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工程地质学重点李智毅

工程地质学重点李智毅

发布时间: 2021-02-22 18:29:53

Ⅰ 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土工程的研究生初试需要考什么专业课复试呢还有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专业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土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注:没有设“工程地质”专业,请参考“地质工程”专业。>>>>

地质工程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4工程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以下是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岩土工程
二选一: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质工程
二选一:
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李粮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Ⅱ 你是长大的吗 我是外校的 想跨考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 不知道看哪几本专业课书 希望帮一下 多谢!!

你考地测学院吧,地工长大还是很厉害的,专业课题你可以联系下本版校的同学,到时候权会通知划题,书你就别看了,相信我,看好他划的题就120以上了。考b区没那么难,我同学好几个四季没过的,下来英语60多,很容易的,别担心

Ⅲ 求问14考研各位学长学姐工程地质学学硕用的是哪本教材

指定的应该是工程地质学概论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智毅,杨裕云不过我觉得工程地质学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 唐辉明 这本也值得一看

Ⅳ 2012年打算跨专业考长安大学地质工程,各位知情的 能否告诉专业课的初试难度,复试难度。。。

这是11年长大公布的可以参考下
820《工程地质学》研究生考试内容范围

1. 参考书目:
(1)李智毅、杨裕云主编.《工程地质学概论》,第一版,高等学校教材,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2)唐大雄、刘佑荣、张文殊、王 清修订.《工程岩土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年8月。
(3)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编著.《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地质矿产类规划教材,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年3月。
2.基本要求
本大纲主要由工程岩土学和工程地质分析原理两部分构成,工程岩土学要求考生熟悉或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岩土的基本性质,其中以物理力学性质为重点,掌握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指标及其常规测试方法和原理;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部分要求考生熟悉或掌握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包括区域稳定、斜坡稳定、洞室稳定、地基稳定和渗流稳定五个方面问题的分析。
3.内容
工程岩土学部分
(1)土的物质组成
掌握粒度成分的分析方法、粒度的划分原则及我国国家标准对土的分类,了解土中矿物组成的特点及土中水的基本类型。
(2)粘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熟悉土粒的比表面积、双电层、结合水膜、离子交换、触变与陈化等概念,这些因素或作用对粘性土性质的影响机理。
(3)土的结构和土体结构
了解土的结构、土体结构的概念,土的结构类型,土的结构与土的性质的关系。
(4)土的物理性质
掌握各物理指标的定义和表达式,各指标间的相互换算;粘性土和无粘性土物理性质的差异;粘性土的稠度和可塑性的实质及影响因素;一般了解膨胀性、收缩性、透水性和毛细性的意义。
(5)土的力学性质
掌握土的各种压缩性指标的意义和测试方法,各指标的相互关系,影响压缩性的因素。
掌握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各种实验方法和适用条件,各特征强度指标的意义,土的抗剪强度的本质及主要影响因素。
掌握土的击实性指标的试验方法和工程意义。
(6)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及各种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了解土分类的原则和各类土的工程特性,掌握我国国标中土的分类。
了解我国各类特殊土的特点和分布,掌握黄土的成因结构与工程地质特性。
(7)人工土体的改良
了解土体人工改良的各种方法。
(8)岩石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熟悉岩石和岩体的概念、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特征的异同。
掌握岩体结构面成因类型,结构面特征,岩体结构类型。
(9)岩石的物理性质
掌握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的定义、表达式、测试方法和实际意义。
(10)岩石的力学性质
掌握岩石各种试验条件下的变形、抗拉、抗压和抗剪特性,试验方法与测试曲线、测试指标的联系和工程意义。
(11)岩体的力学性质
掌握结构面的变形特征和抗剪强度;岩体变形参数的测定,岩体变形曲线类型,岩体的剪切实验及抗剪强度。
了解岩体动变形和动强度参数的意义、相互关系。
(12)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和岩体人工改良
掌握岩体按风化程度的分类,国家标准中的BQ分类、岩体工程分类考虑的因素。
了解主要岩体工程分类、岩体人工改良的方法。

