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李文鹏专业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李文鹏专业

发布时间: 2021-02-24 22:30:41

❶ 地源热泵勘察如何通过散热试验计算散热功率

监测散热循环水的流量和温差

❷ 水、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关系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对清洁水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面临着淡水和可饮用水源的危机。地下水资源作为一种最大最可靠的淡水资源,对维持饮用、工业和农业的供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土地使用类型的改变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地下水的危害。有的地区地下水中天然物质的含量过高,限制了它的使用。例如,海水可能侵入到含水层中,地下水中也可能含有一些可溶的天然物质,如砷、氟、硝酸盐或者硫酸盐。出于健康考虑,这些物质限制甚至阻止了地下水的直接使用。

本届大会没有把水文地质或环境地质单独列为大会的主题发言,而是把水(地下水作为一部分)、健康、环境三者融合为一个主题,用了一天的时间进行研讨,说明水、健康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大热点问题。

一、地质环境中高砷地下水与健康

这是存在于世界五大洲受威胁人口最多(仅孟加拉湾地区就有1.5亿人)、调查和研究最热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孟加拉湾地区的高砷地下水,仍是世界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地区。面对人类共同关心的健康问题,森特诺(J.A.Centeno)认为这需要地质学家和公共卫生学家共同努力,应对策略是由地质学家确定砷在土壤、水等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式、迁移性、传输特征;地质学家、医学地理学家、水文地质学家共同编制地质风险评价图,特别是在风险图中标出地下水砷浓度大于每升10微克的区域;环境卫生学家和公共卫生学家研究饮用水中砷低剂量暴露与砷代谢之间的关系,开展砷组分间的转化、砷多态性与营养元素相互作用以及砷致癌分子学研究等。

二、地质背景(岩石和土壤)和室内氡气风险评价

人类暴露于室内高氡气与高氡地下水环境,常导致人群肺癌和胃癌的高发。据估计,欧洲每年有3万个肺癌死亡者与吸入氡气有关,约占肺癌死亡者的9%;美国约为1.82万人(1995年)。在英国,人群受到50%的放射性辐射来自氡气。因此,调查和评价地质背景(基岩和土壤)及室内氡气风险,已成为国际地学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978年,瑞典史柯瓦德市建在砂页岩尾矿上的房屋内发生了氡气健康问题,引起了瑞典政府的重视。1979年瑞典成立了专门的氡研究委员会,由此开启了世界地质背景与室内氡气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先河。至今为止,英国、美国、挪威、瑞典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地质背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室内氡气调查与风险评价。西方发达国家常用的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有空中放射性探测技术和贝英氏条件概率统计法等。

此外,欧盟2001年针对氡制定了供水标准:公共或商业供水为每升100贝可(Bq);50个人以下供水或每天供水量在10立方米以下,为每升1000贝可(Bq)。室内氡气标准为每立方米100贝可(Bq)。

目前,去除地下水中氡的方法有曝气法、过滤法和活性炭吸附法三种。

三、地下水中含量不合理氟离子及其水资源利用

地下水资源对氟离子含量的苛刻要求(高氟水、低氟水),以及对此类水源的调查、替代、处理,仍然是国际水文地质工作者和环境卫生工作者应长期做出努力的问题。为此,艾德芒兹(W.M.Edmunds)提出以下工作方向:地下水资源评价需要圈定地质背景中高氟带、低氟带;查明氟异常地区地下水随深度及年龄的变化;在高风险地区,替代饮用水源比处理高砷水源更合适;在地方病区的小型供水中,可优先实施雨水和含水层补给,或采用太阳能除盐法改水;英国的研究实验表明,低氟水的氟化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参考;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公众参与、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对话。

四、流经含碳沉积物的地下水引发的健康问题

煤、石油和页岩中都含有很多有毒的有机化合物(如多环芳烃、脂肪烃、萜类、杂环化合物、芳香胺等)。这些有机化合物在天然水中的溶解度相对较小,但是长期暴露于低含量的有毒物质中,也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饮用流经含碳沉积物(如褐煤层)的地下水,容易导致慢性肾衰竭及高发性肾骨盆癌。可能存在此类问题的国家或地区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匈牙利、波兰、泰国、苏格兰等。为此鲍伯·芬克曼(Bob Finkelman)等建议要特别小心饮用直接从含碳沉积物流出或与之接触的地下水;继续观察和研究饮用水中含碳沉积物衍生的毒性有机物质与地方性肾病及世界上其他地区类似的地方性肾病之间的联系。

