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测绘选取比例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 工程地质测绘所用地图的比例尺有哪些
工程地质测绘所采用的比例尺有以下几钟。
1、勘及路线测绘:比例尺1:20万—1:100万。在各钟工程的最初勘察阶段多采用这种比例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以了解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概括,初步估计其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勘察工作的设计提供依据。
2、小比例尺面积测绘:比例尺1:10万—1:5万。主要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初期设计阶段,以查明规划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分析区域稳定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合理选择建筑区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3、中比例尺面积策划,比例尺1:1.25万—1:1万。主要用于建筑物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以查明建筑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并初步确定建筑物的类型和结构提供地质资料。
4、大比例尺面积测绘:比例尺1:1000—1:500或更大。一般是在建筑场地选定以后才进行这种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以便能详细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最终选定建筑物类型、结构和施工方法等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2.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工程地质需要的测绘资料有很多,测绘方法有很多。
如果非要选择两种的版话,就是工程地权质图测绘、工程地质钻孔放样。
如果将工程地质测绘进行分类的话,有如下两类: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1、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
2、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特定建筑物服务的,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依据。
3. 测绘地形图前,如何选择地形图的比例尺
根据用图需求或者说甲方需求确定比例尺。
4. 线路测量如何选择比例尺
⑥根据工程需要测绘线路断面图和横断面图。比例尺则依据工程的实际要求确定。 ⑦...三、线路测量的基本过程 (一)、规划选线阶段 规划选线阶段是线路工程的开始阶段...
5. 工程地质测绘观测点有哪些选择
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测绘这三者的测绘相似,只是服务于地质行业的不同专业。地质测绘侧重于地下和地上的矿产资源和地球动力和地质状况相关的测绘;工程地质测绘侧重于工程方面需要的地基等方面的地质测量;水文地质测绘关注的更多是地下水、水体、水利设施等涉及的地质元素相关的的测绘。只要掌握足够的测绘知识,可以分别为这三种专业服务的。测绘的工作有:放样、测图等。
6. 地质填图
6.2.1 精度和质量要求
6.2.1.1 内生矿床地质填图精度要求,参照同比例尺地质填图规范要求执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目的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自身特点,以稀土矿体规模、形态的复杂程度为依据。对矿体分布地段和覆盖区的重要地质界线必须采用相应的工程揭露控制,所有地表工程和地质观测点均须用全仪器法测定位置,见矿工程要测量坐标。对于薄矿体(层)、标志层及其他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的地质填图,可适当放稀点、线距,风化壳边界应有一定数量的地质点控制。
6.2.1.2 勘探线地质剖面图必须实测,其比例尺可等于或大于矿区、矿床(体)地形地质图比例尺。
6.2.1.3 勘探阶段必须精测地形地质图,详查阶段精测地形地质图或简测地形地质图。普查阶段通过适当比例尺的地质填图和露头检查,对区内地质特征的查明程度应达到相应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成矿地质条件达到大致查明程度,预查阶段可选择几条路线,进行适当比例尺的路线地质踏勘。
6.2.1.4 在条件适宜地区充分利用各种遥感地质资料,提取尽可能多的矿化、蚀变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图质量。
6.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适应的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
7. 工程地质测绘的测绘分类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
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全面研究并进行综合评价,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
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特定建筑物服务的,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依据。无论那种工程地质测绘都是为建筑物的规化、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都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因此在测绘中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物的要求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而对那些与建筑物无关的地质因素则可以粗略一些甚至不予注意,这是与其它地质测绘的重要区别。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建筑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地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设计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试验等所取得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参考自网络http://ke..com/view/1852481.htm
8. 工程地质测绘要点
1.地形地貌测绘
测绘比例尺1∶5000~1∶10000,根据需要可更大。
宏观地形地貌:河流、版分水岭、台地、阶地权、溶蚀洼地、地表岩溶湖、地下岩溶湖等位置、界线;微观地形地貌:溶沟、漏斗、落水洞、入水洞、出水洞、穿山洞、陷落柱、塌陷坑、岩溶泉等。
2.工程地质结构特征测绘
松散堆积物按工程地质分类分层测绘辅以形成时代,基岩分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隔水层岩石)分层测绘辅以形成时代;重要断裂采用追索法测绘,统计节理、裂隙、溶孔、溶隙,提交岩性工程地质图。
3.水文地质测绘
按有关规范执行,提交第四系水文地质图、基岩水文地质图、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和岩溶水径流图。
4.人类工程活动测绘
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地下工程:隧道、地铁、煤气管线、给排水管线、人防工程、地下商场、窑洞等。
5.测绘路线
除重要断裂采用追索法外,其他采用穿越法。
9.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版、权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10. 在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时,采用布点法,布置点有什么要求,比如点间距,哪些地方着重布点
点位均匀,点间距不宜过小,重点区域可适当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