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地质灾害投标
㈠ 湖领镇四古山地质灾害
湖岭镇地处瑞安市西北部,东临陶山镇,西与青田、文成两县接壤,南与高楼镇毗邻,北接瓯海区,是瑞安“一主两轴四片”城镇体系的中心镇。全镇地域面积279.9平方公里,下辖10个新农村社区,1个居民区和160个行政村,总人口13.09万人。湖岭镇北面由湖芳公路经芳庄乡直通瓯海,东面有规划中的瞿湖公路经林溪乡通往瓯海,瑞(安)枫(岭)公路东西走向穿镇而过,三十二溪、三十三溪汇成三十四溪后注入金潮港。
原湖岭镇
位于瑞安市西北部山区,距市区34千米。东接潮基乡,西连鹿木乡,西邻永安乡,北与芳庄乡接壤。面积31.8平方千米,人口2.26万人(2008年末)。辖繁湖、前街、兴北3个居民区,大同、盘龙山、牛端头、下者、四谷山、闲心寺、湖东、松坦、丁山、盐店、山前、雅村、项垟、大岭垟、冯岙、马车塆、新社、源口、新垟、戊林、呈岸、天长、西坑、东坑、天长山、东坑山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同村。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山地,中部为河谷平原。【沿革】1931年建镇,1949年改乡。1958年更名公社,1984年称湖屿桥镇,1992年与坑源乡合并恢复为湖岭镇。1997年,面积31.4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大同、松坦、下者、湖东、大岭洋、丁山、盘龙山、四古山、盐店、闲心寺、山前、项垟、冯岙、雅村、马车湾、新社、新垟、戊林、源口、天长、天长山、牛端头、东坑、西坑、呈岸、东坑山26个行政村和繁湖居委会,镇政府驻大同村。2003年总人口22855人。
原永安乡
面积59.6平方千米,人口1.57万人(2008年末)。辖上埠坦、六科、呈岙、南岙垟、草岱、吴垟、亦垟、凤山头、白水漈、下石垟、江山炉、永胜、呈店、直根、南坑炉、均路、宅西、朱垟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上埠坦村,距市区40千米。【沿革】1949年置永安乡。1958年称永安乡管理区。1958年称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均路、江山炉、南坑炉、白水济、直干、亦垟、呈店、上埠坦、永胜、凤山头、宅西、吴垟、呈岙、朱垟、下祥垟、六科、南岙垟、草岱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上埠坦村。
原桂峰乡
位于瑞安市西北部山区。东邻永安乡,南连枫岭乡,西和文成县接壤,北毗青田县。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0.50万人(2008年末)。辖元底、峰垟、坳后、河上垟、黄林、瓦窑头、上寮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元底村。【沿革】乡以境多山峰,曾盛植木梅得名。1949年设桂峰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35.8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有峰垟、坳后、元底、河上垟、瓦窑头、上龙、黄林7个行政村。2006年,面积33.38平方千米,人口4824人,海外华侨5663人。
原芳庄乡
位于瑞安市西北部,平均海拔316米。东靠金川乡,南接湖岭镇,西临永安乡、青田县,北依瓯海区泽雅镇。面积43.8平方千米,人口2.29万人(2008年末)。辖山坑、黄深坑、三角头、直坑、余山、叶山、周垟上、周垟下、方岙头、南坑、黄坳、金丰、蒋山、尾垟下、森岙、周湾、光头、钟山、光辉、加速、宋坑、卓庄、侯垟、上瑶、后垄、东元、娄山、大河、九龙头、西屋、梅树坑、庄下、章坑33个行政村,198个自然村,310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山坑村。地处高山地带。【沿革】1946年为东元乡、瑶庄乡、咸芳乡,1949年东元乡更名为周垟乡。1958年合并建瑶庄公社、咸芳公社,1984年设瑶庄乡、咸芳乡,1992年合并为芳庄乡。1997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山坑、周湾、光头、余山、叶山、黄坳、金丰、森岙、尾垟下、方岙头、蒋山、南坑、直坑、黄深坑、周垟上、周垟下、钟山、三角头、光辉、加速、侯垟、九了头、梅树坑、东元、上瑶、卓庄、宋坑、娄山、大河、后垅、章坑、西屋、庄下33个行政村。
原林溪乡
位于瑞安市西北部。面积49.7平方千米,人口2.34万人(2008年末)。辖石埠坪、上甲、上园、林源、桥垟、桥头、枫树垟、郭山、梅岸、东南、尖头垟、河头山、燕子窝、里见、白沙埄、水干岸、小坑、定岗、大坪、溪坦、傍山、枫树头、岭头、金山、吴山底、倪宅、自然、吴坑、西吴坑、陈雅山后、陈雅山前3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石埠坪村。【沿革】1949年建东源乡。1958年更名林溪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与岭雅乡合并为林溪乡。1997年,面积51.8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溪坦、傍山、水干岸、小坑、大坪、定岗、白沙降、燕子窝、东南、河头山、枫树头、尖头垟、梅岸、里见、桥头、林源、上甲、枫树垟、桥垟、上园、陈雅山前村、陈雅山后村、吴坑、郭山、岭头、倪宅、吴山底、金山、西吴坑、屿前、石埠坪31个行政村。
