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的地质灾害
⑴ 从地形地势角度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伊犁河谷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 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低东高、向西敞开的三角形区域;近东西走向的中天山山脉又将 其分割成山脉、河谷相间的格局.
⑵ 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左下图为伊犁河谷地形示意图,右下图为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
(1)北部高大山脉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谷口向西敞开,利于西风(暖湿气流)进入;西风受地形抬升影响,形成丰富的降水。(8分) (2)国家政策支持;煤、铁等自然资源丰富;西邻中亚国家,利于发展对外贸易;交通便利。(8分) (3)位于棉花主产区,资源丰富;棉纺工业发达,棉花需求量大;首府城市,交通便利,信息通达度高;西邻中亚国家,利于发展边境贸易。(8分) (4)原因: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强冷气流南下,遇山地阻挡抬升,形成降雪。影响:利于抑制沙尘暴;利于缓解冬春旱情;利于减少来年虫害影响;易产生冰冻灾害;春季积雪融化易形成洪涝,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答案合理,酌情给分;任答六点,每点2分,共12分) ⑶ 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伊犁河谷向西敞开 ⑷ 伊宁市 自然灾害
新疆伊犁河谷遭受雨雪灾害 ⑸ 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出现的原因 伊犁谷地逆温其形成主要是洼地逆温、辐射逆温、融雪逆温及压缩逆温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回冬季在寒潮答来临以后,坡地上的冷空气下沉堆积于谷地低处,山坡上形成相对的暖层,这一地带的逆温称之为坡地逆温。伊犁谷地稳定的逆温形成于10月,终于翌年3月,持续时间6个月。逆温开始形成终结的主要标志是霜冻的出现。 ⑹ 简述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 伊犁河谷的地理位置: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地处80°09’回-84°56’E,42°14’-44°50’N。 伊犁河谷的答形成原因:河谷北侧的博罗克努山和南侧的天山山脉在地质作用下抬升,高山积雪融化的雪水冲刷形成伊犁河,从而形成两山加一河的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示意图: ⑺ 伊宁的地质条件、地震基本烈度、水文气象条件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北岸,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702千米。东与伊宁县相邻,南与察布查尔锡 伯自治县相接,西北与霍城县相依。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科古琴山,南部为伊犁河冲积平原。伊犁河沿市区南侧流过。属温带亚干旱气 候,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均气温8.4℃,年均降水297毫米。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望无际的草原和神秘的森林。按土壤普查的分类系统,伊宁市的土壤主要类型是潮土、灌耕土,其他还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土壤类型。其中潮土及灌耕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绝大部分。 潮土是在草甸上开垦种植演化而来,它的形成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地下水位高和耕作熟化程度深。群众称之为下潮地,有机质含量高,据测定399个耕作层养份分析,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28%,土地肥沃,抗旱力强,但杂草多,主要为水旱轮作。 ⑻ 简述伊犁河谷自然地理特征
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地处80°09’-84°56’E,42°14’-44°50’N。北与博尔塔拉内蒙古自治州接壤,容东与塔城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邻,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地域优势十分突出。 ⑼ 伊犁河谷的地理环境 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专2870小时。年降属水量417.6毫米,山区达600 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伊犁河谷自然条件优越,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农畜产 品丰富。天然草场总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森林面积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 ⑽ 描述伊犁河谷的地形地势特点并分析其对气候的影响
(1)特点:地势东、南、北三面高,逐渐向西降低;以山地为主;整专体海拔较高。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