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省地质灾害
A. 云南省地质灾害搬迁补偿是多少
一、补助标准
一般搬迁户:省级补助2.5万元+市级补助1.5万元+县级补助1.2万元=5.2万元/户。古内蔺叙永搬迁容户及其他区县贫困搬迁户:省级补助3.0万元+市级补助1.5万元+县级补助1.2万元=5.7万元/户。
二、实施流程:
由各区县政府组织专业调查单位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调查核实,相关调查成果经专家审查通过后,各区县据此将符合条件的危险区农户纳入《区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各区县国土资源局根据搬迁安置规划分年度逐级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任务,编制年度实施方案,报区县政府批准组织实施。
B. 云南地质灾害情况
没事~~大理 丽江 香格里拉一线是云南滇西北游的主线。到了昆明可以先到香格里拉,顺着丽江-大理玩回来,也可以反过来玩。
这条线上,丽江到香格里拉断的路况可能会因为雨季而有所影响,但顶多也就是山多弯急路滑而已。不会出现严重的地质灾害。
要知道,这些都是全国闻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地质情况恶劣的地方经过那么多年,下大力气的整治,完全可以忽略了。
放心的去玩吧!
友情提示:平原地方来的朋友,玩这条线,注意要休息好,否则身体素质不太好的童鞋会被高原反应折磨的(乏力,呼吸急促,口干等)嘎嘎。
C. 现在云南的地质灾害严重吗
最近来云南避暑很好。雨水的话云南周边尤其贵州会多一点(昆明准静止锋)版,但是云南境内应该是比较权少。最近气候很适中,很舒适的。如果害怕地质灾害建议到中块游玩,丽江,大理都是很有名族风情的地方,风景也很美。腾冲的话就是比较热,地热很丰富。西双版纳的话雨林很漂亮的,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很推荐到那哦
至于香格里拉可能路况会稍差一些,但是总体来说是很安全的。像地震什么其实都是边境牵引才会造成。
其实如果不想跑远的话昆明周边也有很多地方可以玩又避暑又漂亮。
像弥勒的大佛,建水的烧烤,澄江玩水,还有蒙自之类的地方,都很推荐。
如果想要看风景可以坐火车沿线观赏。
PS:要来的话记得注意防晒,紫外线很强的
D. “7·” 云南省福贡县沙瓦河泥石流灾害
1 引言
2014年7月9日凌晨2时57分至3时30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村委会指挥田村民小组沙瓦河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灾害造成金安硅业有限公司员工及家属17人失踪,1人受轻伤,冲毁农田20余亩、拖拉机2辆、空心砖厂房1间,灾情等级为大型。
2 地质灾害特征
沙瓦河泥石流沟流域面积25km2,由南北两条沟汇成,其中北沟长8km,南沟长6km。流域最高点高程3712m,沟口高程1053m,相对高差2659m,主沟平均纵坡332‰。泥石流物源主要为沙瓦河中上游河床堆积物和沟岸两侧冲蚀、塌滑的残坡积物,成分以强风化细颗粒的花岗岩、花岗片岩、片麻岩及残坡积土为主,沟口附近堆积物平均厚度2m,沟口公路边泥位高5m,下游沟道及沟口堆积方量约5万m3,初步估算一次性冲出方量约20万m3,灾害规模等级为大型泥石流。
照片1 沙瓦河上游形成区沟岸崩滑
照片2 沙瓦河泥石流的流通区
照片3 沙瓦河泥石流的堆积区
3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经调查,怒江州福贡县匹河乡沙瓦村委会指挥田村民小组沙瓦河泥石流灾害为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大型泥石流,其形成原因如下:
(1)强降雨影响。7月9日凌晨2~3时,沙瓦河流域发生强降雨,据气象部门资料,1小时降雨量达28mm。据调查访问,当晚中上游区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强降雨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动力条件。
(2)固体物质丰富。物源区河段岩性为片麻岩、变粒岩、花岗质混合岩,沟道中上游附近有两条近南北向断裂通过,受断裂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岩土体破碎,风化强烈,残坡积物一般厚2~5m,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源。
(3)地形陡峻。该泥石流流域面积25km2,汇水面积较大,两岸山体坡度30°~40°,沟道狭窄,纵坡大,地形条件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4)流域内植被发育,洪水、泥石流冲刷倒塌的大树枯枝和大量的物源碎屑一起造成河道局部淤积、堵塞,溃决后,泥石流能量巨大,造成的危害严重。
4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4.1 应急响应与抢险救灾
灾害发生后,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领导分别做出重要批示,并派出由省政府领导带队,由省国土资源厅、民政厅、工信委、安监局、气象局、通信、电力以及省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工作组,迅速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怒江州委、州政府和福贡县委县、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抢险救灾指挥部,开展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主要采取了以下抢险救灾措施:一是安全有序地开展人员搜救工作;二是紧急做好人员疏散安置工作;三是要求怒江州、福贡县民政部门全面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工作,强化救灾保障;四是做好受灾范围内的卫生防疫工作;五是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强化值班制度和监测预警制度;六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群众情绪,确保社会稳定。