原金川乡
位于瑞安市西北边陲。面积19.5平方千米,人口1.53万人(2008年末)。辖分水岩、林胜、林下、朱元、英山、小林源、大路前、对坑、杜山、山儿头、吴源、叶庄、李东、东川、木坑、金岩头、金星、岩下、陈山、茶石、丰门、平齐、下坑浃、雪尖山下24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叶庄村,距市区41千米。【沿革】1992年由金坪乡、川和乡合并组成。1997年,面积19.2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林下、林胜、木坑、分水岩、英山、东川、叶庄、吴元、李东、朱元、小林元、大路前、对坑、杜山、山林、金星、金岩头、岩下、平齐、陈山、荣石、丰门、雪尖山下、下坑甲24个行政村。
原潮基乡
位于瑞安市西北部,金潮港上游。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1.01万人(2008年末)。辖上街、贾岙、大岭脚、河山、陶溪、下店、路头、岩头、下街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上街村,距市区28千米。【沿革】1949年建潮基乡。1958年称管理区。1962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7.1平方千米,人田1万,瑞枫公路过境。辖岩头、下街、上街、路头、下店、河山、大岭脚、陶溪、贾岙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陶溪村。
原鹿木乡
位于瑞安市西部山区,飞云江支流金潮港上游。东与陶山镇为界,南连梅屿乡,西接湖岭镇,北临潮基乡。面积18.8平方千米,人口3066户、13508人(2008年)。辖彭埠、花草垟、河岙、缸窑、岙底、下林坳、呈山坪、中心垟、松湾、前大、前小、青山1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彭埠村,距瑞安市区28千米。岩头至湖岭公路穿境而过。
四知堂
在瑞安市桂峰乡诊所后面,有座古色古香的杨氏宗祠。该祠堂后进正堂上悬挂一方书有“杨四知堂”匾额。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时,有一位名叫杨震的太守,他在荆州当刺史时,曾推荐才华并茂的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杨震被调到东莱任太守,赴任途经昌邑县。王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连夜身带10斤黄金去拜访恩师杨震。杨震见王密送来这一重礼,受到恼怒地训斥。杨震认为,若做清正廉洁的官员,必须刹一刹这种送礼的歪风。于是,他在自己的住房正门上悬挂了一方亲书——“四知堂”三字的匾额,告诫下属不许“送礼”。从此以后,杨姓人就以先人杨震为楷模,在他们所建的祠堂内悬挂“杨四知堂”匾额,以便作为后裔的“传统教育”。
呈岸溪
湖岭镇的呈岸有一条溪,晴天不见水,溪滩里全市鹅卵石,里边有一则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传说。
相传,刘秀逃难到呈岸这个地方时,独自饿得咕咕叫,巴不得想坐下来歇歇脚,寻点东西吃。正当他在溪边一株大枫树旁坐下时,只见一个村妇正蹲在溪边洗菜头(白萝卜)。刘秀就慢慢走过去,向她行个礼说:“大嫂,出门几天未吃饭了,肚饿难忍,请您行行好,送个菜头给我吃吃吗?”因汉刘秀逃难在外已有数月,衣衫褴褛显得十分狼狈。那个村妇见他寒酸的样子,还当他是个讨饭的乞丐,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扔去一个沾满黄泥浆的小菜头。
汉刘秀见那村妇如此奚落自己,气氛地手指呈岸溪,边走边念道:
东坑流,西坑流,
呈岸无水洗菜头;
小水岩下过,
大水漫上头。
说也奇怪,刘秀刚一念完,那条本来流着淙淙溪水的小山溪,顿时变得全是鹅卵石,干燥得连一滴水也没有了。那个还蹲在溪边洗菜头的村妇,看到溪坑里一下子断了水,觉得十分奇怪。后来,她心中思忖着:莫非刚才讨菜头吃的人是圣人吗?她想追上去问个明白,但手搭凉棚向四周看了一遍,却已不见刚才那人的影迹了。就从那天起,呈岸前的小山溪就变为:晴天溪坑不见水,雨天溪水满两岸了。刘秀当年念的那首歌谣,到现在仍在当地流传着。
湖屿古桥
桥在瑞安三十二溪——湖岭山城物资集散地交通要道上,为古桥。守桥有一小亭,单层,石柱,六角聚尖顶。