五、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从全球上来看,50%的家庭用水、40%的工业用水和20%的灌溉农业用水均源自地下水。与此同时,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与污染,也已成为了当前地下水开发利用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尽管地下水是如此的重要,但是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地表水的关注程度相比,它在水资源管理的讨论中仍然被基本忽略。安德斯·伯恩泰尔(Anders Berntell)认为这些问题是“常见的悲剧”与“我们看不见的想象不到的悲剧”的产物;财政抑制及缺乏地下水资源知识阻碍了对地下水的有效管理;虽然对众多含水层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现有的管理机制均没有纳入监测及管理水资源的职责。

罗辛·鲁尼(Roisin Rooney)对水安全计划中的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欧洲这个地下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需要维护安全和健康的水资源,开展和实施包括正确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方法在内的水安全计划,尤其要考虑到保护地下水资源。为此,欧洲21个国家通过了水资源与公共卫生协议,同时专注目标的确定和监督目标的进展,这包括保护水生资源,尤其是在跨国界地区。

(李文鹏蔡五田执笔)

❸ 山东轻工业学院化学专业哪个研究生导师比较厉害

校聘教授A1岗(7人)

周国伟 崔月芝 李彦春 盖利刚 段洪东 马 烽 李天铎

❹ 获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一)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盐矿开采的多级驱动溶矿方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发明人:焦鹏程、刘成林、陈永志、李文鹏、王石军、郝爱兵、赵元艺、刘振英

专利内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盐矿开采的多级驱动溶矿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注入矿床的水采用主补水渠加次级补水渠的多级补水渠道阶梯式入渗溶矿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补水渠的延展方向垂直于地下水流动方向;所述的各个补水渠间距为100~700米,优选200~600米。另外,在所述的各个次级补水渠中放置搅拌船,将溶剂水与从地层中流出的上一级溶矿的含矿卤水混合均匀,形成新的溶剂。本发明整体抬高了水位,增加了可溶矿开采的有益矿产资源总量;溶剂流动速度变慢,增加了与固体矿产的接触时间和溶出率;切断优势通道,有效降低了溶剂的直排浪费。

本发明适用于浅层、分散、低品位、可溶固体矿产的水溶开发。

(二)发明专利:矿产资源评价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人:肖克炎、李楠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专利内容: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矿产资源评价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及其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①根据离散点和原始等值线表示的找矿信息,通过离散点网格化生成网格模型;②基于所述网格模型—应用基于邻边和最短距离方式生成等值线,以及应用彩色晕渲方式生成阴影地形栅格图,另外将所述阴影地形栅格图与所述等值线进行复合显示得到立体等值线图;③对所述等值线,应用基于相邻边界点和局部扫法进行填充形成等值线填充区,以及基于最小搜索圆平面多边形域约束;④三角剖分算法重建曲面模型。

本发明要实现对矿产资源评价领域区域地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信息提取和综合分析成果表达。

(三)发明专利:负压抽提式原位气密采水系统

发明人:吴宣志

专利内容: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原地直接采集底层水或沉积物孔隙水并气密回收的采水技术。它属于物质或物体的探测领域,专利分类号为G01V。该技术用的采水瓶内有一个储水室,在进水口与储水室之间安装一个单向水阀,进水口前可加微孔过滤芯,储水室底端是一个抽提活塞,其侧旁壳体开一出水口,储水室上端壁上开一个外压引入口,储水室之上为缓冲室,两者通过活塞隔开,缓冲室上部侧旁壳体开孔与外部相通,壳体最上端为堵头。一个外接压力源由水箱和负压源组成,采水瓶外压引入口通过一个三位三通阀选择接入水箱,负压源,或关闭。采样瓶在下水采样前,储水室活塞在底部,到达采样位置后采水瓶外压引入口接入负压源,驱动活塞向上运动,抽提进水口处的水进入储水室,采水结束将采样瓶上提回收,缓冲室保持储水室水样与外部压力的平衡并保存因压力下降而可能释放出来的气体。用本技术与采样器采集沉积物到甲板,再抽取或压榨出孔隙水的传统方法相比更有优势,孔隙水化学性质保存完好。而采用负压抽提原理采水,与电磁阀的方案相比,设备制造难度和成本降低,耐用性,经济性提高。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本发明可应用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油气调查与开采、水下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四)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成分的气相色谱体系

