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王飞

中国地质大学王飞

发布时间: 2021-02-27 14:57:38

A. 河北任丘第一批大学生的名单

2009-07-20
请考生携带本人准考证及时到教导处领取通知书

序号 姓名 录取院校
0001 王帅 第二军医大学
0002 李明翰 天津工业大学
0003 郭楠楠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0004 史亚敏 南京林业大学
0005 田烨 天津美术学院
0006 宋慧慧 乐山师范学院
0007 王亚敏 河北医科大学
0008 陈昊男 河北医科大学
0009 张希 河北医科大学
0010 刘宽 河北医科大学
0011 齐佳佳 华东理工大学
0012 李亨泽 南京艺术学院
0013 刘兆一 东北财经大学
0014 郭靖 北京服装学院
0015 周向前 解放军炮兵学院
0016 李毅巍 中国石油大学
0017 郭娜 东北师范大学
0018 刘晓丽 天津师范大学
0019 张玉双 华中师范大学
0020 王玉雪 华中师范大学
0021 韩静 天津大学
0022 刘幸蔚 天津大学
0023 边亚微 天津大学
0024 杨致远 天津大学
0025 库国伟 北京工业大学
0026 刘涛 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0027 张宇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0028 李冬雪 中国农业大学
0029 赵巧娇 北京林业大学
0030 杜威 上海海事大学
0031 卢翠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032 刘亚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033 王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034 盛淑玲 西南大学
0035 白洁 西南大学
0036 王园园 西南大学
0037 田骁 哈尔滨工业大学
0038 杜雅楠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0039 柴海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0040 刘艳杰 南京师范大学
0041 宋路微 中国民航大学
0042 葛欢 中国民航大学
0043 黄梦 北京邮电大学
0044 刘娜 北京邮电大学
0045 邢晨燕 北京交通大学
0046 纪佩宁 北京交通大学
0047 范亚坤 北京交通大学
0048 邵鹤森 中国地质大学
0049 赵晨雪 华北电力大学
0050 张兴 北京中医药大学
0051 田菲菲 江南大学
0052 刘志辉 江南大学
0053 尚艳坤 河海大学
0054 赵正飞 河海大学
0055 刘鹏伟 河北经贸大学
0056 王向东 河北经贸大学
0057 谢翠 河北经贸大学
0058 于策策 河北经贸大学
0059 张宁 河北经贸大学
0060 张昆仑 河北经贸大学
0061 李洋 河北大学
0062 王海红 河北大学
0063 白跃 河北大学
0064 张丹 河北大学
0065 崔素芬 河北大学
0066 刘惠超 河北大学
0067 杨超 河北大学
0068 王浩男 河北大学
0069 张磊 河北大学
0070 刘竺青 河北大学
0071 周甜甜 河北大学
0072 李志辉 河北大学
0073 刘颖 河北大学
0074 崔云鹏 河北大学
0075 蔡雪梅 河北大学
0076 李亚静 河北大学
0077 冯建辉 河北大学
0078 金萍萍 河北大学
0079 刘敏涛 河北大学
0080 郭晓东 河北大学
0081 纪玉宾 河北大学
0082 黄子旭 河北大学
0083 刘子纯 河北大学
0084 段然 中国石油大学
0085 潘亚男 中国石油大学
0086 刘雨露 中国石油大学
0087 王红蕾 中国石油大学
0088 孟美玲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0089 孙婧 中央民族大学
0090 宋海波 北京化工大学
0091 董洋洋 南开大学
0092 王晶晶 天津财经大学
0093 孙欣 华东师范大学
0094 杨丹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0095 张冬芳 贵州大学
0096 王海潮 哈尔滨工程大学
0097 郑瑞平 东北大学
0098 李扬 华东理工大学
0099 宋新军 河北体育学院
0100 杨安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0101 边亚茹 河北师范大学
0102 李末 河北师范大学
0103 田天硕 河北师范大学
0104 左姗姗 河北师范大学
0105 陈学慧 河北师范大学
0106 张美丽 河北师范大学
0107 杨丽新 河北师范大学
0108 冯美贤 河北师范大学
0109 刘静薇 河北师范大学
0110 张洁 河北师范大学
0111 季魁 河北师范大学
0112 任艳芳 河北师范大学
0113 杨亭亭 河北师范大学
0114 耿婉月 河北师范大学
0115 曹志丹 河北师范大学
0116 崔雪茹 河北师范大学
0117 李龙飞 河北师范大学
0118 哈林丽 河北师范大学
0119 毛文举 河北师范大学
0120 陈亚萌 河北师范大学
0121 赵亚欣 河北师范大学
0122 李薇 河北师范大学
0123 李志超 河北师范大学
0124 高强 河北师范大学
0125 叶露 河北师范大学
0126 李瑞谦 河北师范大学
0127 杨洪波 河北师范大学
0128 王怡萌 河北师范大学
0129 李永芳 河北师范大学
0130 杜伯川 河北师范大学
0131 王海平 河北师范大学
0132 祖志敏 河北师范大学
0133 刘倩 河北师范大学
0134 王素杰 河北师范大学
0135 张素杰 河北师范大学
0136 于雪娟 河北师范大学
0137 隋永霞 河北师范大学
0138 高艳 河北师范大学
0139 邢靖欣 河北师范大学
0140 崔红岩 河北师范大学
0141 卢艳飞 河北师范大学
0142 吴云阳 河北大学
0143 史素君 河北大学
0144 齐志远 河北大学
0145 卢小军 河北大学
0146 张楠 河北大学
0147 刘翠 河北大学
0148 李云龙 河北大学
0149 卢学磊 河北大学
0150 徐威 河北大学
0151 张丹 河北大学
0152 史晨磊 河北大学
0153 牛宁宁 河北大学
0154 张娜 河北大学
0155 任雷 河北大学
0156 田伟倩 河北大学
0157 纪会敏 河北大学
0158 李月 河北大学
0159 王南南 河北大学
0160 刘沙沙 河北大学
0161 王宁宁 河北工业大学
0162 王敬月 河北工业大学
0163 王景海 河北工业大学
0164 孙美慧 河北工业大学
0165 吕欢 河北工业大学
0166 朱亚南 河北工业大学
0167 韩亚楠 河北工业大学
