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河北地质灾害动画

河北地质灾害动画

发布时间: 2021-02-24 09:45:05

⑴ 求保定电视台原来几年播出过的日本动画片有关地球灾难

作品命名一览
原名:氷块若イチゴ
正式译名: 冰若草莓(台湾)
冰若小草莓/冰若草莓喵(香港)
其它常用译名:冰草莓喵喵
氷もしイチゴならば(日文)
原作: 冰若伊凝
题材类型: 魔法少女
《剧情简介:
在继《东京猫猫》(也叫(东京喵喵》)之后,外星人再次侵入地球,作为地球的子孙,美少女冰若伊凝承接桃宫草莓托梦的
遗愿,与银狐的DNA结合,于是就出现了身手敏捷,失眠等一系列变化,恰巧碰到白金稜的儿子白金奈,这才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可怜的伊凝会经常变成小狐狸被人追赶,与冷酷的白金奈的关系也冰雪莲音、秋本伊晴、水泽柠檬、小栗糖果等,一起拯救地球!
人物简介
姓名: 冰若伊凝
猫猫名:伊凝猫猫
性别:女
称谓:伊凝
职业:歌坛小天后
职位:队长
年龄:12
性格:活泼 可爱 天真 善良 温柔
爱好:跆拳道 唱歌
特长: 跆拳道 歌声悠扬
出场顺序:第一个
变身咒语:冰状的银晶,水色的光芒,
就象征着我的心!!OH!那透明纯净的水晶心,
请让我成为拯救地球的猫咪圣战士吧!
武器: 冰若棒棒糖
攻击法术:冰雪皆凝 冰莹幽若 冰凝落雨
代表颜色:银色
属性水晶:银水晶
法术咒语:Ribbon伊凝ice~~!Ribbon伊凝icy~~!Ribbon冰凝ice-cream~~!
法术效果:冰雪皆凝;把怪物冻住5秒 冰莹幽若:怪物呈晕眩状态10秒
冰凝落雨:一般情况下不会用 将空气中蒸汽凝为冰剑 射向多个敌人
但冰凝落雨使用后三天内不能使用魔法
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跨国公司的老板,
伊凝的家是一个大别墅,有游泳池,游乐场(小的),花园。
伊凝每月有2万块的汇款,所以伊凝的家很多衣服,
伊凝的衣服中只要小莓在动画片中穿过的都有。
但是伊凝有洁癖...找钟点工啦!
喜欢的食物: 草莓 冰淇淋圣代 巧克力
讨厌的食物:芸豆
跟谁一个班级:冰雪莲音 白金奈
和谁是好朋友:冰雪莲音 秋本伊晴
姓名:冰雪莲音
猫猫名:莲音猫猫
性别:女
平时称谓:莲音
平时职业:小学5年级学生
职位:副队长
年龄:11
性格:双重性格,有时酷酷的
口头禅:然后....然后...
特点:可爱,酷酷滴
爱好:游泳
特长:游泳,唱歌
出场顺序:第二个
变身咒语:蔚蓝的大海,纯洁的冰晶,赐予我力量吧!莲音猫猫变身!
武器:莲音水晶棒
颜色:浅蓝 色
属性水晶:蓝色冰晶
象征性物品:蓝宝石
攻击法术:莲音缎带,冰封
法术咒语:Ribbon莲音echo
法术效果:莲音缎带:像鞭子一样,从魔法棒里射出,缠住敌人;冰封:把对手用冰块冻住,持续25秒.
家庭情况:爸爸是神秘星球太阳国国王,妈妈是神秘星球太阳国皇后
喜欢的食物:胡萝卜,牛排
讨厌的食物:白萝卜
跟谁一个班级:冰若伊凝 白金柰
和谁是好朋友:冰若伊凝

⑵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区片专家驻守巡查及再检查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电发〔2011〕93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主管部门,地调局:

近期,部分地区因强降雨引发了地质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部研究决定,在前期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的基础上,启动地质灾害防治区片专家驻守巡查工作。同时由部领导和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带队再赴重点地区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地质灾害防治检查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组 (附件1)于6月16日至6月23日分赴有关省 (区、市)检查指导工作。工作组重点了解近期地质灾害情况,督促检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等工作开展情况。

二、区片专家驻守巡查

主汛期期间,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区片专家 (附件 2)在负责区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驻守和巡回检查工作,做好防治措施落实的检查督促,协助指导地方开展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各区片专家组每周一向部报告上周工作情况,如有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三、其他事项

