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许继峰
Ⅰ 河南省中牟县有几所大学 分别叫什么
有以下9所大学:
1、武警郑州指挥学院:武警郑州指挥学院组建于1983年11月,是武警部队首批"队改校"的5所初级指挥学校之一。 学院位于省会郑州和古都开封之间的中牟县城,北依郑开大道,南临310国道,距郑州国际机场3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学院占地面积416亩,南北长480米,东西宽552米。
拓展资料:
中牟县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隶属河南省会郑州,古称圃田、牟州,汉朝设县,是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起义萑(huán)苻泽起义、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地,是道家名师列子、美男子潘安、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历史名士的故乡。中牟县土地总面积917平方公里,人口47万,辖11个乡镇、3个街道。
截至2016年,中牟县共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7所,普通高中4所,普通初中21所,普通小学75所,幼儿园在园幼儿31267人。
Ⅱ 九瑞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及其与成矿关系
罗小洪
(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向塘)
摘要:通过对九瑞地区中生代不同时期形成的花岗岩的研究,认为该区主成矿期前(160~200Ma)形成C型埃达克岩,这时的地壳是增厚的地壳(>40km),随后在该地区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作用过程中,形成Ⅰ型花岗岩(130~160Ma)及其有关矿床,达到该地区铜金成矿高峰期。随着地壳减薄作用进一步加强,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减弱。不但强调Ⅰ型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而且也强调成矿时间,强调大地构造环境转换期成矿。
关键词:C型埃达克岩;大地构造环境转换;成矿;九瑞
岩浆岩是地球动力学过程的记录之一,也是研究壳幔作用与成矿的窗口。岩浆活动是本区铜金成矿的主导因素。探讨伸展造山作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者比较多(马长信等,1999;卢树东等,2004)。本文将从研究该区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因的不同,以及从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出发,探讨该区中生代地壳线型减薄作用。从而证明与形成武山、城门山矿床有关的代表主成矿期的花岗岩为Ⅰ型花岗岩,应为增厚(>40km)地壳在减薄过程中形成的,在地壳减薄到一定程度后,地幔物质混入,形成与矿有关的武山、城门山花岗闪长斑岩,强调大地构造环境转换期成矿。
1 区域中生代岩浆活动概况
区内中生代岩浆活动较强,以小型岩体成带展布为特征。出露约30个小岩体,呈北西西和北东东向带状分布,呈北西西向近纬向线性分布为主成矿期前和主成矿期花岗岩,范围约900km2,单个岩体出露面积为0.01~2.5km2,总面积约14km2。另一条为主成矿期后花岗岩带,近北北东向沿赣江断裂带呈带状展布。其中城门山、武山、东雷湾3个岩体呈岩株产生,其他岩体呈岩墙或岩脉。主成矿期岩体以武山(140Ma)、城门山花岗闪长斑岩体(148Ma)为代表,主成矿期前岩体以东雷湾(196Ma)、宝山(176Ma)花岗闪长斑岩体为代表,主成矿期后则为武山煌斑岩(107Ma)、城门山石英斑岩(103Ma)和沿赣江断裂带分布的星子二云母花岗岩(100Ma)、海会变斑状(眼球状)花岗岩(107Ma)为代表。岩体属浅成-超浅成相,岩石类型主要有闪长岩、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与石英斑岩等,其中以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占绝对优势。造岩矿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组成,其次为黑云母、角闪石。岩石以斑状结构为主。
2 区内3个时期的岩浆岩特征
2.1 岩浆岩研究概况
主成矿期前形成的东雷湾,宝山花岗闪长斑岩体为C型埃达克岩。埃达克岩(adakite)是1978年在阿留申的Adak岛上发现的(Kay,1978),Defant et al.和Drummond et al.(1990)从现代火山弧中厘定出一种新的富钠火成岩——“adakite”(绝大多数学者给出的中文译名为埃达克岩),现己引起广泛关注(张旗,王焰,1999;李献华,2002,等)。
张旗、李献华、熊小林(2001)在研究中国东部和西部燕山期岩浆作用时,发现有许多中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但它们是陆相的,产于板内环境,其成因与板块的消减作用无关,而可能是加厚的陆壳底部的基性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因此,埃达克岩可分为O型和C型的两类,O型埃达克岩与板块的消减作用或玄武岩底侵作用有关,C型埃达克岩则是加厚的地壳底部的中-基性岩部分熔融的产物。C型埃达克岩富K(大部分仍然是钠质的,即K2O/Na2O<1,少数为钾质的),产于大陆内部,可能是玄武岩浆底侵到加厚的陆壳(>40km)底部导致的下地壳中基性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两类埃达克岩的对比见表1。
表1 两类埃达克岩的对比
主成矿期形成的武山、城门山花岗闪长斑岩,为Ⅰ型花岗岩。谢桂青,胡瑞忠,贾大成等(2002),认为主成矿期后形成的武山煌斑岩为挤压隆起转变为拉张裂陷,在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伸展拉张时形成的基性岩脉。
2.2 3个不同时期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
2.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主成矿期前的东雷湾和宝山岩体,样品分别采自两个岩体的坑道中,样品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分析,其中Ce、La、Sc、Y、Dy、Er、Eu、Gd、Ho、Hf、Lu、Nd、Pr、Sm、Tb、Tm、Yb、Ta、Co、Cs、Ni、Th、Nb、U采用等离子体质谱法,Ba、Sr、Cr、Rb、V、Zr采用压片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SiO2、Al2O3、MgO、CaO、TFe2O3、Na2O、K2O、TiO2、P2O5、MnO采用熔片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CO2采用电导法,
图4 岩浆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的(La/Yb)N-YbN图解(据Drummond et al.,1990,王强等,2001)
东雷湾宝山“C”型埃达克岩强烈亏损HREE和Y,暗示埃达克岩浆熔出后的残留物中有石榴石,形成榴辉岩或含石榴石的麻粒岩,而富Al、Sr,无负铕异常则说明残留物中无斜长石(Taylor et al.,1985;刘勇胜等,1998)。实验研究表明,埃达克岩可以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10~32kbar)
由低钾拉斑玄武岩脱水熔融形成,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形成的压力较高(18~26kbar),大约相当于60~85km深度(Drummond and Defant,1990;Rapp et al,1991;Peacock et al,1994)。Defant and Drunmond(1990)和Kay等(1993)认为,在增厚的地壳下因拆沉作用形成的岩浆与年轻的、热的俯冲岩片熔融产生的岩浆有相似的成分(如高La/Yb、Sr),因为两者都是高压下基性岩熔融形成的,残留物为不含斜长石的榴辉岩。
一般认为,由地幔部分熔融直接形成埃达克岩的可能性极小(Defant and Drummond,1990;Martin,1999;Atherton and Petrofed,1993)根据埃达克岩具有高的Sr/Y和La/Yb比值,低的Yb和HREE丰度以及Sr和Ba的正异常,玄武岩浆的分离结晶(斜长石、角闪石和辉石)、岩浆混合及地壳岩石的混染成因也是不可能的(Martin,1986,1999;Defant and Drummond,1990,1993;Drummond and Defant,1990;Atherton and Detford,1993)。因此,不论是O型或C型埃达克岩,都是镁铁质岩石在高压下部分熔融形成的,残留物为榴辉岩或含石榴石的麻粒岩。
表2 花岗岩化学分析(主元素%,微量元素μg/g)
3 不同时期岩浆岩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讨论
由上述岩浆岩的论述可知,在主成矿期前(170~200Ma)形成东雷湾、宝山C型埃达克岩时,该区为挤压环境,地壳增厚(现在的莫霍面深度应为32.5km),这时下地壳可能变成榴辉岩,从而拆离并下沉到地幔中(拆沉),这个拆沉过程将导致下地壳下部或拆沉的下地壳的上部与相对热的地幔接触,进而引起下地壳熔融和埃达克岩的形成。东雷湾、宝山岩体形成后,埃达克岩浆房被一定程度地抽空,这时,区域构造发生了转换,由挤压转换至伸展,形成了不均衡的物理化学环境,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伸展、减薄,一定地幔物质混入岩浆房,岩浆上侵形成武山、城门山主成矿期Ⅰ型花岗闪长斑岩。尔后,岩浆房继续被抽空,区域进入了较为稳定的伸展期,在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进一步减薄过程中,形成含有更多地幔物质的武山煌斑岩脉,物理化学环境由强烈的不均衡演化至较为均衡,岩浆活动由减弱至终止。必须强调的是,当地壳开始减薄作用时成矿,在区域构造发生转换时形成的Ⅰ型花岗闪长斑岩是主成矿期岩体,应强调转换期成矿。当纬向线性减薄作用进一步发展,物理化学环境趋于均衡时,并不成矿,只形成没有矿化蚀变的煌斑岩。
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埃达克岩与Ⅰ型花岗岩如何更有效去研究区分,目前在区内甚至国内都还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本文得到了杨建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祥云博士的帮助,作者并与李武显博士进行了有益的讨论,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崔学军,赵赣,陈祥云等.江西庐山中生代构造事件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研究.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6):646~649
[2]卢树东,高文亮,汪石林等.江西彭山锡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与成因浅析.华东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1~4
[3]马长信,项新葵.赣北燕山期花岗岩浆的底辟伸展造山作用.华东地质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4~8
[4]史晓颖.35Ma——地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周期:自然临界的概念及其成因.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6(3):235~241
