二数学 几何期中试题-3
初二数学 几何期中试题-2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2
初二数学 比例线段
初二数学 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初二几何练习-1
初二代数试题-1
初二数学 几何相似形
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初 二 数 学(第39周)
初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39讲)
初 二 数 学(第40周)
初 二 数 学(第36讲)
怎样选择多项式的因式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
初二几何试题参考答案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3 答案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4 答案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2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1
初二几何总复习题(二)
初二几何总复习题(一)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四)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三)
初二几何总复习题(六)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二)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一)
初二数学 二元一次方程组自我测试题
二次根式自我测试题
相似形自我测试题(B卷)参考答案
相似形自我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三角形自我测试题(B卷)参考答案
三角形自我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

数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初二数学试卷
初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初二上数学期中考试卷
初二 《四边形》测验题
第七单元 四边形
初 二 数 学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4
北大附中初二几何期中试题-3
北大附中初二代数期中试题-2
初二数学 几何期中试题-3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3
初二数学 几何期中试题-1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1
初二代数试题-3
初二代数试题-2
初二几何练习二
初二几何试题
初二数学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中数学第九章测试卷
初二数学同步辅导教材(第39讲)
初 二 数 学(第38讲)
初 二 数 学(第40讲)
初 二 数 学(第37讲)
初 二 数 学(第36周)
怎样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5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4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5 答案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3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2(答案)
初二几何期末综合试题-1(答案)
初二几何总复习题(五)
初二几何总复习题(三)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四)(答案)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三)(答案)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二)(答案)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二)(答案)
初二代数总复习题(一)(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
二次根式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 解直角三角形自我测试题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 相似形自我测试题(B卷)
初二数学 相似形自我测试题(A卷)
初二数学 三角形自我测试题(B卷)
初二数学 三角形自我测试题(A卷)

初中二年级物理

初二物理(上) 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物理 力学
初二物理 杠 杆
初二物理 磁场和磁感线
初二物理 电阻的串联
初二物理 电磁铁
初二物理 电磁感应
初二物理 电流定律
初二物理 力和运动
初二物理 简单机械
初二物理 实验测试题
初二物理 力
初二物理练习题
初二物理 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初二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2
《机械能、分子运动论、内能》学习辅导及检
初 二 物 理(第39讲)
初 二 物 理(第37周)
初二物理单元测试
初二物理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 期终考试试卷
浮力
初二物理(上) 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物理 光的折射
初二物理 声现象
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1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1

初二物理 力学
初二物理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初二物理 电阻的并联
初二物理 电磁铁的应用
初二物理 电磁感应的应用
初二物理 电流的磁场
初二物理 浮力
初二物理 压强
初二物理 欧姆定律
初二物理 实验
初二物理 蒸发
初二物理 电学练习
初二物理 液化
初二物理 升华和凝华
初二物理 光的直线传播-1
初二物理试题
初 二 物 理(第37讲)
初 二 物 理(第38周)
初二物理试题
初二物理试题
初二物理 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初二(下)物理期中考试卷
初二物理(上) 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下)物理期中考试卷
初二物理 光的反射
初二物理 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初二物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
初二物理期中测试卷 及答案-2

初中二年级历史

初二历史试题-2
初二历史 中国历史试题
初二历史期末试题-2
初二历史期中试题-2
初二上册第一单元
初二上册第二单元
初二历史试题8
初二历史试题6
初二历史试题4
初二历史试题2
初二历史试题10
二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初二历史期末试卷(100分)

二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
初二历史期末试卷
初二历史试题-3
初二历史试题-1
初二历史期末试题-3
初二历史期末试题-1
初二历史期中试题-1
初二上册第三单元
初二历史试题9
初二历史试题7
初二历史试题5
初二历史试题3
初二历史试题1
初二历史试题11

初中二年级地理

初二地理试题-8
初二地理试题-5
初二欧洲西部
初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初二大洋洲
初二地理试题-2
初二年级地理目标测试题
初二南亚
初二中亚
初二东亚
初二世界的国家和区域划分
初二.北美
初二地理试题
初中地理测试题7
初中地理测试题4
初中地理测试题2
初中地理测试题6
初二中地理期未测试题6
初二中地理期未测试题4
初二中地理期未测试题2
第三十章 世界的地形、气候(阶段测验)
第二十八章 大洋洲(阶段测验)
第二十四章 欧洲西部(阶段测验)

