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岩石
㈠ 岳麓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怎么写
哎 拿同学的去复印吧 …… 我们也找得纠结
㈡ 求一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核心园区地处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境内,总面积64.50km2。分为黄金海岸景区、东部景区和城头山景区三大部分。黄金海岸的阳光沙滩,东部景区的沉积构造遗迹,城山头的海蚀地貌等,是一座以海岸带地质和海蚀地貌为主,以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和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景观为辅,与海洋生命和人文景观相互辉映,一座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的瑰丽憩园。
公园浓缩了28亿年以来的地质演变历程,古老沉积地层历经多期次的地质构造变迁,又经千万年海蚀作用的精雕细琢,在延绵30公里的海岸线上形成丰富多彩的奇石景观。大连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之下,经过5—10亿年震旦纪、寒武纪的地层变换,形成了长达30多公里的典型的海岸线上的海蚀地貌,是中国唯一的海岸带喀斯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整个地质公园以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山水为主体,同时包括了岩深地貌、黄渤海两海岸的海蚀地貌、构造景观、完美的古生物化石、上寒武系层型剖面、各种沉积构造等地质遗迹,是一个集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震积岩:是岩石在未固结前,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半凝固的沉积物发生液化作用(喷泥、冒水)而形成了众多弯曲的、近于直立的液化脉,后期这些细脉被方解石充填而形成的。金石滩石灰岩中密集而紊乱分布的方解石细脉是最典型的震积岩特征,它是6.5亿年前远古地震的真实记录,是国内外地层对比的重要层位。在大约6.5亿年前,由于火山爆发,水下滑坡坍塌引发地震,带来海啸,它形成了波长达几百公里的海洋巨浪,海水陡涨,骤然形成水墙,伴随隆隆巨响,瞬时侵入陆地,反复多次,把尚未固结的岩石,震的纹理紊乱,留下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震积岩遗迹。恐龙探海在地质学上称为海蚀拱桥,又称海蚀穹,是基岩海岸的一种典型海蚀地貌形态。常见于海岸岬角处,岬角的岩石两侧因海蚀作用强烈,先期形成了海蚀洞,最后两侧被蚀穿而贯通,造就了外形上酷似拱桥的地质景观。强烈的风化作用使这处海蚀拱桥更象一只正在吸水的恐龙! 阿拉伯城堡(海蚀方山地貌)构成这里的岩石是薄层灰岩,形成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由于水平岩层被垂向节理切割,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状如阿拉伯城堡的方山地貌。情人湾:情侣石 海蚀洞穴,是海水沿着岩层的节理裂隙面等薄弱部位侵蚀形成。将军石从海蚀地貌形态上来看他属于海蚀柱。它是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 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大连电视台台标地质形态上属于褶皱,这处体量巨大、保存完好的岩层剖面是典型的褶皱。因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大连电视台台标而得名,褶皱是在岩石固结后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一种次生构造,由于挤压应力使岩层产生波状弯曲,是一种未丧失岩层连续性的塑性变形.狐仙洞是一处典型的构造裂隙。其下方还有一个淡水的泉眼,在海边有淡水的泉眼为狐仙洞增添了神奇色彩。 虎啸崖象形石,构成虎头的岩石中,发育了两组垂直节理,风化作用首先沿着节理这个构造薄弱面进行,加上砂岩自身的球状风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虎啸崖景观。金蛙峰形成于距今5.4亿年早寒武世的典型萨布哈环境,岩性多为白云质粉砂岩,夹有膏盐沉积,干旱炎热的氧化环境造成了岩石以红色为主,红绿黄相间分布的富含石膏的岩层。地貌上属于海蚀柱是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从特定的角度看就象金蛙啸天。 实习感受: 通过这次工程地质实习,使我深深感受到地质学的现实意义。通过亲身勘查,是我对将来要从事的这一行业有了深刻的了解。这一个短短的下午,我们一直沿着海岸线行走,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累,但当我们看到沿途中的岩石以及各种地质地貌时,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驱散了疲惫,我们都认真投入到实习当中,仔细听导游的解说,对地质学中的三大岩类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对岩层产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军石的痴情,恐龙探海的雄伟,情人湾的诗情画意,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美妙的意境中,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但我也有点遗憾,我们没能够用到一定的仪器设备去勘察该地区的地质,同时如果能够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来鉴定各种岩石,我相信我们的实习会更有趣。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这将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怎么写~求大纲~我是进行野外实习,考察山体岩石层状况和地形的
1、实习地介绍
2、研究区区域工程地质概况
3、地形地貌描述
4、岩层分布状况、地质构造描述
5、分析岩层状况原因
6、总结研究区地质演化历史
PS:如果资料比较全面可以这样写,仅探讨!