罗溪庙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永安上埠坦地方出了一位贤人,姓何名天衢,他书法艺术名闻遐迩。呈店村古匾“罗溪庙”三字即其遗世墨宝。何天衢年少时,他虽然天资聪慧,但在私塾里读书时却十分顽皮,常和同窗吵闹。后来何铁瞿发愤练习书法,练了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字便大有长进。为练好一个字,他常常一边走路,一边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后来,他的字体自成一家,擅长楷书。由于何铁瞿在书法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故四乡八村宫殿庙宇上的匾额,亭台楼阁上的对联,大都出于他的手笔。据说,何铁瞿当年为永安龙岩宫题写的“白虎进东关,龙头朝北出”这一对联受到后来官拜侍读学士的瑞安历史名人黄绍基的高度评价。
龙井
瑞安湖岭镇龙井风景区,层峦叠嶂,龙潭密布。传说很久以前,山里经常干旱,颗粒无收。后来,山上来了一条蛟龙,每当久旱不雨时,它就会出现,随即大雨倾盆,庄稼保住了,山里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为纪念这条龙,人们就把周围的群山村庄称为龙井山。
金鸡山
金鸡山坐落在侨乡瑞安市桂峰乡和文成县李林乡、青田县汤垟乡交界的地方。金鸡山旅游区是一个以高山胜景、革命史迹为主,幽谷奇景点缀其间的山岳型旅游区。在15平方公里的山地上,分布着峰、山、溪、谷、岩、壁、瀑、村、碑、亭等50多个自然、人文景点,雄伟壮观,内涵丰厚。
金鸡山原名巾子山,又名景致山,位于瑞安市区西北方向41.5公里,属洞宫山脉南支,主峰海拔1320.7米,是瑞安市最高峰。遥望主峰,宛如一老者披巾端座,故得名“巾子山”,谐名金鸡山,双峰对峙,高耸入云。四周群山,或似游龙,或似卧虎,拱卫山下。山坡上怪石嶙峋,四周危崖峭壁,奇峰深谷,和漫山的花草树木共同组成了动人的画廊。
讲起金鸡山的由来,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早年,这座高山上有条蜈蚣精,修了千年道行,十分了得。这蜈蚣精常常出洞,咬死咬伤许多过路行人,嘴里还吐毒汁,流进小溪里。山脚附近村子的人喝了溪水,病的病死的死,大家巴不得早日除掉这条蜈蚣精。
山脚下有个媛主,名叫白秀姑。她听说白云庵里有位老尼姑,医术高明,就去跟老尼姑学医。学了一年,老尼姑送个百草袋给她。她回家走到巾子山旁边,听见草丛里有“咯咯咯”的鸡叫声,前去一看,是一只腿部受伤的大金鸡。她料定这大金鸡是被毒蛇猛兽咬伤的,就给它敷上药。一会儿,金鸡的腿脚好了,向白秀姑点点头,叫了几声,拍拍翅膀飞走了。
一天,白秀姑上山采药,蜈蚣精从草丛里钻出来,朝白秀姑腿上咬了一口。蜈蚣精正要去吸她的血,忽听山谷里“啪啪”飞来一只大金鸡,向蜈蚣精头上一连啄了几下,蜈蚣精打了几个滚就死了。大金鸡张嘴吸去姑娘腿上的毒,白秀姑得救了。大金鸡拍拍翅膀,伏在她膝前,叫白秀姑骑在它的背上,飞下山来。
白秀姑后来成了很有名的草药医生,常替四面八方的穷人治病,受到人们交口称赞。大家为了纪念金鸡除害的功德,就把这座高山取名叫“金鸡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伫立巾子山头,极目天际,云雾缭绕间,山峰、城郭,似隐似现。黎明黄昏,朝阳夕阴,如梦如幻,云海翻涌,山岳潜形,不愧“小黄山”之美誉。春到金鸡,山花烂漫,无比妖娆;夏天,山风水气,浸肌滋肺;秋日,山粟累累,天朗气清;寒冬腊月雾凇弥漫,百丈冰柱,千里冰封,万树梨花。
水碓
水碓,在古时是人们利用水力带动的舂米设备。《晋书》曰:“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滚抢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三国志·魏志·张既传》有“使治屋宅,作水碓”的记载;岑参在《晚过盘石寺》诗中也有这样一句:“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农政全书·水利》载有:“杜预作连机碓”。由此可见水碓的历史之悠久。而瑞安湖岭镇的水碓造纸作坊群的水碓是用于造纸捣“刷”这道生产工艺流程的,通过水碓对“刷”进行舂捣,同时加水搅拌,形成絮状的纸绒。
造纸
浙江瑞安湖岭山区一带,造纸历史悠久。据温州文献丛书《岐海琐谈》载,古时温州在唐宋就已经开始生产蠲纸。蠲纸的主要生产原料,四川用麻,剡溪用藤皮,北方用桑皮,濒海用海苔,而江浙一带则用竹子。从唐至明初,蠲纸为朝廷的贡品,因此在历史上朝廷在温州设有造纸局,直至明宣德五年(1430)蠲纸停产。而后从福建传入造纸技术,同样以毛竹为原料的屏纸生产却迅速发展。直到改革开放后,屏纸生产逐步走向衰落。
据《娄山赵氏宗谱》载,赵氏的第十二世祖龙冈公始在娄山建造水碓,发展土纸生产。另据《民国瑞安县志》载,土纸业,种类有南屏八寸、六九屏、二细等,全年总产量2061410斤。而槽户均在陶山区,其中咸芳乡有213户,瑶庄乡有325户。湖岭镇有298户。
㈡ 康定市地质灾害搬迁赔偿
康定市座落在群山层叠的峡谷之中,两岸峰峦夹峙。折多河、雅拉河浪卷雪山之水穿城而过,城南有跑马山,高出街市约300米,山顶有草坪,白塔掩映于密林中由跑马山攀登50里,有五色海一处,深不可测,每逢斜阳,四山映入水中,呈现千奇百怪之景。再登山顶西望,雪山万里,洁白无瑕,屏峦般的雅加雪峰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银辉。城之北郭达山,山腰插有铁箭杆一支,俗称三国诸葛亮与牦牛国王相约,借一箭之地,此箭射此为界。每逢午后,有烟出岫,带紫红色者,预兆来日必有大风;带浓黑色者,次日必雨;如呈白色,则必晴空。故称郭达山为康定气象台。康定周围温泉资源极为丰富,自古又以二道桥温泉美名远扬。城北,有一美景,人称"野人海",藏语叫"木格措",离城二十余公里。这里有雪山草原、温泉湖泊、叠瀑碧潭、杜鹃花山、奇峰异石、茂密森林,交相辉映。四季景色变幻无穷。西山子耳坡,坡上野花遍地,松林茂密,依坡凭眺,雪山在望。沿子耳坡西边,是有名的"柳林双寺"--南无寺、金刚寺。作为茶马互市的重镇、"锅庄文化"的发祥地,民族文化走廊的腹心,藏区特有的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在这里融合交流,加之外来文化的碰撞渗透,产生了世人称绝的《康定情歌》。
