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网络实验室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
北京只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
武汉那边有2个
B. 新人求问地大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怎么样
诚如楼上所说,抄确实没什么袭问题。我是地大学生,武汉那边的。印象中第一个重点试验室是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南北共建的,一般算一半吧。第二个重点试验室是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春季刚申请成功,不知道还是不是两边合办,印象中应该专属于武汉吧。所以北京那边一个重点试验室,就是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实验室。
C. 武汉的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13个具体哪13个
一. 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实验室:A1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科所、717所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003
->
国家重点实验室:B1. 武汉大学
1985DA105055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B2. 武汉大学
1991DA105103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B3. 武汉大学
2003DA105047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4.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2004DA105204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5. 华中科技大学
1986DA105045 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6. 华中科技大学
1988DA105057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B7. 华中科技大学
1991DA105327 塑性成形模拟及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8.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9. 华中农业大学
1992DA105024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B10.华中农业大学
2003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11.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986DA173082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B12.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
1987DA173074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13.武汉理工大学
1987DA105126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B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4DA105193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B15.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
2008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专业实验室:C1. 华中科技大学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C2. 华中科技大学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C3. 华中农业大学
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C4.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2008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不含依托企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2
微生物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3
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4
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5
国家柑橘育种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6
国家农作物分子技术育种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7
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8
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9
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华中分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10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11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12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13 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14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15 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16 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17 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等18 国家光纤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武汉邮电科学院19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业性试验基地
武汉理工大学<...>
D. 考研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好考吗
我也是刚才知道,上一次地质学录取率140%
E.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的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教育部“GIS软件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GIS软件开发与应用工程专中心”,具属有“3S”实验室、GPS实验室、变形监测实验室、空间信息处理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计算机网络、空间信息数据处理、徕卡TCA2003测量机器人、电子水准仪、 GPS接收机、数字化测图系统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备仪器。
F. 设置有国家级实验室的大学有哪些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
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
校内设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这是国家计委批准建设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实验室拥有的同步辐射光源是现今国内高校中唯一一台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级实验研究平台。
2、清华大学(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校内设有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25日批准筹建的第一批5个国家实验室之一。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覆盖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信息的获取与采集、信息的通信与网络、信息的处理与计算、信息技术基础器件、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以先进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学探索等诸多方面,旨在取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3、北京大学(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校内设有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化学科学或分子科学的大部分领域,主要包括:分子反应动态学与结构化学、胶体、界面及多相体系、有机合成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等。
4、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校内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旨在通过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科学研究平台,推动国家科学研究的原始性创新。
2006年11月,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可行性论证。
5、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等联盟成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校内设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所拥有的并赖以解决国家急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实验室,代表一个国家在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实验室
G. 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
中国地质抄大学(武汉)袭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鲁立强、李季、陈艳玲、刘浴辉、周丹娜、帅琴、汤志勇、邱海鸥、杨祥、王群英、谢静、郑洪涛、黄云杰、彭月娥、曹菱、朱振利、胡圣虹、罗立强*、饶竹*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8|物理化学④868|有机化学 或 938|分析化学
复试科目:化学综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五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四版
H.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研究特色
生物地质与来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简称生环国重特色可概括为“一核心,两结合,三尺度”。即:以地球表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演化为研究核心,将生物地质和环境地质研究相结合,从重大地质转折期和突变事件的三种时空尺度出发。具体开展重大地质突变期的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晚新生代以来的环境事件和生命过程、人类活动的生物和环境效应等研究。将当代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置于地质历史时空格架中,采取“将今论古”和“以古示今”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索地史时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变,启示当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I. 中国地质大学为什么有两个哪个好些呢
一、中国地质大学有两个,分别是武汉、北京校区,要从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说起:
中国地质大学源于1952年,前身是院系调整时期由北京大学地学系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地质学院南迁后,原北京地质学院只设了一个留守处。1978年12月,在原北京地质学院留守处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这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前身。
1987年11,在武汉和北京校区同时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地质大学挂牌揭幕仪式。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优势专业,除国家重点学科相同外,省部级重点学科各有所长: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势专业
1、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湖北省重点学科
应用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设计学
(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优势专业
1、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地质学(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涵盖二级国家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2、省部级重点学科
地球物理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土地资源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思想政治教育
油气田开发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材料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管理科学与工程
岩土工程
近海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海洋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