0168 刘芳芳 河北工业大学
0169 张春城 河北工业大学
0170 宋绍彤 河北工业大学
0171 隋萌萌 河北工业大学
0172 苏凯 河北工业大学
0173 邓婵娟 河北工业大学
0174 刘美艳 河北工业大学
0175 韩亚净 河北工业大学
0176 侯琬姣 河北工业大学
0177 李宝胜 河北工业大学
0178 何芳 河北工业大学
0179 张凯 河北工业大学
0180 李宁 河北工业大学
0181 魏亚军 河北工业大学
0182 张光鑫 河北工业大学
0183 檀静 河北工业大学
0184 徐晓华 河北工业大学
0185 赵宁宁 河北工业大学
0186 毛彬彬 河北科技大学
0187 边杰飞 河北科技大学
0188 王飞 湘潭大学
0189 于伟光 湘潭大学
0190 周美静 南京农业大学
0191 史志佳 河北工程大学
0192 孙金根 河北工程大学
0193 郭高峰 河北工程大学
0194 高峰 河北工程大学
0195 田春旭 河北工程大学
0196 王杰 河北工程大学
0197 冯荣荣 河北医科大学
0198 魏少影 河北医科大学
0199 李晶晶 河北医科大学
0200 郑金龙 东南大学
0201 王宝军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0202 刘朋飞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0203 牛丹丹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0204 冯末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0205 赵志强 电子科技大学
0206 高志明 电子科技大学
0207 朱啸尘 长安大学
0208 王广库 长安大学
0209 马聪 上海外国语大学
0210 舒曼 上海外国语大学
0211 王碧竹 兰州大学
0212 任利娜 兰州大学
0213 舒兆辉 吉林化工大学
0214 田建龙 吉林化工大学
0215 马子健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216 贺亮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217 郭世伟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218 金伟强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219 吴嘉楠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0220 李健男 上海东华大学
0221 刘慧青 大庆石油学院
0222 张蒙 海南大学
0223 丁兴旺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0224 赵姗姗 南京农业大学
0225 宋庆州 扬州大学
0226 黄志朋 中北大学
0227 姚建南 延边大学
0228 王菲 哈尔滨医科大学
0229 杜伟 西北工业大学
0230 韩旭鹏 北京理工大学
0231 史锦硕 东北林业大学
0232 张永杰 重庆大学
0233 薛景龙 重庆大学
0234 孙丽君 重庆大学
0235 乔盼盼 重庆大学
0236 李金龙 重庆大学
0237 苑少卿 重庆大学
0238 刘艳茹 保定学院
0239 李鹏 保定学院
0240 何海燕 保定学院
0241 郭伟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242 黄丹屏 保定学院
0243 王素娜 保定学院
0244 杨胜杰 保定学院
0245 王芳 保定学院
0246 王斯滕 四川大学
0247 陈颖 四川大学
0248 李永阳 四川大学
0249 殷志涛 河北理工大学
0250 田辰右 河北理工大学
0251 王振涛 河北理工大学
0252 焦阳 大连工业大学
0253 任亚娇 大连工业大学
0254 刘茜 河北大学
0255 刘丹丹 河北大学
0256 倪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0257 王婳颖 浙江师范大学
0258 王天娇 陕西科技大学
0259 王萌 河北大学
0260 王朋朋 西南政法大学
0261 张巍 上海大学
0262 张晶晶 南京农业大学
0263 张颖达 华中科技大学
0264 纪学志 华中科技大学
0265 田莎莎 燕山大学
0266 刘超 燕山大学
0267 王文雅 燕山大学
0268 张迪迪 燕山大学
0269 刘圣楠 燕山大学
0270 季永宁 燕山大学
0271 叶敏 燕山大学
0272 段浩 燕山大学
0273 高朋垒 燕山大学
0274 董亚宁 燕山大学
0275 王启东 燕山大学
0276 宁静怡 燕山大学
0277 张亚娟 燕山大学
0278 崔学娇 燕山大学
0279 田丹萍 燕山大学
0280 李文喆 燕山大学
0281 郭雅静 燕山大学
0282 李娜娜 燕山大学
0283 张杰 燕山大学
0284 耿开春 燕山大学
0285 赵丽梅 燕山大学
0286 吕东 燕山大学
0287 卢海胜 燕山大学
0288 周志磊 燕山大学
0289 邢景贤 燕山大学
0290 段亚洲 燕山大学
0291 李海智 燕山大学
0292 王岩浩 石家庄铁道学院
0293 于立婷 石家庄铁道学院
0294 黄军辉 石家庄铁道学院
0295 陈青梅 石家庄铁道学院
0296 郭亮 中北大学
0297 谢文潮 中北大学
0298 张明 中北大学
0299 杨泽萌 中北大学
0300 郭言言 中北大学
0301 杨光 武汉大学
0302 张梦冬 武汉大学
0303 崔会敏 吉林农业大学
0304 庞振华 吉林农业大学
0305 孙兵 太原理工大学
0306 谢世超 太原理工大学
0307 王丹丹 太原理工大学
0308 戚娟 华北煤炭医学院
0309 任秋培 华北煤炭医学院
0310 褚贝贝 华中师范大学
0311 杨璐 辽宁大学
0312 赵卫玲 辽宁大学
0313 堵红娜 榆林学院
0314 杨贵琳 陕西科技大学
0315 郭丽微 内蒙古科技大学
0316 刘晗 杭州师范大学
0317 刘婧玮 北京邮电大学
0318 陈瑜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19 李胜男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20 刘帅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21 李红庆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22 孟亚翠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23 苏雨峙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24 郭春晓 石家庄经济学院
0325 张得仙 石家庄经济学院

