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的考点
❶ 考研到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要考什么专业课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的考研专业课为: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工程水文学、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
同济土木工程分很多专业的。根据2019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全日制专业目录,土木工程学院招生专业为:水利工程(学术学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术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水利工程(专业学位)和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1、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的专业课:(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2、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的专业课:(809)工程水文学。
3、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的专业课:(811)工程地质学。
4、水利工程(学术学位)的专业课:(809)工程水文学。
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术学位)的专业课:(811)工程地质学、(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38)交通运输工程基础任选一门。
最新的考研专业课信息,需关注同济大学研招网最新的招生简章。
(1)工程地质学的考点扩展阅读: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建于 1914 年,始终十分重视并身体力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办学宗旨,致力于精英工程人才培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的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有:
1、《土木工程学科进展及研究方法》课程:一级学科必修课程,包括土木工程学科研究方法、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
2、数学类课程:结构工程方向、土木工程施工方向、土木工程信息技术方向必修二门数学类课程,或必修一门数学类课程及一门有限单元法类课程;岩土工程方向必修一门数学类课程;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方向必修二门数学类课程。
桥梁工程方向必须在《矩阵论》、《随机过程》中选修一门课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向必须在《矩阵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中选修一门课程;结构风工程方向必须在《计算流体动力学》、《矩阵论》、《数值分析》、《随机过程》、《应用统计》、《最优化方法》、中选修二门课程。
3、各研究方向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
(1)原则上,研究生应完整修读一个研究方向的全部专业核心课程;
(2)如研究需要,研究生可跨方向选读专业核心课程,但必须经个人申请、导师同意、专业委员会审核通过方可修读,且跨方向修读课程的学分不少于拟免修课程的学分。
4、《专业英语》课程:1 学分,由土木工程各研究方向自行开设。
❷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何联系
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区域稳定问题、岩体稳定问题、与地下渗流有关的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四个方面。
区域稳定问题讨论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中产生的,并影响到广大区域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活断层、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地震砂土液化和地面沉降。掌握这些问题的规律性,对规划选场,或者说对地质环境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某些自然(物理)地质现象的区域性分布规律,则在以后的有关章节讨论。
岩(土)体稳定问题论述斜坡、洞室、地基岩(土)体稳定性的成因发展历史分析和力学机制分析,主要用于具体场地的稳定性评价,但在开发与保护地质环境中也有意义,特别是斜坡、洞室围岩(土)体的稳定性。
与地下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岩溶及岩溶渗漏分析和渗透变形分析两章。前者以保证水工建筑物正常工作为目的,后者主要讨论渗流作用下土体的稳定性。
与侵蚀淤积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河流侵蚀淤积和海湖边岸磨蚀堆积规律及人为工程活动对它们的影响两章,前者对改造河流后者对开发海洋都有重要意义。
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形破坏机制,是进行区域稳定和岩体稳定分析的基础理论。决定岩体变形破坏的主导因素是岩石材料的性质、岩体结构特征、岩体的应力状态、孔隙裂隙中水和时间因素。岩石材料是工程岩土学讨论范围,所以首先对岩体结构特征进行地质历史的、力学的和统计的分析。之后讨论岩体应力状态的总背景,地壳岩体的天然应力状态。在此基础上讨论岩体变形与破坏,其中包括了岩体变形破坏中的孔隙水压力效应和时间效应。
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考点
公共科目是全国统考的,
你可以在杭州报名的,
考试在杭州,
但是,专业科目无论你在哪儿报名的,
都必须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部去考的。
❹ 工程地质知识点
1、“物源”的概念
万物皆有所源,所有地质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
如:滑坡——滑动面、切割面和临空面,泥石流——松散的物质、陡峻的地形和足够的突发性水源,岩溶——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水的溶蚀性和流动性;
黄土——粉粒、可溶盐结晶;膨胀土——粘粒、粘土矿物;软土——粘粒、絮状机构;
2、“成因”的概念
万事皆有所因,内因决定外因。
土层、岩层皆为自然历史的产物,其形成和演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其背后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营力的作用结果。