初二地理试题-9
初二地理试题-7
初二西亚
初二欧洲东部和北亚
初二拉丁美洲
初二地理试题-3
初二地理试题-1
初二南极洲
初二北非
初二东南亚
初二世界的地形、气候和自然景观
初二世界的人口、资源和环境
初中地理测试题8
初中地理测试题5
初中地理测试题3
初中地理测试题1
初二地理期中试题
初二中地理期未测试题5
初二中地理期未测试题3
初二中地理期未测试题1
第二十九章 南极洲(阶段测验)
第十八章 东南亚(阶段测验)
初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
初二地理阶段测验3
初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
初二地理阶段测验2
初二地理阶段测验
初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

初中二年级政治

初二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试
初二政治试题(一)
初二政治总复习资料
初二政治试题(一)
初二政治总复习资料
初二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二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试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卷(2)
初二下期中试题5
初二下期中试题3
初二上期中试题2
初二政治期末试卷-3
初二下期末试题4
初二政治单元试题
初二上期末试题1
初二政治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题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第二学期期终考试初二年级政治试卷1

初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
初二年级政治试卷1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卷(1)
初二下期中试题4
初二下期中试题1
初二政治考试卷
初二政治期末试卷-2
初二下期末试题3
初二上期末试题2
初二政治期末试卷-1
初二政治总复习资料
初二第一学期政治期末试
初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2001年秋季初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

初中二年级生物

初二生物第二单元(第3章)测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1、2章)测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4章)测试题
初二生物试题(五)
初二生物试题(二)
初二生物试题(一)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9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7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5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3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1
上学期初二级生物复习题
初二生物试题
初二生物复习试题
初 二 生 物 试 题
初二生物期末试题-1
初二级生物第五单元(第6、7、8章)测试
初二生物第一单元(第1、2章)测试题
初二生物第二单元(第3章)测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4章)测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4章)测试题
初二生物第二单元(第3章)测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五单元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10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8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6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4
初二生物同步试题-2
初二生物试题(六)
初二生物试题(四)
初二生物试题(三)
初二生物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1、2章)测试题
初二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1、2章)测试题
初二级生物第四单元(第5章)测试题
初二生物期末试题-2
初二生物期中试题
初二级生物第三单元(第4章)测试题
初二生物期中试题
初二生物第五单元(第6、7、8章)

初中二年级英语

初二英语综合练习
初二英语期中试卷3
初二英语期中考试卷
初二(上)英语期末试卷
初二英语综合练习
初二英语期中试卷
初二(上)英语期中考试卷
初二英语试题-4
初二英语试题-2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9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8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7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6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5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4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3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2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10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1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9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8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7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6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5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4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3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2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4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3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2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1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0 参考试卷
英语第三册上 UNIT1 参考试卷答案
初 二 英 语(第38讲)
初二英语同步辅导教材(第38讲)
初二英语同步辅导教材(第36讲)
二、笔试部分(80%)
初二 Units 18-20
初二 Unit 26
初二 Unit 24
初二 Unit 22
初二 Unit 20
初二 Unit 17
初二 Unit 15
初二 Unit 16
初二英语单元评价测试
初二英语单元评价测试Unit21~22
Unit23 单元检测
初二英语(上)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 (下) 期末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期末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上) 期末测试 (C卷)答 案
初二 (上) 期末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上) 期末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英语期末试题 答案
初二 Units 21-23
初二 Units 15-17
初二 Unit 25
初二 Unit 23
初二 Unit 21
初二 Unit 19
初二 Unit 17
初二 Unit 15
初二英语期中试题
初二 (下) 期中测试 (B卷)
初二 (下) 期中测试 (A卷) 答 案
初二 (上) 期中测试 (C卷)
初二 (上) 期中测试 (B卷)
初二 (上) 期中测试 (A卷)
初二(下)9单元测试(A卷)答 案
初二(上)7单元(A)卷答 案
初二(上)6单元测试(B卷)答 案
初二(上)5单元测试(A卷)答 案
初二(上)13单元测试(A卷)答 案
初二 (下) 9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8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8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7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7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6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6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5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5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4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4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3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3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2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2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1单元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1单元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 (下) 14单元测试(B卷)答 案
初二 (下) 14单元测试 (A卷)
初二(下)13单元测试(B卷)
初二 (下)13单元测试(A卷)答案
初二(下)12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下)12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下)11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下)11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下)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下)10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9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9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8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8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7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6单元测试(A类)
初二(上)5单元(B卷)答案
初二(上)5单元(B卷)
初二(上)4单元(B卷)
初二(上)4单元(A卷)
初二(上)3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3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2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2单元(B卷)
初二(上)1单元测试(B卷)