㈣ 天津蓟县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与任务: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们在本学期学习了《土木工程地质》,紧接着我们就进行了地质野外实习的过程。我们进行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与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专业工作、扩大知识面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实习时间:2009年6月24日至6月26日
实习地点: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属燕山山脉中段南翼,沿津 (天)—围(场)公路东侧(蓟县段)呈南北走向,毗邻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东面与河北省遵化市的清东陵隔山相望,黄崖关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横卧于剖面之上;南面是渔阳古城,县城东侧的翠屏湖是天津市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水资源基地;北面是河北省兴隆县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面有京东第一山、全国十五大名山之一的盘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居京(北)、津 (天)、唐(山)三市腹心地带,素有京、津、唐“金三角”之称.
古老的地质构造奠定了现代地貌发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地势北高南低,地质公园北端与兴隆县交界处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市的最高峰。而座落在地质公园南端的府君山,海拔只有350米,海拔高度相差728.5米。保护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和坎谷等构成。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及其以北地区的石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气势磅礴。丘陵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的石灰岩、白云岩、砂页岩分布区,海拔一般在300、—500米。山体浑圆,坡度缓,土层较厚。是我国惟一记录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质历史的国家地质公园。其范围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分为7个景区: 1、中上元古界地质自然保护区;2、八仙山石英岩峰林峡谷景区;3、盘山花岗岩地貌景区;4、九龙山碳酸盐岩峰丛景区;5、黄崖关断崖地貌景区;6、九山顶石英砂岩峰林景区;7、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总面积342.0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0.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3.6平方公里,北纬40°00′~40°15′,东经117°15′~117°35′。处于京、津、唐交会地带,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实习对象:河北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07级全体学生(刘焱)
实习活动:(如下)
6月24日早上我们从西生活区坐大巴一路奔波来到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下车后,我们稍作整顿,然后老师开始介绍地质情况,我们的地址野外实习考察也就开始了。
1. 矿物、岩石的认识和地质构造的认识实习
首先讲的是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环境中,先前存在的化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风化的物质、有机物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址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虽然它的体积只占地壳的5%,但是露出面积约占陆地表面积的75%。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等一些物质组成。
沉积岩的结构按其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及形状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及生物结构四种。
1) 碎屑结构 碎屑结构是指岩石中由50%以上的碎屑颗粒被胶结物所胶结的结构,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按碎屑粒径的大小,碎屑结构可分为:a、砾状结构(碎屑粒径>2mm) b、竹叶状结构(碎屑形态多呈扁平状) c、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介于2~0.05mm之间) d、粉砂质结构(碎屑粒径为0.05~0.005mm)
2)泥质结构 该结构由粒径<0.005mm的粘土矿物颗粒组成,是泥岩、页岩等粘土岩的主要结构。
3)结晶结构 该结构是由溶液中沉淀或经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4)生物结构 该结构是由生物遗体或碎片所组成,如贝壳结构、珊瑚结构等,都是生物化学岩所具有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列关系。产检的沉积岩构造有层理构造、块状构造、鲕状构造及层面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按其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排列和组合方式等方面的特点,一般分为层理构造 块状构造 鲕状构造 层面构造
1)层理构造 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是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变化,从会而显示出成层现象。由于形成层理的条件不同,层理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常见的类型有: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和波状层理。
2)块状构造 岩石层理不清楚,矿物颗粒排列五一定规律。
3)鲕状构造 具有同心圆状的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形似鱼籽。鲕状构造直径一般在0.5~2mm之间,鲕粒的形成系胶体物质围绕沙粒、碎屑在浅海浅水环境中沉积而成。
