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策中国地质大学
① 胡克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男,1957年7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市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博导 现任职务:副院长
学历学位教育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地质学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岩石学硕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岩石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9—1996年 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1年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1998年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
1998—1999年 长春科技大学任教,担任国土资源系主任
1999—2000年 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
2000-2001年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任国土资源系主任
2001-2004年 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和外事工作
2004.12 至今 任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
中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委员会 理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编委 胡克、吴东辉等,2000,城市生态环境受沙尘暴影响的研究实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v31(3),p265
杨吉龙、胡克,2001,干热岩(HDR)资源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世界地质,v20(1),p43-51
杨吉龙、李家存、胡克等,2001,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长春科技大学学报,v31(专辑),p18-20
胡克、吴东辉、杨德明等,2001,远源沙尘暴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v32(2),pp176-179
王建国、胡克,200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土资源(4),p42-45
[介冬梅、胡克、白跃华等,2003,东北平原的碱性尘暴,第四纪研究,v23(2),p
胡克、王云等,2003,长春市“2000-04-07”远源沙尘湿沉降携带细菌研究,中国沙漠,v23(6),p652-655
陈桥、胡克、文屹等,2003,鞍山市铁矿山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对策研究,世界地质,v22(2),p166-171
杨娟、胡克,2003,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补偿价值的探讨,国土资源(12),p28-29
胡克,2003,矿山土地污染场区的防治与管理,见中国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手册,地质出版社(北京),p103-117
陈兵、胡克、介冬梅等,2004,吉林西部碱尘通量及物质特征分析,生态环境,v13(3),p191-193
介冬梅、胡克,霍新疆等,2004,东北地区2002年春季沙尘暴的物质特征和成因分析,环境科学v25(2),p27-31
刘玉英、胡克、杨俊鹏等,2004,吉林西部全新世晚期土壤碳酸盐中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信息,土壤通报,v35(4),p408-412
陈桥、胡克、冯军等,2004,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地质通报,v23(4),p310-313
张新荣、胡克、王东坡等,2004,植硅体研究及其应用的讨论,世界地质,v23(2),p112-117
杨娟、胡克,2004,国有土地的房屋拆迁补偿之研究,现代城市研究(8),p61-64
陈兵、胡克、戴琳娜等,2004,黑龙江省穆陵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3),p86-87
陈桥、胡克等,2004,矿山土地污染危害及污染源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v21(4),p50-53
陈兵、胡克、介冬梅、 H Kitagawa,2004,吉林西部碱尘的通量与物质特征分析,生态环境v13(2),p191-193
曹振、胡克、张永光等,2004,科尔沁沙地可风蚀性地表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中国沙漠v25(1),15-19
李福来、胡克等,2005,中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现状与对策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66-69
张新荣、胡克、刘莉莉,2005,吉林敦化地区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分析,微体古生物学报,v22(2),202-207
宋日、胡克、郭继勋等,2005,137Cs示踪法在东北松嫩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草地,v27(3),11-20
刘莉莉、胡克、介冬梅等,2005,退化羊草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特征,生态环境,v14(6),908-912
王建军、胡克、王永慧,2006,矿山复垦产业化的实现途径,资源与产业,v8(1),55-57
陈兵、胡克、介冬梅、Kitagawa等,2006,松嫩平原西部碱尘气溶胶的时段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学报,v26(3),515-520
胡克、陈兵、Kitagawa,2006,松嫩平原西部碱尘元素组成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v36(3)
学术会议论文
胡克、吴东辉等,2002,鞍山铁矿山废弃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11
介冬梅、胡克等,大布苏湖全新世定量古生态过程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11
胡克、赵伟、陈桥、冯军等,2003,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重建的评价体系研究,第六届全国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会议论文集,p120-129
陈桥、胡克,2003,关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第六届全国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会议论文集,p31-37
陈兵、胡克等,2004,吉林西部碱尘气溶胶矿物与元素组成和来源研究,过程工程学报v(4)(专辑),p736-741,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会(山东烟台)
曹振、胡克等,2004,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表土粒度相互关系研究,LUCC科学研究进展暨中国土地学会年会(北京) 国土资源概论教学课件,国土资源部,2000-01,负责人
中国东北地区沙尘暴形成机制与预警预报,973子课题专项,2001-2003,专项负责人
鞍山市矿山生态环境重建试验研究,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专项,2001-02,负责人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定量化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03,子课题负责人
石家庄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2001-02,工作组长
黑龙江省穆棱县、鸡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2002-03,合作负责人