工程地质原理部分
(1)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
熟悉并正确理解活断层的概念,掌握活断层的调查与判别的主要方法,活断层区建筑设计的原则。
(2)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熟悉反映地震强度、位置和地震波和地震影响的有关概念;全球和中国主要地震构造。
掌握利用地震波记录和吴氏网投影恢复地震应力场和发震断层的方法,在地震区进行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三种天然应力状态下水库蓄水的三种效应导致水库诱发地震的机制。
掌握砂土震动液化的机制,初步判别砂土液化的条件,标准贯入法判定砂土液化的方法,人工改良液化地基的主要措施。
(3)地面沉降的工程地质分析
熟悉说明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的危害,掌握城市抽取承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机制,抽水地面程降和建筑地基沉降机理的不同。
(4)斜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熟悉斜坡破坏的主要类型,掌握述斜坡变形破坏各种模式和相应地质条件,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各种方法的特点,防治斜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措施。
(5)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熟悉与围岩稳定有关的概念,掌握围岩变形破坏各种模式的特点和地质条件,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稳定性评价方法。
(6)地基岩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熟悉与岩基稳定有关的概念,掌握坝基变形破坏各种模式和地质条件,坝基稳定性评价考虑的因素及稳定性评价方法,改善坝基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7)渗透变形的工程地质分析
熟悉渗透变形的各种类型,掌握产生渗透变形的条件,渗透变形可能性的预测方法、渗透变形可能性的防治措施。
(8)与教学实践有关的内容
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工程地质调查方法、岩土体原位测试方法。

Ⅳ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哪个学校有这个专业

这个是初试的参考书,是以前的,但是估计每一年用的书都会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变版动的。
工程地质权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1999
至于数学一、英语一(就是一般的英语)和政治就不用多说了吧。
还有这个是复试要考的科目和参考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1999

Ⅵ  崩塌勘查典型实例示范

1.5.1长江三峡链子崖音频大地电场法、甚低频电磁法裂缝、岩溶、煤洞勘测

链子崖位于长江三峡兵书宝剑峡出口处右岸,濒临江边的陡崖主体由二叠系栖霞组灰岩构成,底部为煤系软弱层。在长约700m,宽30~180m范围内发育有58条裂缝,将岩体切割成3个危岩区,即南部的I区To至T6缝区和北部的Ⅲ区T8至T12缝区以及中部的Ⅱ区T7缝区。其中T8至T12缝区危岩体紧临长江,南、西分别被T8、T9、T11缝和T12缝切割,北、东两侧临空,底部煤层基本被采空,是防灾治理、监测预报的重点险段。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长期的大量调查研究工作,链子崖可见裂缝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查清;但是,在表土覆盖地段的裂缝分布、延伸、连通交切情况,隐伏构造、岩溶、煤洞的分布等尚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于1988年采用了音频大地电场法、甚低频电磁法勘测裂缝、岩溶、煤洞的分布情况。

1.5.1.1 隐伏裂缝勘测

基于裂缝发育的不规则性和地形条件,勘测中采用了异常追踪法:即从已知裂缝的隐没端开始,根据裂缝和异常发育趋势布设勘探剖面,同时辅以现场地质调查,进行异常的定点、连接,循序渐进,直至查明(图1-1)。裂缝上方的音频大地电场和甚低频电阻率异常曲线一般形态尖锐,幅值较大(图1-2)。

裂缝勘测结果表明:链子崖南部Ⅲ区和北部I区裂缝已相互连通。特别是确定了Ⅲ区分布的 T8-1、T8-1-2、T9、T11裂缝均与T12裂缝连通以及T8-0缝向SE方向延伸至陡壁边缘,对危岩体稳定性评价至关重要。勘探结果在随后的工程探槽(图1-3)和声波跨孔测试中得到验证。

1.5.1.2隐伏煤洞勘测

图1-1追踪裂缝的测线布置及异常分布

链子崖的变形与底部马鞍山组(P1mn)煤层采空有直接关系。根据调查访问资料,链子崖底部有采煤巷道20余条,基本沿地层走向分布。为了解其存在状况,用音频大地电场法和甚低频电磁法在链子崖顶部展开了面积性勘测。

煤洞的电场异常不同于裂缝,一是幅值较小、宽度较大、规律性较强(图1-4a)。

勘测共确定煤洞14条,煤洞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SW—NE),长度300~400m,间隔30~40m,勘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符。

1.5.1.3隐伏岩溶勘测

平行于链子崖陡崖,勘测中追踪发现一条幅值高、宽度大的异常(图1-4b)带近南北向发育,其东侧裂缝发育,西侧则明显减少;该异常带与北部的黄泥巴壁相接,根据异常形态、结合地质特征分析,推测为一岩溶发育带,后期的勘探工程证实了这一推测(连克等,1991)。