康定地形观山望日,分折东、折西两地,古有"西出炉关天尽头"之说。折西紧连乾宁、两地,木雅立曲河贯穿塔公营官、沙德等地,浩浩荡荡奔入雅砻江。雅拉贡布雪山洁白无暇,古老的塔公寺,金碧辉煌。文成公主进藏,汉藏联姻,留下佛像,护佑草原。沿木雅立曲河前行,你所体悟到的不是绿水青山的悦目舒适,也不是溢光流彩的富丽堂皇,它的夺人心魄恰恰是那种现代文明看来一无所有的残破的"荒"与"古"。没有比"荒"更博大和接近原始自然的意境,没有比"古"更曲折漫长的时光。时空的延续和纵深在这里以史诗般的景观,让你感受到人类远古文明的最早形态,遥想人类文化发展与毁灭生生不息的无限循环。
全市地形复杂多样,大雪山脉之折多山将县境分为东西两大部,并由此形成地貌、气候、生产方式和文化习俗的强烈差异。东部为高山峡谷,属亚热带气候,这里桃红柳绿,物产富饶,有"康巴江南"之誉;西部为山原地貌,属高原型大陆气候,这里牛羊遍野,寺塔林立,是藏区风情的典型代表。市境内海拔最高点 7556 米 ( "天府第一峰"贡嘎山主峰 ) ,最低点 1390 米 ( 大渡河 ) ,市委、市府所在地炉城镇的海拔 2560 米。由于地貌气候复杂多样,康定有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之说。
㈢ 台风暴雨影响区的地质灾害
2.4.1 我国台风暴雨影响区地质灾害概况
我国登陆台风( 泛指热带气旋) 年均 8 ~9 次,是世界上登陆台风最多、灾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具有发生频率高、突发性强、影响范围广、成灾强度大等特点。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地区,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易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统称为“地质灾害”) ,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台风登陆时,受到地形抬升作用,往往会使暴雨强度加大,更增大了在迎风坡山地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2.4.1.1 台风暴雨影响区的确定
根据 1960 ~2003 年我国热带气旋平均年降雨分布,我国登陆台风的主要降雨影响区域在东部。我国大的地貌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结构,将台风平均年降雨量大于10mm 的区域作为台风影响区( 图 2.7,图 2.8) 。此地带平均海拔在 1000m 以下,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总面积达 182 ×104km2。此区域即本节的研究区。
图 2.7 我国热带气旋年降雨分布( 1960 ~ 2003 年)( 台湾省专题资料暂缺)
图 2.8 台风影响区及区内地质灾害分布
2.4.1.2 资料来源
本节使用的气象和地理信息数据主要包括:
1) 1 ∶ 25 万数字高程数据,来自国家测绘局。
2) 1 ∶ 50 万岩性数据与 1 ∶ 10 万土地利用数据的综合分析,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
3) 分月的植被覆盖度数据,来自国家气象中心。
4) 1990 ~ 2003 年 20h 逐日雨量观测数据,来自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5) 1990 ~ 2003 年台风影响区内 7985 个地质灾害事件数据来自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2.4.1.3 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我国台风诱发地质灾害在区域分布上与台风降雨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江西、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是台风降雨集中的地区,同样也是地质灾害高发区域。地质灾害密度相对高的中心主要集中在浙江南部的雁荡山和扩苍山区、福建南部和广东南部,以及江西、广东和湖南交界地区的南岭一带山区。随着台风降雨向内陆逐渐减少的趋势,由台风造成的地质灾害也向内陆逐渐减少。
