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新闻
㈠ 最近有关地理的新闻
2010海地地震
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新闻学专业的研究生怎么样
地大的新闻系?你要是为了读书的,去武大吧,要是为了看美女就来地大吧!
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系的大一新生在那个校区
在北区,女生一般住19栋,男生好像住22栋,环境不错的,四人间,床在上面回,下面是电脑桌,每间都有卫生答间的,一年住宿费1200,每个寝室有一个公用电风扇,条件还可以!
校园环境还可以,地大的学生还是很爱学习的,经常看着背着书包上自习的,学校男女比例好像是7:1,男生比较多。
㈣ 新闻报道中国地质大学土壤修复的有哪些
华中科技大学来的新闻专业在国内自很有地位,中国地质大学的这个专业在武汉市都没有位置。考研当然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好考,但就业可能不那么好。录取比例没有用处,如果每个学校都招5个人,报华中科技如果只有10个人,但都比你强,报中国地质大学的100人,但都比你差,你说报哪个容易?
㈤ 关于地理的新闻
一、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到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比2000年上升13至22厘米……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了近期海洋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
研究表明,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20厘米,上海次之,为12厘米,辽宁、山东、浙江都超过了10厘米,福建、广东较低,为5到6厘米。总体趋势为“北高南低”,天津沿岸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上升较快,福建和广东沿岸上升较缓。根据预测,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上升13到22厘米。
此外,我国近海海冰也呈逐渐消融的趋势: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渤海海冰等级平均为3级,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气候变化,渤海海冰冰情偏轻,冰级变为年均2级,并且结冰面积减少了20%。1990年以后,渤海冰期从120天缩短为80天,大约减少了三分之一。初步分析,渤海海冰减少与中国近海海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
研究显示,根据我国沿海16个海洋台站的海温资料分析表明,在最近43年(1963至2006年),我国沿海年平均海温大约上升了0.7°C。冬季增暖更显著,升幅达1.0°C。沿海增暖明显高于全球的平均增暖。
3.新华网快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家28日在洛杉矶举行新闻发布会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地震的震级达到里氏8.7级,是近一个世纪来最强的地震之一。目前地震引起海啸的可能性已经排除,但还有余震。
二、长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人的健康长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国长寿区多分布于南方。当地的气候、土壤、水、空气、植被等是影响人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报告显示,人的健康长寿不仅受生活环境(包括气候、岩石、土壤、水、空气、植被)等的影响,也与文化、生活习惯、膳食营养(包括多种生命元素、维生素)等相关,但与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直接,与土壤、植被、饮食、饮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
综合分析发现,我国长寿区域的分布呈现六大显著特征:
一是长寿区多分布于南方。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海南、云南、广东和新疆等地。
二是长寿区多沿江河流域分布。百岁老人比例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澜沧江流域。
三是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云南、新疆的长寿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为瑶族、傣族、维吾尔族。
四是长寿区多呈聚集性。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于5个条带,即广西巴马——都安——东兰等县的长寿带,四川都江堰——彭山长寿带,云南潞西——勐海——景洪长寿带,广东三水——佛山长寿带,新疆阿克苏——阿克陶——吐鲁番长寿带。
五是长寿区多为中、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原地区。
六是长寿区多为地方病较少流行或没有流行的地区。中国大骨节病、克山病主要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的低硒带上,土壤、饮水、植物、粮食、蔬菜及人发中普遍低硒。硒是目前公认的对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
三、长江源区冰川急剧退缩消融速度令人堪忧
http://www.dili360.com2009-02-0413:28新华网
近日,由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实施的“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通过初审评定。项目调查发现,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青海省长江源区冰川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的速度,已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项目负责人、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说,从2005年6月起至2008年10月,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组对长江源区冰川、湖泊、沼泽湿地等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目前,长江源区冰川总面积为1051平方公里,比《长江源志》记载的1247平方公里减少了196平方公里,冰川年消融量达9.89亿立方米。
长江源区冰川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昆仑山、南部的唐古拉山及西部的祖尔肯乌拉山。在冰川持续大规模消融中,昆仑山玉珠峰冰川与1971年相比,冰舌退缩了1500米,平均每年退缩达42.86米。唐古拉山口东侧冰川侧向最大退缩量为125米,正面退缩265米,与1970年相比,正面每年退缩量为7.57米,退缩速度惊人。
辛元红解释说,最近几十年,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来自西南部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重重阻隔而不能长驱直入到达源区,致使高原内部气候日趋干燥。加之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特别是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影响,长江源区冰川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
辛元红说,冰川大规模持续消融,虽然在一定时间内使靠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湖泊水位有了大幅度上涨,但从长远角度考虑,一旦号称“固体水库”的冰川面积持续减少,其消融量也会随之减少,长江下游来水量也将相应减少,湖泊将大面积萎缩,直至干涸,导致长江源区荒漠化加剧。(钱荣陈国洲)
四、中国南极昆仑站开站
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新华社发
里面有许多(中国国家地理网)
http://www.dili360.com/
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好考吗是否有近几年的报录比
去他们学校的研究生网友历年的录取情况
㈦ 中国地质的报道内容
《中国地质》主要报道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岩石内、矿物、区域地质等)容、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农业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㈧ 中国地质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好考吗
1、中国地质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相对985好考,但相对二区的学校则不好考。
2、考研是否版好考也是相对不同权的人而言。备考充分就好考,否则就不好考。
3、打算报考就一定要努力和自信,缺一不可,因为考研是比分数。
㈨ 最近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泥石流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处处长张作辰,大家看看他的回答感觉怎样
中国地质调查局每年有300亿的经费专门用于地质灾害的普查与防治,很多地方都做过了普查,也探明了地质灾害隐患。但只查不治能有什么用?
㈩ 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新闻传播哪个好对于考研相对容易的是哪个能不能把确切的报录比给出来,
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专业在国内很有地位,中国地质大学的这个专业在武汉市版都没有位权置。考研当然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好考,但就业可能不那么好。录取比例没有用处,如果每个学校都招5个人,报华中科技如果只有10个人,但都比你强,报中国地质大学的100人,但都比你差,你说报哪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