请各省 (区、市)国土资源厅 (局)做好区片专家驻守、巡回检查期间的协调联络,积极配合开展检查工作。其他地方参照部作法开展巡查检查工作,并将有关情况于 6月底前报部。

联系方式:

地质环境司 010 -66558322 66558316 (传真)

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 010 -66558072 66557723 (传真)

附件: 1.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工作分组

2.地质灾害防治区片专家组安排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附件 1

地质灾害防治检查工作分组

一、待定

组长 徐绍史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

成员 办公厅有关同志

地质环境司有关同志

二、四川组

组长 汪 民 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成员 薛佩瑄 地质环境司灾害防治处处长

三、安徽组

组长 张洪涛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

成员 张开军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高工

四、贵州组

组长 关凤峻 地质环境司司长

成员 段晓康 地质环境司综合处干部

五、湖北、重庆组

组长 柳 源 地质环境司巡视员、三峡办主任

成员 黄学斌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

付小林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教授

六、河北组

组长 陶庆法 地质环境司副司长

成员 郝爱兵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处长

李建中 地质环境司监测处主任科员

七、福建、广东组

组长 徐建芳 地质环境司副司长

成员 王灿峰 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工程师

连建发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

八、湖南、江西组

组长 田大佑 地质环境司副司长

成员 陈红旗 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办公室主任

王海强 地质环境司干部

九、陕西组

组长 殷跃平 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 (正局级)

成员 李晓春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灾害处主任科员

十、云南组

组长 田廷山 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 (正局级)

成员 王支农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工

附件 2

地质灾害防治区片专家组安排

⑶ 河北省出现的自然灾害,要详细内容

河北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版和干旱、洪权
涝、冰雹、寒潮等气象灾害以及病虫害等。河北省各种自然灾害在强度、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方面,均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夏秋季节,暴雨往往都会大强度地如期而至,一旦受影响,对农业的破坏极大。

⑷ 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有哪些

一、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国家,灾害类型多样,其中地震是最主要、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通过对中国地震发生记载次数的统计发现,我国的地震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居世界之首。历史时期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地震就有8000多次,地震发生十分频繁。同时,我国又较多发生强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先后发生7级以上地震50余次,而6级以上地震,仅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发生了近千次,涉及范围几乎遍布全国,但贵州、浙江和港澳等省(区)除外。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我国也频发,是除地震外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发布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04~2009年资料(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的地质灾害月报和速报资料汇总)统计(表1-1;图1-1),这3种地质灾害占的比例高达95%,其次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而其他地质灾害居于次要地位。

表1-2 2005~2009年地质灾害高发地区统计

斜贯中国中部的辽、京、冀、晋、陕、甘、鄂、川、滇、贵地区,由于地处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向东部平原、丘陵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切割特别剧烈,同时许多地区暴雨强烈,加上人为破坏植被和改造地表斜坡、岩土的活动广泛而又严重,所以崩滑流特别发育,不但分布密度大,而且活动特别频繁,是我国崩滑流灾害严重的地区。在以下地区形成崩滑流密集区(带):1)长白山-燕山-太行山密集带。主要以泥石流为主,其次有少量滑坡,局部有崩塌。主要分布在辽宁的凤城、宽甸、岫岩,河北的青龙,北京的怀柔、密云等地区。

2)黄土高原密集区。主要为黄土滑坡,其次为泥石流。以西部的陇中高原和中部的陕北高原最严重,特别是在黄河上游主流和主要支流沿岸以及铁路沿线尤为发育。

3)秦岭-大巴山密集区。以泥石流、滑坡为主,其次为崩塌。以白龙江和汉水流域最发育。

4)长江三峡密集带。以滑坡和崩塌(危岩)为主,其次是泥石流。广泛发育在宜昌—重庆之间的长江沿岸。

5)龙门山、横断山、五莲峰、乌蒙山密集区。以滑坡、泥石流为主,崩塌(危岩)次之。鲜水河、大渡河、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最发育。

6)云贵高原密集区。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其次为崩塌(危岩)。以澜沧江、元江流域最发育。