初二英语(上)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英语试卷
初二英语期中试卷2
初二(上)英语期中考试卷
初二英语(上)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英语(上)期终考试试卷
初二期中复习
初二英语试卷
初二英语期中试卷
初二(上)英语期末试卷(答案)
初二英语试题-3
初二英语试题-1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9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8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7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6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5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4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3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2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10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下 UNIT1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9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8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7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6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5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4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3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2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4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3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2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1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0 参考试卷
初中英语第三册上 UNIT1 参考试卷
初 二 英 语(第40周)
初二英语同步辅导教材(第39讲)
初二英语同步辅导教材(第37讲)
初 二 英 语(第36周)
初二 Units 21-23
初二 Units 15-17
初二 Unit 25
初二 Unit 23
初二 Unit 21
初二 Unit 18
初二英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英语单元评价测试
初二英语单元检测(Uint 24 )
第二学期初二英语
初二英语期末试题
初二 (下) 期末测试 (B卷)
初二 (下) 期末测试 (A卷)
初二 (上) 期末测试 (C卷)
初二 (上) 期末测试 (B卷)
初二 (上) 期末测试 (A卷)
初二 Units 18-20
初二 Unit 26
初二 Unit 24
初二 Unit 22
初二 Unit 20
初二 Unit 18
初二 Unit 16
初二 (下) 期中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下) 期中测试 (A卷)
初二 (上) 期中测试 (C卷)答 案
初二 (上) 期中测试 (B卷)答 案
初二 (上) 期中测试 (A卷)答 案
初二英语期中试题答案
初二(下)9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7单元(A)卷
初二(上)6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5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13单元测试(A卷)
初二 (下) 9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8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8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7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7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6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6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5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5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4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4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3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3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2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2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1单元测试 (B卷)
初二 (下) 1单元测试 (A卷)
初二 (下) 14单元测试 (B卷)
初二(下)14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下)13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下)13单元测试(A卷)
初二 (下)12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下)12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下)11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下)11单元测试(A卷)
初二 (下)10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下)10单元测试(A卷)
初二 (上)9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上)9单元测试(A卷)答案
初二 (上)8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 (上)8单元测试(A卷)答案