B. 酒泉中学2011年高考一本上线具体人数有多少

酒泉中学年高考光荣榜

本科第一批

姓 名
录 取 院 校

党炘
北京大学

张睿
中国人民大学

杨亚群
中国人民大学

王雅楠
南开大学

范雅婷
同济大学

张勇
同济大学

李海鹏
同济大学

马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娟
中央财经大学

何欢祺
北京科技大学

贾耀武
北京理工大学

贾文馨
北京林业大学

王安民
北京邮电大学

张磊
山东大学

谢永鹏
山东大学

王思雅
北京师范大学

黄格格
武汉大学

周贞宇
四川大学

辛晨
四川大学

刘芳
四川大学

赵雪薇
四川大学

邓城晖
厦门大学

谭瞳
中国地质大学

李海亮
中国地质大学

邓怡
中国海洋大学

唐甜
中国计量学院

程一峰
中国计量学院

茹鸿菲
中国计量学院

乔治鹏
中国民航大学

葛坤
中国石油大学

李维涛
中国石油大学

范楠
中国石油大学

武江琪
中国石油大学

孙未
中国石油大学

顾江旻
北京体育大学

王清霞
华北电力大学

盛璐
华北电力大学

华强
华北电力大学

马越
华东理工大学

柳宇驰
华东理工大学

李佳镁
华东理工大学

许艺强
华东理工大学

李潇怡
西南财经大学

仇馨
西南财经大学

柴旭
西南交通大学

王思宇
西南交通大学

张英巧
西南交通大学

陈砚砚
青岛大学

史娟
中国药科大学

李旭
东北大学

何鸿儒
东北大学

张頔
上海大学

胥正浩
中南大学

张琦
中南大学

陈兴超
中南大学

辛郁楠
中南大学

王金鑫
重庆邮电大学

张晶
北京工商大学

田万龙
北京化工大学

杨斯洁
北京化工大学

詹笑晗
北京化工大学

闫丹
大连交通大学

胡斌
大连理工大学

贺贽
大连理工大学

薛苗
大连理工大学

万春元
电子科技大学

徐元斌
电子科技大学

赵芃
东北财经大学

崔雅洁
东北财经大学

马寿晖
东北农业大学

葛瑶
东华大学

赖斯哲
东华大学

景丹
东南大学

薛颖
广州大学

孟启明
海南大学

孙亮
合肥工业大学

唐雪燕
河南大学

梁明昊
西南政法大学

袁帅
华东政法大学

李雪瑶
苏州大学

王添
吉林大学

陈龙
吉林大学

白忠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韩钰
江西财经大学

陈兴钰
武汉理工大学

彭艳蓉
武汉理工大学

单一见
西安理工大学

李星
兰州大学

杨立江
兰州大学

马祥
兰州大学

张宁
兰州大学

王丽媛
兰州大学

马婷
兰州大学

王睿
辽宁大学

张学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刘雪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王丽君
南昌大学

刘丹
南昌大学

王鹏
南京理工大学

何德慈
南京审计学院

魏斌
南京审计学院

蔺琪伟
南京师范大学

王兴元
南京师范大学

李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赵兴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杨蓉
南京邮电大学

刘波
南京邮电大学

张悦
长江大学

茹昭华
成都理工大学

靳晓鹏
青岛科技大学

陈睿智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范京
上海理工大学

赵杰
温州医学院

王飞
武汉科技大学

马晓娟
武汉科技大学

马骁
西北大学

张海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于永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何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齐丽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赵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翟淑斐
浙江工商大学