此外,在西北的天山、祁连山,青藏高原的念青唐古拉山,华南和东南沿海的仙霞岭、武夷山和台湾山脉的一些地区崩滑流灾害也比较严重。

(三)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活动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伴随一些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而急剧发展,目前已广泛分布在我国大城市、城镇、矿区与铁路沿线。其最大的危害是形成沉降带,引起地面下降与裂缝,如上海、西安等大都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96个城市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同时引发不同程度地裂缝。据郑柏举(2010)资料,目前我国的沉降总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而且仍然处于蔓延趋势,其中约80%分布在东部地区。地面沉降从地质角度看,容易发生在3种区域:三角洲和滨海平原、冲洪积平原及内陆盆地。体现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就形成了4条主要的地面沉降区(带):下辽河平原的沈阳-营口地面沉降区、北部黄淮海平原的天津-沧州-衡水-德州-滨州-东营-潍坊地面沉降区、长江三角洲的嘉兴-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地面沉降区、汾渭沟谷的太原-侯马-运城-西安地面沉降带。其中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全国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

我国岩溶塌陷灾害十分严重。据全国地质灾害普查资料统计,全国有岩溶塌陷3000多处,塌陷坑约33200个,塌陷总面积330平方千米。中国岩溶塌陷广泛发育在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河北、江西、云南等省(自治区)最严重。从地理分布看,主要分布在长白山—燕山—吕梁山—四川盆地—哀牢山以东区域。该区域内可划分为两大岩溶塌陷分布区:秦岭和淮河以北的北方岩溶塌陷分布区和以南的南方岩溶塌陷分布区。北方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伏牛山山麓及一些山间盆地。南方区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川东山地、云贵高原和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南岭、粤北山地。

我国地裂缝类型复杂,除伴随地震、滑坡、冻融以及特殊土质的胀缩或湿陷活动产生的地裂缝外,主要是伴随构造蠕变活动而产生的构造地裂缝。构造蠕变地裂缝的分布十分广泛,在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发育。在该区域中,地裂缝主要集中在汾渭盆地、太行山东麓平原、大别山东北麓平原地区,形成3个规模巨大的地裂缝密集带。此外,在豫东、苏北以及鲁中南等地区,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地裂缝发育带(区)。

(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

地面的剥蚀、侵蚀作用,也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侵蚀形式以表层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主要分布在基岩裸露的斜坡、陡坡地带,虽然它总的水土流失、侵蚀面积所占比例不大,但其危害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国家,据调查统计,至20世纪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3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呈持续发展态势,其面积、侵蚀强度和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全国平均每年扩展约1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分布非常广泛,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长江、珠江中上游和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比较严重。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年均侵蚀模数约8000吨/平方千米,平均年流失表土厚度3~5厘米,泥沙总量为1316亿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6万平方千米,年侵蚀土壤为24亿吨。

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共计262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广泛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等区域,以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省(自治区)最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和荒漠化程度呈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平均每年扩展2460平方千米。

全国现有各类盐渍土地99万平方千米,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地37万平方千米,残余盐渍化土地45万平方千米,潜在盐渍化土地17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以及沿海平原地区。以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严重。

(五)火山灾害

火山灾害目前仅属于次要的,我国大多数火山为死火山。活火山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黑龙江与台湾等边缘省份。目前我国有危险的活火山有3处,即长白山、腾冲和台湾的阳明山。

⑸ 张家口市崇礼县城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主办单位:崇礼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崇礼县国土资源局

协办单位: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

张家口市气象局

(2013年6月)

一、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提高《崇礼县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和各部门快速反应能力,增强群众防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题

张家口市崇礼县城泥石流、崩塌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二)时间

2013年7月10日10:00—11:30

(三)地点

张家口市崇礼县城小西沟泥石流、县一中西侧崩塌。

(四)组织形式

主办单位:崇礼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崇礼县国土资源局

协办单位: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张家口市气象局

参演单位:崇礼县政府、崇礼县委宣传部、崇礼县国土资源局、崇礼县住建局、崇礼县公安局、崇礼县卫生局、崇礼县民政局、崇礼县气象局、崇礼县教育局、崇礼县水务局、崇礼县消防大队、西湾子镇、崇礼县市容市貌管理中心、河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本次演练设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王焕平

副总指挥:曹建伟

成员:各参演单位主管领导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崇礼县国土资源局,崇礼县国土资源局梁森副局长负责协调联络工作。

应急演练现场总调度:梁森,应急演练现场副总调度:马建国。

(五)目的意义和原则

目的意义:在崇礼县城小西沟泥石流、县一中西侧崩塌地灾隐患点的地质灾害即将发生的紧急情况下,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旨在检验各部门职责的分工落实、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技术装备的合理配置、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进一步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提高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应急演练原则:

(1)以人为本、避让为主的原则;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3)反应迅速、措施果断的原则;

(4)部门配合、密切协作的原则;

(5)简捷高效、安全第一的原则。

(六)应急演练任务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的任务是:受前期连续降雨影响,崇礼县城小西沟泥石流、县一中崩塌险情加重,天气预报未来24小时崇礼县城有强降雨,小西沟泥石流和县一中崩塌可能发生重大地质灾害,附近居民受到严重威胁,情况十分紧急,需立即启动《崇礼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尽快安全有序撤离危险区的居民,采取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力争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应急演练由8部分组成:①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②巡查监测、险情上报;③应急响应、应急调查;④紧急会商、启动预案;⑤部门联动,紧急避险;⑥人员安置、应急处置;⑦临灾状态解除;⑧尾声。

(七)参加演练单位、演练职责分工

张家口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应急调查。

张家口市气象局: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崇礼县国土资源局:地质灾害险情监测、险情上报、应急调查、应急抢险。

崇礼县气象局:加密雨量监测、市县会商、发布预警。

崇礼县公安局:维护紧急撤离秩序、维护临时安置点治安,演练现场交通管制。

崇礼县住建局:应急排险的工程机械、人员、物资等。

崇礼县卫生局:救治伤病员、组织临时医疗点、临时安置点卫生防疫(消毒等)。

崇礼县民政局:组建应急指挥部,临时安置点、保障受灾村民基本生活保障(帐篷、食品、饮用水等)。

崇礼县消防大队:在临时安置点设置临时供水点,提供群众生活用水,应急抢险救援。

崇礼县西湾子镇:组织应急抢险队帮助村民撤离(老弱病残),组织村民参加演练。

崇礼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按“崇礼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分工职责参加应急演练。

(八)各参加演练单位演练现场职责、人员设备物资分工

崇礼县政府:组织领导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崇礼县委宣传部:宣传报道、联络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现场录像机4部4人、照相4人及前后期摄制视频、光盘后期制作。

崇礼县国土资源局:协调联络各参演单位,演习日各参加演习单位车辆场地协调指挥管理。会场组织(会务组10人),演练现场总调度1人(袖标),调度8人(袖标),来宾车辆管理1人,监测调查组2人,监测员1人,巡查员1人,解说员2人(男女),组织抢险突击队20人(统一服装),布置观礼现场背景、彩旗、音响、展板、条幅、袖标、演习车标(通行标志)、指挥小旗、手持扩音喇叭,各种标牌(车辆、单位、场地、设施用,现场工作人员)、专家组图纸3张、指挥部图纸3张、对讲机10部等。

崇礼县公安局:警车6辆,人员25人,演习(预演)当日道路交通管制。崇礼县公安局提前进入,负责交通管制事项,规定时间段内挂演习通行标志车辆可进入演练区域。

崇礼县西湾子镇:应急抢险用车,应急抢险队员30人(统一服装)。组织受威胁群众300人,按规定路线分批次撤离,协调演练区域。

崇礼县住建局:铲车2辆、自卸车2辆,草袋30个(演练道具中的沙袋)、抢险人员20人(草袋摆放)。

崇礼县卫生局:救护车2辆,消毒器3套(配3人)、担架2副(配6人)、常用药品(盒)若干,人员10人(统一服装)。

崇礼县民政局:负责演练后勤保障、帐篷(指挥部1顶,受威胁群众4顶,提前搭建3顶,现场搭建2顶)、方便面、矿泉水,指挥部帐篷内临时桌椅等。

崇礼县消防大队:消防车2辆,配临时供水水桶10个,人员10人(统一服装)。

崇礼县教育局:负责提供观摩现场桌子椅子。

崇礼县市容市貌管理中心:演练现场场景维护。

崇礼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按“崇礼县201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分工职责参加应急演练。

河北省张家口地质环境监测站:专家2名。

(九)观摩单位

省国土资源厅地环处,崇礼县县委,崇礼县政府,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各县区国土资源局主管局长、地环科长,崇礼县各乡、镇,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驻地地勘单位等。