4) 层面构造 沉积岩岩层面上的特征如波痕、泥裂、雨痕等,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沉积岩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古地貌的标志。其中的波痕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在鉴定碎屑岩时,除观察颜色、碎屑成分及含量外,尚需特别注意观察碎屑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在鉴定泥质岩时,则需仔细观察他们的构造特征,即看有无页理等;在鉴定化学岩时,除观察其物质成分外,还需判别其结构、构造,并辅以简单的化学试验,如用冷稀盐酸滴试,检验其是否起泡。
接着我们考察了岩浆岩。
岩浆岩又叫火成岩,占地壳总质量的95%,在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岩浆岩上升侵入围岩,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称为深成岩(形成深度大于3km)。在地面以下较浅处形成的岩石称为浅成岩(形成深度小雨3km)。两者统称为侵入岩。由喷出地面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成为喷出岩,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岩浆岩主要由SiO2、 Al2O3、 Fe2O3、 MgO等氧化物组成。其中SiO2是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它是反应岩浆性质和直接影响岩浆岩矿物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
常依SiO2的含量,将岩浆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超基性岩(<45%);基性岩(=45%~52%);中性岩(=52%~65%);酸性岩(>65%)。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 浆岩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形态、大小和结晶程度,以及颗粒之间的关系。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 矿物的空间排列及其填充的方式。
了解结构和构造可以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如喷出岩由于冷却快,来不及结晶,形成玻璃质,称为玻璃质结构。其中一些气体尚 未逸散,形成气孔构造。岩浆一面流动一面凝固形成许多流纹,做流纹构造。深成岩在地下缓慢结晶,它的颗粒在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形成块状构造;在深处,各种 矿物结晶的大小相近,这样的结构叫做等粒结构。而浅成岩中由于矿物结晶时间不同,造成先结晶的晶体粗大,后结晶的晶体细小,从而形成斑状结构。岩浆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首先,观察岩体的产状等,将定是不是岩浆岩及何种产状类型。然后观察岩石的颜色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含深色矿物多、颜色较深的,一般为基 性或超基性岩;含深色矿物少、颜色较浅的,一般为算子那个或中性岩。相同成分的岩石,隐晶质的教显晶质的颜色要深一些。应注意岩石总体的颜色,并应在岩石 的新鲜面上观察。
接着观察岩石中矿物的成分、组合及特征。并估计每种矿物的含量,即可初步确定岩石属何大类。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区别是喷出岩 还是浅成或深成岩。
最后综合分析,据《土木工程地质学》“岩浆岩分类表”确定岩石的名称。
最后,考察了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地壳中已存在的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 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
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和动力变质作用。
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
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 岩石具有平行、较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 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c)片状构造 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可以看出矿物颗粒。d)片麻状结构 以石英、长石等矿物为主,期间夹以鳞片状、柱状变晶矿物,并呈大致平行的断续带状分布而成,他们的结晶程度都比较高。e)块状结构 岩石中的矿物分布均匀,结构均一,无定向排列,这是大理石和石英岩常具有的构造。
变质岩的简易鉴定方法:
鉴别变质岩时,可先从观察岩石的构造开始,根据构造,将变质岩区分为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两类。然后可进一步根据片理特征和结构以及主要矿物成分,分析所属的亚类,确定岩石的名称。
2. 水流的地质作用认识实习
河流普遍分布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带,是改造地表的主要营力之一。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在运动过程中对河谷岩石进行的破坏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其主要通过冲蚀 磨蚀和溶蚀三种形式对河底及两岸进行侵蚀
1) 下蚀作用
下蚀作用的强度首先与流速和河水中的泥沙含量有关。此外,还与河床的岩石性质及地质构造有关。 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又使河流向源头伸长。分水岭不断遭到切割剥蚀,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以及河流的袭夺现象都是河流溯源侵蚀的结果。
2) 侧蚀作用
河流一携带的泥沙为工具,并以自身的动能和溶解力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使河谷加宽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平原区的河流,由于河床坡度较为平缓,侧蚀作用占主导地位。
2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主要通过对碎屑物的悬运 跃运和推运三种方式来进行搬运。碎屑物以何种方式被搬运,主要取决于颗粒的沉降速度与上推力的对比情况。
3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称为沉积作用。
4 河流冲积土
1)河床沉积
2)河漫滩沉积
3)牛轭湖沉积
4)三角洲沉积
5)山区河流沉积土
6)由冰川补给的河流冲积土
3. 风化作用认识实习