李婷
浙江工商大学

王卉
浙江工商大学

王继元
浙江工业大学

岳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宋玉
西北师范大学

王露颖
西北师范大学

杨付才
西北师范大学

马小泉
西北师范大学

白莉
西北师范大学

王菲
西北师范大学

谢巧荣
西北师范大学

王婷
西北师范大学

李晓红
西北师范大学

沈杰
江苏科技大学

张杰
兰州交通大学

朱亚飞
兰州交通大学

李娜
兰州交通大学

赵刚
兰州交通大学

陈飞
兰州交通大学

白学文
兰州交通大学

张兴飞
兰州理工大学

卢博
兰州理工大学

白旭
兰州理工大学

龚玉巧
兰州商学院

杨韬
华东政法大学

金子欣
温州医学院

冯德强
兰州理工大学

张志杰
兰州理工大学

C. 王媛的发表代表性论文

(1) WANG Yuan, Solutions for 2-dimensional compatibility equations, Accepted by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Ecation, 2009.
(2) WANG Yuan, Solutions of torsion problems of elastic prismatical bars with generalized cardioid cross s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Ecation, 2009
(3) Li Jinhui, Zhang Limin, WANG Yuan, Fredlund D G, Permeability tensor and REV of saturated cracked soil,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09, 46:928-942.SCI
(4) 王媛,刘杰,基于敏感性分析的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静态全耦合参数反演,岩土力学,2009,30(2)。EI
(5) 王媛,王飞,基于非稳定渗流随机有限元的隧洞涌水预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10)EI。
(6) 王飞、王媛、倪小东,渗流场随机性的随机有限元分析,岩土力学,2009(11) EI
(7) 倪小东,王媛,王飞,管涌的砂槽试验研究及颗粒流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6 EI
(8) 倪小东,王媛. 渗透变形中相似性问题的颗粒流模拟,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10). EI
(9) NI Xiao-dong ,WANG Yuan. A continuum-discrete hyd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seepage deform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orous Flow and Applications. 2009 ISTP
(10)WANG Fei , WANG Yuan. Analysis of Random Characteristics of Seepage Field by SPEM .2009 ISTP
(11) Zheng Guilan,WANG Yuan,Wang Fei and Yang Jian. Stochastic back analysis of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using generalized Bayesian method.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 1(3): 83-92.
(12)王媛,李冬田,长江中下游崩岸分布规律及窝崩的平面旋涡形成机制,岩土力学,2008,29(4):919-924。EI
(13)王媛,刘杰,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动态全耦合参数反演,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8)。EI
(14)王媛,李冬田,王建平,宗国庆,南水北调西线深埋长隧洞引水工程的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1):131-133.
(15)郑桂兰,王媛,王飞,广义Bayes法在渗透系数随机反演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8,39(4):419-427。EI:
(16) 郑桂兰,王媛,裴利华,三维非恒定渗流自由面边界积分项的高精度数值积分,水科学进展,2008,19(1):123-128。EI: 081911244963
(17) 周丽君,王媛,裂隙粘土中硝酸盐渗流模型:CRACK-NP,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11):19-22. EI
(18) 王媛,刘杰,裂隙岩体非恒定渗流场与弹性应力场动态全耦合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6)。EI
(19) 孔亮,王媛,剪切荷载对裂隙渗透性影响研究现状,河海大学学报,2007,(1):42-45. (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研究生)
(20) 夏均民,王媛,孔亮,泛克立格法在渗透系数随机场离散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7,22(2):85-88. EI:
(21) 孔亮,王媛,夏均民,非饱和流固耦合双重孔隙介质模型控制方程,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07,22(2):163-165. EI
(22) 张强林,王媛,岩体THM耦合模型控制方程建立,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07,22(2):139-141. EI:
(23) 王媛,陈尚星,汪华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崩岸预测模型研究,河海大学学报,2007,35(5):514-517。
(24) 张强林,王媛,裂隙岩体渗流-应力-温度三场耦合研究现状,河海大学学报,2007,35(5):538-541。
(25) 曾宏,王媛,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在隧洞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学报,2007,增刊,729-732。
(26) 许胜,王媛,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简化计算分析,路基工程,2007,(4),63-65。
(27) 张海波,王媛,王鲁明,张伟,裂隙岩体动力特性的试验模拟研究,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309-311.
(28) 李锦辉,王媛,胡强,三维稳定渗流的随机变分原理及有限元法,工程力学,2006,23(6):21-24。EI
(29) 李锦辉,王媛,胡强,基于随机有限元的堤防渗透失稳概率分析,岩土力学,2006, 27(10):1847-1850。EI
(30) 许胜,王媛,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岩土力学 2006年27(增刊):943-947. EI
(31) 夏均民,王媛,孙振辉,深埋隧洞涌水量的关联类比灰色预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6):1086-1088。(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研究生)
(32) 许胜,王媛,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平面等效算法研究,水运工程,2006,(11):87-91。(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研究生)
(33) 王媛,王学潮,王建平,石守亮,宗国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0):3614-3619。EI
(34) 王媛,秦峰,李冬田,西线工程区径流模数、岩体透水性研究及隧洞涌水量预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0):3673-3678。EI
(35) 王媛,汪华安,孙敏,江水位变化对岸坡稳定影响的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增刊:1-5。
(36) 王媛,刘杰,重力坝坝基渗透参数进化反演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3,25(5):552-556.
(37) 王媛,浦德明,三向荷载作用下液固耦合平面有限元分析,河海大学学报,2003,31(1):55-59.
(38) 王媛,陈远忠,轴对称饱和土体结构在多向荷载下的液固耦合问题,岩土力学,2003,24(2):257-261。
(39) 刘杰,王媛,杨建贵,采用加速遗传算法反演裂隙岩体渗流参数,水利学报,2003,(2):55-60。
(40) 刘杰,王媛,改进的遗传算法及其在渗流参数反演中的应用,岩土力学, 2003,24(2): 237-241。
(41) 王媛,单裂隙面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83-87。
(42) 王媛,速宝玉,单裂隙面渗流特性及等效水力隙宽,水科学进展,2002,13(1):61-68. EI
(43) 刘杰,王媛,地下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中改进的Gauss-Newton-Marquit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4):599-603。
(44) 刘杰,王媛,岩土工程渗流参数反问题,岩土力学,2002,23(2):152-161。
(45) 刘杰,王媛,一种高效混合遗传算法,河海大学学报,2002,30(2):49-53。
(46) 王媛,余湘娟,陈晓静,李星召,砂土地基振冲处理效果的有限元评价,河海大学学报,2001,29(3):33-36。
(47) 刘杰,王媛,岩体流变参数反演的加速遗传算法,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 2001,20(6):24-27.
(48) 龚利民,王媛,陈晓静,铁岗水库排洪河挡墙失稳原因的探索及治理措施,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1,21(4): 55-57。
(49) 王媛,徐志英,速宝玉,复杂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弹塑性全耦合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77-181。EI
(50) 王媛,姜朴,朱俊高,孔彩粉,松粉砂地基地震后堤坝稳定性分析,水利学报,2000,(11):60-64。EI
(51) 盛金昌,速宝玉,王媛,裂隙岩体渗流-弹塑性应力耦合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3):304-309。EI
(52) 刘宁,邵国建,王媛,地应力渗流共同作用下洞室围岩加锚稳定的可靠度计算,岩土工程学报,2000,22(6):711-715。EI
(53) 王媛,严蕴,曹恒进,景春,高速公路过湿粘土路基掺消石灰处理方法的研究,河海大学学报,1999,27(1):74-78。
(54) 陈建生,王媛,赵维炳,孔中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裂隙岩体渗流,水利学报,1999,(11):20-24。EI
(55) 陈建生,王媛,赵维炳,钻孔与岩体裂隙斜交渗流场井流理论与示踪方法研究,水利学报,1999,(12):43-47。EI
(56) 余湘娟,王媛,掺石灰处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华东公路,1999,(2):46-50。
(57) 殷宗泽,王媛,限制侧向变形的方法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河海大学学报,1999,27(岩土工程专辑):9-12。
(58) 王媛,徐志英,速宝玉,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四自由度全耦合法,水利学报,1998,(7):55-59。EI
(59) 王媛,求解有自由面渗流问题的初流量法的改进,水利学报,1998,(3):68-73。 (EI:98074299121)
(60) 王媛,速宝玉,徐志英,等效连续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的全耦合分析,河海大学学报,1998,26(2):26-30。
(61) 王媛,朱俊高,殷宗泽,三峡二期围堰陡坡段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中国三峡建设,1998年增刊:43-44。
(62) 王媛,速宝玉,徐志英,粗糙裂隙渗流及其受应力作用的计算机模拟,河海大学学报,1997,25(6):80-85.
(63) 速宝玉,詹美礼,王媛,裂隙渗流与应力耦合特性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997,19(4):73-77。
(64) 王媛,速宝玉,徐志英,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综述,水科学进展,1996,7(3):276-282。
(65) 王媛,速宝玉,徐志英,三维裂隙岩体渗流耦合模型及其有限元模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年,(3):1-4。
(66) 王媛,多孔介质渗流与应力的耦合计算方法,工程勘察,1995,(2):33-37。
(67) 王媛,速宝玉,坝基应力计算中的水荷载组合形式,勘察科学技术,1995,(3):3-7。
出版专著
1.参编:《土工原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年。
2.参编:《高等土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3.参编:《Soil Mechanic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4.参编:《土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参编:《交通土建软土地基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年。