[5]王焰,张旗,钱青.埃达克岩(adakite)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地质科学,2000(2):251~256
[6]王强,许继锋,赵振华.一种新的火成岩——埃达克岩的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2001(2):201~206
[7]王强,赵振华,熊小林等.底侵玄武岩下地壳的熔融:来自安徽沙溪adakite质富钠石英闪长玢岩的证据.地球化学,2001(4):353~360
[8]谢桂青,胡瑞忠,贾大成等.赣西北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地球化学,2002(4):329~337
[9]张旗,王焰,钱青等中国东部燕山期埃达克岩的特征及其构造-成矿意义.岩石学报,2001(2):236~242
[10]张旗,钱青,王二七等.燕山中晚期的中国东部高原:埃达克岩的启示.地质科学,2001(2):248~255
[11]张旗,王焰,王元龙.燕山期中国东部高原下地壳组成初探:埃达克质岩Sr、Nd同位素制约.岩石化学,2001(4):505~512
[12] Defant M J, Drummond M S. Derivation of some modern are magmas by melting of young subcted lithosphere. Nature, 1990,347:662~665
[13] Kay R W. Aleutian magnesia n andesites:melts from subcted Pacific Ocean crust. J. Volcanol. Geotherm. Res.,4:117~132
The Mesozoic Magma Activity and Relation with Mineralization in Jiu-Rui Area
Luo Xiaohong
(Jiangx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Xiangtang 330201 )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Mesozoic granites formed at different time in Jiu-Rui area, it’s concluded that C-type adakites come into being before the primary mineralization time , when the earth’s crust is incrassate, then ring the course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scent and the lithosphere’s estension or attenuation, I -typegranites and their orebodies formed and Cu or Au mineralization reached the climax. With the incrassation of the earth’s crust further strengthening, the magma activity and mineralizationaction weakened. The paper emphasizes not only the exclusive speciality of I -type granites, but also the mineralizationtime and the mineralizationaction ring the geotectonic environmental conversion time.
Key words: C-type adakites; Geotectonic environmental conversion; Ore-forming; Jiu-Rui area
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办学条件
截止2014年9月,学校设有水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机械学院、电力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软件学院、体育教学部、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电大开放教育办公室等19个教学单位;开设61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置 学院名称专业水利学院 本科: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资源与环境学院 本科: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及地下建筑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木与交通学院 本科:土木工程(含专升本)、交通工程、工程力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
专科:建筑工程技术国际教育 机械学院 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交通运输、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力学院本科: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本科:环境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消防工程、应用化学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与经济学院 本科:经济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专科:会计电算化 外国语学院本科:英语、对外汉语、俄语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建筑学院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法学院本科:法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际教育学院本科:地质工程(灾害管理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
专科: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电算化 软件学院 专科: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等42个本、专科函授教育专业 截止到2014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4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39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396人;教授185人,副教授387人。学校8个一级学科具有副教授评审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学校聘请郑强、刘光鼎、王思敬、林皋、赵国藩、李焯芬、厉以宁等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
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顾金才、王浩、倪维斗、周丰峻
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王光谦 截止到2014年9月,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和省级卓越工程师专业教育建设点8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拥有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 地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农业水利工程。 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 地质工程、农业水利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11个)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交通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工程管理 、艺术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会计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6个) 工业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建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省级精品课程(15门):《水工建筑物》(2003年,负责人:孙明权)、《岩石力学》(2003年,负责人:刘汉东)、《水力学》(2004年,负责人:李国庆)、《土力学》(2005年,负责人:刘汉东)、《机械控制理论》(2006年,负责人:杨振中)、《技术经济学》(2006年,负责人:李创)、《机械设计》(2007年,负责人:严大考)和《地下水动力学》(2007年,负责人:陈南祥)
校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院系负责人年度级别中国农业水资源双语教学水利学院周振民校级工程地质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黄志全2011校级桥梁工程土木与交通学院赵顺波校级操作系统信息工程学院朱贵良校级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学院刘仕平2007校级汽轮机原理电力学院张利平2007校级工程水文学水利学院孙保沐2007校级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与市政学院刘秉涛2007校级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学院康迎宾2007校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张梅2007校级管理学原理管理与经济学院朱雪芹2007校级高等代数数学与信息学院刘法贵2007校级房屋建筑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陈爱玖2007校级工程图学基础土木与交通学院赵艳霞2007校级数据结构信息工程学院庄晋林2005校级水电站水利学院张丽2005校级混凝土结构土木与交通学院赵顺波2005校级建筑材料土木与交通学院邢振贤2005校级机械控制理论机械学院杨振中2005校级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个):《水文工程地质》(陈南祥)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土木工程综合训练实验教学中心、水利实验中心、机械工程与车辆实验中心、大学物理实验示范中心、地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学与信息科学实验中心
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力学实验示范中心、数学实验示范中心
省级教学团队(5个):“地质工程教学团队”、“水力发电动力工程教学团队”、“土木工程结构类课程教学团队”、“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工科分析数学教学团队
