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是什么时候

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是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 2021-01-22 17:03:50

㈠ 北京发首个地质灾害预警是什么

2018年7月9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突降暴雨,黑龙潭路附近积水严重,致内多辆汽车抛锚。 7月11日6时,中容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据预计,7月11日08时至12日08时,台湾岛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东部、四川盆地西部、陕西西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部、北京、天津北部、辽宁北部、吉林中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福建北部、浙江东南部、江西中部、四川盆地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40毫米);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降水量30~50毫米,局地70毫米以上。

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和市气象局11日9时联合发布今年首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北京房山、门头沟、海淀、丰台、石景山、昌平、怀柔、密云、延庆、平谷等山区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注意防范。

7月10日下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也曾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计自10日20时起,未来24小时,太原市娄烦,阳泉、长治、朔州、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吕梁等地部分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为3级(黄色),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㈡ 什么叫做地质灾害气像风险黄色预警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指地质和气象部门依据当前环境发布的灾害预警,一共分为五级,黄色为第三级,注意级,24小时内,灾害发生可能性较大。

预报预警时间内启动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并24小时监测;采取防御措施,提醒灾害易发地点附近的居民、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防天气突然恶化。

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地质灾害的发生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2)正式发布地质灾害预警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发生源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方面是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造成的,如汛期强降雨引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加强基础调查工作,掌握致灾地质作用的分布状况和危害程度,

建立监测网络和预警系统,加强动态监测,在多发区要加强群测群防,在重点防范期内,要加强巡查检查,鼓励提供发生地质灾害的前兆信息,根据出现的前兆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并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

通过预防和治理,达到避免和减少伤亡损失和财产损失的目的。第二方面是人为建设活动引发的,如兴建水利工程、架桥、修路引发的地质灾害(滑坡、塌陷等)。为了避免或减少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项目,

一方面要求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作出该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是否引发地质灾害的结论,并提出预防和治理措施,

另一方面也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对规划区进行危险性评估,提出建设工程项目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以及采取预防治理的措施。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但通过建立制度、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经过人类的不懈努力,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还是可以作到的。

㈢ 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分为几个等级,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发布

根据地质灾害活动或损失程度划分的等级。目的是表示地质灾害的轻重程度,便于专对不同地质灾害事件属或地质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进行对比。分级的依据或类型有两种。一是根据地质灾害活动的强度、规模、速度等指标反映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有人称其为灾变等级。不同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和指标不一,只有少数地质灾害已形成公认的分级标志(如地震采用震级表示地震活动强度),多数地质灾害尚没有统一的分级方案。二是以地质灾害的破坏损失程度分级。有人称其为灾度等级,但没有公认的分级方案和相应的指标标准。多数人认为以地质灾害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数量作为地质灾害破坏损失分级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巨灾、大灾、中灾、小灾、微灾。这两种分级含义不同,但有密切联系: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级次所标识的是地质灾害动力活动的强弱程度或规模大小;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级次标识的是地质灾害破坏损失的大小,它除了受地质灾害强度控制外,还与受灾地区人口、财产分布以及受灾体的脆弱程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等级。

㈣ 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1〕135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气象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11〕20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 〔2011〕33 号)和 《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关于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的框架协议》有关精神,进一步推进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共同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要根据地质灾害实际情况,围绕地质灾害防治气象服务需求,采用多种方式,争取多方支持,依托现有资源,共同推动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综合的地质灾害气象观测站网,加快对易发区及周边地区气象观测站的升级改造,加强对已建气象设施的维护和保障,使气象观测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以满足地质灾害易发区市 (地、州)、县 (区、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二、健全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气象部门加快建设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共享平台,建立会商机制,共同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要建立应对恶劣天气特别是突发强降雨等极端气象条件的应急联动工作机制。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 4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灾害性天气,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做好应对防范工作。气象部门应加强 4 级以上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保障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组织开展加密观测和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会商,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并提出相关防范意见和措施建议。要依托现有通信专线,进一步加强双方信息数据共享,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监测、灾害数据的充分共享。要进一步加强应急联动能力建设,完善双方信息互通制度,拓展灾害应急联动方式渠道,丰富应急联动技术手段。双方要明确各自的责任部门、联络人员及联系方式,做到责任到人。