(十)进度安排

(1)2013年6月22日前:编制演练脚本、成立指挥部、安排部署演练工作、协调联络各参演单位。

(2)2013年6月28日:整理场地,发放演练脚本。

(3)2013年7月5日、7月8日两次预演:9:00参演单位进场,10:00预演。

(4)2013年7月7日:提前部分视频拍摄、剪辑完成。

(5)2013年7月10日:9:00参演单位到达指定位置,9:30参观单位到会场,10:00:正式演练,预计11:20演练结束。

(6)2013年7月31日,完成后续光盘制作、宣传材料制作等。

(十一)有关要求

(1)各参加演练单位指派一名领导负责与演练总调度联络。

(2)各单位人员演练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守秩序和纪律。

(3)演练现场听从调度指挥,参观人员车辆听从调度安排,到指定位置停放。

(4)公安部门提前协调交通管制事项,挂演习通行标志车辆可进入演练区域。

二、现场布置

(1)演练参观现场布置(略)

(2)应急演练各部位示意图

2013年地质灾害应急演练选编

⑹ 河北地质灾害的类型及防治

题目太大
地质灾害常见的无非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等。资料不好收集。我四川的对河北地质情况不熟悉。自己有针对性的去收集吧。

⑺  河北省秦皇岛市戴河、洋河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灾害灾情评估

一、海水入侵活动的背景条件与发展历史

1.海水入侵地区自然条件

秦皇岛市海水入侵活动主要发生在市区东南部的戴河、洋河河口地区。该地区为小型滨海冲洪积平原,其东南侧临渤海,北侧、西侧和西北侧为燕山余脉的低山丘陵。平原海拔高度为1~10m,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戴河、洋河自西北流入该区后,在平原东北边缘和中部注入渤海。沿河发育有河漫滩和1~3级堆积阶地。

平原基底和周缘山地丘陵地层为太古宇片麻岩类、古元古界混合花岗岩和侏罗系凝灰岩、安山岩。平原第四系地层以冲积、洪积为主;其次为河口堆积、海湾滨岸堆积、泻湖沼泽堆积、风积等。其岩性主要为粘质砂土、砂质粘土、淤泥质粘土、砂、砾石等,厚度一般为20~40m,最厚达80m左右。

平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砂、砂砾石。厚度一般为5~25m。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山前地带的侧向渗透补给,其次为河流入渗、灌溉入渗和海水入侵补给。据有关研究成果,全区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5120×104m3,平均补给模数为45×104m3/km2,扣除灌溉入渗和海水入侵水量,地下水可开采量4860×104m3,平均可开采模数42×104m3/km2。地下水排泄途径主要是人工开采,其次为蒸发和向河道、海洋排泄。地下水动态受自然条件和人工开采活动控制。地下水位一般在0~5m(埋深2~10m),漏斗区水位0~10m(埋深2~15m),局部地下水埋深超过20m。地下水天然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lg/l,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a·Na、HCO3·Cl-Na·Ca型为主。受海水入侵影响,滨海岸地带矿化度为1~3g/l,水化学类型以Cl-Na型为主。

2.海水入侵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及地下水开采活动

海水入侵地区行政归属秦皇岛市抚宁县的牛头崖镇、留守营镇、西河南镇和卢王庄乡,人口约7.5万。该区交通方便,京山铁路从其中部通过,公路四通八达。农业生产发达,共有耕地9.5万亩,其中90%为水浇地。主要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蔬菜。1993年农业总产值0.9亿元。工业以造纸业为主,有县和乡镇造纸厂20余个;其次有粮食加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化肥等。1993年工业总产值为2.6亿元。该地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除北缘的北戴河海滨旅游区外,南部正在建设的南戴河旅游开发区发展迅速。

伴随本区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地下水开采强度不断加大。在50年代末,为向北戴河疗养区供水,建成第一个集中开采的地下水水源地。7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和工业用水急剧增加,普遍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到1993年,全区地下水总开采量达6318×104m3,其中工业、农业、人畜用水分别占总开采量39%、59%、2%。平均开采模数55×104m3/km2,超采率24%。不同地区地下水资源条件和开采强度不同,超采率不一。可大致分为5个地段,以东南部的留守营附近和东北部的枣园一带最严重(图16-1、表16-1)。

表16-1秦皇岛市海水入侵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与开采现状表

据抚宁县水利局资料,1994。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一定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和低于平均海平面的地下水位负值区,因而导致了海水入侵活动。

