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分级表
⑴ 地质灾害的分级
地质灾害分级是以等级的方式划分一次地质灾害事件的活动程度或破坏损失程回度。根据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答速度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称为灾变分级(表1-2);根据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称为灾度分级(表1-3);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级别划分,称为风险分级(表1-4)。
表1-2 常见地质灾害灾变分级
续表
表1-3 地质灾害灾度分级
表1-4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
⑵ 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
按危害程度复和规模制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危险源危险区范围及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评估等级划分为三级,是根据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和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来综合确定的。
⑷ 地质灾害分几个级别各自程度如何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版释放的能量权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 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⑸ 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它与地质灾害风险性的关系
①中国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危险性评判。
②风险性是概率。地质灾害风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不同危险等级的概率。
⑹ 中国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地质灾害危险等级判定。即根据灾情大小或险情大小进行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评判。
⑺ 下面两张地质灾害风险评判图(表),你认为那张是对的
左图不来是概率,不是风自险,是错的。
①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地质灾害危险等级是根据地质灾害险情大小来判定的。
②险情计算公式:
地质灾害危险区内:
受威胁人数=∑人易损系数×计算单元人口密度值×计算单元面积;
受威胁财产=∑物易损系数×计算单元财产密度值×计算单元面积。
易损系数=承灾体损毁率=易损性。
地质灾害危险性中包含了地质灾害易损性,它们是包容关系,非独立变量。
③图表中查出的风险性,其实质是地质灾害危险性。
右图是概率,是风险牲,是对的。
地质灾害风险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不同险情(危险等级)的概率。
⑻ 有申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分级分类标准吗
你说了那么多没有说到点子上,看来你是一个外行,你所说的是专申办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资属质,只有资质的才能进行评估这项业务。
至于你所说的那些技术人员的问题,你可以具体了解一下,没有按照要求的那么多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外聘的方法来补充。但是,你最起码的要有人员能够做这些事情,当然也可以承包后请人做。最关键的不是填写那些数字的问题,最关键的在于你的申请会不会被批准,需要做一些工作的。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努力吧,希望你能够申办成功。
⑼ 地质灾害分级
地质灾害分级是以等级的方式划分一次地质灾害事件的活动程度或专破坏损失程度。有灾变分级属、灾度分级和风险分级三种方案。根据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速度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称为灾变分级(表1-2);根据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程度称为灾度分级(表1-3);在灾害活动概率分析基础上核算出来的期望损失级别划分称为风险分级(表1-4)。
表1-2 常见地质灾害灾变分级
表1-3 地质灾害灾度分级
表1-4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
(据张梁等,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