影响风化作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和地质因素。
一、气候因素:影象风化作用的气候因素主要指降水量与温度。降水量丰富且水循环快的地区有利于化学风化的进行;而温度则影象化学反应的速度,水中游离氧的含量和水的离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加大,水中CO2含量虽随 温度增高而减少,但温度增高十度,反应速度却加快一倍,因此,氧化作用和水溶液的作用都随温度增高而加快,有利于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而且,气候控制着数量和类型,它们对风化作用产生各不相同的影象。
地球气候的分带性决定了风化作用速度及其产物类型的分带性。
二、地形因素:
在相对高程很大的中低纬度山区,可以看到不同高程上有不同的气候带因而有不同类型的风化作用。
地形陡缓的不同,风化作用也不同。陡坡地下水位低,植被稀少,物理风化相对强烈,产物不易保留,未风化岩石不断暴露接收风化;缓坡平地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相对强烈,矿物分解彻底,风化产物残留原地,母岩被覆盖,不利于物理风化,最后形成大量粘土和残余矿床。
坡向也有影象,中低纬度阳坡昼夜温差大,冰冻风化比阴坡强烈,以至阳坡比阴坡更凹凸不平。
三、地质因素:主要有岩石的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和构造运动的影响。
4. 不良地质现象认识实习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 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
因此在施工前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 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路线应设法绕避。
其次,当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且应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
实习总结:
在3天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和老师走在一起,学在一起,老师给我们进行的详细举例说明,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对三大类岩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知道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如果你不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话它只能变成无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这次实习中我所收获的这些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会给予很大的帮助。
在这期间,我们面对烈日当头曾汗如雨下,汗水浸透了我们的衣服,但是我们坚持了。在坚持一下,在挺一会儿,一切都会过去,等待我们的只有胜利。同时感谢李老师和郭老师不畏酷暑给我们进行的生动讲解,而两位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尊敬。
㈤ 工程地质顶岗实习报告总结
工程地质顶岗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目的 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本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二、实习时间 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 三、本次实习任务 1.认识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 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5.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 1.实习期间严格听从实习队长的要求和安排。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几天野外实习中结合所学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需上交)。 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五、人员组成 交通工程系07级交通工程专业88人. 六、实习地区简介 本次实习地点为xx省地区。 xx市xx中西部,位于xx、xx、xx之间(见图---1)。市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长35.5公里,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辖6乡6镇1个工业园区。 xx市的地形为东高西低,向东开口的盆地。该市区位于盆地中北部,海拔约380米,盆地北侧为xx山脉。至东向西由xx、xx、xx、xx等山岭组成。xx海拔1584米,xx海拔1512米。群峰秃立,山势险峻,相对高差大于1000米,属高中山地形;盆地南侧为箕山、伏牛山。箕山海拔1064米,蜿蜒起伏于颍河之南,属中山地形。伏牛山海拔627米,呈东西横亘于箕山之北,属低山地形;盆地内部为丘陵和平原。 xx为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水岭,箕山为颍河与汝河的分水岭。 来自[实习妹妹]转载需注明 http://www.shiximm.com
㈥ 地理观察岩石矿物的实习报告怎么写
常见矿物、岩石识别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通过在室内对手上的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的矿物和岩石,掌 握其 各种物理特征; 2)区分相似矿物; 3)根据各种特征对岩石准 确命名; 4)对矿物和岩石进行分类; (2)实验仪器: 放大镜、计算机 (3)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 1) 观察各种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粒 状、片状、致密块状等集合体)和物理 性质(颜色、光泽、解理等) , 2) 还可以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的条痕, 用指甲或小刀来估计硬度; 3) 对矿物进行分类;4)观察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5)按三大类岩石进 行分类;6)观察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对火成岩进行分类;7)观察沉 积岩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对沉积岩分类;8)观察变质岩的矿 物、结构、构造等 (4)实验结果分析(重点部分) : 矿物分类: 类型 碳矿物 硫化物 氧化物及 