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中国地质大学施光海

中国地质大学施光海

发布时间: 2021-02-22 23:57:38

1. 中国美国发现亿年前最古老蛙类物种是什么样

中美科学家发现四件中生代白垩纪时期蛙类琥珀化石,其中之一被鉴定为全新蛙类物种。在遥远中生代的缅甸丛林中,生活着和现代完全不同的物种,它们或在水潭或在陆地繁衍生息,直到湮灭。幸运的是,它们生活的记录以各种形式保留了下来。

中美科研团队对这些化石进行显微CT,为琥珀里的“小型蛙类”提供了详细立体的三维解剖结构。“这在传统蛙类化石是难以实现的”,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对记者表示,“这批标本中体长2.2厘米那件是最重要的一件,已经暴露出骨骼,有些许腐烂,这种情况对显微CT等无损设备成像十分有利。通过对CT数据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终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态。”

通过分析CT数据,这只蛙很可能还没成年,从缺失耳柱骨、腕部等区域还未完全骨化推断,它可能还不到2岁。从它的骨骼结构来看,不属于树栖物种,因此被保留下来的几率并不高,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标本。

根据化石细节,科学家推断,化石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与现生的产婆蟾超科(Alytoidea)/盘舌蟾超科(Discoglossoidea)蛙类非常相似,但分析其综合特征,又有别于以往发现的该科中其他蛙类。

“它前颌骨背突十分显著且二分叉,‘V’字型副舌骨,第2荐前椎上的自由肋(浮肋)以及颚骨缺失,这些综合特征均区别于以往发现的其他蛙类,因此将这个标本鉴定为新物种,命名为李墨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邢立达说。

科学家还根据“琥珀蛙”的发现地——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琥珀产区——其他动植物琥珀提供的信息,模拟出它们当年的生境,并据此推断此次发现的蛙类很可能曾在缅甸地区的“琥珀森林”水潭附近活动,以蚊、甲虫、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来源:新京报

2. 谁能介绍一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的研究生导师的情况

施光海

教授

博士生导师(宝石教研室)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宝石学

照片上的都是咯如果要考他们的研究生加油哦

3. 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专业跨考研的话,选哪个倒是比较好

我是这个学院毕业的。如果你不打算在北京就业的话。这个专业还不错。导师也分两内种,一种是注重学术的,一容种是忙于公务的。个人觉得白峰、施光海和余小燕老师不错。吴瑞华老师的人脉比较广,至于是否有时间管学生我也不太清楚。
其实,如果有地质学基础的话,也不算跨专业。本科的宝石学知识算是比较浅显的,更注重经验。如果你是完全不沾边的专业的话,估计就只能看考研成绩了。如果很出色的话,应该也不会被拒掉。其实这里的老师都很好。

祝你成功

4. 《和田玉标本》发布有何意义

都知和田产好玉,你能分清传统和田玉、新疆和田玉、“国标”和田玉的区别吗?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18日表示,籽料来源是困扰大众识别玉产地、普及玉文化的主要问题。由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主办的和田玉产地特征研讨及《和田玉标本》发布会8月18日在北京举行。20余位专家学者和玉器行业的专业人士参加此次会议。

为了让调查研究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便于玉器爱好者从实物入手快速掌握辨识、鉴定不同产地的和田玉的知识和技能,专家们按照现行“国标”和田玉的概念标准,选取了11种和田玉玉料,推出了一整套标准化的和田玉标本。各种玉料的特征说明均为玉器专家实地考察、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

亲身参与其中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徐琳说,11块玉料既美观又宜上手观察结构,玉料均采自原料地,背后费料更多,对玉器研究者、爱好者和玉石行业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学习参考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