4.2 应急处置
调查期间,泥石流沟道内仍存在大量松散堆积物,沟道两侧坡岸不稳定,采取了以下应急处置措施:
(1)泥石流沟道两侧受威胁村民采取临时避让措施,在汛期结束前不能回去居住。
(2)及时清理沟口松散堆积物,保障河道行洪畅通。
(3)加强沙瓦河流域雨情、水情监测,密切关注降雨信息。
(4)在泥石流沟危险区树立警示标志,切实做好群测群防工作。
(5)拆除沟道内现有设施,严禁人员进入该河谷内泥石流威胁区进行生产,严禁在沟道内再建设施。
照片4 沙瓦河泥石流灾害清淤现场
5 经验与启示
(1)由怒江州国土资源局负责协调当地政府和地勘资质单位,迅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工作,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河谷沟口居民点、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提出具体的搬迁方案,并对地质灾害高发区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村民进行地质灾害防范培训。
(2)通过各级各方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与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灾害损失。
(3)怒江高差大,山区单点暴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因,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加强会商,及时发布降雨信息,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E. 云南地质灾害的成因包括哪几个方面
来云南地质灾害的源成因:
1、板块运动,是云南省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云南处于太平洋、印度洋、亚欧三大板块交汇处,形成高山、河谷的落差大,易发生地震、洪灾、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受季风和热带气旋影响,导致云南多雨现象。云南省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太平洋水汽影响,导致每年9月,云南就进入雨季,而且诱发洪灾、泥石流。
3、森林遭到砍伐或利用不合理,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特别是西双版纳,出现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的情况。泥石流,不是雨量大导致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了,土壤经不起雨水冲刷而致使泥石流多发。
F. “8·” 云南省鲁甸县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1 基本情况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东经103.3°)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km,余震1335次。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抗震抢险救灾工作做出统一安排。各级国土部门其实启动应急预案,部、省、市工作组和专业队伍赶赴灾区,开展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和抢险救灾工作。
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其中鲁甸县526人、巧家县78人、昭阳区1人、会泽县12人;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2 地震地质灾害排查
本次排查工作自8月4日开始,排查工作覆盖了烈度Ⅵ度以上615个行政村共7956个村民小组,涉及4县1区56个乡镇,排查总面积 10037km2,排查路线25558km,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769处,转移避险安置人员19486人/次,重点排查了学校537所,沟口223处、集市77个、厂矿企业21个、排查临时、过渡安置点667个,排查部队营地22处。
2.1 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概况
地震灾区处在滇东岩溶高原面至金沙江底的河谷斜坡地带,总体地势递降幅度大,属金沙江流域,江河纵横排列,地形切割较强烈,高差巨大。西部五莲峰山地海拔3000~3500m,最高峰药山海拔4040m,金沙江谷底海拔600~700m。为高原季风气候,局地暴雨多发。南北、北东及北东东向断裂及梳状褶皱为主体构造,从元古界到中生界各地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呈条带状相间出露,地层岩性变化大。山高坡陡谷深,松散土石广布,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强烈,地质环境脆弱。
2.1.1 交通位置
鲁甸地震灾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镇,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鲁甸县距省会昆明市447km,距昭通城27km,昆水公路和213国道穿越县境。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位于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昭通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是内地入滇乃至南下东南亚、南亚的便捷通道,区位优势逐步凸现(图1)。