含氧盐类 其他盐类 氢氧化物 矿物 正长石、斜 长石、橄榄 辉铜矿、方 石、普通辉 矿物 铅矿、辉锑 赤铁矿、褐 石、普通角 石墨 矿、辰砂、 铁 矿 铝 土 闪 石 、 云 磷灰石、萤 主要矿物 黄铁矿、黄 矿、石英碧 母 、 绿 帘 石、 铜矿 玉、玉髓 石、蛇纹 石、滑石石 榴子石、方 解石、重晶 石 三大岩类: 火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均为原生矿物, 成分 除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原 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 复杂,常见的有石 生矿物外, 次生矿物占相当 分判尚有典型的变质 矿物成分 英、长石、角闪石、 数量,如方解石、白云石、矿物,如绢云母、石 辉石、橄榄石、黑云 高岭石、海绿石等 榴子石等 母等矿物成分 以粒状结晶、 斑状结 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以变晶、变余、压碎 结构 构为其特征 化学结构为其特征 结构为其特征 具流纹、 气孔、 杏仁、 多具层理构造、 有些含生物 具片理、片麻理、块 构造 块状构造 化石 状等构造 多以侵入体出现, 少 产状 数为喷发岩, 呈不规 有规律的层状 随原岩产状而定 则状 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 如片麻岩、大理岩, 花岗岩、 玄武岩分布 粘土岩分布最广, 其次是砂 分布 次为接触变质岩如矽 最广 岩、石灰岩 卡岩、红柱石和动力 变质岩 区分相识岩石: 相同点 普通辉石 颜色均为绿黑至黑色, 条痕为灰绿色,玻璃光泽, 普通角闪石 两组解理 角闪石晶体为长柱状 不同点 辉石晶体为短柱状 (5)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端正态度,严肃认真。2)爱护 仪器,保持环境卫生。3)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4)室外采集岩石样 品时要注意人身安全。5)室内识别岩石样品时不得大声喧哗,节约 水电。 (6)总结与感悟:通过老师讲解和认真地观察,认识了常见的矿 物和岩石,能对岩石进行初步的分类和描述,能通过观察岩石的矿物 成分和颜色等物理特征,对岩石进行完整、准确的命名。认识矿物和 岩石的实验,为以后的野外实习奠定基础。
㈦ 跪求地质实习报告范文
一、 实习概述 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 实习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二、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 10月22日 星期一 晴 地点: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 内容: 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 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老师以《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质勘探的布置,如何阅读已有的勘察报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报告。 由于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充满了热情,大家在剩余的时间里积极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实习资料,以求能够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掌握实习任务所要求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关于地质这一块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时间:: 10月23日 星期二 晴 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图书馆。 内容: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 今天老师安排我们在课室观看影象资料—不良地质现象,基本上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地壳上部岩土体受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在21世纪这个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师的播放的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结果,聆听专家是如何勘察地质现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这样的教学比光坐在教室里看课本形象易懂。 (三)、时间: 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地点: 广州番禺莲花山 内容: 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 今天我们的安排是进行野外实习:莲花山踏勘,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早上8:30在学校出发,由于包车有延误,时间推迟了一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狮子洋西岸制高点的莲花山。早在很久前我就听说过这座名山,这次终于一睹其风采,出发前我在网上找了些莲花山的介绍: 莲花山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溶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莲峰观海”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历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番禺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其中莲花山上的古迹最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 到达莲花山映入眼帘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从停车场向东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举目瞻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飘浮天际,衬托着观音菩萨好像腾云驾雾,彩霞披身。观音像高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 再继续向前走,走过约一百米由花岗岩铺设成的台阶,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飞鹰古道走去,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人工开凿的隧道。