三、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气象业务标准体系建设

要加强科研和联合攻关,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业务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地方各级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要联合制定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观测站建设安装、运行维护、检测校准、通讯协议、信息交换共享、预报服务产品制作、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加快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编制工作,促进地质灾害气象业务的规范化发展。联合加强对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业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要针对地质灾害突发性强等特点,联合研发 6 小时间隔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产品,逐步开展地质灾害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业务。要积极推动基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玉溪市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试验研究,探索积累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不断加强易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农村等地区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及气象灾害信息发布传播设施建设,努力拓宽预报预警信息覆盖范围。要加强与广电、电信、城建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建立协同高效的联合响应机制,利用电视和电台、手机短信、城区显著位置电子广告牌等设施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保证预报预警信息渠道畅通、播发及时。

五、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地质灾害防治合作模式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气象部门要根据各地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地质灾害气象业务发展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权责明晰的地质灾害气象监测系统建设、运营维护与服务提供模式。对于面向公众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实况监测信息等服务,属气象部门公益服务范畴的,由各级气象部门无偿提供。对于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的个性化地质灾害气象服务需求,由气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协议方式予以提供。

国土资源部 中国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㈤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的

是在去年的呀

㈥ 北京洪水预警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北京洪水预警 昨夜遭大雨袭击。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消息,北京市水文总站2018年07月16日05时39分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计2018年7月16日7时至8时,北京市潮白河流域张家坟断面将出现1400m3/s洪水,达到黄色预警标准洪水,现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市水文总站2018年07月16日05时39分发布洪水黄色预警,预计2018年7月16日7时至8时,北京市潮白河流域张家坟断面将出现1400m3/s洪水,达到黄色预警标准洪水,现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市规划国土委和市气象局16日04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未来24小时,我市房山、门头沟、海淀、丰台、石景山、昌平、怀柔、密云、延庆、平谷等山区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请注意防范。

北京昨夜遭大雨袭击,气象台连发暴雨、雷电、地质灾害风险、洪水黄色预警,其中密云更是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今天白天阴,早晨有阵雨转多云,午后有雷阵雨,东转南风2、3间4级,最高气温31℃;夜间多云转阴有雷阵雨,南转北风1、2级,最低气温24℃。受降雨影响,道路湿滑,早高峰出行注意交通安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中,请尽量远离山区河道等地质风险较高的地区。

㈦ 中国气象局和国土资源部共同发布的地质灾害预报共分几级

5级

㈧ 从( )的6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正式发布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

从2003年6月1日起,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正式发布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㈨ 日本多地发布“地质灾害警报”,什么是“地质灾害警报”

想要明白什么是地质灾害警报,关键在于了解什么是地质灾害。

首先,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最明显的地质灾害就是地震。

地质灾害警报的必要性取决于地质灾害的以下几个特点 :(1)地质灾害有突发性和缓变性发展的特征;(2)分布广、规模小、概率高,触发因素多,治理难度大; (3)地质灾害伴生性强、人类影响大。

地质灾害的等级划分与地质灾害警报关系密切。根据国务院 2003年《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地质灾害可以分为四个等级:(1)特大型:因灾死亡 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元以上的;(2)大型:因灾死亡 10人以上 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500万元以上 1000万元以下的;(3)中型:因灾死亡 3人以上 1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 500万元以下的;(4)小型:因灾死亡 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下的。

㈩ 地质灾害预警级别 地质灾害预警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预警制度。预警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专灾范围和影响程度属等。地质灾害预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气象主管机构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地质灾害预警。
按照未来24小时内,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地质灾害预警分为五级,分别为
一级:可能性很小;
二级:可能性较小;
三级:可能性较大(通知监测人员和威胁住户注意);
四级:可能性大(预报阶段,停止外业,各岗位人员到岗待命);
五级:可能性很大(警报阶段,无条件紧急疏散,密切观测)。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