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辛鑫
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那个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最好孙春岩老师啊
孙老师是我们院的老师,很有成就:“九五”、“十五”期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专了8项国属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4项横向国家三大石油公司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和生产性课题。在理论与应用实践结合上有所专长,别是在海洋油气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勘探方面研发了具有高技术特色的海上地球化学快速探测系统,填补了我国海上快速地球化学勘探的空白,在国内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近五年公开发表论文31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24篇,SCI检索3篇,专著:3部。
目前的研究方向:海洋资源(烃气、非烃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探测技术。
2、船载地球化学快速探测系统技术手段的研究开发和仪器研制。
3、高技术发展计划研究成果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算得上是中国重点大学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中国重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辛鑫扩展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982人,教授259人,副教授39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5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 “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2人,北京市青年名师3人,建有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选修课(地大校友进)
你是想上选修课的日语吗?
选修是日语入门,周一的是,1-16周 第9、10节内 教5楼505:17-18周 第9、10节 教5楼505 。教五容楼就是东门主席像后面正对着的楼。老师是喻荟琦。
第九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9:00,需要注意的是,那是个小教室,课容量是40人。你要早些去,否则就没座了。
希望到时没座的同学不要怪我啊~~~
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的师资队伍
全院教职工抄65人。其中教师58名: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讲师8人、助教及其他17人。教辅人员7名:实验技术人员4人,行政管理人员3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5人。有博士学历者27人,硕士学历21人。
迄今,学院的相关学科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大学本科生5000余名,硕士研究生500余名,博士研究生50余名,博士后近10名。多年来,我院培养毕业的学生一直广受社会各界欢迎,其中应届毕业生的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5.5左右。几十年来,我院培养的许多毕业生在国土资源、石油、冶金、有色、煤炭、铁道、水电、建筑、城市建设、建材、民航、航天、核工业等十几个行业,以及相关的科研、教学、工程建设及国家政府部门担任了重要角色,为国家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截止到2005年6月底,我院共有在校本科学生1015人,硕士研究生174人,博士研究生生64人。
㈤ 中国地质大学中北京和武汉有什么区别
一、学校的地址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二、学校的规模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421758平方米,校舍面积815074.58平方米;设有19个学院,65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有教职员工3122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103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17个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工程硕士领域,11个类型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在职教职工14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俄罗斯外籍院士6人。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
三、学校的影响力不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七校联合办学”重要成员,被誉为“中国地球科学的最高学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国土资源部共建的以地质、资源、环境、地学工程技术、资源产业经济为特色,理、工、文、管、经、法等多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位列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是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学院领导
院长:郑新奇 教授、博导。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院办、财务、人内事、学科建设、外事。
分党容委书记:马兴祥 副教授。主持院分党委全面工作。
分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任立奎。分管学生工作、党支部建设;兼学工组长。
副院长:邢廷炎 副教授、硕导。分管研究生教学、科研、科技开发与转化;协管学科建设、外事。
副院长:张玉清 副教授、硕导。分管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
㈦ 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的那个导师比较好
学
石油工程
的为什么不去中国
石油大学
(北京)呢?石油大学石工专业是第一啊。。。
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四大才子有哪几位
一种说法貌似是 褚宝增 阙建华 孙克勤 还有一位不确定
另一种说法是 褚宝增 阙建华 李玉萍 杨春俏
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研究导师谁厉害优秀
地质学
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谁是山东人
郭少斌,男,汉族,山东人,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员。 1980年以第一志回愿考入武汉地质学答院石油系,1983年入党,1984年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8年7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事博士后工作,2000年9月留校任教。先后主讲了《石油构造》、《沉积学基础》、《油气综合勘探技术》等课程,并指导二名朝鲜地质大学进修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2篇被SCI检索,6篇被EI检索,2篇被CA检索,出版专著3部。独立主持并参加科研多项(含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973项目,1项油气中心项目),其中获地矿部三等奖三项,获校内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及第八届 “五•四”青年地质学家奖等称号,1994年被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自1993年至1998年7月任长春地质学院石油教研室主任。美国石油地质家学会(AAPG)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