学习土的成因,是工程地质和土力学在本科教学内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对于土,工程地质按土的成因进行分类,侧重定性;土力学按颗粒级配分类,侧重定量。
在地表水地质作用类型和产物中介绍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和冲积土,分别对应的作用是:淋滤作用、洗刷作用、冲刷作用和沉积作用;我们要学会用分选性、磨圆度、层理等概念来分析这四种土的特性,这几个概念来自这几种搬运距离的不同导致的。
因此对于土而言,其形成源自外动力地质作用,包含:风化、剥蚀、搬运、沉积;
剥蚀和搬运涉及不同的外部营力,包含风、流水、冰川、重力、湖海等,不同的营力就有不用的物质,原生黄土源自风力搬运、膨胀土是流水搬运、冰碛物是冰川搬运等;
叠覆定律的内涵是原始地层由上到下的顺序是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分布的,新地层覆盖在老地层之上。如果地层出现老地层在新地层之上,就是地层的倒置,一般由剧烈的构造运动导致。
工程地质构造中,倒转褶曲、平卧褶曲、推覆辗掩断层都会出现地层的倒置。
原始水平定律、原始连续性定律表示沉积地层形成时,一般先形成水平岩层,整合关系,地层沉积主要因为地壳的连续下降导致。地层抬升、受水平挤压,会导致各种构造的产生,抬升后会导致地层的缺失;地壳的重复运动将导致各种不整合接触的产生。
❺ 考研 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081803
研究方向
(01)岩土体工程性质与稳定专性
(02)区域稳定性与环境属地质
(03)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
(04)斜坡稳定与加固
(05)岩土文物保护
(06)水利水电工程地质
(07)钻探与钻井工程
(08)地基与基础工程
(09)非常规能源开发
(10)钻掘设备、机具与材料
(11)地下建筑工程
(12)工程爆破技术
(13)非开挖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 203|日语
③302|数学二
④834|工程力学 或 844|工程地质学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科目(3选1):
土力学;钻探工艺学;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
❻ 什么是工程地质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工程地抄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摘自:https://ke.so.com/doc/6117018-6330160.html
❼ 工程地质学怎么考试啊,开卷考吗
以前我们看这门的时候是闭卷一般都是老师会话考点,我们就打印出来然后背,一般开卷会比较难一些,不知道考哪里,满书的翻,估计时间都不够。
❽ 军事工程地质学的相关关系
军事地质学在当今世界军事理论与实际应用方面都占有一定的分量,已经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大势所趋。随着高科技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军事地质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在以后的军事行动中将充分显露出他的重要意义。
不但在以后,在以前也多次显露出他的面目,二战中,以美英为首的盟军多国部队在诺曼底登陆一战中,加拿大所攻打的那部分被称之为“陷阱”,就是因为他不了解那个地方的地质情况,不然也不会招受那莫大的挫折,那么大的牺牲,要引以为戒。而与之明显对比的美国,显露的是更多的自信与高明,不管是在阿富汗还是在伊拉克。也不管美国所进行的战争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是出于何种目的,在这两次战争中不仅仅显露他的高科技更多的是在军事地质方面的先进,在战争之前美国就对这两个地区的地质境况了若指掌,连一丘一岭都不放过,所以在进行攻击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略地,势不可挡。在伊拉克美国找水的准头比当地的土著还厉害,在阿富汗的深山老林里像在自己的后花园一样熟悉。这充分显示出军事地质在战争中的巨大威力和重要作用,透露出所隐藏的莫大潜力,也昭示着军事地质在未来战争中的显赫地位。军事地质学在未来的战争中无可置疑的具有重大意义。 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解决与各种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他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工程地质学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建筑地区的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对工程建筑地区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措施,以便保证对工程建筑物进行正确合理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军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这主要是研究军事有关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军事工程地质学英语称“military engineering geology”,将地质学原理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知识应用于军事工程构筑的学科。应用地质学和军事工程学相互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任务是:调查、研究预定战区的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条件,论证筑城工事、筑城障碍物、军用道路、军用桥梁、军用机场和水工建筑物(包括港口、码头、防波堤、潜艇和水面舰艇的掩蔽所、护岸建筑物等)及其他军事工程设施构筑的适宜性;为各种军事工程设施的定位、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调查天然建筑材料、水源和溶洞的分布情况,提出开采和利用的意见等。随着航天遥感技术、数值法和地质力学、岩土力学、地面力学等理论在地质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军事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将向着快速、准确、平战结合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大规模的多国多区域的混战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到是因为资源的竞争而会导致局部地区因为边界的争夺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摩擦和冲突。