发明人:杨丹、徐文艺、崔艳合、祝有海、白铭岗、杨开丽

专利内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气相色谱系统及天然气水合物成分检测方法。系统包括:色谱柱A、色谱柱B、色谱柱C、色谱柱D、色谱柱E、六通阀A、六通阀B、十通阀A、十通阀B、FPD检测器、TCD检测器和FID检测器。方法包括:①进样时,样品气通过六通阀A、十通阀A和十通阀B充满样品定量环A、样品定量环B和样品定量环C;②检测时,六通阀A、十通阀A和十通阀B调整到检测状态,通入载气;③样品气通过色谱柱A进入FPD检测器检测,通过色谱柱B和色谱柱C进入TCD检测器检测,通过色谱柱D和色谱柱E进入FID检测器检测。

本发明可以一次性测定C1-C6,以及H2、O2、N2、CO2、H2S所有关心的成分,方便快捷。

(五)实用新型专利:基于地面反射光谱的水体中稀土浓度定量评估系统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发明人:代晶晶

专利内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面反射光谱的水样中稀土浓度定量评估系统和方法,基于地面反射光谱数据可以实现水体中稀土元素浓度的快速定量反演。所得成果可以用于稀土矿周边河流中稀土污染的定量—半定量快速评估,同时对其他介质中,如风化壳或岩石中稀土浓度的定量—半定量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启示作用,另外,还可以对稀土矿物及元素的航空,以及航天高光谱遥感的矿物信息提取研究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

(六)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离子色谱系统

发明人:杨丹、徐文艺、崔艳合

专利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离子色谱系统,其包括阴离子色谱部分、阳离子色谱部分,以及一对开关装置:阴离子色谱部分包括第一流动相、第一流动泵、第一定量环、第一固定相和第一检测器;阳离子部分包括第二流动相、第二流动泵、第二定量环、第二固定相和第二检测器;第一定量环与第二定量环通过进样管线链接并构成一体式进样流路。一对开关装置在进样流路上,当开关装置打开时,系统内部形成一体式进样流路;当开关关闭时,系统内部形成两条独立的样品分析流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次进样即可完成对样品中阴离子、阳离子的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了分析测试效率,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年报.2013

❺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要开展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矿产勘查新理论新方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矿产资源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重大矿产资源科学问题研究等。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矿物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矿床地质》。

2008年实际到所科研经费7200余万元(截至2008年11月30日),其中国家项目(“973”、“863”、支撑计划等)1548万元,占22%;地质调查项目经费3632万元,占50%;其他项目2020万元,占28%。

2008年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课题12项、国家“863”课题4项、国家“973”课题10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4项、地质大调查项目37项、国土资源部深部计划专项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危机矿山项目10项、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2项、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项目4项、各省局地勘项目10项、国土资源部资源补偿费项目2项、公司等委托项目40余项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发表论文191篇,其中核心期刊98篇,SCI收录47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王瑞江所长、书记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考察驱龙铜矿

张佳文副所长在昆仑山口考察

毛景文副所长(左)在发展中国家矿产资源评价技术及应用培训班上颁奖

王宗起副所长在秦岭考察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

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重点计划项目,矿产资源研究所是实施单位和主要业务支撑单位。该项目2008年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全面到位,重点围绕铁、铝、铀开展完成了12个示范区的全国典型示范工作,制定了各专业技术操作流程。编制完成铁、铝等23个矿种的全国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完成全国成矿区带划分,并出版潜力评价工作第一本专著:《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在典型示范工作推动下,省级工作全面启动和实施,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已完成1:25万实际材料图275幅、建造构造图190幅、矿产预测地质构造底图284幅。开展了181个典型矿床研究,编制完成典型矿床成矿要素图及成矿模式图、预测要素图及预测模型图,以及重力、磁测、化探、遥感等图件,完成区域成矿要素图87幅,区域预测要素图72幅。编制完成全省范围的物探、化探、遥感和自然重砂资料处理和解释图件共2020幅。完成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相关基础图件533幅。开展了基础数据库维护,新增矿产地6826处。