古隧道的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继续前进可以见到由四块相连的大岩石组成,两侧耸起的两块片岩如同飞鹰的两翼,后部高耸的片岩如同飞鹰的翘起的尾巴,平铺向外延伸的岩石如同飞鹰的头部和嘴巴,岩石组的形状如一只遨游天空的飞鹰,神威懔懔的飞鹰岩! 再往回走就可以看见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据考古学家分析,莲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千万年过去,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莲花山成为陆地的丘陵,海底也变成了陆地。狮子石原来是小岛边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受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像莲花山的忠实守护者,日夜守护着莲花山。它也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狮子岩的岩层组成也是莲花山典型的沉积岩中的砂岩和砾岩。
在狮子石后面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平层理。再往前走我们一路经过了八仙岩、浴仙池、剑门、百福图、燕子岩、南天门、神仙桥。 值得一提的是燕子岩。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衬,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 在莲花山上你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类的花草树木,有松树、榕树、菩提树、熏衣草……全都是因为莲花山是处于三角洲冲积地带,在陆地上升的过程中,将海底肥沃的土地带上,所以在山上能够栽种各种类的花草树木。也正是由于其地出珠江入海口,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山脚的桑基鱼塘也有很好的收益。 此次野外实习—莲花山之行,到此告一段落。这是一此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从烦喧的环境和沉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亲临野外环境,与山里的岩石有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对一个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进行分析。特别是莲花山上最常见的棕红色的砂岩,对它的层理、节理和工程地质性质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很多是在书本上所没有的。由于莲花山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遗迹,很多的岩层都经过了人工开凿,破坏了原有的岩层地貌,会出现不良的地质现象,所以在开凿的过程中注意防止不良地质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四)、 时间: 10月25日 星期四 晴 地点:广工大地质实验室 内容:室内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老师再次帮助重温地质图的阅读,在给出的《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工程场地勘察数据,完成勘察报告的其它部分。
(五)、 时间: 10月26日 星期五 晴 地点:学校 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收获、体会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能帮你完成你自己需要的报告~!!
㈧ 求工程地质勘察实习日志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论文报告 2008-01-11 14:35 阅读57 评论3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一、 实习概述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一的能力。实习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通过野外的实地勘察,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的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实习时间:一周实习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实验室,广州番禺莲花山 二、实习内容成果 (一)、时间: 10月22日 星期一 晴地点: 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内容: 实习动员,地质图阅读、工程勘察讲座。今天是我们班工程实习的第一天,一开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个简短的实习动员讲座,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稍后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学习不同倾斜程度水平、倾斜、直立)地层、褶皱构造和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们可以大概地从地质图上分析各类的地质现象。在讲解工程地质勘察的时候,老师以《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如何制定工程地质勘探的布置,如何阅读已有的勘察报告和完成自己的勘察报告。由于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充满了热情,大家在剩余的时间里积极到图书馆查找相关实习资料,以求能够更加好地完成此次的工程地质实习,掌握实习任务所要求的,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关于地质这一块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时间:: 10月23日 星期二 晴地点: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教学楼、图书馆。内容:阅读收集整理资料,观看影像资料—不良地质现象。今天老师安排我们在课室观看影象资料—不良地质现象,基本上不良地质现象都是地壳上部岩土体受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而在21世纪这个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师的播放的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结果,聆听专家是如何勘察地质现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这样的教学比光坐在教室里看课本形象易懂。