要想在这些地区占据主动权和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军事防护和构筑必要设施。工程地质就占有很大的作用,要做到尽可能详尽的调查和周全的设计。例如在我国南海的那些悬岛,极有可能成为冲突的关键地带。这是由于燃料资源的极度匮乏,各国的目光已从陆地转向海洋,像越南,老挝等邻近的国家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撺掇下对我们的海域窥觎已久,近年来又多次非法出没在我们的海域,这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寸国土都不能丢,否则就是千古罪人。我们要尽一切力量来保卫这片领土,首先做的就是调查,要摸清这片海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小岛甚至暗礁都要有详细的资料,还有海底的情况和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比那些非法入侵的家伙还糊涂吧,毕竟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正当的要想在南海占得住脚,除了发展现代化的海军,还要的就是利用工程地质的功用在这片海域做一个大的防御工事,以此为基础,以军事为导向,以保卫国家为目的,做一个海上强国,在不受那些靠着先进技术在海上欺负我们的坏蛋的气。所以工程地质在军事方面有一定地位,要充分利用地理地质条件,发挥工程地质地优点。还有就是现在每一个国家不管市民用的还是军用的一些设施都有一个重要趋势,向地下发展:朝鲜的地铁建在地下200多米深,坐电梯也要几分钟,就连穿地导弹对他都无可奈何,世界最大的军事基地在莫斯科旁边的小镇,完全都是地下工作模式。伊拉克的地下设施也是世界一流的,海湾战争中地面设施被毁达百分之九十还多,而其大部分地下军事构筑毫发无损,这些都说明了在以后的战争中谁掌握了地下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要想在地下有所作为就必须发展军事工程地质,也就是说军事工程地质是未来战争的重头戏。
军事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的关系是一种唯物辩证关系,首先从地质学方面来看,二者都是分支,处于边缘学科的范畴。而从军事方面,军事地质学是一颗新星,比较隐秘,带有机密色彩的学科,只是近年来才有所升温逐渐公开发展,想比之下工程地质学似乎与军事没有什么联系,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有比较丰富的资料和系统的理论,应该算老大哥了。可从另一方面看军事地质学包含工程地质学——军事工程地质学的出现,这又要以工程地质学为基础发展以军事为导向的军事工程地质学。以前工程地质学研究的用途是为了民用或商业发展。现在军事工程地质学要求更高、更严格、更特殊的军事用途。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学科,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开拓和征服。
❾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地质考研准备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4工程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专业学专位的考试科目:
①属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903地质学基础
❿ 工程地质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1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工程地质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张咸恭等著《中国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要做工程地质研究,才能使工程与地质相互协调,既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又保证地质环境不因工程建设而恶化,造成对工程本身或地质环境的危害。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内容有:土体工程地质研究、岩体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研究、工程地质勘察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区域工程地质研究、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等。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岩土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和土力学;研究内容涉及岩土体作为工程的承载体、作为工程荷载、作为工程材料、作为传导介质或环境介质等诸多方面;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等等。由此可见,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2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关系虽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分属地质学和土木工程,但关系非常密切,这是不言而喻的。有人说: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是有一定道理的。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为土木工程分支的岩土工程,是以传统的力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开始就和工程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与结构工程比较,结构工程面临的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工程师自己选定或设计的,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材料,无论性能或结构,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在多种复杂地质作用下的产物,对其材质和结构,工程师不能任意选用和控制,只能通过勘察查明,而实际上又不可能完全查清。岩土工程师不敢相信单纯的计算结果,单纯的计算是不可靠的,原因就在于工程地质条件的不确知性和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同程度地存在计算条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而虽然土力学、岩石力学、计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计算假定、计算模式、计算方法、计算参数等与实际之间存在很多不一致,计算结果总是与工程实际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