根据诱发地质灾害的降水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地质灾害划分为台风和非台风因素( 如前汛期降雨、梅雨期降雨等) 诱发的地质灾害事件。据 1990 ~2003 年登陆我国的台风降雨以及地质灾害事件资料,在研究区内,除上海外,其他省( 区、市) 都有地质灾害发生,且长江以南诸省( 区、市) 明显多于北方地区( 图 2.9) 。地质灾害发生频次百分比最高的是江西省,占地质灾害总数的 32%; 湖南也是地质灾害高发省,占到灾害总数的 14%; 然后由高到低依次是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湖北各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图 2.9 台风影响区内各省份地质灾害发生频数分布
就诱发原因来看,非台风诱发地质灾害发生最多的前 3 个省仍然是江西、湖南和福建,分别占非台风诱发地质灾害总数的 31% ,16% 和 13% 。与非台风诱发地质灾害形成对比的是,一半以上的台风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在浙江和福建,分别达到台风诱发地质灾害总数的 26% 和 25% 。广东和湖南也是受台风影响严重的省份,各占台风诱发灾害总数的 15% 。在湖南,台风和非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比例相当,而在江西、广西、安徽和湖北,由于地处内地,主要受来自西部、北部和南部的降雨系统影响,由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2.4.1.4 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台风诱发地质灾害从 5 月份开始出现( 图 2.10) ,并以 7,8,9 月份为多,这与台风发生季节相吻合。而由非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则从 3 月份就开始出现,5 月份华南前汛期降雨开始,随着降雨增多,地质灾害也开始增多,并在 6 月份达到高峰期,这时总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非台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均达到各自峰值 36%和 42%。6 月下旬到 7 月江淮梅雨开始,主要雨带北抬到江淮、黄淮一带,由于这一区域平原区居多,尽管是雨季,总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和非台风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已降到各自的次峰值,而台风地质灾害已显著增加。到了 8,9 月份的台风季节,台风诱发地质灾害也达到全年的峰值 35.6%和 35.4%。台风地质灾害的高发期较非台风地质灾害高发期滞后2 ~ 3个月。
图 2.10 台风影响区内逐月地质灾害发生频数分布
2.4.1.5 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与非台风地质灾害易发性条件分析
对比非台风诱发的地质灾害,台风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子高程、高差坡度和土地利用具有更大的取值范围( 图 2.11,图 2.12) 。
图 2.11 高程影响对比分析
图 2.12 土地利用影响对比分析
如高程因子,台风地质灾害有超过10%发生在高差0~100m区间内,而非台风地质灾害只有不足7%发生在这个范围内,同时在大于350m高差以上,台风诱发地质灾害明显大于非台风因素。在坡度和高程因子的统计中同样发现台风较非台风地质灾害具有更大的取值范围。对土地利用的统计发现,在台风过程中发生在林地背景下的地质灾害比例大于非台风过程,这可能和台风的强风作用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强风对树林的摇曳,容易使林木根系松动,从而导致入渗增加,加速斜坡失稳的进程;而强风对低矮灌木的影响明显减小。
计算表明,台风地质灾害信息量大于非台风地质灾害信息量的面积,即台风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于非台风地质灾害危险性。说明在台风强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内诱发地质灾害的脆弱性增加,即在一般降雨条件下偏稳定的区域在台风强降雨条件下向不稳定趋势发展。另一方面,深入内陆后这一特征逐渐消失,这与深入内陆后台风的影响逐渐减小有关。
2.4.2 台风暴雨与地质灾害
2005年,我国大陆地区共受到9次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的影响,其中有8次台风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另外,在越南登陆的0516号台风“韦森特”,对海南省造成一定的影响(表2.1)。
