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拓展场地
『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在还有素质拓展吗就是在攀岩场里面做的。如果有,怎么联系呢
有的 操场那有攀岩的 现在体育馆里还有室内攀岩的 学校里有攀岩协会 你可以想办法联系下
『贰』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的区别
武汉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本部,教学设施更完备、师资更强。北京是分校,但有首都的地域优势,一些专业取分并不低。
拓展资料:
1. 中国地质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简称地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一所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体,应用科学、前沿科学,以及新兴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111计划”和“卓越计划”。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2.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协议。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作为是世界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领域重要的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地大在国际地质学界日益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满足中国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环境的需求上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个大学怎么样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内院的大学,是国家“容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
『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怎么样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筹委会主任。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学校决定每年的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教授任副院长。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1970年迁出北京,在湖北办学。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北京两地独立办学。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2011年9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网球场有几片对外开放吗怎么收费
3片场地,无间隔。场地设施比较一般,但也够用。
学校的场地,所以对外开放的时间有限。一般也就是周末和节假日开放。
人均30元/时
『陆』 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内有哪些地标性建筑
作为地大16级研究生,我来说说这个问题。
其实地大有很多地标性建筑,在你看来习以为常,然而你在别的学校却会发现没有,至于这其中是否隐藏着别的含义?那就要等你来学校亲自去探索了!相信他们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首先就是地质工作者的石刻雕像,他们少部分你能够在学校明显的地方发现,但大部分都在隐藏的角落才能发现!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质包,腰跨罗盘,头顶蓝天,足登巉岩,眼光深邃,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从他面前出发走向祖国各地,他是学校最具标志性的风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那里已经站立了近30年。走进他,你会想要知道,他是谁?又经历过怎样的历史变迁?而这个雕像的原型到底是谁呢?想要知道吗?那就加入我们地大这个大家庭,自己探索获得答案不是更加有趣吗?
『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旁边有没有便宜的羽毛球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体育馆三层有羽毛球场地,正常上课时间学生卡10元/小时。其余时间40元/小时。
『捌』 关于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
(中地大京发〔2012〕36号)
各单位、各部门:
为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高等学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京教函〔2011〕702号)要求,学校拟建设一批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实践基地”)。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建设创新实践基地,旨在积极开展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整合现有的学生创新活动资源,拓展创新活动功能,为广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科学研究、创造发明、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平台和环境。开展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对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的基本原则
1.突出创新。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大学生的特点,在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活动内容的设计安排以及组织实施上,进行大胆改革和探索,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2.注重特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根据各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以及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与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各项教学改革及实验室建设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形成一批富有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
3.开放共享。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坚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不局限学科专业,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利用基地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各类专业的学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长。
三、申报的基本条件
1.建设理念先进。基地建设思路清晰,理念先进,能够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的基地建设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培养,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2.基本条件优良。基地要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学生创新活动资源(包括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各类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学院自建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的基础上,拓展、开发其创新活动的功能,基地的场地空间、设备器材、指导教师等基本条件能够支撑和满足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需要。能够为学生创新成果的展示、发表、出版、推广应用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
3.活动成效明显。基地能够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综合性、创新性、系统性的创新实践,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来学生取得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并与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相结合。
4.管理运行规范。基地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模式先进,机构、人员落实到位,运行经费得到保障。能有效地实现开放运行、资源共享,特色鲜明,起到示范作用。
四、推荐申报要求和方法
1.申报名额及金额。学校拟建设若干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各学院在对创新实践基地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组织申报,原则上每个学院可申报1个。学校将优先考虑创新基地硬件条件建设经费,并且每年支持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5万元运行费。
2.申报方式及时间。各学院申报2012年度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时须提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申请书》(详见附件1)一式6份、联系人信息表一式1份(详见附件2),于2012年6月30日前交到资产处审查确认。
五、评审与命名
在各学院申报推荐的基础上,学校将组织评审专家,采取评审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工作分为专家初审、现场考察、终审评议、推荐审批四个阶段。符合条件的基地,由学校命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并授牌。
联系人:任佳 梁勇
联系电话:82322920 82321367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申请书
附件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联系人信息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年6月4日
附件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申请书
学院名称__________
基地名称__________
基地负责人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月
1.基地总体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2.基地建设概况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3.成果与特色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4.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5.审核意见
附件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联系人信息表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13·北京
『玖』 攀岩运动的代表性场地有哪些
目前,国内有十来个大型人工攀岩场地,下面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场地(到1998年底):
国家登山队训练基地
位于北京怀柔县城,是国内最早的人工场地。高15m,钢筋混凝土材料。主要用于国家登山队登山、攀岩队员训练,同时也对外开放,收费标准:700元/两小时(其中场地费300、装备费200、教练指导200),十人以上的团体去活动较合适,那里由国家级教练和国内一流水平的攀岩高手作现场表演或指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位于湖北武汉,是国内最早最大的室内人工场地。高13m,硬木板面。主要用于大学攀岩队训练及教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位于北京市区。高15m,玻璃钢面。主要用于大学攀岩队训练及教学,同时对外招收大学攀岩俱乐部成员。
长春科技大学
位于吉林长春,框架高25米,岩面高16米,玻璃钢面。主要用于大学攀岩队训练及教学。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大港油田,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攀岩场地。高15米,玻璃钢面。主要用于大港油田攀岩队训练。
雁栖湖
位于北京怀柔雁栖湖风景区,距怀柔县城10公里。高15米,玻璃钢面。主要是对外营业,收费标准是40元/人次。
生存岛
位于北京怀柔生存岛,距怀柔县城3公里。高15米,玻璃钢面。
至于自然岩壁,由于受攀岩水平、装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在我国攀爬自然岩壁的人数较少。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各种风格的悬崖峭壁随处可见,随着攀岩运动在国内的进一步普及推广,相信会有许多经过清理、打好保护的路线供广大攀岩爱好者攀登。
目前北京郊区的百望山、怀柔黄土梁、延庆滴水壶等已开辟了多条难度不一的攀登路线,由于它们都作为风景区内的一个项目,是营业性的。北京的郊县如怀柔、密云、延庆,可进行攀爬的悬崖峭壁很多,有能力有条件的爱好者可自行去发现,去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