D. 朱镇的发表论文

英文期刊
8、Jing Zhao, Zhen Zhu., Ashley A. Bush.The Impact of the E-Business Proces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Supply Chain:The Components and Mechanisms. Submit to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
7. Zhu Z, Zhao J,Tang, XL, Zhang, Y. Leveraging e-business process for business value: a layered structure perspective.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5, 52 (6), 679–691.【SCI/SSCI/EI】
6、Zhen Zhu., Jing Zhao A Typology of Net-enable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for Digit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ase Study of Travel and Hospitality Instr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 Virtual Organizations, 2013, 12(1):56-69.【EI收录】
4. Zhen Zhu., Jing Zhao The Sources of e-Busines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between Travel agencies and Online Travel Service Firms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hange Management , 2011,5(2):160-180.【EI收录】
3. Zhen Zhu., Jing Zhao Impact of e-business on the demand-driven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Virtual Organizations, 2010, 7(6):560-580【EI收录】
2. Jing Zhao, Wilfred V. Huang, Zhen Zhu, An Empirical Study of E-Busines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China? IEEE Transactions on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8, 55(1): 134-147.【SCI/SSCI/EI收录】
1. Chunming Wu Jing Zhao, Zhen Zhu. Impact of Internal Factor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hinese Firms?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3(3):318-322. 【EI收录】
中文期刊
<2015>
18、朱镇,赵晶,王飞,胡乐炜. 电子供应链合作中IT使能合作优势的实现_基于关系观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T4,CSSCI】,2015,27(2):168-177
<2013>
17、朱镇,赵晶,e就绪对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吸收的影响——组织执行的中介作用,南开管理评论【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13,16(2):150-160.
16、朱镇,赵晶,江毅. 企业电子商务扩散——组织执行力视角的解释,管理评论【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13,25(9):158-166
<2012>
15、池毛毛, 赵晶, 朱镇. E-SCM中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116-123. (CSSCI期刊,中文核心)
14、朱镇, 赵晶, 王菁. 基于关系观的电子供应链IT价值形成研究. 信息系统学报,2012, 10(1):32-45
<2011>
13、朱镇,赵晶,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的战略决策行为: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南开管理评论,【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11,14(3):151-160
15、朱镇,赵晶,传统旅行社与在线服务服务商电子商务竞争优势的比较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14-119(CSSCI期刊,中文核心)
11、赵晶,朱镇.企业电子商务价值创造过程模型,管理科学学报,【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 CSSCI】,2011,13(12):46-60
<2010>
10、朱镇,赵晶,电子商务战略感知与能力优势识别的关系研究,管理评论【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 CSSCI】,2010, 22(3):54-62
9、赵晶, 朱镇, 王飞, 李晴,基于过程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评价模型,管理工程学报【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10, 24(1):17-24
<2009以前>
8、朱镇,赵晶,企业电子商务采纳:组织行为与战略整合视角的实证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基金委管理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09, 21(2):79-86
7、朱镇,赵晶,魏晓燕,江毅,电子商务与供应链驱动模式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评论【基金委管理类A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09,21(7):41-48
6、朱镇,赵晶,管理者如何识别电子商务能力优势:基于传统行业的实证研究 ,研究与发展管理【基金委管理类B类重要期刊,校人文社科B类权威,CSSCI】,2009,21(5):20-28
5、朱镇,赵晶,现代服务企业e就绪对电子商务能力的影响:基于企业资源观的实证研究,信息系统学报【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会刊】,2009,3(1):34-47
4、朱镇,赵晶,陈静琪,魏晓燕. 基于RBV的旅游电子商务采纳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旅游学刊(CSSCI期刊,中文核心),2008, 23(2): 23-28
3、朱镇, 赵晶.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战略感知要素关联效应实证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期刊,中文核心),2007, 7(6):19-23.【人大报刊《经贸经济》2008年第三期收录】
2、赵晶,朱镇 企业电子商务战略实施关键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S1):914-922(EI检索)
1、朱镇,赵晶.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战略感知评估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7(1):47-51(核心期刊)
发表会议论文
11Zhu Z, Lin S-F. Entrepreneurial Perceptions and E-business Opportunity Discovery: Evidence from China. Th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5, Fort Worth, UAS.
10、Christopher Furner, Pradeep Racherla,Zhen Zhu. Cultural and revie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mation of trust in online reviews: A multinational investigation. The proceeding of 12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2013, pp.423-433 【CPCI-SSH】Best paper Award of WHICEB2013
9、Zhu, Zhen, Zhao, Jing, and Zhou Liao. Typology and Portfolio of Net-enabled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e case study of travel and hospitality instry?The proceeding of 11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2012, pp.239-246 【CPCI-SSH】 Best paper Award nomination of WHICEB2012
8、Christopher Furner, Pradeep Racherla,Zhen Zhu. Uncertainty, Trust and Purchase Intention Based on Online Proct Reviews: an Introction to a Multinational Study,The proceeding of Ten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Wuhan, P. R. China, 2011. 【CPCI-SSH】
7、Zhen Zhu., Jing Zhao, Xiaoqin Ye, Maomao Chi..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Travel e-Busines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rom Resource-based View. The proceeding of the 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2009,pp612-617【EI/ISTP】
6、Zhen Zhu., Jing Zhao, Xiaoyan Wei, Jingqi Chen. Investigation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e-Business Adoption by Chinese Travel Firms: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The proceeding of Seven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Wuhan, P. R. China, May31- June1,2008, pp 998-1004【ISTP】
5、Zhen Zhu., Jing Zhao,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Demand Integration in E-business Environments From Chinese Practices, Th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July, 2007,pp3628-3631【EI/ISTP】
4、Zhen Zhu., Jing Zhao古文辉,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Business Strategic Planning, The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ing and Mobile Computing , Shanhai, China ,September 21-25,2007, Volume1, pp 3521-3524【EI/ISTP】
3、Zhen Zhu., Jing Zhao, and et al. Transformation from Supply Chain to Demand Chain Based on E-business Value-creation: A process perspective, Proceeding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Beijing, August10-12.2005, pp443-448
2、Zhen Zhu., Jing Zhao An Empirical Study of Business Process Transformation with E-business Adoption, 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Wuhan, June 4-5. 2005(1), pp696-702【ISTP】
1、Zhen Zhu., Wang heng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Power Mechanism of Tour Service E-Business in China,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 and service management. Beijing, July19-21. 2004(2), pp777-713【ISTP】

E. 高校联盟杯的2015第一届高校联盟杯足球赛

渔翁得利 冤各有头

F. 小学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卷

你输入小学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卷就行了.

G. 王飞的主要从事

主要从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和研究。2006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后分配到中国冶金地质总专局三局从事矿属产资源勘探、工程勘察及地理信息等技术工作,2007年获得工程师任职资格。
历任局属地理信息公司项目经理、质量安全部经理(总工办主任)兼团总支书记、机关党支部书记、局团委委员。曾获“公司先进工作者”、“局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2010年10月辞职,同年12月创办太原市圣凯工程勘测有限公司(SINOKING GEOLOGICAL SURVEY CO.,LTD.),专注矿产勘探、地质灾害勘测、辅助考古以及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H.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部队的主要成就