2005年影响我国的9次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共造成7074.6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414人(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937.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453.3×103hm2,绝收面积501.1×103hm2;倒塌房屋32.4万间,损坏房屋103.9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99.9亿元。先后有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15个省(区、市)受灾,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海南等8个省(市)遭受两次以上台风袭击。
2005年的9次台风中,对我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最严重的台风依次为“麦莎”、“泰利”、“卡努”,造成人员死亡情况最严重的台风依次为“龙王”、“泰利”、“麦莎”。
表2.1 2005年影响我国大陆地区的台风
2004年“云娜”台风带来的过程降雨量达917mm,24h降雨量874.7mm,12h降雨量661.8mm,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在浙江省乐清市北部地区造成大面积山洪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2005年,受0513号台风“泰利”的影响,大别山东、南麓的局地过程降雨量达400~600mm,安徽省金寨、霍山、岳西和太湖四县相连的狭长地带发生群发型崩塌-滑坡-泥石流3096处,共造成41人死亡,倒房9467间,毁地80380亩。
2005年,0505号台风“海棠”、0509号台风“麦莎”、0513号台风“泰利”、0515号台风“卡努”等多次台风暴雨袭击,浙江省温州、丽水等区域群发型地质灾害严重。温州市文成县石垟乡过程雨量达400.8mm,灾前3h雨量175.1mm,引发的滑坡-泥石流造成石门村和驮龙村分别死亡5人、11人,受伤多人。
2005年,遭受0505号台风“海棠”、0513号台风“泰利”等台风暴雨袭击,福建省霞浦县水门乡7月19日一日降雨量达832mm,过程降雨量1059mm。北部山区顺昌县杉木、毛竹等广泛分布的山坡地暴雨引发大面积滑坡泥石流。
2006年7月14日,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湖南省郴州市11个县(市、区)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福建省龙海市程溪镇和山村强降雨引起泥石流,造成11人死亡、6人受伤。7月14日,福建省漳浦县中西林场强降雨引起滑坡,造成10人死亡、1人受伤。
2006年7月25~27日,受第5号台风“格美”(Kaemi)外围影响,安徽省霍山县集中强降雨达221mm,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169处,倒塌房屋数百间,造成318省道一度中断。岳西县最大降雨量为267mm,引发了地质灾害36处,造成死亡2人、失踪1人、伤1人,倒塌房屋数百间。
2.4.3 基本认识
1)登陆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台风地质灾害集中出现在6~8月。台风影响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总面积达182×104km2,其中台风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和湖南四省。
2)选取高程、高差、坡度、岩性、断层密度和土地利用作为主要因子,利用信息量模型分析评价台风影响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并进行危险性分区。分析结果显示,浙江中南部、江西南部、西部和东部以及广东北部和福建西部都是地质灾害危险性较高的区域,这与地质灾害历史事件的分布是一致的。
3)对比台风和非台风区域地质灾害影响因子如高程、高差、坡度和土地利用,发现高程、高差和坡度对台风地质灾害较非台风地质灾害具有更大的取值范围。土地利用统计表明,台风过程中林地区域的地质灾害比例大于非台风过程。
4)在台风强降雨条件下,其影响区内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增加,即在一般降雨条件下偏稳定的区域在台风强降雨条件下向不稳定的趋势转化,随着向内陆深入,这种趋势逐渐减弱。
㈣ 怎样能联系上吉林新华社的记者提供新闻的电话是多少
0431-89089000
它要是给你报道。你找新华社也不晚!
㈤ 文成县副县长
有七位副县长
李建业(常务副县长)
协助县长负责县政府日常工作。负责人事、发展和改革、重点工程建设、公安、司法、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城镇建设、房产管理、旧村改造、统计、政府审批、法制、招投标市场管理、人民防空、应急管理等方面工作。分管县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应急办)、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局)、公安局、司法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统计局、人民防空办公室、驻外办、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房产管理局、城镇改造开发指挥部、公共资源交易管委会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峃城市新区管委会、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蔡爱东
