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地质灾害关系
『壹』 地质灾害3级和地震有什么关系
地质灾害可以有很多种2,比如泥石流,不单单是地震
『贰』 进年来频繁的地震灾害 和洪水自然灾害是否有关系
有一定联系。地震灾害是地质灾害,主要是地壳运动或板块运动的结果。洪水是专气象灾害,跟人类破坏生属态平衡有一定关系,当然频繁的气象灾害就有可能引起地质灾害。洪水人类是可以有效治理的,但是地震,人类只能预测,目前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叁』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地质环境是指自地表面下的坚硬壳层,即岩石圈。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产物。岩石在太阳能作用下的风化过程,使固结的物质解放出来,参加到地理环境中去,参加到地质循环以至星际物质大循环中去。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二者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吧,就是不好的地质环境易发生地质灾害。
『肆』 地震和滑坡这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吗
是的。滑坡发生的条件是:地势崎岖,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
而地震就容易使岩体断裂,也为滑坡提供了动力,这两者有很强的必然联系。
『伍』 内动力地质灾害与地震
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种类繁多,凡是由地壳运动导致的内动力地质作用危害人类者,统称为内动力地质作用灾害,简称内动力地质灾害。我国境内内动力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彼此具有共同活动规律,又具有各自活动特征[3-64]。因此全面认识内动力地质灾害与地震的活动关系,对准确预测预报地震具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地震的错报、漏报,也可以提高地震预报的成功率。
由于本书第三章对内动力地质灾害与地震问题,已经做过专门的详细论述,为了避免重复,仅将相关提纲内容列出作为提示,以便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1)灾害类型与排序。
(2)灾害活动发展的趋势性和周期性。
(3)活动构造体系对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布的控制性:
1)灾种分布对构造带的选择性;
2)构造带中多种灾害的重叠性;
3)内动力地质灾害活动在构造带之间的迁移性;
4)内动力地质灾害活动在构造带中的补偿性与同步性;
5)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区性。
(4)人类工程活动对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影响。
综上所述,构造体系的A近与现今活动和内动力地质灾害研究小结如下[1-64]:①前述构造体系及其A近—现今活动性、深部地质构造以及内动力地质灾害都是地震地质研究的内容,也是4类12种内动力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研究的基础。②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是地壳运动统一整体,都是现今构造活动的表现形式,无论地震预报、煤瓦斯突出预报均必须统一全面研究内动力地质灾害及其相互关系,对预报监测资料进行充分分析,对它们之间异常特征加以区别,以便防止和减少错报、漏报,吸取过去地震预报中的教训。③地震预报中全面研究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上的一种进步。
『陆』 地质灾害就是地震吗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柒』 板块构造与地质灾害,火山活动,地震灾害的关系
大陆飘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回体一块答的,而是由多个板块拼和而成的。全球有6大板块,它们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中,使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区眼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
『捌』 地质灾害就是指地震么
不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它的主要类型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和沉降、地裂缝、土地沙漠化、煤岩和瓦斯突出、火山活动等.
滑 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 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滑坡发生的前兆:1、泉水复活;2、土体上隆;3、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4、坍塌和松弛;5、变形发生突变;6、裂缝急剧扩张;7、动物异常惊恐、植物正常生长发生变化。
泥石流的识别: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地面塌陷的前兆:泉、井的异常变化;地面变形;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地面积水引起地面冒气泡、水泡、旋流等;植物变态;动物惊恐。
滑坡、崩塌、泥石流三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常常还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1、滑坡与崩塌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如同孪生姐妹,甚至有着无法分割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伴而生,产生于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是崩塌的易发区。例如宝成铁路宝鸡?绵阳段,即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崩塌可转化为滑坡:一个地方长期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滑坡;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且这种转化是比较常见。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们无法区别此运动是崩塌还是滑坡。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塌型滑坡、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诱发、互相转化: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若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落,即滑坡转化为崩塌。有时,由于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因而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的发生崩塌。另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2、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
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易发生滑坡、崩塌的区域也易发生泥石流,只不过泥石流的暴发多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水源条件。再者,崩塌和滑坡的物质经常是泥石流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滑坡、崩塌还常常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泥石流,或者滑坡、崩塌发生一段时间后,其堆积物在一定的水源条件下生成泥石流。即泥石流是滑坡和崩塌的次生灾害。泥石流与滑坡、崩塌有着许多相同的促发因素。
『玖』 地震属于地质灾害吗
地震也可以称为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的科定义: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专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属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拾』 地质灾害评估与地震灾害评估是不是一回事
地质灾害评估(
英文:geological
disaster
assessment
),又称地质灾害灾情评估。是对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内引发的危害人民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的评估。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发生概率及发展速率的确定方法,危害范围及危害强度分区,区域危险性区划等。
地震灾害评估(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在不考虑发震可能性的前提下,利用如最大地震震级或地面峰值加速度等单参数进行的灾害预测,被称为确定性震害评估。
从定义可以看出,地质灾害评估涵盖地震灾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