3.海水入侵发展历史与形成过程

秦皇岛市海水入侵活动发生在市区南部的洋河河口和戴河河口地区。据水化学监测资料,60年代以前,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良好,氯离子含量130~170mg/1;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70年代初,个别水井出现咸化现象,显现海水入侵迹象。70年代末期以来,海水入侵活动迅速发展,到1986年,在南戴河—卜家营一带普遍发生海水入侵活动。入侵面积22km2,为海滨疗养区供水的枣园水源地有4眼井因水质恶化而停用,307眼农用机井也相继报废。1987年以后,海水入侵速度虽略有减缓,但仍以2km2/a左右的速率持续发展。到1991年,海水入侵面积达32.4km2,其中氯离子含量达500mg/1以上的中度、重度海水入侵面积达21.8km2,氯离子最高含量为1450mg/1。枣园水源地总计22眼供水井中有16眼水井因严重咸化而报废,其它供水井累计报废325眼(图16-2)。

图16-1秦皇岛戴河、洋河河口地区水资源及开采强度分区图

1—分区界线及代号;2—研究区范围

图16-2秦皇岛市戴河、洋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灾害分布图

1—海水入侵范围;2—地下水氯离子含量(mg/l)等值线;3—水化学类型界线;4—HCO3-Ca·Na;5—HCO3·Cl-Na·Ca;6—Cl·HCO3-Ca∆Na;7—Cl-Na

海水入侵活动是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因超强度开采地下水等原因,使滨海地带地下水与海水动力平衡遭到破坏后产生的灾害现象。研究区地下水含水层岩性为细砂、中粗砂、砾卵石。它们从陆地延伸到海底,所以与海水保持密切的水力联系。在天然环境下,地下水位高于平均海平面,并保持一定的水力势头,使地下水流向海洋。70年代后,本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低于平均海平面的地下水位负值区。到1984年,在枣园、蒋营、东河南和沟儿湾一带,地下水位降到—2m以下,最低达-8m。此后近10年期间,随着气候和采水强度变化,地下水位虽有升降,但始终保持在平均海平面以下。在这种情况下,海水和海底咸水不断向滨岸陆地方向扩侵,使滨海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成为持久性灾害。

二、海水入侵活动的危险性评价

(一)危险性评价指标与危险性等级划分

水化学监测资料是评价海水入侵危险性的直接依据。其基本水化学指标是氯离子含量,参考指标是Na+Ca/Cl值、地下水矿化度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根据我国和世界一些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表16-2、16-3),将氯离子(氯化物)含量250mg/l确定为海水入侵灾害的临界值。同时考虑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将海水入侵活动进一步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区(表16-4)。

表16-2中部部分省(市、部门)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氯化物的要求

说明:()为自来水。

表16-3部分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氯离子的要求

(二)危险性分布

据研究区特征,划分为4个等级(表16-5、图16-3)。南新庄—西陆庄—卜家营—焦庄以西地区为无入侵区,以东地区为海水入侵区;且自西向东依次为轻度入侵区、中度入侵区、重度入侵区。各区均与海岸呈平行的条带状。

三、海水入侵灾害易损性评价

海水入侵活动的主要危害是破坏供水水源,从而导致采水设施报废,工农业生产受损,耕地土质劣化。因此,决定海水入侵灾害易损性的主要因素是供水井密度/眼/104m2、地下水供给强度/104m3/104m2、耕地类型及其对灌溉水质的敏感程度。依这三方面因素将易损性划分为3个等级(表16-6)。其分布情况如下(图16-4)。

表16-4海水入侵危险性等级划分

图16-3秦皇岛市戴河、洋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分布图

1—无入侵区;2—轻度入侵区;3—中度入侵区;4—重度入侵区

表16-5秦皇岛市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分布表

表16-6秦皇岛市海水入侵灾害易损性等级划分表

图16-4秦皇岛市戴河、洋河河口地区海水入侵灾害易损性分布图

1—轻度易损区;2—中度易损区;3一重度易损区

重度易损区。仅分布在枣园附近,是向北戴河供水的集中开采区。海水入侵灾害破坏供水水源,使生产井和配套供水设施报废,造成严重损失。

中度易损区。分布在三个地区,即留守营—前韩家林地区、洋河套—西河南地区和卜家营—沟儿湾地区。这些地区除了农灌井外,还有分散的企业供水井。由于海水入侵灾害使这些供水设施报废,企业和农灌水源匮乏,农业生产和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因而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