从大队部出发,走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路侧都是悬崖绝壁,车开着开着就无法前行了。“要是天气好的话,车可以开上去,今天下雨,路滑不敢开。我们得爬上去了。”王晓军解释。手机信号在此前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一个地势平缓的山崖上耸立着一个绿色圆锥体,占地约10平方米大小,这就是黄金战士勘探黄金的最前沿阵地。
钻矿地点分为戈壁滩、沙漠、林区、山区,条件无一例外都很艰苦。黄金五支队二大队常年驻守在秦岭山区,负责当地的找矿、钻矿任务。
每个大队下属地质中队和勘探中队,两队互相配合完成任务。地质中队负责找矿,确定开钻地点后,钻矿任务由勘探中队负责完成。
记者探访的勘探中队借住在当地老百姓的房子里。从这些房子出发到钻探机台还有好几公里陡峭的山路,上晚班的战士也要走将近一个小时。采访当天,正赶上下雨,记者用了40多分钟才“爬”上钻探机台。机台面积约10平方米,高13米,挂了绿色的油布维护设备,远远看去像一个绿色的圆锥体。
噪音是勘探中队战士们常年面临的困难之一。医学证明,人类听力所能承受外界的噪音是80分贝。机台前的噪音高达110分贝。
被誉为“拼命三郎”的武警黄金五支队支队长张宝河在机台前干了16年。16年,他累计钻进达4万余米,相当于钻透了五座喜马拉雅山,为国家探明黄金储量80余吨,潜在经济价值80多亿元。
机台常年的噪音导致他常年头晕,耳鸣。医院诊断结论为植物神经损伤而致神经性耳聋,基本没有治愈的可能。他需要依靠高倍助听器来和外界进行沟通。 钻探机在确定好的方位内打钻,延伸到地下几百米的深处采样。“钻机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止,必须一天24小时旋转。”勘探中队技术负责人翟开慧向记者介绍。“因为一旦停下来,已经开钻的山崖随时可能出现垮塌现象,发生堵塞。”
为了维持钻探机全天候不间断运行,战士们4人一班,3班倒轮流值班。“所以来我们中队的客人一天24小时都可以吃饭,深夜12点都有饭吃。”翟开慧开着玩笑。
4个年轻的战士各管一摊。班长是有经验的老战士,能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另外3个战士有负责泥浆搅拌的,有负责取芯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打到相应深度,把钻机提取上来的岩芯按号存放。根据他们的取样,后方的实验人员判断出岩石层里金矿石的含量。
对于王彦明和战友而言,这些年的最大变化就是他们的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比以前轻,也更快捷。“以前工具是‘老三件’,锤子、罗盘、放大镜,全凭人力。”王彦明说。掌上电脑。
战士们会将采集到的矿石样本送到各支队的研究所。所有的化验结果汇总起来,就是黄金部队的找金成果。这些成果,连同勘探图纸,最终都要上报,再由国家统一协调开采。而战士们接下来要做的,是收拾行装,开赴另一个目的地。
在二大队的队部所在地有个金矿选厂,是部队勘探出来金矿转让给地方开采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战士们却无缘见到提炼出来的金子。 2010年11月2日,武警黄金部队一总队二支队在内蒙古包头市哈达门探获的金矿经过验证,资源量突破100吨,达到超大型金矿床规模,是黄金部队支援西部开发的重大突破。专家预测,该矿床可累计向国家提交黄金经济资源量130吨,潜在经济价值350多亿元人民币。自此,该支队在内蒙高原先后为国家奉上22个“金娃娃”,累计提交金储量274吨,成为拉动内蒙古经济的“金引擎”。
据二支队总工程师黄志全介绍,哈达门沟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和乌拉特前旗沙德盖苏木境内,大地构造处于华地台北缘,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复杂,地质成矿条件优越。在通过预查发现了哈达门金矿点,根据黄金指挥部指示,二支队调集精兵强将在乌拉山地区展开大规模黄金地质普查勘查,运用空中遥感侦察、卫星定位仪勘察、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扫描等新技术,圈定了哈达门沟大面积金异常区。先后投资600多万元购置引进新型钻机、装载机、RTK测量仪、陀螺测斜仪等一批先进装备,建成GIS技术室和综合化验分析实验室,为一线官兵配齐GPS接收机、全站仪等全套数字化装备。通过对复杂地层钻进工艺的改进,由三中队上士机长王江陵负责的201机台16313号单孔达到1200.16米,刷新黄金一总队深孔钻进记录。截止目前,共发现7个脉群计53条金矿脉,累计探获金资源量100.5吨,成为内蒙古高原最大金矿床。
该支队支队长王飞、政委刘新波介绍说,部队在内蒙古探矿以来,部队发扬光荣传统,跋涉在内蒙古东起赤峰市、西至阿拉善盟、南起山西原平市、北到中蒙边境的广大地区,完成钻探15万米,相当于打穿17座喜马拉雅山,提交的黄金资源储量占内蒙古自治区同期新增黄金储量的1/3。
加快与自治区政府联合勘查步伐,建成5座大中型黄金矿山,安排就业10000余人,年产黄金2吨,年利税5000万元,其中内蒙古包头市鑫达黄金矿业有限公司成为自治区最大黄金矿山企业,矿山生产日处理矿石1000吨,年产黄金近1吨。包头西郊的乌兰计乡曾经是一个连白面都买不到的贫困小镇,如今成了内蒙有名的富裕镇,不少家庭买了汽车,圆了农民的“小康”梦。支队被国家和自治区授予“七五”、“八五”期间为黄金工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找矿有功单位”,2007、2008、2009年被指挥部、总队评为“找矿先进单位”。