负责工业、外经贸、环保、电力、通讯、金融、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工业企业改制、安全生产、信息化等方面工作。
季昌丰
负责农村、扶贫、农业、水利、林业、防汛抗旱等方面工作。分管县农办(扶贫办)、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气象局、电力开发投资公司。
吴昌亮
负责交通、旅游等方面工作。分管县交通局、风景旅游管理局。
刘一灵
负责信访、民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招商选资、经济技术协作、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移民、流通等方面工作。分管县民政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招商引资管理局)、外侨办、台办、移民办、商业工作办公室、供销总社、物资总公司、烟草专卖局。
雷宇
负责教育、科技、民族宗教、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工作。分管县教育局、科技局、民族宗教事务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体育事业发展局、广播电视总台。
许勇军
协助季昌丰副县长负责农村、扶贫等方面工作。
㈥ 温州有哪些地方好玩的
温好玩的地方:灵岩景区、江心屿、雁荡山、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和南麂山列岛等。
一、灵岩景区
很多去过的朋友对其游玩趣味性的评分是极高的,在这里也能看到不少经典影视作品中的景色,其中小龙湫和卧龙谷是最不能错过的。
时间:8:00-17:30
位置: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灵岩村
五、南麂山列岛
南麂山列岛是温州很有人气的集避暑、度假、疗养为一体的地方,天然的草坪,蓝天碧海确实是引人入胜,它也更是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我国十大海岛之一,所以说是很值得去的。
时间:全天开放
位置:温州市平阳县
㈦ 文成县登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文成县登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是2011-04-14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专(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属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大峃镇苔湖新区10幢2501室。
文成县登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328572917041J,企业法人刘晓卫,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文成县登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屋工程建筑、房屋装修服务、市政园林工程建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不含供电设施及受电设施)、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通信工程的总承包;水工大坝工程、水工隧道工程、送变电工程(不含供电设施及受电设施)、管道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公路路面工程、公路路基工程、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环保工程、园林古建筑工程、土石方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墙幕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的专业承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文成县登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文成县登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