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十有
⑴ 我国近三十年来发生的地质灾害
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县与兴海县交界处发生6.9级地震
1999年专9月21日,台湾7.6级的强烈地震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属地震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发生了8.1级大地震
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地区6.8级强烈地震
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6.4级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发生在7点49分,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557人,失踪284人,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的7.0级地震。
⑵ 请你写出十个以上的自然灾害的名称
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
⑶ 地质灾害十项重大措施
一、全面推动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二、全面提高公共建筑物的抗震设防能力
三、全面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四、全面加强通信和电力设施保障能力建设
五、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和抢通保通能力
六、全面加强水利设施应急抢险工作
七、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八、全面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和医疗救援保障能力建设
九、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十、全面加强抗震救灾组织指挥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⑷ 近十年国外主要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有那些
四信地质灾害抄监测预警系统,通过野外监测站对降雨量、表面位移、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视频、深部位移、土压力等要素进行实时监测,使用GPRS/LoRa/3G/4G等通信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管理及监测预警云平台,为防灾减灾提供实时信息服务。。
四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广泛应用于滑坡监测预警、泥石流监测预警、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崩塌监测预警等,有效保障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系统由现场采集层、无线传输通信层、预警发布中心3部份组成。
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各维度数据,为科技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可快速采集、传输、计算、分析、存储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包括雨量、泥水位、地声、次声、孔隙水压力、土体沉降、地表裂缝、深部位移、地下水、土压力、表面位移、土壤含水量、图像视频、电源电压和环境温度等,并对数据进行纠错处理,减少数据误码率、提高数据完整率。
⑸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由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布示意图。结
(1)崩塌、滑坡或泥石流(2分)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版—西南走向和西权北——东南走向分布)(2分)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任答三点,6分) ⑹ 大家有这个(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工作方案)吗急需~!
***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方案 ⑺ 10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呈现哪些特点 2017年10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呈现如下特点: (一)秋汛影响范围广、灾专害损失重。10月份,属全国共出现3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00个县级行政区不同程度受到秋汛影响,受灾县数量为近五年以来同期最高。 (二)台风登陆个数与常年持平、灾害损失相对较轻。10月份,西北太平洋有3个台风生成,1个台风登陆我国,台风登陆个数与常年持平。10月16日,今年第20号台风“卡努”在广东徐闻东部沿海登陆,造成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5个省(自治区)受灾。 (三)低温冷冻和雪灾局部发生。10月份,全国共出现2次较大范围冷空气过程,西北和东北局部地区出现低温冷冻和雪灾,给内蒙古、黑龙江、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损失相对较轻。 ⑻ 年月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及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国土资源部通报 2011 年第 66 期 一、地质灾害灾情 (一)2011 年 1 ~10月灾害灾情 2011 年 1 ~ 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15514 起,其中滑坡 11430 起、崩塌 2267起、泥石流1374 起、地面塌陷300 起、地裂缝84 起、地面沉降29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114 起,236 人死亡、32 人失踪、129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39.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表 1)。 1 ~ 10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393 起,避免人员伤亡 3414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 7.09 亿元。 表 1 2011 年 1 ~10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二)10月灾情 10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492 起,其中滑坡 316 起、崩塌 134 起、泥石流 20起、地面塌陷 15 起、地裂缝 4 起、地面沉降 3 起; 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5 起,13 人死亡、11 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 0.7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减少 (表 2)。 10月全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 21 起,避免人员伤亡 2371 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994.6 万元。 表 2 2011 年 10月与去年同期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对比表 10月地质灾害分布在 18 个省 (区、市)。按发生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广西、四川、福建、云南等 (表 3); 按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由多到少失踪依次是山东、贵州、广西、陕西等 (表 4); 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依次是四川、福建和云南等(表 5)。 表 3 2011 年 10月各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统计表 单位: 起 表 4 2011 年 10月地质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统计表 单位: 人 表 5 2011 年 10月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表 单位: 万元 二、10月地质灾害特点 (一)与多年同期相比灾害发生数量较多,死亡失踪人数最少 与 2005 年以来多年同期相比,今年 10月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次高,仅低于 2010年; 因灾造成人员死亡失踪人数最少; 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次高,仅低于 2010年。原因是受台风 “纳沙”带来的强降雨影响,10月初在广西南宁市、钦州市等地区引发 129 起滑坡、崩塌灾害。 (二)西部地区受灾最严重,其他地区相对较轻 人员伤亡一半分布在西部地区,因灾共造成7 人死亡失踪,占总数的53.85%;四川、云南、西藏、广西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共造成 0.44 亿元的财产损失,占总数的 62.78%。 (三)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 10月份,全国共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470 起,占总数的 95.53% 。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共 477 起,占总数的 96.95%。 (四)以自然因素引发为主 全国 492 起地质灾害中,自然因素引发的有 386 起,占总数的 78.46%; 人为因素引发的有 106 起,占总数的 21.54%。自然因素主要为降雨、重力作用等; 人为因素主要为采矿、人工切坡、开采地下水和爆破等。 三、重大灾害实例 9月25日,山东省烟台莱州市夏丘镇京长采石矿因降雨和采矿发生崩塌,灾害规模达 1000 立方米,造成 6 人死亡。 四、11月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11月份是地质灾害的低发期,但仍需防范秋季异常强降雨和人类活动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总体预测 11月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可能较 10月份轻,灾害可能主要发生在西南、东南和西北的局部山区。 国土资源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⑼ 二十世纪最大的地质灾害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 ⑽ 2010年中国十大地质灾害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将大于2009年同期。全国23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 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