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与地质学相互间的关系
⑴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区域稳定问题、岩体稳定问题、与地下渗流有关的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四个方面。
区域稳定问题讨论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中产生的,并影响到广大区域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活断层、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地震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掌握这些问题的规律性,对规划选场,或者说对地质环境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某些自然(物理)地质现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则在以后的有关章节讨论。
岩(土)体稳定问题论述斜坡、洞室、地基岩(土)体稳定性的成因发展历史分析和力学机制分析,主要用于具体场地的稳定性评价,但在开发与保护地质环境中也有意义,特别是斜坡、洞室围岩(土)体的稳定性。
与地下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岩溶及岩溶渗漏分析和渗透变形分析两章。前者以保证水工建筑物正常工作为目的,后者主要讨论渗流作用下土体的稳定性。
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河流侵蚀淤积和海湖边岸磨蚀堆积规律及人为工程活动对它们的影响两章,前者对改造河流后者对开发海洋都有重要意义。
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形破坏机制,是进行区域稳定和岩体稳定分析的基础理论。决定岩体变形破坏的主导因素是岩石材料的性质、岩体结构特征、岩体的应力状态、孔隙裂隙中水和时间因素。岩石材料是工程岩土学讨论范围,所以首先对岩体结构特征进行地质历史的、力学的和统计的分析。之后讨论岩体应力状态的总背景,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讨论岩体变形与破坏,其中包括了岩体变形破坏中的孔隙水压力效应和时间效应。
⑵ 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
岩石力学主要是分析不同岩石的内部受力情况,土力学主要是研究上覆土层的受力。
⑶ 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有什么不同·
刚好这两门课 我都在学
工程地质学 主要从讲地质方面的工程问题,很多地版质学内容
比如:岩石的权构造,地质构造 第四纪沉积物 总之和地质学相关的东西很多
属于专业基础课程
土力学 顾名思义 主要是讲土的
涉及土的很多力学性质 :应力压缩性 抗剪强度 土压力
计算的比较多
我暂时的只能理解这么多 希望能帮到你
⑷ 灾害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关系
应该都是地质学的两个分支,灾害地质学包括与地质灾害有关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包括与工程治理的地质问题,两个有相互交叉的关系。
⑸ 土木工程地质课后答案陈文昭
http://wenku..com/view/c1d66c19c281e53a5802ff89.html?from=search
1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
地质问题的学科
一、矿物 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
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何体。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
片理 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 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
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
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
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褶曲 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
元。
节理 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
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 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时的断裂构造。
地层 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地质图 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
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⑹ 考研工程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有什么区别
工程力学涉及众多的力学学科分支与广泛的工程技术领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版程技术联系极为密切的技术基础权学科,工程力学的定理、定律和结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中,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其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静力学” 和“材料力学” 。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⑺ 环境科学和工程地质这两门学科的关系是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含了水圈版、生物圈、大气权圈、地球圈组成部分。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它是工程和地质学的交叉学科,是地质学的分支。
个人认为笼统的说工程地质学属于环境科学的范畴。
⑻ 地质工程和地质学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
一、专业不同
1、地质学是一门探讨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学。地质学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
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地质工程专业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
进而研究认识、评价、改造和保护地质环境的一门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主修课程不同
1、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结晶矿物学、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及勘探方法、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
2、地质工程专业
《高等数学》、《大学外语》、《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制图》、《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工程设计》、《基础工程》等。
三、就业方向不同
1、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仅可在高等院校从事地质科学的教学工作,也可以向国家资源能源勘探、开发与环保、城市建设、城市交通、港口、水利水电建设、国防和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
2、地质工程专业
毕业后可在国土资源、工矿企业、工程设计院、资源勘查与评价,环境评价,城市与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开发、科研与管理工作。
⑼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
人类在跨入21世纪后,将随着工程设施的兴建和对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工程地质学的期望也更多、更高,工程地质学科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国际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工程地质研究继续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发展中国家的各类工程建设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着,各种不同复杂程度的地质环境将向工程地质学家们提出许多研究课题,也要求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和改进。
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影响工程地质学发展的重要概念。工程地质学家要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保护(包括地质灾害防治在内)作为义不容辞的己任,尤其是重大工程环境影响问题需要切切实实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由于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各层圈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它们又具有全球观念,所以势必促使工程地质学家们从全球演化的角度来研究工程地质特征的多样性以及各层圈对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进行全球性的工程地质研究和对比。