2008年度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扩大)会议

在2008年度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办(扩大)会议上,领导研究项目组织推进有关问题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青海祁漫塔格典型示范区成矿地质背景编图研讨会

汪民副部长(中)与陈毓川院士(右)、陈仁义主任(左)讨论潜力评价阶段成果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立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办公室,作为项目日常管理的工作机构;成立了项目专家委员会,以加强项目技术质量的监督管理;完成了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培训会,全国31个省(区、市)150多名管理和技术人员接受了培训;完成了30个省级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实施方案的编制,在重庆召开了有150多人参加的省级实施方案终审会;完成了《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的编制和评审,进行了全国和省级1000多人次的培训工作;完成了《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数据模型和数据录入系统》的编制和开发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验收;启动了《油气资源储量核查实施方案和技术要求》的编制工作;启动了矿区资源储量地质经济评价软件和煤炭矿区资源储量三维可视化动态监管系统软件的开发工作;全国各省(区、市)矿区资源储量核查试点正在进行,全国已完成资源储量核查的矿区共725个,其中大型矿区88个,中型矿区168个,小型矿区469个;全国项目组积极走出去,赴山西、北京、河北、湖北、广东、河南、江西等省指导各省开展工作;项目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青海别勒滩低品位固体钾盐液化开发的关键技术:属国家“863”计划课题,负责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参加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青海盐湖工业集团、石家庄经济学院。参加人员:焦鹏程、刘成林、李文鹏、赵元艺、郝爱兵、陈永志、王兴富、李小松、王石军、刘振英、王文祥。2008年度主要成果认识:青海别勒滩试验区鉴定出盐类矿物13种,确定地层中固体钾盐矿物主要为杂卤石,其次为光卤石、钾石盐等。研究试验地层中KCl平均含量为2.24%;试验区溶矿过程中地下卤水中钾与硫酸根离子含量均有增加并逐步稳定,固体钾盐液化效果显著,卤水质量可以满足生产要求;采用化学示踪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测井技术揭示钾盐液化驱动的水动力学条件,获得试验区卤水实际流速和渗透流速分别为1.56m/d和0.24m/d,地下卤水的流向为45°。计算出试验区渗透系数平均值120m/d。针对青海盐湖特点,将Pitzer软件升级到Windows,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卤水变温平衡计算软件。2008年由“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价优良。

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会议

中国东部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老(危机)矿山合理勘查、开发模拟和矿山转型与矿城问题研究:属中国工程院咨询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危机办综合研究项目,项目负责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要完成人员:裴荣富、李莉、李进文、梅燕雄、王浩琳。通过25矿种、10618座矿山的地质勘探和开采验证对比,第一是提出危机矿山三维分类;第二是创新地建立了固体矿产合理勘查、不同规模矿山合理开采的平均年限、不同勘查阶段风险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和矿业5R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4项科学技术方法模拟;第三是提出矿竭不等于矿(城)衰,资源再发现和多种经营是矿城转型的基础;第四是应深化研究深部找矿的地质内涵和技术经济可行的外部条件;第五是建议应用矿床(点)聚类路径与地球化学块体浓集轨迹相结合与事件地质激发异常成矿的找矿新方法。本成果已被两个国际会议(SGA和WEC)采纳,国家行政学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一书引用。

矿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图

项目组在野外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莫若格钦地区铜资源评价:属2004年度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项目负责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聂凤军、张义和张万益。通过工作,查明了勘查区内地质矿产特征,总结了该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通过物化探测量圈定4处银—铅—锌—铜—金异常和3处铜—金异常和9处视极化率异常。对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合理的解释推断,并分别对其进行了钻探验证。1个钻孔均见真厚度1.95m的铅、锌、金、银矿化体,铅和锌含量分别为2.13%和3.11%;银和金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91×10-6和3.58×10-6。经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工作区具有继续寻找铅锌银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建议。该项目2008年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报告评审委员会验收,成绩为优秀。