图9 红石崖崩塌特征图
4.1.4 威胁对象
本次地震调查区附近受损严重,其中李家山村及王家坡尤为严重,目前已死亡36人,失踪27人,受伤37人。
该崩塌点直接威胁到红石岩下部居民,同时威胁到堰塞湖库区内的居民、红石岩电站以及堰塞湖下游巧家县小河集镇、多个梯级电站和河道两侧的居民。该崩塌点一旦再次发生失稳或堰塞湖发生溃决,将可能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受威胁人数为1438人,目前已经紧急撤离,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表6,该崩塌危害对象等级划分为一级。
4.2 灾害体发展趋势预测
截至8月5日下午六点,红石岩崩塌形成的堰塞湖回淤长度已达约15km,而且水位正以30~50cm/h的速度上升,经调查及估算,在不发生明显集中降雨的情况下,牛栏江的汇水量约40~50m3/s。
堰塞体下游沿岸有巧家县小河集镇、分散居民以及多个梯级电站,该堰塞湖对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堰塞湖已导致牛栏江沿岸斜坡下部的多处居民聚居点被淹没,且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崩塌堆积体形成的堰塞湖在不断增大的水压力作用下,尤其考虑到余震以及强降雨等不利状况,堰塞体发生溃决的可能性较大,发展趋势趋于不稳定,应立即采取应急除险措施。
另外,目前红石岩崩塌点中下部坡面堆积大量块石,且红石岩崩塌失稳区后缘岩土体在本次地震作用下必然存在大量的裂缝,坡体稳定性较差,在余震、降雨等工况下,发生进一步失稳滚落堰塞湖库区内的可能性较大,应加强对坡面崩塌堆积体的监测和预警,防止进一步失稳造成影响。
4.3 崩塌发生原因分析
初步分析该崩塌发生的原因主要为:
(1)“8·03”强烈地震是导致本次崩塌发生的主要原因,地震诱发了该灾害点岩体的大量失稳,崩塌堆积体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2)由于该灾害点处于高山峡谷地貌单元,坡体高陡,临空面发育,风化卸荷裂隙发育,造成坡体表面的岩土体极其破碎,在地震、降雨等外营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失稳。
(3)该区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质条件复杂,使得该区域的岩土体结构松散,坡体稳定性较差,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4.4 下一步工作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由于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特别水位在持续上升,需及时处理否则将对下游村庄及电站造成极大危害。
(1)首先组织堰塞湖库区以及堰塞湖溃决可能影响范围之内的居民、集镇、厂矿区人员进行撤离,保证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加强对堰塞湖上游水量的监测,尤其是在降雨等不利条件下,对堰塞湖的蓄水状况进行实时分析。
(3)组织协调下游梯级电站进行库容储备,防止突发情况的发生对下游造成严重危害。
(4)加强对堰塞湖库区斜坡的变形监测,防止库区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堰塞湖造成不利影响。
(5)尽快对该堰塞体进行处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G. 影响云南丽江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云南丽江地形崎岖山高谷神地形坡度大
丽江地处断裂带,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丽江降水多夏秋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丽江有些地方植被破坏严重
H. 云南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分布
云南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
和山体滑坡
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云南正好在地震内带上
和日本一样
都是在容还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常年4级以下的地震很多
山体滑坡是因为云南山林过度开发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连续几天阴雨的天气就会有大大小小的滑坡出现
主要分布
地震主要分布在云南全境
除少数几个城市少有
如下关(也就是大理了)昆明(市内)少有发生外
其他地区都常有发生
I. 云南省为避让地质灾害共搬迁近10万人
据报道,近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通报称,自2013年以来,我省已搬迁避让受地质灾害隐患威内胁容群众5万多户、25万余人,据透露,今年搬迁10万人,截至6月28日,今年我省共发生地质灾害14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178.2万元。
据介绍,解决地质灾害威胁的最好办法是搬迁,云南省自2013年以来,已搬迁避让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群众5万多户、25万余人,据透露,2017年一共搬迁了1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