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研团队” 截止到2014年,学校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涵盖了5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14个专业硕士学位领域。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国家首批具有推荐并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是具有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高校。1986年开始,学校曾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3年通过博士点验收,成为具有博士授予权的单位 。 硕博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 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 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 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数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农业工程,工商管理,软件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14个):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农业工程、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
重点学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省部级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3) 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级别1 土木工程 1 岩土工程 省级2 结构工程 3 市政工程 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5 桥梁及隧道工程 2 水利工程 6 水文学及水资源 7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8 水工结构工程 9 水利水电工程 10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3 数学 11 基础数学 1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3 应用数学 14 运筹学与控制论 4 机械工程 15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6 机械电子工程 17 机械设计及理论 18 车辆工程 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19 工程热物理 20 热能工程 21 动力机械及工程 22 流体机械及工程 6 控制科学及工程 23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4 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25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 计算机系统结构 27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8 计算机应用技术 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9 矿产普查与勘探 30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31 地质工程 9 农业工程 32 农业机械化工程 33 农业水土工程 34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10 环境科学与工程 35 环境工程 11 软件工程 36 软件工程 12 林学 37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3 管理科学与工程 38 管理科学与工程 3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0 水力发电工程 部级41 农田水利工程 国内交流 2007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以武术和中原文化为特色的英语本科和对外汉语本科项目。
2011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办以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为特色的英语、俄语和对外汉语本科项目(含不同国家和地区语种方向)。
校企合作企业名单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登封电厂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新乡市人民政府、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 国际合作 学校1958年起就先后接受越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喀麦隆等国留学生,1960年学校受水利电力部委托负责援建越南水利水电学院。2009年-2012年末,学校与国(境)外2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并签署了人才交流科技合作协议,使学校友好学校遍及五大洲,达到42所。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达到3个。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联合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与《会计电算化》两个专科专业;与英国提赛德大学联合开设了《地质工程》本科专业。
学校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国进修、考察或开展合作研究。通过学校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办学项目,2009年-2012年末,学校共派出3批次共21人接受并参与了澳方的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与交流。 2005年,在全国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学校。
2007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单位”
2007年,学校教务处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8年,被河南省授予“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称号 。
2008年,在国家水利科技大会上,学校被授予“全国水利科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201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获得中国志愿者集体的最高荣誉——“第八届中国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2011年,在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位居第一名并获得“优秀”称号。
2014年先后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大学生就业最佳企业评选优秀组织高校奖”和“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同年在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发布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3年度报告中,学校位居河南省本科院校就业竞争力第一名。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艺术教育。连续16年荣获“河南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18年荣获河南省及郑州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艺术教育一类院校”。
Ⅳ 秦岭和华北岩石纵波速度及其对地壳低速层成因的启示
赵志丹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高山骆庭川张本仁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武汉430074)
谢鸿森郭捷许祖鸣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
摘要人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中、下地壳发现了低速层,并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它的成因。作者对采自秦岭和华北地区的138个样品进行了高温(达1500℃)和高压(达3GPa)条件下纵波速度的测定结果,探讨了岩石纵波速度的一般特征,并且发现了岩石纵波低速现象。通过对实验产物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等的综合研究表明,含水矿物(角闪石或黑云母)的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导致岩石出现纵波低速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矿物脱水熔融可能是引起研究区或世界其他地区出现地壳低速层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地壳低速层岩石纵波速度脱水和相变部分熔融秦岭造山带华北克拉通
1引言
本世纪50年代以来,以地球物理为主的地壳深部探测和对地球深部物质的实验研究使我们对岩石圈,特别是大陆岩石圈不断加深了解。其中地壳低速层就是深部地球物理的重要发现之一,它分布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如阿尔卑斯、北美、西藏、华北和秦岭造山带等地区,而且其中的许多地区是具有高热流的构造或地震活动带[2,12,13,14,19]。
人们用多种方式来解释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有人认为它是由流体、大规模的推覆体或韧性剪切带等引起的软层[8,9]。其他学者则从实验室中地壳矿物和岩石的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出发,认为石墨、含盐流体、或者矿物脱水相变及岩石部分熔融导致了低速层的出现[2,4,8,9]。从已有的研究看,迄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模式完满解释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本文测定了采自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和华北克拉通的138个岩石样品高温高压下的纵波速度,探讨了实验结果并应用实验数据解释研究区内地壳低速层的成因。
2样品和地质背景