初二 (上)7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 (上) 6单元测试(A类)答案
初二(上)4单元(B卷)答案
初二(上)4单元(A卷)答案
初二 (上)3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 (上)3单元测试(A卷)答案
初二 (上)2单元测试(A卷)答案
初二(上)2单元(B卷)答案
初二 (上)1单元测试(B卷)答案
初二(上)1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14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14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13单元(B卷)
初二(上)12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12单元(B卷)
初二(上)11单元(B卷)
初二(上)11单元 (A卷)
初二 (上) 10单元(B卷)
初二 (上) 10单元 (A卷)
初二 (上)1单元测试(A卷)答案
初二(上)14单元测试(B卷)
初二(上)14单元测试(A卷)
初二(上)13单元(B卷)答案
初二(上)12单元测试(A卷)
初二 (上)12单元(B卷)答案
初二 (上)11单元(B卷)答案
初二(上)11单元(A卷)答案
初二 (上) 10单元(B卷)答案
初二 (上) 10单元 (A卷)答案
初中语文考点综合测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 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模棱两可(mú) 模样(mó) 模仿(mó)
B 确系实情(xì) 系统(xì) 系住(jì)
C 泰然处之(chǔ) 溺爱(ruò) 拮据(jù)
D 塑料(shuò) 堤岸(tí) 徘徊(huí)
2 下面语段,标点符号依次列出四项,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葫芦僧判断葫芦案②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作者曹雪芹是我国清代杰出小说家③他晚年呕心沥血④辛勤写作⑤据说⑥批阅十载⑦增删五次⑧而成其稿。
A “”。,。“、”
B “”,,,,,。
C 《》。、,,、,
D 《》,,,“,”
3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蜂王是黑赫色的,身量特别长
B 一颗新芽简直就是一棵珍珠
C 这些龙骨可以说是书籍的皱形
D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4 用《新华字典》查下列汉字,选出正确的一项( )
序号 汉字 应查部首 应查笔画 音序检字
A 红 丝 2 h
B 装 壮 6 zh
C 素 系 4 sh
D 裹 衣 8 g
5 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表达的意义是什么( )
①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②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④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A 马虎,不讲究; 像发酵似的,气味越来越浓;精神永存;当
B 记忆力差;散发;精神不死;当
C 记忆力差;像发酵似的,气味越来越浓;精神永存;抵押品
D 肮脏; 像发酵似的散发着;统治着人民,有讽刺意味;物质
6 根据不同标准,从下列各组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⑴从形声字的形旁角度看:( )
A 骑 B 攻 C 证 D 秧
⑵从词性的角度看:( )
A 阴狠 B 阴险 C 阴阳 D 阴毒
⑶从词的色彩看:( )
A 坚强 B 刚强 C 顽强 D 顽固
⑷从短语结构角度看:( )
A 坚强的战士 B 感情线索 C 优良传统 D 想象丰富
7 选出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是一切骄傲的人的共同特点。
A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层是条件关系,第二层是并列关系。
B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第一层是并列关系,第二层是条件关系。
C 这是一个单句,主语“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只有自己最行”是由一个二重复句充当的。
D 这是一个单句,主语“这个”,“那个”是代词;谓语“是”是动词;宾语“特点”是名词。
8 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得大
B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 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C 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儿
D 举行竞赛,有的时候在礼堂,有的时候在窑洞前边,有的时候在山根河边的坪坝上
9 把陈述句“他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们”变成:
①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反问的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 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 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11 语序最顺当的是 ( )
A 经阳光的照耀,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常绿树,现出可爱的亮绿色。
B 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现出可爱的亮绿色,常绿树经阳光的照耀。
C 常绿树,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经阳光的照耀,现出可爱的亮绿色。
D 现出可爱的亮绿色,常绿树,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经阳光的照耀。
12 把下面的材料放在两种不同文体中表达。
出差广州的江敏收到单位同事李晓电汇5000元,说要一台价格差不多的23寸索尼彩电。江敏准备办。
①江敏拍一封电报答复李晓(不超过8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了一天,江敏到一家交电公司找朋友王刚,没找到,就留下张便条。托他选购。(便条只写内容,不超过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判别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 , 错误的在后面括号内打×
①《社戏》、《故乡》是两篇小说,前一篇用第三人称,后一篇用第一人称。
②《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
③从内容的角度看,诗歌一般分为抒情诗、叙事诗等,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抒情诗。
④古代汉语中,常用“吾、余、予、尔”作第一人称代词。
⑤《出师表》中