I. 栾茂田的出版著作

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会议论文集4部;主审全国教材1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7篇论文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有关学会的优秀论文奖,被EI、ISTP等检索系统收录达40余次。 1. 周晶,栾茂田等主编.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未来与发展(第九届全国水利水电工程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大连,2002年9月25-28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pp.600(120万字).
2. 栾茂田主编 (2001).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第七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文集,大连,2001年9月26-28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pp.564(106万字).
3. 栾茂田主编 (1998). 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大连,1998年6月25-27日).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649pp.(100万字).
4. M.T. Luan(栾茂田)and Keizo Ugai (Editor) (1998).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91pp. (30万字).
5. 栾茂田主审 (2001).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陈兰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28.4万字). 2.1 国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篇(均为第一作者)
1. Maotian Luan,Toyoaki Nogami (1997). Variational Analysis of Earth Pressure on A Rigid Earth-Retaining Wal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ASCE,123⑸:524-530. (SCI).
2. Maotian Luan and Chongpan Jin (1988). Dynamic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of Offshore Gravity Platform Foundatio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2⑴:31-42.
2.2 国际与国外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1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非第一作者9篇)
1. Maotian Luan (栾茂田) and Dong Wang (2001). Dynamic Response of Seabed under Wave-Inced Loading.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iego.
2. Xinzheng Wu,Maotian Luan (栾茂田) and Junxia Xin (2001). Effects of Dynamic Properties of Rockfill Materials on Seismic Response of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iego.
3. Fuming Wang,Yigong Ji and Maotian Luan (栾茂田) (2001). A Simplified Method of Vibration Analysis of Layered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Pavement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March 26-31,2001,San Diego.
4. Maotian Luan (栾茂田),Rong Tian and Qing Yang (2001). A New Numerical Method-Finite-Cover Element-Free Method.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rizona.
5. Maotian Luan (栾茂田),Yong Li (2001). Discontinuous-Nonlinear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in Geotechnics.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rizona.
6. Qing Yang,Jiankui Jiao and Maotian Luan (栾茂田) (2001).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Swelling Properties of Swelling Rock.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Methods and Advances in Geomechanics,January 7-12,2001,Tuscon,Arizona.
7. Qing Yang,Maotian Luan and Jiankui Jiao (2001).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and Its Appli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August 27-31,2001,Istanbul,Turkey.
8. Maotian Luan,Tingkai Nian,K.T. Law,C.F. Lee,Keizo Ugai and Qing Yang (1999). Lower-Bound Solution of Earth Pressure of Cohesive Backfill with Inclined Surfac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ov. 8-11,281-286. (ISTP)
9. Maotian Luan,Yongzhe Cao and Keizo Ugai (1999). Shakedown Analysis of Soil Foundations under Varied Load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ov. 8-11,663-668. (ISTP)
10. Qing Yang,Jiankui Jiao,Maotian Luan,Dazhai Shi (1999).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Risk Evaluation of the Slope of Open Pit Min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lope Stabilit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Aspects (IS-Shikoku’99),Matsuyama,Shikoku,Japan,Nov. 8-11,1095-1100. (ISTP)
11. Maotian Luan,Lili Yang,Shangmu Lu,Jiying Yin and Wai-Fah Chen (1999). Numerical Elasto-Plastic Analyse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Embankment on Soft Soil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hancement and Promotion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EPMESC Ⅶ),August 1999,Macau.
12. Maotian Luan,Chongpan Jin and Gao Lin (1998).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Earthquake-Inced Movements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16-131.
13. K.T. Law,C.F. Lee,Maotian Luan and Y. Zhai (1998). Engineering Behaviour of Loose Fill of Grantic Soil. Proceedings of the Special Sino-Japanese Forum on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of Soil Slopes under Earthquakes and Rainstorms”,Dalian,June 28-29).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June 1998,18-34.
14. Maotian Luan and Zhen Zhang (1996). FEM-Based Formulations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Method with Applications in Geomechanics. The Advances i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Edited by Wanxie Zhong,Gengdong Cheng and Xikui Li),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429-438.
15. Max Y. Ma,Austin D.-E.Pan,Maotian Luan (1996). Seismic Analysis of Stone Arch Bridges Using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11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Elsevier Scientific Ltd.,Paper No.1551,8pp.
16. Maotian Luan,Gao Lin and W.F. Chen (1995). Lumped Parameter Model and Nonlinear DSSI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in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oil Dynamics,St. Louis,April 2-7,1995,355-360.
17. Max Y. Ma,Austin D. Pan,Maotian Luan and Joseph M. Gebara (1995). Stone Arch Bridge Analysis by the DDA Method. Proc.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Arch Bridge Conference—Bolton,U.K.,Sept.3-6,1-10pp. (ISTP)
18. Austin D. Pan,Joseph M. Gebara and Maotian Luan (1994). A Finite Ele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Method of Discontinuous Deformation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19. Maotian Luan,Gao Lin and Hirokazu Takemiya (1992). 2-D Computational Model and Numerical Method for Nonlinear Seismic Response of Soil Site. Proc. of the EPMESC'92,Dalian,606-613.
20. Maotian Luan,Chongpan Jin,Gao Lin and Hirokazu Takemiya (1990). Parametric Studies on Dynamic Stability and Permanent Deformation of Cohesive Embankments.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Japanese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Tokyo,975-980.
21. Maotian Luan,Guocheng Han (1990). Dynamic Stability and Sliding Displacements of Rockfill Dams.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Japanese Symposium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Tokyo,969-974.
2.3 国内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45篇 (其中第一作者15篇,非第一作者30篇;核心期刊40篇
1.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2). 平面广义四节点等参元GQ4及其性能探讨. 力学学报,34⑷:578-585.
2. 王栋,栾茂田 (2002). 波浪作用下粘弹性海床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 工程力学,19⑷:130-134.
3. 王栋,栾茂田 (2002). 广义Biot理论隐-隐式解法的推广及其应用. 世界地震工程,⑵:23-26.
4. 黎勇,冯夏廷,栾茂田,王泳嘉 (2002).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中的广义有限单元. 东北大学学报,2002,23⑽:1004-1007.
5. 栾茂田,王栋 (2001).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的数值分析. 海洋工程,19⑷:40-45.
6. 栾茂田,黎勇 (2001).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弹塑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3⑸:530-535.
7. 姬亦工,王复明,栾茂田 (2002). 层状粘弹性地基动力响应的样条半解析法. 岩土工程学报,24⑴:34-37.
8.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2).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在岩土类弱拉型材料摩擦接触问题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24⑵:137-141.
9. 栾茂田,辛军霞,赵尚传 (2002). 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⑷:467-471.