研究区包括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和华北克拉通(五台山和内蒙古)。系统采集样品的地质单元主要是前寒武纪基底和不同时代的侵入体,其变质程度包括榴辉岩相、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岩石,它们可以作为地壳主要岩类的代表(表1)。选取新鲜、肉眼见不到裂隙和无次生变化的岩石进行实验。每个实验样品还配套进行显微观察、密度测定和岩石化学分析。对实验产物还进行了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
表1采集实验样品的地质单元
3实验方法
实验是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深部物质实验室完成的。YJ-3000t六面顶静态超高压装置可以在给定的时间内(几分钟至100小时)在腔体内产生高达6.0GPa同时1600℃的温度和压力。实验样品为长33mm、直径12mm的圆柱体,叶蜡石粉压块作为传压介质。圆柱状的样品由3层不锈钢箔加热器包卷置于叶蜡石粉压块中。样品室的温度由已标定的功率—温度工作曲线得出。高温高压条件下样品的波速由弹性波发射和接收装置所获得的数值信号计算得出。实验和计算方法详见谢鸿森等[17]和Xu等[18]。
为模拟研究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实际温度和压力条件,依据各构造单元的不同地温分布曲线给出的压力(P)和温度(T)的对应关系[7],在p、T同步增加的条件下,测出每个样品在一系列p(达3.0GPa)、T(达1500℃)值下的纵波波速Vp值。不锈钢箔加热器在温度上升达到其熔点后会熔断,因此每个样品的加温加压过程即以加热器熔断为终结,每个样品实验终结时的压力和温度各不相同,最高的分别可达3GPa和1500℃,普遍都超过了1000℃和1GPa。取地压增加梯度为0.03GPa/km,将压力p(GPa)换算成深度h(km),获得的大量数据表示于Vp—h图中。
4岩石高温高压实验纵波速一般特征
图1给出了6个样品的Vp—h关系。各类岩石样品的Vp值随深度h增加表现出3段特征,在第一段0~10km深度范围内,Vp值快速增加,表明0.3GPa的压力已使岩石内部裂隙基本闭合。在第二段10~30km深度,Vp值仍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减弱,几乎所有样品都在750~920℃和0.63~0.90GPa(相当于21~30km)范围内达到了最大值Vp.max,第2段的纵波波速特征(dVp/dh和Vp,max的大小)可以代表各类岩石样品的本质特性。第3段,即Vp值达到最大值Vp,max之后的变化呈现两种趋势,第1种是基本上随压力增大,Vp值恒定于Vp,max值附近;第2种是从Vp,max值开始逐渐下降,在1100~1200℃和0.99~1.50GPa(约33~50km),有54个样品显示了这类现象,占总数的1/3以上,我们将这种达到Vp,max值之后又下降的现象称为纵波低速现象。这种现象对解释地壳低速层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图1部分实验样品的Vp—h图
1—大河群基性麻粒岩;2—秦岭群斜长角闪岩;3一秦岭群大理岩;4—甘沟石英闪长岩;5—宽坪群云母石英片岩;6—伏牛山花岗岩
5出现纵波低速现象样品的特征
具有纵波低速现象的54个样品的特征总结在表2中,其中5个样品的Vp—h关系见图2。对实验产物进行了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以求发现导致纵波低速现象的原因。
表2实验岩石纵波低速现象统计表
续表
① 岩石样品所达到的纵波最大值Vp,max及其对应的压力和温度;②岩石样品所达到的纵波最小值Vp,min及其对应的压力和温度;③岩石Vp值下降幅度,ΔVp=Vp,max—Vp,min;④岩石Vp值下降百分率,ΔVp=(△Vp/Vp,max)×100%。
54个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的样品,主要是斜长角闪岩、石英闪长岩、麻粒岩、辉长岩、大理岩、云母斜长片岩等。除大理岩等极少数样品外,绝大多数样品含有角闪石或黑云母。若从实验的138个样品来看,含有角闪石的各种岩类都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
图2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的样品的Vp—h图
图例中的样号同表2中序号一致
绝大多数样品在750~920℃、0.63~0.90GPa(约21~30km)范围内达到最大值Vp,max,之后在1100~1200℃、0.99~1.50GPa(约33~50km)范围内降至最小值Vp,min。设下降幅度△Vp=Vp,max—Vp,min,则有7个样品的△Vp值超过1.0km/s(表2),它们是2个斜长角闪岩、2个变基性火山岩、1个辉长岩、1个麻粒岩和1个大理岩。从降低程度来看,Vp,min值比Vp,max值最多降低达到21%(样品号5和37)。三种主要类型岩石的特征描述如下:
含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岩类:全部实验样品中,含有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岩石样品都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在角闪石或黑云母的边部有熔融玻璃(例如18号样品)。熔融玻璃出现在角闪石(或黑云母)和浅色矿物(斜长石或石英)的边界上,并呈无色、棕色或淡黄色。熔融玻璃约占整个样品的5%~10%。电子探针结果发现了有的角闪石已脱水、相变形成了辉石(例如样品39)[20]。
大理岩:实验样品中的大理岩都出现了纵波低速现象。样品均由原来的浅色或无色变成了绿色或深绿色。有的样品出现了小气孔(小于1mm),这可能是其中的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或白云石)释放出二氧化碳后的残余结构。镜下颗粒之间出现大量的黑色全消光物质,可能是碳酸盐类矿物相变的产物[20]。
花岗岩:图3是部分花岗岩的Vp—h关系,其中未发现纵波降低现象。花岗岩样品中不含角闪石或只含少量黑云母,实验产物中除了发现有大量裂隙外,无明显变化,而且未发现熔体。我们可以认为在花岗岩类样品中,由于无或只有少量的含水矿物,使得产物中没有出现脱水、相变或部分熔融。
以上讨论可以简单总结为,碳酸盐类矿物的去气作用和相变导致大理岩的纵波低速,并遗留了一些气孔;而在存在含水矿物的岩石中,纵波低速则是由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引起的。
图3部分花岗岩样品的Vp—h图
LZ1-3—二朗坪黑云母花岗岩;LZ2-3—满子营黑云母花岗岩;LH-6—老虎沟花岗岩;DL-2—黄陵花岗岩;EL-7—二里坝奥长花岗岩;WJ-1—王家会花岗岩
6讨论
已有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岩石的Vp值随外加压力的增大而单调增加或基本恒定在某个值,而在恒压升温实验中,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外加温度无疑是导致岩石波速下降的根本原因[1,4,11]。
许多研究者解释了岩石波速随温度增加而降低的原因,Kern[10]在压力小于0.6GPa条件下实验证实矿物的颗粒边缘的裂隙会因热膨胀而张开;Christensen[1]则认为矿物颗粒边缘的孔隙在1GPa以上对波速的影响很小,即在地壳深处条件下,裂隙的作用不再是重要的。其他的实验结果支持矿物脱水和相变是引起岩石波速下降的重要原因,如石英岩或富硅质的岩石在接近石英α—β相转变的温度范围时岩石波速的急剧下降[10]。本文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在富含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岩石中,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可以导致整个岩石的波速降低。
本文的实验试图模拟地壳深部的温压状态,即在波速测定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同时上升,岩石样品在外加压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矿物边缘的热膨胀引起裂隙张开已变得十分困难。138个样品的实验产物中都发现了存在不同规模的裂隙,不仅在出现低速现象的54个样品中,而且在没有出现低速现象的样品(如花岗岩)中裂隙似乎更多,因此裂隙似乎不是引起岩石波速下降的决定性因素。实验中出现低速现象的样品均为含有角闪石或黑云母的(大理岩除外),对实验产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已出现了角闪石—辉石相变。
脱水对熔融的发生起了促进作用。以本次实验的花岗岩为例,外加的温压条件已处于其液相线之上,但镜下鉴定未发现其产生部分熔融,也没有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由此看来,或者外加水,或者岩石含有饱和水(水以OH-形式存在于含水矿物中)对岩石中熔融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出现低速现象的样品除大理岩外,都有含水矿物(角闪石或黑云母),脱水早于部分熔融,并成为后者的先决条件。部分熔融的出现又进一步降低了岩石的波速。地壳中、下部产生部分熔融,或规模不等的岩浆房、岩浆层,从物理性质上也可满足低速高导层的条件。如东非裂谷(肯尼亚)、美国黄石公园等地的地震层析成像所探测到的地壳低速体就被认为是部分熔融物质[15]。
实验岩石的脱水作用的发生,以该岩石最大波速所对应的温压条件作为起始条件,对含角闪石的岩石来说,起始温压多集中在700~800℃、0.6~0.7GPa;降至波速最小值可能对应着矿物脱水程度最高和出现相当数量的部分熔融。
上述讨论表明,矿物脱水相变及由之诱发的部分熔融确实是岩石出现低速现象的原因,另据其他研究者的实验结果[5],矿物脱水相变、岩石部分熔融时其电导率明显增加,这样上述过程可以同时导致岩石低速和高导现象。
秦岭地区和华北内蒙古、五台山地区的中、下地壳物质组成和热状态同本文中出现低速现象的实验条件是可以类比的。研究区的中、下地壳以达到角闪岩相的岩石(如斜长角闪岩、变基性火山岩等)为重要的岩石类型,而且大量存在以角闪石为主的含水矿物[6,16]。已有研究成果揭示出,秦岭和华北地区均为高热流区。地温分布曲线显示[7],中、下地壳可以达到本次实验中角闪石脱水的起始温压条件(约700℃、0.6GPa)。至少有两种可能性存在,一种是部分中地壳本身发生了矿物脱水相变和少量部分熔融,形成低速高导层;另一种可能是类似Etheridge等[3]的研究结果,即矿物脱水相变和部分熔融发生于中地壳的底部或者下地壳,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水或部分熔融物质上升至中地壳并被上覆的盖层圈闭引起了低速高导层。因此以角闪石为主的脱水相变或由之引起的岩石局部熔融是研究区内产生地壳低速层的重要原因之一。
7结论
对54个实验样品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研究表明,矿物脱水相变和由它诱发的部分熔融是岩石出现纵波低速现象的原因。矿物脱水相变或部分熔融是导致秦岭和华北地区,也可能是世界许多地区,存在地壳低速高导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同时解释低速和高导这两种性质的成因,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进行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波速和电导率的综合测量,并进行多次平行实验和多次采集实验产物,以更好地限制实验中相变、熔融等发生的确切过程。
致谢欧阳建平教授、胡以铿、张宏飞、许继峰副教授和周文戈博士提供部分样品,同刘庆生副教授进行了有益的讨论,邓晋福教授和F.Wenzel教授提供了热情帮助,作者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N.I.Christensen.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in rocks at high temperatures,critical thermal gradients,and crustal low-velocity zones,J.Geophys.Res.,1979,84(12),6849~6857.