② 初一地理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考试复习题

第二、三章陆地与海洋和天气与气候考点说明一、陆地和海洋 1、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2、了解大陆与半岛、岛屿的区别;海峡、海和洋的区别。 3、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理解地球表面海陆变迁事实依据和主要原因。 5、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 6、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二、天气 1、了解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运用空气质量预报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练习题人教新课标
一、选择题 1.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的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的海洋大于陆地 2.关于七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濒临三大洋,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 B.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欧洲是全球七大洲中,惟一没有热带和亚热带的大洲 D.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均为濒临三大洋的大洲 3.赤道和极圈都穿

八年级地理第1章 陆地和海洋 同步练习(一)
第1章 陆地和海洋 同步练习(一) 一、选择题 1.地球表面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 )A、大陆B大洲C 半岛D岛屿 2.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A北美洲和南美洲 B欧洲和非洲 C南美睡南极洲 D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3.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4.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A亚洲大陆B非洲大陆 C亚欧大陆D南美大陆 5.四大洋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B太平洋、大西

福州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市质检考试 湘教版
? 4 .下列关于我国领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

福州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查??地理试卷 中图版
? 1 .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是( ??? ) A .“一半陆地,一半海洋” ?

八年级下学期考试(中国的主要产业)A[补充答案] 湘教版
1 .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大部分。 2 .

2004年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卷(二) 人教版
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海洋运输 3、2004年6月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在各海洋污

重庆市永川中山中学2004年秋期初一地理上期期中考试题 新课标
在浩瀚的海洋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她披着蓝色的面纱,载着无数的生灵,环绕着太阳在不断地转动,它就是 ?A、地球???&n

七年级地理下册单元形成性检测题(一) 新课标版
1.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

2004年上学期初一地理月考试题 新课标版
1. 一个人面向南方,站在20°W经线上,他的左边是 A.北半球 B.东半球 C.西半球 D.南半球 读右图,X以东是大洋,以西为陆地;Y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_珠江三角洲第一课时[反馈练习]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_珠江三角洲的反馈练习 珠江,三角洲,反馈,练习,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_珠江三角洲习题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_珠江三角洲习题 海洋,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习题,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_珠江三角洲第二课时[反馈练习]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__珠江三角洲的反馈练习 珠江,三角洲,反馈,练习,

第二章综合测试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综合测试题 陆地,海洋,测试题,

③ 关于初二生物地理结业考试重点

整理提纲,你们应该发了考试提纲的吧,根据考试大纲来背,第一遍要内看仔细的,多发点时间,容第二遍看书的时候抓重点看,后面发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地理结合地图看效果的比较好的,还有就是和同学相互提问题,这个办法很好。

④ 八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练习册答案,麻烦告诉一下吧,快!!

一、单项选择题
 
1. 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   )
 
A. 对外国的蔑视精神     B. 民族自强精神
 
C. 以中国为荣精神       D. 立志报国精神
 
2.右图是20世纪初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这种设计是应用在哪一条铁路上  (      )
 
A. 京广铁路  B. 京沪铁路  C. 京张铁路  D. 京九铁路
 
3.右图为建在青龙桥车站的一座人物铜像,这是纪念科学家  (  )
 
A. 詹天佑       B. 魏源    C. 严复    D. 侯德榜
 
4.20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A.张謇   B. 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
 
5.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整体落后,但仍然出现了跃居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这一技术产生在                         (     )
 
A. 农业科技 B. 文化教育   C. 电子工业     D. 化学工业
 
6.“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7.右图这一漫画讽刺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把这一思想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的思想家是(   )
 
A.严复      B.魏源     C.梁启超       D.龚自珍
 
8.严复介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点的主要目的是(      )
 
A.介绍西方科学技术      B.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C.提高中国的思想水平    D.激发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
 
9.“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废除科举制度
 
10.图二为“科举考生看榜图”,这样的场景最终消失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末
 
11.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严复──“红三角”纯碱
 
C. 詹天佑──京张铁路          D. 侯德榜──师夷长技以制夷
 
12. 下列是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主要贡献有(    )
 
①率兵收复新疆②开办汉阳铁厂③创办京师大学堂④奏请停止科举,普遍兴办学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清政府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的标志是(    )
 
A.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奏定学堂章程》的拟定
 
C. 科举制度的废除     D. 新式学堂的创办
 
14.小华喜欢看鲁迅的作品,他不可能从《鲁迅全集》中看到的作品是  (    )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孔乙己》   D.《子夜》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16.2007年12月21日美丽的广州大学城新校区,隆重了举行冼星海塑像揭幕仪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他创作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是(   )
 
A.《大路歌》               B.《义勇军进行曲》
 
C.《毕业歌》              D.《黄河大合唱》
 
17.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建国时被定为国歌。为什么建国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我们还要时刻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   )
 
A. 知耻后勇      B. 居安思危       C. 学以致用     D. 闻鸡起舞
 
18.《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宣传了同样的主题,此主题的核心是(   )
 
A.歌颂祖国山河       B.宣传抗日救亡
 
C.追求革命理想       D.反对黑暗统治
 
19.20世纪40年代初,为适应抗战的需要,他借屈原之口说出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表达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追求。他是(     )
 
A.鲁迅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20.下列作品不属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优秀小说是(    )
 
A. 《小二黑结婚》    B.《李有才板话》   C.《屈原》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读图题
 
21.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右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人物是谁?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
 
(2)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他提出的救国之策是什么呢?这一策略是什么意思呢?
 