中蒙边境中东段我国一侧(北山和二连—东乌旗地区)铜金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属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的综合找矿评价课题,主要完成人: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张义、胡朋、赵元艺、张万益、刘妍、张建华、赖新荣。课题采用现代成矿学最新理论和找矿学最新技术方法,对中蒙边境中东段我国一侧的北山和二连—东乌旗地区岩(层)体的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以及金属元素活化、迁移、聚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古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对接和造山作用过程;厘定了各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阐述了区域性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动力学机理;划分了成矿区带、矿田和找矿预查区;论证了花岗岩类岩浆侵位方式和成因;阐明了构造—岩浆活动对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总结了重要金属矿床(点)找矿标志,提出了不同类型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方向,圈定出找矿远景区。课题成果被有关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地方人民政府广泛采用,为找矿勘查工作部署、隐伏金属矿床寻找和地方工业布局规划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该项目2008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磨石山金红石矿普查及外围找矿研究:由内蒙古自治区地勘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资助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主要完成人员:赵一鸣、李大新、吴良士、陈文明、王佩华、王裕先、刘光海、高学东、丰成友、陈振宇。项目主要成果:经项目组预查、普查和研究,原发现的磨石山金红石矿床是一个以锐钛矿为主,伴有金红石和钛铁矿的沉积变质型钛矿床,属世界上首例新类型钛矿床;确定了矿床规模为大型,TiO2资源量达34万吨(333),其中富矿属中型;圈出了磨石山和羊蹄子山两条重要矿带,其中富矿体6个,贫矿体10个。富矿TiO2含量3.14%~15.46%,平均6.91%。勘查和研究表明,在磨石山西部第四系和上侏罗统火山岩覆盖区、羊蹄子山中东部、M38航磁异常南侧以及太仆寺旗铁山村等地尚有找矿远景。尽管该矿区钛矿物的粒度很细小,为0.01~0.1mm,给选矿造成困难,但通过项目组攻关,已取得较大进展。矿区普查报告及研究报告已于2008年11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办公室主持评审通过。

聂凤军研究员在野外考察

课题组成员正在野外编录岩心

内蒙古正蓝旗磨石山锐钛矿矿床地质—探矿工程分布图

1—第四系;2—中、上侏罗统火山岩;3—含石榴子石石英绢云片岩;4—炭质片岩;5—石英岩;6—含锐钛矿变质粉砂岩和片岩;7—绢云石英片岩;8—花岗岩;9—锐钛矿富矿体;10—贫矿体;11—推测地层;12—勘探线及编号;13—实测地质剖面;14—等高线;15—探槽及编号;16—钻孔及编号

中亚地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属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参加人员:杨富全、刘德权、赵财胜、柴凤梅、何国琦、唐延龄、毛景文、徐林刚、王晓地、张作衡、刘锋、肖克炎、刘亚玲。项目建立了742个金属矿床(点)的矿产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编制了1:100万中亚地区大地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划分了构造单元和成矿单元,对各成矿带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23个典型矿床模型,对主要含矿建造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主要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型。对境外勘查选区提出了建议,对新疆阿尔泰和准噶尔8个大型矿集区进行了预测,为新疆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2008年12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验收,成绩为优秀。

中亚地区成矿单元划分及境内矿集区预测

1—成矿省界线;2—成矿带界线;3—阿尔泰成矿省各成矿带;4—东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成矿省各成矿带;5—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成矿省各成矿带;6—大中型矿床、中小型矿床;7—预测大型矿集区:①—多拉纳萨依—阿舍勒铜金矿集区,②—阿勒泰—可可塔勒铁铅锌矿集区,③—柯鲁木特—可可托海稀有金属预测矿集区,④—诺尔特铅锌金预测矿集区,⑤—老爷庙—琼河坝铜铁金预测矿集区,⑥—双峰山关庄子铜汞金预测矿集区,⑦—希勒克特哈腊苏—喀拉通克铜镍金预测矿集区,⑧—哈图金铜矿集区;8—国界线

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潜力评估:属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项目主要成员:陈毓川、王登红、李厚民、肖克炎、唐菊兴、李光明、付小方、徐志刚等。该项目以成矿动力学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重点通过成矿时代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我国西部以东天山、西南三江中段和冈底斯为代表的重要成矿区带的成矿体系,建立了冈底斯成矿带中生代后期板块俯冲阶段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亚)系列,厘定出东天山地区10个矿床成矿系列、18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初步识别出西南三江中段至少存在26个矿床成矿系列和50个成矿亚系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新划分了我国西部地区共55个Ⅲ级成矿区带;厘定了西藏雄村、新疆彩霞山与乔夏哈拉、贵州水银洞、四川岔河等一些矿床的成因与成矿时代,深化了区域成矿规律的认识,拓展了找矿方向和时空,提高了对区域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的认识;从成矿地质基础、成矿信息、新类型、新发现、新认识、新技术、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成矿体系等方面对我国西部重要成矿区带资源潜力进行了定性地质评估;对西藏雄村铜金矿开展了定位预测和工程验证并取得巨大成功;初步建立了三个评价理论方法技术支撑、三个评价步骤、三个评价结果(“三三式”)的资源潜力定量预测评价体系,开展了东天山斑岩铜矿定量预测评价示范,为今后成矿远景评价区划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出东天山成矿带10处、西南三江中段9处、冈底斯14处成矿远景区,为西部地区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的部署提供了扎实的科学依据。2008年12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验收,成绩为优秀。