[2]崔作舟,尹周勋,高恩元等.青藏高原速度结构和深部构造.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60~72.
[3]M.A.Etheridge,V.J.Wall,S.F.Cox,et al..The role of the fluid phase ring regional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J.Metamorph.Geol.,1983.1,205~226.
[4]D.M.Fountain.The Ivrea-Verbano and Strona-Ceneri zones,northern Italy:A cross sec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new evidence from seismic velocities of rock sample.Tectonophysics,1976,33,145~165.
[5]高平,刘若新,马宝林等.绿泥石片岩和斜长角闪岩在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地震地质,1994,16(1),83~88.
[6]S.Gao,B.R.Zhang,T.C.Luo,et al..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adjacent North China and Yangtze cratons.Geochim.Cosmochim.Acta,1992,56,3933~3950.
[7]高山,张本仁.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岩石的放射性与岩石圈的现代热结构和热状态.地球化学,1993,3,241~245.
[8]R.D.Hyndman,L.L.Vanyan,G.Marquis,et al..The origin of electrically conctive lower continental crust:saline water orgraphite?Phys.Earth Planet.Int.,1993,81,325~344.
[9]姜本鸿,袁登维,吴玉华.壳内低速层与地震活动关系.地质科技情报,1992,11(4),9~21.
[10]H.Kern.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on compressional wave velocities in quartz-bearing and quartz-free igneous and metamorphic rocks.Tectonophysics,1978,44,185~203.
[11]H.Kern and V.Schenk.A model of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Calabria,southern Italy,based on laboratory data.Earth Planet.Sci.Lett.,1988,87.325~337.
[12]S.Mueller and M.Landisman.Seismic studies of the Earth's crust in continents,I,Evidence for a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thosphere.Geophys.J.,1966,10,525~538.
[13]D.H.Shurbet and S.E.Cebull.Crustal low-velocity layer and regional extension in Basin and Range Province.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1971,82(11),3241~3243.
[14]孙武城,李松林,罗力雷等.初论华北地区的地壳低速层.地震地质,1987,9(1),17~26.
[15]王学颖,高锐,邓晋福等.国际岩石圈计划(ICP)述评.见:项仁杰、史崇周、冯昭贤主编,地壳和上地幔研究(八十年代进展).北京:地震出版社,1991,14~24.
[16]吴宗絮,邓晋福,赵海玲等.华北大陆地壳—上地幔岩石学结构与演化.岩石矿物学杂志,1994,13(1),106~115.
[17]谢鸿森,张月明,徐惠刚等.高温高压下测量岩石矿物波速的新方法及其意义.中国科学(B辑),1993,23(8),861~864.
[18]J.A.Xu,Y.M.Zhang,W.Hou.H.G.Xu,J.Guo,Z.M.Wang,H.R.Zhao,R.J.Wang,E.Huang and H.S.Xie.Measurements of ultrosonic wave velocitie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for window glass,pyrophyllite,and kimberlite up to 1400℃ and 5.5GPa.High Temperatures-high Pressures,1994,26,375~384.
[19]袁学诚.秦岭造山带的深部构造与构造演化.见:叶连俊,钱祥麟,张国伟主编.秦岭造山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174~184.
[20]赵志丹.东秦岭河南伊川—湖北宜昌地学断面地球化学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论文,1995.
Ⅳ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设施设备 截至2009年7月,研究所科研仪器设备777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设备6676万元,拥有国际先进、中国领先的完备的开展固体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测试分析仪器,其中包括地质和环境样品物质成分与物质性质分析、地质年代学测定、矿物结构与形貌观测、高温高压实验模拟等四大系统。
2002年至2006年,对全所的基础设施、有机矿物和同位素实验大楼、流动人员公寓和长沙中心供电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面积约4.2万平方米;兴建了15000平方米科研综合大楼。 馆藏资源 截至2009年7月,研究所图书馆以数字资源为主,通过集团采购的形式,订有全文数据库6个(ACS Journals、Elsevier_SD、Nature、Science、Wiley、Oxford University Press),通过中图公司订购数据库1个(AGU),单点开通数据库2个(RSC、Annual Reviews);借助院图、国家平台开通Springlink、Taylor & Francs、Geoscience、CNKI、ISI等全文数据库、文摘库近100个,涵盖外文期刊6000多种,中国之外的博硕士论文33万多篇,外文会议录2.9万多卷,外文图书、工具书3.8万多册,中文期刊近10000万种,中文博硕士论文151万多篇。
截至2009年7月,研究所图书总藏量共计12017种13047册,其中外文图书2599种2730册;期刊552种12845册(合订本);学位论文1280种2388册。 截至2013年底,广州地化所共有在职职工311人,其中科技人员198人、科技支撑人员75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8人;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6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傅家谟、彭平安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谢先德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序号姓名入选年度序号姓名入选年度1彭平安19962宋之光20003陈繁荣20014陈鸣20025徐义刚20036曾永平20037孙卫东20048应光国20059孙亚莉200510宋茂双200611单业华200612任钟元200713王焰200814游静200915程和发200916许继峰200917夏小平200918麦碧娴201019罗春玲201020肖贤明201121朱润良201122陈多福201223何宏平201224陈华勇201225孙新蕾201226熊小林201327王岳军2013参考资料: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序号姓名入选年度序号姓名入选年度1彭平安19942陈鸣19983徐义刚19994赵建新20005许继峰20046陈衍景20047孙卫东20058麦碧娴20059曾永平200510肖贤明200611应光国200612陈多福200713何宏平200714王岳军200815熊小林200816王强201017王新明201018张干201119于志强201220韦刚健201321王焰201322安太成2014参考资料: 截至2009年7月,广州地化所共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广州质谱中心、与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建立的“化学地球动力学联合实验室”、与兰卡斯特大学环境中心和城市环境所联合组建的“国际环境研究与创新中心”、2007年中国科学院批准建立中国科学院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控制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并建有“地学与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Ⅵ 六安名人
皋陶(生卒年不详)古六国始祖。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与尧舜禹并列上古四圣。
英布(?一公元前196年)六安人。秦朝末期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西汉诸侯王。
刘庆(公元前113一公元前83年)西汉恭王,初代六安王。治下“六地平安”,深得武帝赏识。死后谥为共王,共即“恭“”正德美容,敬顺事上曰恭”并享有汉朝最高的墓葬规格“黄肠题凑”。
李公麟(1049—1106年) 舒城县人。北宋著名画家,被推为“宋画第一”。1961年,被中国画院列为我国十大名画家之一。
元亨兄弟(生卒年均不详)喻仁,字本元;喻杰,字本亨。六安市人。元亨兄弟生活于明代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兽医学家。兄弟俩所著《元亨疗马集》为我国流传最广的兽医学巨著。
孙家鼐(1827—1909年)寿县人。清末名相。主持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后官至太子太傅。
段祺瑞(1865—1936年),六安人。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民国时期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一手主持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
柏文蔚(1876—1947年)寿县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方振武(1885—1941年)寿县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在察哈尔东部地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被誉为“抗日名将”。后在蒋介石的胁迫下出走香港。1941年在广东被害。
朱蕴山(1887—1981年)六安市人,中国政治活动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等职。
舒传贤(1899—1931年)霍山县人,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1929年11月发动和领导了六霍起义,创建了红三十三师。历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六安中心县委书记,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长。后被张国焘以“改组派”元老秘密杀害。