轻度易损区。重度易损区和中度易损区以外的地区,主要为水稻等种植区。其开采水井为农灌井。海水入侵灾害使水井报废,农作物减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海水入侵灾害的破坏损失评价

(一)海水入侵灾害的损失构成与核算方法

海水入侵灾害的直接后果是使地下淡水资源水质恶化,其产生的破坏损失主要包括:①开采井和配套供水设施报废损失,按各种设施的现实价值和失效程度核算;②采用劣质水供水或缩减供水造成的粮食减产与企业产品减产损失,按现实减产价值核算;③因开发新水源而增加的投资,按现实成本核算。

海水入侵灾害的损失分布一方面与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分布同步变化;另一方面又经常出现灾害与损失异地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地下水开采区与供水地距离较远,二者的危险性和易损性不一致。基于这种情况,对于小面积的海水入侵灾害只核算灾害的总体损失,对损失分布不做进一步分析。

(二)海水入侵灾害历史损失评价

在全面调查统计的基础上,采用现实成本逐项核算的办法确定历史损失(表16-7)。

秦皇岛总计损失为6234万元。海水入侵面积32.4km2,平均损失模数192万元/km2

表16-7秦皇岛市海水入侵灾害破坏损失核算表

(三)海水入侵灾害预测损失评价

海水入侵灾害破坏损失是在危险性评价基础上,对危害对象逐一调查统计后确定的。所以灾害预测损失的关键是危险性预测,即预测未来时期海水入侵活动的程度和范围。

可采用数学模拟手段进行危险性预测。具体方法是采用平面二维模型来模拟地下水水动力渗流场和盐分浓度场,据此判断预测期灾害危险性。

数学模型为:

1.水流方程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W——地下水资源补给、排泄强度,包括大气降水、河渠渗漏补给强度及潜水蒸发和

开采强度/(m3/d);

K——含水层水平渗透系数/(m/d);

H——潜水水位/m;

Z——含水层底板标高/m;

D——研究区域;

B1、B2——研究区第一、二类边界;

H0(x,y)——初始时间水位/m;

H1(x,y)——人为第一类边界水位/m;

q(x,y,t)——二类边界流量/(m3/d);

—水流外法线方向。]]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式中:C——潜水氯离子浓度/(mg/1);

W——地下水补给排泄强度/(m3/d);

m——含水层厚度,/m;

Dxx、Dxy、Dyy——氯离子深度弥散系数张量/(m2/d);

Vx、Vy——地下水流速张量/(m/d);

C0(x,y)——初始时刻氯离子浓度/(mg/l);

C1(x,y)——一类边界氯离子浓度/(mg/l);

c·q(x,y,t)——氯离子容量/(mg/l、m/d)。

3.水流方程与水质方程的藕合与求解

对于上述由连续方程与运行方程合成的水流与水质方程的藕合,取水头H作变数,利用达西定律: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理论与实践

把两个微分方程藕合起来,构成水质预测模型。对每个三角单元建立水量平衡和溶质质量守恒方程,联立后可得到任一时刻的水位和氯离子浓度值。

模拟预测程序如图16-5。

图16-5海水入侵灾害危险性预测的数值模拟程序流程图

研究区模型参数见表16-8。

表16-8秦皇岛海水入侵危险性预测模型参数表

以1992年5月实测地下水水位和氯离子浓度值为预测初始值。按照偏丰水年、平水年、偏估水年三种情况对未来10~20年左右时间内海水入侵危险性进行预测。

偏丰水年。年降水量为880mm,地下水年开采量为5400×104m3。地下水位较初始值升高,0m等值线大致在王各庄、牛店子、王家营一带。洋河套和留守营、前韩家林一带地下水降落漏斗缩小。海水入侵区范围向东收缩,大致移至白玉庄、蒋营、东河南、东苏撑子一带。灾害损失较现状减少约800~1000万元。

平水年。年降水量600mm左右,地下水年开采量约5550×104m3。地下水位较初始值略有下降,0m等值线大约在牛头崖、狮子河、卢王庄南、桑园一带。洋河套、留守营、前韩家林一带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略有扩展。海水入侵活动范围稍有扩大,大致在王各庄、西陆庄、东河南、东苏撑子一带。灾害损失较现状增加200~400万元左右。