(三)、时间: 10月24日 星期三 晴 地点: 广州番禺莲花山内容: 莲花山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今天我们的安排是进行野外实习:莲花山踏勘,矿岩、构造及地貌参观。早上8:30在学校出发,由于包车有延误,时间推迟了一下,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心情。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狮子洋西岸制高点的莲花山。早在很久前我就听说过这座名山,这次终于一睹其风采,出发前我在网上找了些莲花山的介绍: 莲花山占地2.3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8米,距广州市区30公里,距香港60海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溶古代粗犷和现代秀美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风景名胜区。“莲峰观海”2002年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它是一位历史老人,是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番禺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很多,其中莲花山上的古迹最为集中和具有代表性。它拥有国内罕见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和保存得最完好的古采石场遗址,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省会华表”莲花塔,有清代康熙年间建造的莲花城以及新建的世界最高的箔金观音立像。到达莲花山映入眼帘的风景简直让人如痴如醉,从停车场向东南方向走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宝相庄严、慈颜善目、金光耀眼的望海观音宝像屹立在广场中央。举目瞻仰,湛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白云飘浮天际,衬托着观音菩萨好像腾云驾雾,彩霞披身。观音像高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观音宝像面向东南,遥望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因而得名。再继续向前走,走过约一百米由花岗岩铺设成的台阶,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路向飞鹰古道走去,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人工开凿的隧道。古隧道的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继续前进可以见到由四块相连的大岩石组成,两侧耸起的两块片岩如同飞鹰的两翼,后部高耸的片岩如同飞鹰的翘起的尾巴,平铺向外延伸的岩石如同飞鹰的头部和嘴巴,岩石组的形状如一只遨游天空的飞鹰,神威懔懔的飞鹰岩!再往回走就可以看见狮子岩。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所以莲花山也被称“狮子山”,面前的珠江河段被称为狮子洋。据考古学家分析,莲花山原只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千万年过去,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莲花山成为陆地的丘陵,海底也变成了陆地。狮子石原来是小岛边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受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像莲花山的忠实守护者,日夜守护着莲花山。它也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狮子岩的岩层组成也是莲花山典型的沉积岩中的砂岩和砾岩。 在狮子石后面有一个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叫作观音岩,经人工开凿后呈现水平层理。再往前走我们一路经过了八仙岩、浴仙池、剑门、百福图、燕子岩、南天门、神仙桥。值得一提的是燕子岩。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区内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或形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在燕子岩景区,细听岩上滴水声,看着盘旋飞舞的燕子。岩石上的攀藤植物,有如一堵绿色的墙壁,每当春夏之交,花开朵朵,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这里风景秀丽,山水相衬,成为许多电影、电视导演们首选的外景拍摄地。在莲花山上你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类的花草树木,有松树、榕树、菩提树、熏衣草……全都是因为莲花山是处于三角洲冲积地带,在陆地上升的过程中,将海底肥沃的土地带上,所以在山上能够栽种各种类的花草树木。也正是由于其地出珠江入海口,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山脚的桑基鱼塘也有很好的收益。此次野外实习—莲花山之行,到此告一段落。这是一此很好的机会让我们从烦喧的环境和沉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融入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当然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亲临野外环境,与山里的岩石有了一个面对面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运用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去对一个沉积岩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进行分析。特别是莲花山上最常见的棕红色的砂岩,对它的层理、节理和工程地质性质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很多是在书本上所没有的。由于莲花山是一个古代的采石场遗迹,很多的岩层都经过了人工开凿,破坏了原有的岩层地貌,会出现不良的地质现象,所以在开凿的过程中注意防止不良地质现象的出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四)、 时间: 10月25日 星期四 晴地点:广工大地质实验室内容:室内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老师再次帮助重温地质图的阅读,在给出的《中山市三角镇蟠龙村工业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工程场地勘察数据,完成勘察报告的其它部分。 (五)、 时间: 10月26日 星期五 晴地点:学校内容:完成实习报告。 三、实习收获、体会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