许继慎(1901—1931年)六安市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的杰出将领,军事家。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和红一军军长,对红一军的组建和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31年10月,被张国焘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年30岁。1945年,党的“七大”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追认为烈士。1981年,中共中央将他列为“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1989年,中共中央又确认其为“无产阶级军事家”。
蒋光慈(1901—1931年)金寨县人,著名左翼作家、诗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当时安徽省最有影响的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王明(1904—1974年)金寨县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胡底(1905—1935年)舒城县人,原名胡百昌,又名胡北风,化名胡马等。作为中共中央特科卓越的情报员和钱壮飞、李克农一起,打进蒋介石的最高特务机构——国民党中央党部党务调查科。周恩来曾经给予“龙潭三杰”的赞誉。
未名四杰,1925年8月,在鲁迅倡导下,文学社团未名社在北京成立,并编辑出版了《莽原》、《未名》半月刊。未名社的六名成员,除鲁迅和曹靖华外,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都是霍邱叶集人。不久,鲁迅到厦门任教,曹靖华去苏联留学,韦素园等四人实际成了未名社的骨干,后人称为“未名四杰”。
司徒越(1914—1990年)寿县人,姓孙名方鲲,字剑鸣。中国著名书法家。书法艺术独树一帜,饮誉中国书坛。其书法正、草、隶、篆、甲骨文、金文兼优,尤以狂草见长,形成了刚健豪放、婉转流畅的独特风格,为海内外所推崇。
洪学智(1913~2006年)金寨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因此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
孙大光(1917~2005年)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交通和地质矿产工作优秀的领导者。
王祖贤(1967~),中国台湾著名女演员,九十年代华人影视巨星。1967年1月31日生于台湾台北,祖籍安徽舒城。1987年出演电影《倩女幽魂》中“聂小倩”一角红遍亚洲各地。
程小东,原籍安徽寿县,1953年生于香港,著名导演、武术指导、编剧,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动作导演。
李从军: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委员
乔传秀:浙江省政协主席
Ⅶ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
一、石英闪长岩产出特征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位于查干敖包铁-锌矿的北东侧(图3-14),构造位置位于查干敖包复式背斜轴西部。该岩体东西长约10 km,南北宽约6 km,面积约60 km2,呈岩株状侵位于石炭系宝力格庙组和奥陶系多宝山组火山-沉积岩中,其上被上侏罗统火山岩覆盖。在岩体和奥陶系多宝山组火山-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矽卡岩带。矽卡岩带的形态和产状受构造和接触带特征控制,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状分布于矽卡岩带中。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除查干敖包铁-锌矿以外,在查干敖包岩体周围还陆续发现了以锌为主的曼特敖包铅-锌中型矿床、达赛脱铅-锌矿点和数处铜异常。
二、岩石学特征
由于地表岩石风化较强,样品采自查干敖包铁-锌矿区北部的钻孔深部(图3-14)。岩石非常新鲜,呈灰白略带浅肉红色。代表性岩石样品镜下观察表明,岩石呈似斑状结构,基质具半自形-他形细粒结构。岩石矿物组成主要有斜长石(大部分为钠长石)(≥70%)、普通角闪石(15%~20%)和石英(5%),此外,还见有榍石(<1%)、磁铁矿(1%~2%)、磷灰石(<1%)、锆石(<1%)以及少量绿帘石、绿泥石等。斑晶以自形板状、宽板状斜长石为主,自形长柱状、柱状普通角闪石次之,斑晶大小一般在1~2 mm之间,约占岩石总量的30%~40%。基质主要由他形-半自形细粒斜长石和普通角闪石组成,粒度较细,一般在0.1~0.3 mm之间(张万益等,2008)。
图3-14 查干敖包铁-锌矿区地质简图
三、常量元素特征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主量元素氧化物含量见表3-5。从表3-5中可以看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6件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表现为:① SiO2含量为60.70%~62.67%,平均值为61.76%。② Al2O3含量较高,为16.49%~16.97%,平均值为16.81%;A/CNK值为0.80~0.88,显示铝略不饱和,在A/NK-A/CNK图(图3-15)上,数据投影点位于偏铝质范围。③ 碱含量较高:K2O+Na2O为9.18%~10.48%,平均值为9.74%;K2O含量为3.58%~5.32%,平均值为4.28%;Na2O含量为5.16%~5.89%,平均值为5.47%;Na2O/K2O为0.97~1.56,除编号为CG5的样品Na2O/K2O<1外,其余样品Na2O的含量均大于K2O含量,属钠质类型岩石。④ 分异指数(DI)较低,变化范围为27.85~33.21,平均29.9;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没有出现过铝质矿物。⑤ 镁、钛、磷等含量较高,均高于吉林宝力格地区二长花岗岩。⑥ Mg#的分子数较高,变化范围为61.55~66.24,平均63.16。⑦ 在SiO2-K2O判别图(图3-16)上,除一个样品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外,其余样品均落入钾玄岩系列。⑧ 里特曼组合指数σ值为4.31~6.13,平均5.09;属碱性岩系列。碱度率AR=2.63~3.21[AR=(Al2O3+CaO+K2O+Na2O)/(Al2O3+CaO-K2O-Na2O),Wright,1969],在AR-SiO2图(图3-17)上,样品均在碱性岩区。
表3-5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主元素(wB/%)、稀土和微量元素(wB/10-6)分析结果
续表
图3-15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A/NK)-(A/CNK)图
图3-16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SiO2-K2O图
图3-17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碱度率图解
四、稀土元素特征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REE总量为(236.34~260.00)×10-6(表3-5),平均246.45×10-6;LREE/HREE为18.91~20.11,平均19.48,LREE相对HREE更为富集;(La/Yb)N变化于25.33~28.65之间,平均26.43;δEu为0.91~0.98,平均0.95,显示微弱的Eu负异常。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上(图3-18),6件样品的稀土配分曲线极为相似,总体表现为右倾斜型配分曲线,其中重稀土Ho-Lu表现为平坦型,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高。石英闪长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暗示其源区残留相中有石榴子石以及少量斜长石存在。
五、微量元素特征
代表性样品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表3-5),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Sr和Ba含量较高,其中Sr变化范围为(1216~2028)×10-6,平均为1707×10-6;Ba变化范围为(1597~1947)×10-6,平均为1717×10-6。Y含量较低,为(12.9~16.5)×10-6,平均为15.3×10-6。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上(图3-19),6件样品的标准化曲线形态一致,显示该类岩石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相比之下,高场强元素(Ta、Nb、Ti、P)则显示亏损特征。
图3-18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图
图3-19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曲线图
六、同位素组成
(一)铅同位素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6件代表性样品中的钾长石铅同位素分析结果列于表3-6。分析结果表明铅同位素以同位素比值较高为特点,206Pb/204Pb比值变化范围为18.172~18.529,平均值为18.314;207Pb/204Pb值为15.465~15.529,平均值为15.503;208Pb/204Pb值为37.831~38.120,平均值为38.016。采用单阶段铅演化模式计算的μ、ω和Th/U等参数,不同样品的参数值变化不大。μ值为9.22~9.32,变化范围较小,低于μ值为9.74的陆壳演化线。Th/U值变化范围为3.52~3.62,接近球粒陨石Th/U值3.58,与地球相似(Wedepohl,1974;Doe,et al.,1979;魏菊英等,1996),说明石英闪长岩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在207Pb/204Pb-206Pb/204Pb和208Pb/204Pb-206Pb/204Pb图上(图3-20a、b),其分布形态显示出地幔铅的特征;在图3-20c上,铅同位素组成位于地球等时线右侧,处于MORB的铅分布区。综上所述,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铅同位素组成和构造模式图解揭示出该岩体具有幔源组分的特征。
表3-6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
(二)铷-锶同位素
3件样品Sr计算结果表明(表3-7),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初始锶比较集中,变化于0.70405~0.70411,平均0.70408,在现今上地幔87Sr/86Sr(0.702~0.706)比值的变化范围内。εSr(t)变化范围为-2.4~-1.6,均为负值。Sr同位素显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具有地幔来源特征。
(三)钐-钕同位素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3件代表性样品的钐、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见表3-7。从表中看出,3件样品147Sm/144Nd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0671~0.0679,平均0.06747,小于球粒陨石均一库的初始值(0.1967),富集系数fSm/Nd变化范围为-0.65~-0.66;143Nd/144Nd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512605~0.512631,平均值为0.512619。根据钐、钕同位素分析结果(表3-7),在单阶段模式下,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TDM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543~569 Ma,平均为556 Ma,比其实际侵入年龄(237)要大,但与中新元古代温都尔庙群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地幔亏损模式年龄(568~857 Ma)(张臣等,1998)接近。fSm/Nd值为-0.65~-0.66,说明源岩Sm、Nd分异不明显,可以认为岩石中的Sm、Nd同位素体系较好地记录了源岩的特征。εNd(t)均为正值,变化范围为3.3~3.8,平均3.5。Sm~Nd同位素特征显示,无论是TDM还是εNd(t),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均与兴蒙造山带的正εNd(t)值花岗岩(洪大卫等,2000;2003;邵济安等,2002)相似。在εNd(t)值与侵入时代关系图上(图3-21a、b),投影点都落入洪大卫等(2000)圈出的兴蒙造山带花岗岩的范围内。这一方面反应了它们源岩同位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暗示它们来源于地幔的成因。