偏枯水年。年降水量450mm左右,地下水年开采量约6300×104m3。地下水位明显下降,0m等值线大致向西北移至京山铁路西北侧的北蒲兰、卢王庄一带。洋河套、留守营、前韩家林一带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明显扩大。海水入侵范围向西北扩展到王各庄、都寨、洋河套、唐义庄一带。灾害损失较现状将增加1000~1500万元左右。

综合上述,今后本区海水入侵灾害变化的总趋势是在缓慢发展中,伴随地下水开采强度的大小而反复消长。在这种情况下,丰水年的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海水入侵活动减缓,入侵范围略有收缩,损失有所减少;平水年地下水位持续缓慢下降,海水入侵活动缓慢发展,入侵范围略有扩大,损失有所增加;枯水年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下水位明显下降,海水入侵活动发展,入侵范围明显扩大,损失相应增加。

五、防治工程评价

大部分海水入侵灾害都是因超强度开采(或疏干)地下水所引起的,所以,防治海水入侵灾害的根本途径是控制地下水开采强度,防止滨海地区水环境恶化。此外,在河口地区修建防潮闸等工程,阻止沿河上溯的潮水,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就研究区而言,上述两方面措施的实施办法是: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把开采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与现状开采强度相比,需减少约1.5×104m3/a左右。防潮闸宜建在洋河入海口附近,具体地点以洋河大桥下游约40m处为宜。据历史最高潮位,闸门高3m左右,建成后可蓄淡水约3×106m3

上述措施的投入包括:防潮闸工程费用;因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而引起的工农业减产或替代水资源费用。取得的收益主要是防止水资源继续恶化,基本满足供水要求。防治工程的投效比为:

Zf=∆Zs/F+S

式中:Zf——防治效益比;

∆Zs——灾害损失增加值(预测损失与现状损失的差值);

F——防潮闸工程费用;

S——削减地下水开采量造成的损失或替代水资源费用。

由于目前该地区尚没有提出灾害防治方案,所以难以评价防治效益。此外,由于目前我国水资源价格比较低,而水资源开发费用不断上升,所以海水入侵灾害防治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一般很小,有的甚至小于1。其主要效益是保护资源,并因此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⑻ MV是动画版的,四个人,地球灾难,然后有个镜头是主角从从大桥上滑板滑下来

那个这个会是《光能使者》吗?不过,这部动画不是国产,这个前提是,这部动画片,以你的记忆和感觉是?哪个国家的?

⑼ 1967年河北省什么时候发生的地震

河北省上复个世纪60年代发生在制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自然地质灾害。
邢台地震由两个大地震组成:1966年3月8日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专区隆尧县(北纬37度21分,东经114度55分)发生震级为6.8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强;1966年3月22日16时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专区宁晋县(北纬37度32分,东经115度03分)发生震级为7.2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
2016年3月8日,邢台抗震救灾50周年纪念活动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举行。

⑽ 6年来最大冷涡暴雨,动画解析如何影响京津冀

京津冀未来3天现区域性暴雨最近是怎么了6月20日受缓慢东移的高空低涡影响,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区将出现区域性暴雨过程,本次降雨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并伴有强对流天气等特点。针对网上流传的“六年来最大冷涡暴雨即将光临京津冀”,北京市气象专家回应,在低涡天气系统影响下,水汽辐合明显、上升运动强烈,加之低涡移动缓慢,降水持续时间较长,易形成暴雨天气。北京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郭金兰介绍,降雨初期,弱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明显,大气对流性强,伴有雷电、短时大风和冰雹,短时雨强较大;中后期低涡主体影响,大气整层温度下降,对流减弱,雨势相对平稳。其中,最强降雨出现在21日夜间至23日,河北中北部、北京及天津累计降雨量级可达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短时雨强较大。北京地区21日午后到夜间,大部分地区有雷阵雨,以小到中雨为主,雨量分布不均,局地短时雨强较大,并伴有短时大风或冰雹。最强降雨时段出现在22日白天到夜间。23日至24日仍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大部分地区过程累计降雨量级可达大雨到暴雨(40至80毫米),西部山前及东北部地区雨量大,局地可达大暴雨(100至1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0至50毫米。气象专家提示,强降雨天气将导致低洼地区和部分路段出现道路积水,对22日早、晚城市交通将造成较大影响。降雨期间需远离山区、河流、水库、旅游景区和建筑工地等危险地带。注意防范山区强降雨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此外,持续降雨将影响冬小麦的收晒,提醒抓紧时间抢收及晾晒。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