图1-2隐伏裂缝实测剖面(T9缝前端)

图1-3TC3工程探槽展示图

1.5.2链子崖隐伏裂缝的声波检测

链子崖危岩体存在12组50余条裂缝,出露最宽约2m,深不可测。其中T8及T9裂缝,北端隐伏于覆盖层下,是否延伸与T12缝贯通,成为查明岩体结构与方量和确定治理工程设计的关键,为此,在上述裂缝延伸的关键部位,布两钻孔,孔距21m,深150余m。由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于1989年承担跨孔声波测试,查明裂缝的延伸及倾向。

现场地质剖面概况及跨孔声波测试示意图如图1-5a。采用等高同步测试法、扇面测试法,测取的波形记录分别如图1-5b及图1-5c。这些记录的推论是:接收到的是绕射波,其地质模型应如图1-5d,即裂缝张开无充填。显然,只有存在地表覆盖层的绕射波,才会出现发射与接收点靠近覆盖层声传播时间短,远离覆盖层则声传播时间加长。为证实现场测试推断是正确的,在室内按推理的地层模型,进行模型超声测试,取得和现场一致的测试结果。

图1-4Ex、ρ曲线图

另外,在一个孔内逐点发射,并接收裂缝的反射波,根据反射波的声波走时,推断出裂缝的倾向,与地质工程师从地质构造的推论相一致。至此对裂缝的性状给出明确的结论,为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提供了依据,受到国家科委表彰(展建设等,1991)。

1.5.3危岩锚固钻孔内裂缝及裂缝密集带声波检测

长江三峡链子崖50000方危岩体防治工程,采用锚索加固处理,锚固孔深30~40m不等,最深达64.2m。危岩体主要以栖霞灰岩为主,裂隙发育且为张性,局部成破碎软弱带。锚固施工需掌握上述裂缝、软弱结构面在锚固孔中的位置,分布及几何尺寸。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承担此项特种检测任务,研制一发一收干耦合换能器,在不能存留井液的水平干孔中,完成了共2670m的测试,指导了施工。图1-6其中三个钻孔的测试结果,其中视声速低于1000m/s(图中粗实线部分)的低速孔段均为裂隙及裂隙密集带(展建设、曹修定实测,1996)。

1.5.4岩崩堆积体灌浆补强效果声波测试

1998年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在三峡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岩崩堆积体工程改造现场,完成了灌浆补强前后岩体物理力学强度变化试验工作。采用“一发双收”单孔及跨孔声波检测对半径为1.7m圆周等分的六个钻孔中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钻孔作为实施灌浆孔,另三个按等边三角形分布的钻孔及圆心的钻孔作为声波检测孔。采用灌浆前、灌浆后7d、灌浆后28d进行声波单孔测试及跨孔声波透视。

图1-5各种方法测试示意图及推测的地层模型

图1-6危岩锚固孔内裂隙及软弱破碎带声波测试声速-孔深曲线粗实线为裂隙及破碎带

单孔测试采用敲击作震源产生纵波及横波,以三分量检测器贴壁接收;跨孔测试用小药量爆炸震源的以三分量检测器贴壁接收。

岩崩堆积灌浆补强分别在四川奉节及巫山两地各做两组试验,现仅以奉节组试验为例加以说明。图1-7为灌浆前后单孔一发双收的时差-孔深对比曲线;图1-8为灌浆前后跨孔的声速-孔深对比曲线。由跨孔测试结果可见灌浆后声速有明显提高,最高可达60%以上;而单孔测试最高14%、最小仅2%。单孔测试声速变化小的原因是此法能了解沿孔壁一个波长范围的声速,单孔声速的提高,说明灌浆范围已达声波观测孔的孔壁;而跨孔测试是直接了解两孔连线间的岩体灌浆情况。

图1-7灌浆前后单孔一发双收的时差-孔深对深对比曲线

图1-8灌浆前后跨孔的声速-孔深对比曲线

由于测试纵波声速的同时,还测试了横波声速,因此可计算出岩崩堆积体灌浆前后的动弹性力学性能的变化,见表1-4(李洪涛等实测,1998)。

1.5.5长江三峡链子崖煤层采空区老空洞探地雷达探测

长江三峡链子崖底部煤层采空区的分布及其后期充填情况是评价链子崖危岩体稳定性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确定治理工程混凝土承重阻滑键布置的重要依据。为此,在充分的地质调查分析基础上,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利用PD2、PD6和PD1三个勘探平硐对煤层采空区的空洞或充填疏松地带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1-4奉节动弹性力学参数