图3-20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
图3-21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εNd(t)值与侵入时代关系图
表3-7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钕和锶同位素组成
七、SHRIMP锆石 U-Pb年龄
石英闪长岩中的锆石大都呈短柱状或长柱状,清晰透明,自形,颗粒大小一般100~200 μm,长宽比一般小于1.5,个别达2以上。对100多颗锆石进行阴极发光照像,均未发现有明显老的锆石核,照片显示有明显岩浆振荡的韵律环带(图3-22)。8个锆石的9个SHRIMP测试结果列于表3-8。采用普通铅204Pb校正,206Pb/238U年龄变化范围为227.3±9.9 Ma~254.0±13 Ma,平均为237±6 Ma。在207Pb/235U-206Pb/238U年龄图解上数据点分布在谐和线上及其附近,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37±6 Ma,MSDW=0.63(图3-23)。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由于研究程度很低,一直以来没有获得精确年龄。从本次锆石SHRIMP U-Pb测试结果(表3-8)可以看出,9个测点的206Pbc含量范围为3.05%~12.72%,锆石普通铅含量偏高可能与石英闪长岩K、Na含量高有关(宋彪等,2002);Th/U比值为1.08~2.32,平均值为1.73,
表3-8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中锆石SHRIMP U-Pb分析结果
图3-22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及其SHRIMP U-Pb年龄
图3-23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中锆石U-Pb谐和图
均大于0.5,表明所测锆石均为岩浆锆石(Vavra et al.,1996,1999;刘敦一等,2003)。因此,237±6 Ma代表了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详细的野外调查工作表明,本区的上侏罗统布拉根哈达组流纹岩中见有石英闪长岩角砾,岩体与流纹岩接触面见有古风化壳,而且在石英闪长岩裂隙中见有流入的流纹岩,以上现象说明查干敖包富碱侵入岩体的形成时代早于上侏罗统布拉根哈达组流纹岩的形成时代[相当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的年龄160.26 Ma(赵国龙,1989;徐志刚,1997)],本次所获得的年龄237±6 Ma与野外地质现象吻合。
八、讨 论
(一)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埃达克质岩成因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经典的岛弧埃达克岩和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表3-9),暗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的亲缘性。
表3-9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经典埃达克岩、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埃达克岩(adakite)是最早由Key(1978)发现于美国阿留申群岛中的埃达克岛(Adak Island)、首次由Defant 和 Drummond(1990)厘定的一类特殊中酸性火成岩组合。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SiO2≥56%,Al2O3≥15%,MgO常小于3%(很少超过6%),具有较低的Y和Yb含量(Y<18×10-6、Yb≤1.9×10-6),具正Eu、正Sr 异常,Sr 含量较高(>400×10-6),87Sr/86Sr 比值小于0.7040(表3-9),是由年轻的(<25 Ma)热板片俯冲熔融形成的(Defant 和 Drummond,1990)。自从这一定义被引入地质文献后,埃达克岩就一直成为国内外地质学者们(Drummond and Defant,1990,1996;Defant,et al.,1993,2002;Martin,1999;王强等,2001;张旗等,2001a,2001b,2003;Castillo et al.,2002;葛小月等,2002;许继峰等,2003;Castillo,2006)关注的热门课题。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在YbN-(La/Yb)N图解上(图3-24a),投影点全部落入埃达克岩的范围内;在Y×10-6-Sr/Y图解上(图3-24b),大部分投影点落入或靠近埃达克岩区域。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经典的埃达克岩具有相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3-9);与中国东部其他埃达克质花岗岩(张旗,2001,2003,葛小月等,2002)相比,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碱含量、Al2O3及Sr偏高,具有更高的Mg# 值。
锶-钕-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来源于地幔,与MORB有关。根据试验岩石学研究结果,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富Sr以及具有弱的Eu负异常,说明源岩中斜长石已大部分进入熔体,残留相中的斜长石很少;低Y和亏损HREE表明残留相中存在石榴子石或角闪石;高场强元素Ta、Nb、Ti、P亏损暗示源区存在含Ta、Nb(铌钽矿物)、Ti(金红石等)、P(磷灰石等)的矿物。因此可以认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源区为残留较少的斜长石或无斜长石的石榴子石+角闪石+磷灰石+金红石+铌钽矿物组合。
图3-24 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YbN-(La/Yb)N和Y-Sr/Y图解
通常认为,洋中脊拉斑玄武岩(MORB)的Mg# 值为60左右,由它熔融产生的埃达克岩的Mg#值应该小于60(Beard et al.,1991)。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表明,MORB熔融产生的熔体的Mg#值一般不超过45,但是若在其形成演化过程中受到比玄武岩更基性物质的混染,则Mg#值就会明显升高,如埃达克岩若与地幔橄榄岩发生10%的混染便可导致熔体的Mg#值从44提高到55(Feeley et al.,1995)。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Mg#值为63.16,说明它不可能直接由MORB熔融产生,必须有更基性的地幔物质混染。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K2O比经典岛弧埃达克岩和中国东部埃达克质岩都高,实验岩石学研究表明源岩的钾含量影响派生熔体的钾含量,低钾拉斑玄武岩的部分熔融不可能产生高钾钙碱性岩浆(Roberts et al.,1993),更何况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为钾玄岩系列。综上所述,高Mg#值和高的K2O含量说明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源岩(MORB)熔融时受到过富钾基性地幔物质的混染。
埃达克岩具有多种成因,除最初Defant 和 Drummond(1990)定义的经典埃达克岩由年轻的(<25 Ma)热板片俯冲熔融外,还有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Atherton,et al.,1993;Arculus,et al.,1999;Yumul,et al.,1999)、底侵玄武质岩浆的分异(Sajona,et al.,1993,1994;Drummond,et al.,1996)、古老的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Sajona et al.,2000)等,经典埃达克岩的出现标志着大洋缩减的开始。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体位于二连-贺根山板块缝合线北侧,前人已在处相同构造位置的查干敖包西南约400 km的苏尼特左旗发现了白音宝力道埃达克质岩和图林凯埃达克岩,并获得了它们的形成年龄分别为464~490 Ma(石玉若等,2005)和467±13 Ma(刘敦一等,2003),据此认为古亚洲洋在早奥陶世就发生了板块俯冲消减。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吉林宝力格地区3个岩体的年龄变化范围为284~314 Ma,它们具有同碰撞岛弧环境的特征。然而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237 Ma,这一年龄很显然小于上述埃达克岩和岛弧火成岩的年龄。这就说明查干敖包地区不可能直到237 Ma时才发生板块俯冲消减。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不同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它不可能是由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应该为在237 Ma时由残留的古老俯冲洋壳(早奥陶世?)部分熔融,经过富钾基性地幔交代而形成。
(二)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与矿产
众所周知,兴蒙造山带古生代至中生代的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各花岗岩类的特征总体表现为具有较低的Sr初始值、正的εNd(t)值和年轻的Nd模式年龄(Chen et al.,2000;Jahn et al.,2000;Wu et al.,2000;洪大卫等,2000),这些具有地幔来源特征的花岗岩与区域铜、金多金属矿在形成时代和物质来源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洪大卫等,2003;Jahn et al.,2004)。但是长期以来地质学者们(赵一鸣等,1994;洪大卫等,2003;聂凤军等,2004;金岩等,2005)仅关注与海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类岩浆矿化活动有关的找矿工作。由于研究程度较低,印支期的岩浆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往往被忽视。前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978;赵一鸣等,1994;金岩等,2005)认为查干敖包岩体形成于燕山期,与其对应的查干敖包矽卡岩型铁-锌矿床为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本专著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期。鉴于查干敖包铁-锌矿床与石英闪长岩的密切空间关系,且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1978)已发现查干敖包岩体的锌含量平均在0.01%以上,在人工重砂中发现铁矿物的含量比一般花岗岩体高,推测查干敖包铁-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石英闪长岩,因此该矿床的形成时代也应为印支期。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除查干敖包中型铁-锌矿床以外,人们已经在查干敖包石英闪长岩株周围还陆续发现了以锌为主的曼特敖包中型锌矿床、达赛脱铅-锌矿床和数处铜异常;在印支期阿尔哈达花岗岩外围发现了阿尔哈达大型铅-锌-银矿床(高群学等,2005;夏广清,2005;张万益等,2007a)。因此,笔者认为在本区加强围绕印支期花岗岩体、尤其是印支期碱性侵入岩的地质找矿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Ⅷ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全国名单