雅鲁藏布江成矿区中生代成矿时空架构示意图

❻ 第十部分 附录

附录 APPENDIX

附录 APPENDIX

第三十九届理事会

理事长:徐绍史

常务副理事长:孟宪来

副理事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京彬 马永生 邓 军 刘玉辰 朱伟林 李丕龙 李金发 杜金虎 邱建刚 范蔚茗 徐水师 琚宜太

秘书长: 朱立新

常务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 晴 朱立新 李建伦 李耀刚 杨文采 沈建忠 姜建军 胡清波 柴育成 阎凤增 彭土标 彭齐鸣 董树文 韩豫川

潘 懋

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俊 丁孝忠 万 力 马申达 马永生 王 平 王 达 王小烈 王云龙 王立峰 王训练 王汝成 王志红 王果胜

王京彬 王建青 王瑞江 毛景文 方先知 邓 军 邓运华 邓志奇 石建省 龙长兴 田凤鸣 田震远 史长义 冯安生

冯志强 曲亚军 朱 晴 朱 敏 朱文A 朱立新 朱伟林 朱祥坤 任小华 任雨来 庄育勋 刘山青 刘 卉 刘玉辰

刘亚川 刘传正 刘庆成 刘建朝 刘俊来 刘鸿飞 关凤峻 江新华 汤 毅 孙柏年 严光生 杜海燕 杜金虎 李 俊

李大华 李子颖 李文渊 李文鹏 李丕龙 李在文 李连举 李金发 李建功 李建伦 李洪喜 李高生 李海兵 李海忠

李超岭 李献华 李德连 李耀刚 杨艺华 杨文采 杨志刚 杨金湖 杨经绥 杨树峰 杨振宇 吴玉龙 吴永平 吴湘滨

邱建刚 邱增果 何先涛 何远信 何南飞 沙金庚 沈建忠 宋永祺 宋光齐 宋胜武 张 陟 张 群 张训华 张永波

张亚钧 张金昌 张顺金 张晓东 张培震 张维亮 张新兴 陈 汉 陈正国 陈宁璋 陈伟海 陈华文 陈军峰 陈建平

武 强 苗丰民 范蔚茗 林畅松 欧阳志鸿 罗立强 金之钧 金若时 周海民 周新源 单昌昊 单海平 孟宪来 项尝培

赵 越 赵文智 赵先良 赵保胜 赵宪敏 郝 芳 郝梓国 郝静野 胡 平 胡时友 胡建卫 胡清波 胡瑞忠 柏贵生

段子清 侯金武 侯春堂 侯增谦 姜玉池 姜建军 姜树叶 姚华舟 姚秉忠 姚建新 贾跃明 夏 鸣 柴育成 倪师军

徐义刚 徐水师 徐绍史 徐振坤 郭文秀 郭正堂 唐京春 黄润秋 崔 滨 阎凤增 琚宜太 彭土标 彭齐鸣 董书宁

董树文 蒋忠诚 韩子夜 韩晋芳 韩晓峰 韩豫川 程 新 程利伟 舒良树 舒德干 谢富仁 楼小东 蔡剑辉 谭克龙

熊先孝 熊盛青 潘 懋 霍全明 霍雅勤 魏连伟 魏国齐 魏雄斌

副秘书长: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 力 尹功明 付水兴 叶建良 白星碧 陈正国 陈国胜 周少平 周尚国 姚 超 郝梓国 姚超美 郭齐军 崔炯成

程爱国 雷时斌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理事长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 部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副理事长

孟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 原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马永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王京彬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5号楼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邓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朱伟林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总地质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25号

邮政编码:10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刘玉辰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3号