 
 
22.图说历史:
 
请回答:
 
(1)图一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他是谁?
 
(2)图二是他译著的代表作,仔细观察图片中的文字信息,请你判断是什么著作?该著作中介绍了什么思想?
 
23.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与中国近代的哪一所著名的学府有关?它的成立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该学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辛亥革命以后,它改名为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24.阅读下列材料: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请回答: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5)国民政府的哪些措施使秦二爷兴办的企业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清朝末年的京师大学堂到今天的北京大学,一代代北大人满怀爱国激情,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旧称“努卯学制”)。……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的思想观念,并把义务教育和强迫教育视为同义概念。在欧美各国,义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而清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1901年,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大、中、小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请回答:
 
(1)北京大学建于哪年?材料中说“北京大学的光荣历史传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请用史实说明。
 
(2)科举制始于何时?请你评价一下科举制度的兴废?
 
(3)为什么说“清政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效仿西方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不可能的”?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清末之前
清末民初
日常生活
 
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发   式
清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
剪辫
人际称谓
老爷、大人
先生、君
服   饰
长袍、马褂、旗装
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
 
材料二:“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爱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孙中山
 
 
 
请回答:
 
(1)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请你判断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2)结合课本所学基础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剪辫令,这是为什么?
 
(4)孙中山对材料二现象的认识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一,请你谈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怎样对待这种现象的?说明了什么?
 
 
 
四、探究题
 
27.学习完“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这一主题后,新世纪中学对其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四人都是中国人,都生活在近代,都去外国留学过;都在科学技术方面有所创新。他们的结论对吗?请你谈谈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2)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以、二年级的课程与课时,请你对照今天你们的课程与课时,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参考答案:
 
1.D2.C3.A4.C5.D6.A7.A8.D9.D10.D11.C12.C13.B14.D15.D16.D17.B
 
18.B19.B20.C
 
21.(1)魏源《海国图志》(2)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3)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就是向外国学习,制夷就是抵抗外国的侵略,使中国富强昌盛。
 
22.(1)严复(2)《天演论》,书中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3.(1)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2)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北京大学。
 
24.(1)兴办实业。甲午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张謇;实业救国(3)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5)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25.(1)1898年。例如北大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等,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等。(2)隋朝,评价:科举考试在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文化教育事业也很落后,因此,没有实行义务教育的条件。
 
26.(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生的变化。(2)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3)清朝特有的辫子,是满族贵族占统治地位的象征,是残酷的民族压迫的标志,辛亥革命后颁布剪辫令,剪去大辫子去除旧俗,做中华民国的新国民。(2)孙中山认为清朝官场称人为“大人、老爷”玷污了共和政治。(3)革除旧的官场称呼,改称职务,民间互称“先生”“君”;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27.(1)不完全对。他们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接触了西方先进的文化,是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四人的共同点。他们研究和活动的领域不同。他们虽然都生活在中国近代,但生活的时期不同。他们虽然都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文化,但接触的深度和广度不同。魏源没出国留学,本身又不会外语,主要靠别人翻译的外国书报,加以研究。詹天佑、侯德榜、严复都曾出国留学,接触西方先进文化比魏源要深得多,特别是严复接触西方先进文化又深又广。
 
(2)《奏定学堂章程》设有“读经”“讲经”课,而我们的课表没有这门课。我们的课表有音乐,而它没有。我们初二课表有化学,它没有。另外,我们的课表有政治思想课,它叫“修身”;我们的课表有数学,它叫“算学”;我们的课表有生物,它叫“博物”;我们的课表有美术,它叫“图画”;我们的课表有体育,它叫“体操”。
 
两者比较,最大的差别在于《奏定学堂章程》规定有“读经”“讲经”,而我们的课表没有。这是由于《奏定学堂章程》还带有封建主义色彩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