序号 中心名称(农业) 依托单位 1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2 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农业大学 3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河南工业大学4 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5 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6 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7 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 8 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 9 国家柑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三峡建设集团 10 国家瓜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西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1 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13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国家工程中心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序号 中心名称(材料) 依托单位 1 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2 国家玻璃纤维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4 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 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 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黎明化工研究院 7 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钢铁研究总院 8 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巨化集团公司 9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10 国家感光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11国家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序号 中心名称(资源开发) 依托单位 1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2 国家煤加工与洁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 3 国家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4 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 5 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 6 国家金属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沙矿山研究院 7 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工程大学 云南磷化集团 8 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 北京矿治研究总院 9 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0 国家现代地质勘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序号 中心名称(能源与交通) 依托单位 1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长江航道局2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磁悬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3 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院 4 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燃烧工程中心 5 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科学院 6 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 国家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8 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交通大学 9 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10 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中心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1 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 12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序号 中心名称(制造业) 依托单位 1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 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 3 国家超精密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机床研究所 4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燕山大学5 国家电力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6 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7 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国家干燥技术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9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10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大学 11 国家工业控制机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O二研究所 12 国家固体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序号 中心名称(信息与通信) 依托单位 1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2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3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科院计算所、曙光天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 国家宽带网络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未来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5 国家平板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6 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7 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通视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8 国家数据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兴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10 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序号 中心名称(轻纺、医药卫生) 依托单位 1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 2 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 3 国家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服装集团公司 4 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5 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 6 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华海制药厂 7 国家合成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8 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第三军医大学 9 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10 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 11国家单糖化学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序号 中心名称(建设与环境保护) 依托单位 1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国家城市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安全环境科学研究院 3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省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国家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5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6 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7 国家工业烟气除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8 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敦煌研究院 9 国家环境光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