10. 张大林,栾茂田,杨庆,田荣(2002). 基于流形方法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算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2⑸:590-593.
11. 年廷凯,栾茂田 (2002). 均布荷载作用下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土压力计算. 岩土力学,2002,23⑴:17-22.
12. 郭莹,董秀竹,栾茂田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研究. 岩土力学,23⑷:474-477.
13. 栾茂田,姬亦工,王复明 (2001). 非均质粘弹性地基的动力柔度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⑸: 621-625.
14. 王栋,栾茂田,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反应有限元数值模拟与液化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⑵:216-222.
15.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屠晟 (2001). 基于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土工安定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1⑶:349-354. (EI)
16. 栾茂田,黎勇,林皋 (2001).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及其在有缝重力坝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水利学报,⑷:40-46.
17. 黎勇,栾茂田,林皋 (2001). 水位循环变化作用下有纵缝重力坝的非线性特性. 水力发电学报,⑵:26-35.
18. 栾茂田,吴兴征,阴吉英,辛军霞 (2001). 堆石料动力特性参数对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水力发电学报,⑴:7-18.
19. 吴兴征,栾茂田,李相崧 (2001). 复杂加载路径下堆石料动力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 世界地震工程,17⑴:9-14.
20. 栾茂田,吴兴征,李相崧 (2001). 堆石料的亚塑性边界面模型及其验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⑵:164-170.
21. 田荣,栾茂田,杨庆,Keizo Ugai (2001). 高阶流行方法及其应用. 工程力学,18⑵:21-26.
22. 黎勇,栾茂田 (2001). 有纵缝重力坝的非连续与弹塑性耦合数值模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2):1555-1560.
23. 杨庆,田荣,栾茂田,张大林 (2001).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及其在孔边应力集中问题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2):1561-1564.
24. 吴兴征,栾茂田,辛军霞 (2001). 修正邓肯模型及在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098-1102.
25. 王飞,栾茂田,朱菊芬 (2001). 弹塑性有限元法在土工安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11-1115.
26. 王栋,栾茂田,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弹性海床的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32-1136.
27. 阴吉英,栾茂田,吴兴征 (2001). 面板堆石坝地震反应特性的比较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增刊1):1158-1162.
28. 杨庆,焦建奎,栾茂田 (2001). 膨胀岩土侧限膨胀试验新方法与膨胀本构关系. 岩土工程学报,23⑴:49-52.
29. 姬亦工,栾茂田,王复明 (2000). 粘弹性非均质地基动力柔度的样条半解析解法. 振动工程学报,13⑷:535-543.
30. 姬亦工,杜朝伟,王复明,栾茂田 (2000). 空间地基有限元分析及反问题.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1⑵:25-27.
31. 栾茂田,罗锦添,李焯芬,翟阳 (2000). 不排水条件下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与本构关系.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特刊,40 (特刊):S82-89,S94.
32. 吴兴征,栾茂田,阴吉英 (2000). 面板堆石坝应力与变形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计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⑸:602-608.
33. 栾茂田,黎勇,杨庆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其在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⑶:289-294. (EI)
34. 黎勇,栾茂田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数学规划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⑶:351-357. (EI)
35. 田荣,栾茂田,杨庆 (2000). 高阶形式广义节点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⑷: 492-495.
36. 栾茂田,田荣,杨庆 (2000). 广义节点有限元法. 计算力学学报,17⑵:192-200.
37. 吴兴征,栾茂田 (2000). Nelton土工网格CE131拉伸特性的试验研究. 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⑴.
38. 韩国城,栾茂田,刘文廷,肖白云,汪荣大 (2000). 瀑布沟心墙堆石坝地震反应三维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0⑵:218-223.
39. 杨庆,焦建奎,栾茂田,师大寨 (2000). 边坡可靠性与经济风险性分析及其应用. 工程地质学报,⑵.
40. 栾茂田,Keizo Ugai (1999). 关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基本力学问题的思考.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0周年特刊,39⑵:309-317.
41. 栾茂田,李锦,杨庆 (1999). 地震和暴雨滑坡中日研讨会学术总结. 国际学术动态,⑶:69-74.
42. 杨庆,栾茂田,崇金著,薛永生,庞海臻,杨军 (1999). 混凝土底板与碎石垫层室内水平滑动试验研究”. 工程勘察,⑹:5-8.
43. 杨庆,栾茂田 (1999).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方法-DRASTIC指标体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⑵:4-9.
44. 杨庆,栾茂田,崇金著,王国利,周慧成,周集体,王栋 (1999). DRASTIC指标体系法在大连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39⑸:684-688.
45. 栾茂田,周晶,康海贵,宋玉普 (1998). 浅议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素质培养. 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⑴:39-44.
2.4 国内会议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45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4篇,第一作者17篇,非第一作者28篇)
1. 刘占阁,栾茂田,许成顺,王栋,郭莹. 成层非均质土的一维固结分析.
2. 许成顺,栾茂田,刘占阁,郭莹,王栋. 不同应力状态下土的强度参数之间关系探讨.
3.孔德森,栾茂田,杨庆. 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研究.
4. 年廷凯,栾茂田,郑德凤,崇金著. 卫生填埋场压实粘土衬垫渗透性的试验研究.
5. 栾茂田,田荣,杨庆,张大林(2002). 有限覆盖无单元方法在岩质材料宏观裂纹扩展分析中的应用.
6. 张大林,栾茂田,杨庆(2002). 数值流形方法的网格生成技术.
7. 娄峰,杨庆,栾茂田,张大林(2002). 时间序列AR模型定阶准则的改进方法.
8. 栾茂田 (2002). 岩土工程学科发展动态. 山东省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 (泰安,2002年7月8-9日). (大会主题报告)
9. 栾茂田,王栋,郭莹,王飞,刘占阁,许成顺,冯晓莹,赵少飞,李波 (2002). 海床与海洋地基动力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进展评述. 第六届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南京,2002年5月18-21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会主题报告)
10. 栾茂田,吴兴征 (2002). 多向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非线性数值分析.
11. 栾茂田,姬亦工,王复明,冯晓莹 (2002). 非均质地基上刚性条形基础动力阻抗的样条半解析法.
12. 王飞,栾茂田,刘占阁,许成顺 (2002). 波浪荷载作用下海洋平台地基承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3. 栾茂田,郭莹,李木国,王静,王栋,崇金著 (2002). 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研制中若干问题探讨.
14. 郭莹,董秀竹,栾茂田,王栋,李木国,王静 (2002). 波浪荷载作用下砂土动力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
15. 栾茂田,吴兴征 (2001). 堆石料静动力耦合本构模型及参数确定与实验验证.
16. 吴兴征,栾茂田 (2001). 面板堆石坝三维耦合非线性数值计算方法与实例分析.
17. 翟阳,李焯芬,罗锦添,栾茂田 (2001). 全风化花岗岩松散填土稳定状态线的归一化分析.
18. 吴兴征,栾茂田 (2001). 关于堆石料加卸载体积模量的探讨.
19. 屠晟,栾茂田,王飞 (2001). 非均质地基的安定性分析与计算.
20. 栾茂田,王飞,屠晟,朱菊芬 (2001). 非均质地基的极限荷载与安定荷载比较分析.
21. 年廷凯,栾茂田,杨庆 (2001). 倾斜表面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地震土压力计算.
22. 姜韶华,栾茂田,吴兴征,杨庆 (2001). 河谷岸坡对面板堆石坝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的影响.
23. 栾茂田,张晨明,王栋,郭莹 (2001). 波浪作用下缓坡海床弹性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24. 贺杰,杨庆,栾茂田,张慧珍 (2001). 膨胀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25. 张慧珍,杨庆,栾茂田 (2001). 膨胀力与含水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26. 辛军霞,栾茂田,吴兴征 (200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可靠性分析.
27. 栾茂田,张大林,杨庆,田荣 (2001). 有限覆盖无单元法及其在模拟裂纹扩展中的应用.
28. 娄峰,杨庆,栾茂田 (2001). 应用概率分析改进分维数测量精度的方法.
29. 武亚军,栾茂田,卢文阁,杨亚洲 (2001).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法的探讨.
30. 黎勇,栾茂田 (2000).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在坝基岩体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
31. 田荣,栾茂田,杨庆 (2000). 一种新的数值方法-有限覆盖无单元法.
32. 栾茂田,曹永哲 (1999). 基于温度参数法的土工安定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33. 栾茂田,年廷凯,杨庆 (1999). 倾斜表面情况下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侧向土压力.
34. 田荣,栾茂田,杨庆 (1999). 连续与非连续变形分析的流形方法及其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35. 姬亦工,王复明,栾茂田 (1999). 非均质粘弹性半空间地基动力柔度系数的样条半解析法.
36. 杨庆,栾茂田,焦建奎,师大寨 (1999). 边坡渐进破坏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37. 栾茂田,林皋,杨庆 (1998). 岩土地震工程与土动力学的若干最新进展评述.
38. 李锦,栾茂田,郭莹 (1998). 一种砂土动力弹塑性本构模型的探讨.
39. 栾茂田,邵宇,林皋 (1998). 土体地震反应非线性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40. 王栋,栾茂田,文立 (1998). 波浪作用下海床动力学研究进展.
41. 翟阳,K.T.Law,栾茂田,C.F.Lee (1998). 一种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稳定状态的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第五届全国土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土动力学理论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119-123.
42. 郭莹,栾茂田 (1998). 能量分析方法在土动力学中的应用.
43. 栾茂田,罗锦添,李焯芬,翟阳 (1998). 不排水条件下松散砂质土的本构模型. 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431-433.
44. 栾茂田,黎勇 (1998). 基于有限块体模型的下限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六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方法与解析讨论会论文集,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12-217.
45. 栾茂田 (1997). 关于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科学出版社,北京,247-260. (大会主题报告)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