邮政编码:10003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杜金虎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副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石油大厦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丕龙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总裁助理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28号凯晨世贸中心

邮政编码:10003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李金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邱建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一号

邮政编码:10008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范蔚茗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徐水师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琚宜太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 副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朱晴 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矿产勘查协会 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东里甲16号

邮政编码:10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建伦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李耀刚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7号

邮政编码:10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杨文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院士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沈建忠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 处长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邮政编码:10086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胡清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15号中铁咨询大厦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姜建军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柴育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常务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邮政编码:10008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理事长

阎凤增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原总工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土标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副总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六铺炕北小街2号

邮政编码:10012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彭齐鸣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韩豫川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局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董树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 副院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常务理事

潘懋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院长

地址:北京大学东门逸夫贰楼(新地学楼)2442室

邮政编码:1008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秘书长

朱立新 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万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副校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尹功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处长

地址:朝阳区亚运村华严里1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付水兴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5号院4区

邮政编码:10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叶建良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白星碧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 副司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

邮政编码:1008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正国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副主任兼总工程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北顺街1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陈国胜 中国核工业集团地质矿产事业部 副处长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十四号楼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少平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科学技术局地球科学处 研究员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政编码:10086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周尚国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副主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姚家园路105号

邮政编码:10002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主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邮政编码:1007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专职副秘书长

郝梓国 中国地质学会 专职副秘书长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姚超美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勘查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三区甲20号

邮政编码:10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郭齐军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7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崔炯成 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管理部 总经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海油大厦2009室

邮政编码:10002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程爱国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地质分会 副会长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羊坊东路19号中国煤地大厦11层

邮政编码:10003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副秘书长

雷时斌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地质处 处长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南路55号

邮政编码:100055

中国地质学会分支机构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廷栋 秘书长:耿树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学哲学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朱训 秘书长:毕孔彰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北影小区23-4-202

邮政编码:10008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翟裕生 秘书长:陈宝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地质学史研究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开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文A 秘书长:胡远彪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物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汝成 秘书长:蔡剑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教育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孟宪来 秘书长:余际从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苏民 秘书长:赵志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龙长兴 秘书长:雷伟志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马申达 秘书长:周华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环市东路477号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邮政编码:51007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石建省 秘书长:张发旺

地址:河北省正定县中山东路92号水环所

邮政编码:0508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资源保护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亚川 秘书长:陈炳炎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南三段五号成都综合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科技处

邮政编码:61004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耿树方 秘书长:范本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洞穴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陈伟海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地质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汪贻水 秘书长:王静纯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1118房间

邮政编码:10081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洪涛 秘书长:施俊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达 秘书长:张林霞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77号勘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灾害研究分会

秘书长:刘传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罗立强 秘书长:吴晓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测试中心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立新 秘书长:史长义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谢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羊肉胡同15号中国地质博物馆宣传联络部

邮政编码:10003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玉池 秘书长:裴建国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所

邮政编码:541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产勘查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志红 秘书长:徐金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冠英园西区37号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项礼文 秘书长:姚建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古地磁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日祥 秘书长:杨振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地质力学所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侯春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培震 秘书长:刘俊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前寒武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于海峰 秘书长:王惠初

地址:天津市大直沽8号路4号天津地质所

邮政编码:30017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非金属矿产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建伦 秘书长:李俊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北顺城街11号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鞠建华 秘书长:李志忠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航空遥感中心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21世纪中国地质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陆春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李烈荣 秘书长:郑桂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北京地矿局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刘宝珺 秘书长:林畅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郝梓国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姜建军 秘书长:王艳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岩石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杨经绥 秘书长:吴才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地质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朱祥坤 秘书长:李延河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陈毓川 秘书长:毛景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资源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专委会

主任委员:陈建平 秘书长:陈建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润秋 秘书长:伍法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政编码:100029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侯金武 秘书长:郝爱兵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金之钧 秘书长:孙冬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邮政编码:10008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群 秘书长:靳秀良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地质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任委员:寿嘉华 秘书长:王弭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徐霞客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张宏仁 秘书长:曲兴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邮政编码:10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桩基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赵竹占 秘书长:胡平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胡平 秘书长:米宏泽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金光道84号物化探所

邮政编码:065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

主任委员:许志琴 秘书长:杨经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丰成友 秘书长:王猛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政编码:100037