作为地学分支的工程地质学与工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工程地质学与各相关学科必须更好地交叉和结合,以促进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等各方面不断更新和前进,进而使工程地质学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此外,工程地质学必将融入现代数理化、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及材料科学等更多的新鲜知识,以保证在未来的信息世界里工程地质学的适应性。
二、我国工程地质学未来的任务和发展趋势
在21世纪的上半叶,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将大大提高综合国力,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为了保持较快的稳步发展速度,在能源、交通、现代城市化建设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将要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同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重视环境保护,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我国的工程地质学将会担负起新的更为艰巨的任务,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在今后50年内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开发西部地区是关键一环。最近,已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西部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自然资源丰富。我国西南以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等西南目标水能资源的开发将提上日程,在规划的近20座大水电站中,大多具有数百至上千万千瓦装机容量,其中有的工程已在兴建之中。该地区正处于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挤压区,剧烈的构造活动世所罕见。工程的兴建将会出现区域地壳稳定、山体稳定以及高陡边坡稳定等一系列前所未见的工程地质问题。辽阔的西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水资源匮乏,成为大开发的瓶颈,所以位于青藏高原的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势必要上马,将要兴建一批深埋长大输水隧洞,它们要穿越大活动构造断裂带,高地应力和碎裂岩体导致的围岩稳定性又是前所未遇的一大工程地质难题。交通工程是西部地区大开发中居于首位的基本建设事业。已有若干条正在规划设计或兴建的连接东西部的铁路干线,将穿越东部丘陵山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形梯度带以及秦岭山地。进藏的青藏和滇藏铁路则位于高原永冻层和活动构造带上,工程十分艰巨。它们地形陡峻,构造复杂,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均十分活跃,工程地质学家也可大展身手。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地质和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灾种多、强度大、复发频繁,往往遭致严重后果。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预测预报以及防治对策的措施,又给工程地质学家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可以这样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会带动我国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水平和勘察技术方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国的核电站、高速铁(公)路、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等工程建设,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猛,在21世纪上半叶将要大力发展。核电站主要兴建于东部沿海地区,已建成的有大亚湾和秦山两座。由于核电装置的特殊性,选址时区域稳定性评价是关键的工程地质问题。此外,高放射核废料地质处置工作又给工程地质学家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课题。首先在东部地区兴建京沪、京广等高速铁路干线,纵贯南北,将跨越长江、黄河,有的还要越海,解决其地基、桥基及海底隧道等工程难题已经提上日程。横贯东西的塔里木—上海输气管线工程已经规划,其投资仅次于三峡工程。线路将通过众多的大地貌和大地构造单元,工程地质选线也将实施。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21世纪要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防治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此领域内工程地质学家将担负更多的以前不熟悉的任务。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地质工作将更为加强。为了优化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住宅工程、地下和轻轨铁道、高架道路等各项市政建设以及生活和工业废物的地质处置工程等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都将需要工程地质学家有更新的思路和技术去解决。
我国工程地质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现代地球科学的分支。当前我国工程地质界在创新开拓中思路活跃,年青的工程地质学家正茁壮成长,能在新世纪担负起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的重任,发展工程地质学科。
⑽ 地质工程学是工程地质学和土木工程学交叉的一个新生长点
当前,重大工程建筑中出现的灾害性事故与地质有关的比例越来越大。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与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深度不够和质量不高有关;另一方面是与设计、施工对工程地质勘察资料认识不足和设计方案、施工措施对地质条件针对性不强有关。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认为是地质勘察与设计、施工相互脱节造成的。这里强调的是相互脱节,不是单方面造成的。一方面,地质勘察工作不够深入,对一些不良的地质条件没有查清或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认识不深,对所需要的地质资料的要求深度认识不够,以至地质勘察取得的有用资料不够齐全,从而使设计上不好用造成的;另一方面,在设计上对所从事的工程性质认识不清和对所从事的这类工程对地质条件的依赖性不认识,而对地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对地质勘察资料消化不够造成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认为应该把“地质工程”这个命题提出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工程地质工作者应该尽量提高对地质工程认识水平,拓宽工程地质工作领域,既要努力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又要开展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使所取得的工程地质工作结果能够满足地质工程建筑的需求;另一方面设计和施工要提高地质工程建筑对地质的依赖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既应认识地质体是工程结构的一部分或全部,地质材料就是地质工程建筑材料,地质环境就是地质工程的建筑环境,又要紧密地与工程地质部门合作,尽量防止设计、施工与地质脱节。因此,在进行地质工程设计、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并利用地质体作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地质环境是建筑环境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地质体自稳能力进行地质工程建筑。在地质体自稳能力不足时,要想办法对地质体改造加固或对其赋存环境条件进行改造,使之满足地质工程建筑的需要。这样就提出另一个重要课题,即地质体改造问题。据此,我们认为设计和施工需要转变一下观念,即从土木工程观念转到地质工程上来,要认识地质控制作用,建立用地质监控施工法指导施工的观念。此外,地质工作者也要认识到地质勘察和地质试验都是为地质工程建筑服务的,要积极参与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工作,积极开展地质工程工作,运用自己取得的地质勘察、试验结果进行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这样,地质、设计、施工就会逐渐地走到一起来了。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工程地质工作者要将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三部分工作作为一体承担起来,这是工程地质科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也是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地质工程。
从工程地质学科发展来说,地质工程学是工程地质学的新的生长点,是工程地质学的新发展;从工程实践来说,工程地质工作是认识世界,地质工程工作是在认识世界基础上改造及保护世界。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工程地质工作是地质工程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工程工作必须在查清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进行设计和施工,才能确保地质工程建筑的成功,这是工程地质和地质工程工作的辩证关系,不论工程地质工作者或地质工程工作者都必须清楚认识和牢记这一点,应该把工程地质工作是认识世界,地质工程工作是在认识世界基础上改造及保护世界这句话作为座右铭。从历史发展来说,地质工程是工程地质学和土木工程学相互交叉的新的生长点;从学科构成来说,地质工程学则包含了工程地质学,即地质工程学为一级学科,工程地质为地质工程学下面的二级学科,这是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