地质雷达资料的解释是靠图形识别来进行的。具体解释过程是在资料处理后进行的对比,即对比波在相位、周期(频率)、同相轴和波形等运动学方面的特点,以及测点间在二维(横向与纵向)方向上组成的图形特征。同时,还应注意到相位的强弱(动力学特点)。图1-9为PD2沿线的一段探地雷达图像,图中44~61m之间显示为灰岩分布区,在76~85测点之间出现周期加大,相位改变,呈现明显弧形同相轴,反映的是煤层采空区。根据采空区的这种特征所得PD2平硐的探测成果列于图1-10与表1-5中(刘传正,2000)。

图1-9PD2Z线雷达图像(100MHz)

1.5.6金丽温高速公路崩塌体井内电视探测

由于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k81段高边坡地质条件复杂,岩层破碎,构造挤压,节理裂隙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处于崩塌体范围内。根据甲方要求对锚索孔B6-5、B6-9、B4-8、B6-16、B6-19、B6-23进行测试,以上各孔孔径为φ130mm,锚索钻孔俯角15°。主要查找钻孔中裂缝(图1-11)及破碎情况(封绍武实测,2002)。

图1-10PD2平硐雷达测线布置与探测成果

1—煤层采空区;2—充填但未压实的采空区

表1-5PD2平硐探地雷达勘查异常解释综合表

图1-11浙江金丽温高速路k81段高边坡(水平钻孔—干孔)裂缝图片

参考文献

段永侯,罗元华,柳源等.1993.中国地质灾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郭建强,彭成,孙党生等.2003.链子崖危岩体勘查中物探技术的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胡厚田.1989.崩塌与落石.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李媛,张颖,钟立勋.1992.中国滑坡崩塌类型及分布图说明书.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李智毅,王智济,杨裕云.1996.工程地质学基础.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智毅,唐辉明.2000.岩土工程勘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李大心.1994.探地雷达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

连克,朱汝裂,郭建强.1991.音频大地电场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尝试——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隐伏地质结构的探测.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刘传正.2000.地质灾害勘查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

晏同珍,杨顺安,方云.2000.滑坡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展建设,吴庆曾.1991.跨孔声波穿透法在探测三峡链子崖隐伏裂缝中的应用.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张咸恭,李智毅等.1998.专门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

Ⅶ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是哪个专业

这个是初试的参考书,是以前的,但是估计每一年用的书都会是一样的,回没有太大的变动的。
工程地质学答: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至于数学一、英语一(就是一般的英语)和政治就不用多说了吧。
还有这个是复试要考的科目和参考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Ⅷ 中国地质大学 李智毅主编 <<工程地质学概论》课件

岩土工程专业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 数学一
④841 土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注:没有设“工程地质”专业,请参考“地质工程”专业。>>>>

地质工程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选一
③302 数学二
④834工程力学、844工程地质学选一
参考书目: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以及《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以下是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岩土工程
二选一:
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地质工程
二选一:
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李粮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Ⅸ 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工程研究生招生的参考书目<工程力学>和<工程地质学>是哪一版谁编写的谢谢了 !!!

《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工程地质学基础》, 李智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Ⅹ 考研!关于报考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1 岩石学02 成矿与资源03 沉积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1高等数学(乙)④832普通地质学(乙)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01 古代全球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1高等数学(乙)④832普通地质学(乙)

070904 构造地质学01 大地构造学02 地热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1高等数学(乙)④832普通地质学(乙)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01 第四纪地质环境02 环境全球变化与炭循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61高等数学(乙)④832普通地质学(乙)或835自然地理学

考试参考书目
948工程地质学:1、胡广韬、杨文远主编《工程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2、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编著《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地质出版社
3、李智毅、杨裕云编写的《工程地质学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951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张人权等编写的《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
952岩石力学:由刘佑荣、唐辉明编写的《岩体力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10复试分数线: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政治理论 外国语 基础课一 基础课二 总分

0708地球物理学 45 42 90 90 310

0709地质学 45 42 90 95 310

0818地质工程
(含水文地质) 50 45 100 100 340

每年通过高校优秀毕业生推荐及全国统考招收80-100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通过硕博连读与统一考试招收80-100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