中国地质学会省级地质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北京地质学会

理事长:魏连伟 秘书长:刘学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地质大厦

邮政编码:10019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天津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任雨来 秘书长:李学美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长实道8号

邮政编码:30019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维亮 秘书长:刘胜民

地址: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24号

邮政编码:05008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岳盛林 秘书长:李凤德

地址:太原市并州北路27号

邮政编码:03002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赵保胜 秘书长:乌恩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80号社会主义学院B座4楼

邮政编码:010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辽宁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汤毅 秘书长:王宏亮

地址:沈阳市北陵大街29号

邮政编码:11003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黑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振新 秘书长:崔滨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红旗大街263号307室

邮政编码:15009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上海市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阿根 秘书长:朱火根

地址:上海市灵石路930号

邮政编码:20007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苏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陶培荣 秘书长:朱士鹏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700号

邮政编码:21001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浙江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楼小东 秘书长:王功逸

地址:杭州市体育场路545号

邮政编码:3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安徽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学文 秘书长:柏林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邮政编码:23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福建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何南飞 秘书长:丘文芬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湖东路49号

邮政编码:35000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江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吕细保 秘书长:黄越

地址:南昌市站前路176号

邮政编码:33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山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柏贵生 秘书长:王来明

地址:济南市建筑新村南路35号

邮政编码:25001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河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段子清 秘书长:张天义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光北街9号王鼎国贸大厦3号楼811室

邮政编码:45001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孙亚 秘书长:沈贵文

地址:武汉市武昌公正路27号国土资源厅学会办公室

邮政编码:43007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湖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方先知 秘书长:胡秋君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223号

邮政编码:410007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东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欧阳志鸿 秘书长:李鉴伦

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39号地质大厦1808室

邮政编码:51008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杨政中 秘书长:张如放

地址:广西南宁市中心路2号广西国土资源厅大楼5楼

邮政编码:530028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海南省地质地理学会

理事长:廖正伟 秘书长:符和生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号

邮政编码:570206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

理事长:李英儒 秘书长:董世琳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学田湾正街1号

邮政编码:100035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四川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宋光齐 秘书长:秦钢

地址:成都市人民北路一段25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人北综合楼

邮政编码:350003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贵州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在文 秘书长:廖莉萍

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164号

邮政编码:55000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云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李连举 秘书长:张家良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东风东路东风巷87号地质大厦附楼201室

邮政编码:650051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西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多吉 秘书长:刘鸿飞

地址:拉萨市北京中路21号西藏地勘局地勘处

邮政编码:85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陕西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张德新 秘书长:周明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100号

邮政编码:710054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甘肃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郭玉虎 秘书长:黄万堂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红星巷168号

邮政编码:7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青海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山青 秘书长:李怀毅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107号青海地质调查院

邮政编码:81001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刘卉 秘书长:韩伟

地址:宁夏银川市黄河东路915号

邮政编码:750002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学会

理事长:胡建卫 秘书长:张冀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金银路52号国土资源厅办证大厅5楼

邮政编码:830000

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吉林省地质学会

理事长:韩晓峰 秘书长:张兴洲

地址:长春市建设街2199号鸽子楼323室(吉林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

邮政编码:130061

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工作职责

秘书处工作职责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常设工作机构之一,是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批示精神和学会理事会决议的执行部门,是指导和协调分支机构及省级地质学会开展工作的部门,其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如下:

◇负责学会常务理事会议、秘书长会及年度省级地质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工作会议等会议的筹备及学会学术年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负责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申报、推荐,组织开展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评审工作。

◇负责学会相关文件、制度、计划、总结、报告等的起草,负责日常文件的收发、分类、立卷、归档。

◇负责学会宣传工作,包括内部刊物《中国地质学会会讯》、《情况通报》等的编辑出版工作,负责学会网站的内容更新、发布、维护等。

◇负责分支机构申报、年检等工作。

◇负责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地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认证申报、培训、档案管理等日常业务工作。

◇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禹启仁处长

华丽娟副处长

孟庆伟工程师

金耀仙

李彬飔

孙莉莉

期刊处工作职责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3种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对中国地质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各省级地质学会主办或协办的刊物,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和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网站的日常维护。

郝梓国处长

章雨旭副处长

周健研究员

张玉华工程师

费红彩高级工程师

刘恋

黄敏

王晓娟

李捷

孙立卿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