湖州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专题研究),湖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2001,工作组长
盘锦市双台河口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3-2005,负责人
辽河油田兴-2井井中换热试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5-2006,负责人
辽宁省国土规划专题项目(2005TP043),2005-2006,负责人
鞍山市铁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试验工程,2005-2007,负责人 1995,西藏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地质出版社
1996,华中元古宙高压变质带,地质出版社
2003,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指南(姜建军主编),地震出版社 2001年,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5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② 胡克的地质学教授
姓名:胡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7.07
民族:汉族
籍贯:山东省
文化程度:博研生
所学专业:岩石学
现从事对第四纪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教授职称。
学历学位教育
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地质学学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岩石学硕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获岩石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89—1996年 长春地质学院任教(1991年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原地矿部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6—1998年 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做访问学者
1998—1999年 长春科技大学任教,担任国土资源系主任
1999—2000年 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
2000-2001年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任教,任国土资源系主任
2001-2004年 任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和外事工作
2004.12 至今 任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
中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委员会 理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编委
2000年以来发表论著
(一)学术论文:
[1] 胡克、吴东辉等,2000,城市生态环境受沙尘暴影响的研究实例,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v31(3),p265
[2] Hu Ke,2000,Development of the Geothermal energy in China. Geothermal Res. Report of Kyushu University (9),p5-9
[3] Wu Donghui,Hu Ke,Wang Yun,2000,Ecological effects of remote smallsand descending on urban area. 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3 (2),p230-235
[4] Hu Ke,Yang Deming,2000,Geothermal energy in China: status and problems,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3 (1),p 47-52
[5] Zhao Wei,Hu Ke et al.,2001,A simulating experiment in the process of soil erosion on bare land in Mt. Tanakami,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4 (2),p79-83
[6] 杨吉龙、胡克,2001,干热岩(HDR)资源研究与开发技术综述,世界地质,v20(1),p43-51
[7] 杨吉龙、李家存、胡克等,2001,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长春科技大学学报,v31(专辑),p18-20
[8] 胡克、吴东辉、杨德明等,2001,远源沙尘暴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长春科技大学学报,v32(2),pp176-179
[9] 王建国、胡克,200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土资源(4),p42-45
[10] 介冬梅、胡克、白跃华等,2003,东北平原的碱性尘暴,第四纪研究,v23(2),p
[11] Hu Ke,Liu Yuying,Cao Zhen,2003. Two different st storms in Northeast China: the sources and influences in East Asia. 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6(1),p99-104
[12] 吴东辉、胡克,2003,大型土壤动物在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与重建中的指示作用,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v33(2),p213-216
[13] 吴东辉、胡克、王云等,2003,长春市“2000-04-07”远源沙尘湿沉降携带细菌研究,中国沙漠,v23(6),p652-655
[14] 陈桥、胡克、文屹等,2003,鞍山市铁矿山矿山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对策研究,世界地质,v22(2),p166-171
[15] 杨娟、胡克,2003,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补偿价值的探讨,国土资源(12),p28-29
[16] 胡克,2003,矿山土地污染场区的防治与管理,见中国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手册,地质出版社(北京),p103-117
[17] 陈兵、胡克、介冬梅等,2004,吉林西部碱尘通量及物质特征分析,生态环境,v13(3),p191-193
[18] 介冬梅、胡克,霍新疆等,2004,东北地区2002年春季沙尘暴的物质特征和成因分析,环境科学v25(2),p27-31
[19] Hazaea Mohammad,Hu Ke,2004. A geochemical survey of thermal springs in west part of Yemen and their geothermometric characteristics. J. Geosci. Res. Northeast Asia,v7(1),p58-63
[20] 刘玉英、胡克、杨俊鹏等,2004,吉林西部全新世晚期土壤碳酸盐中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信息,土壤通报,v35(4),p408-412
[21] 陈桥、胡克、冯军等,2004,对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地质通报,v23(4),p310-313
[22] 张新荣、胡克、王东坡等,2004,植硅体研究及其应用的讨论,世界地质,v23(2),p112-117
[23] 杨娟、胡克,2004,国有土地的房屋拆迁补偿之研究,现代城市研究(8),p61-64
[24] 陈兵、胡克、戴琳娜等,2004,黑龙江省穆陵市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3),p86-87
[25] 陈桥、胡克等,2004,矿山土地污染危害及污染源探讨,国土资源科技管理v21(4),p50-53
[26] 陈兵、胡克、介冬梅、 H Kitagawa,2004,吉林西部碱尘的通量与物质特征分析,生态环境v13(2),p191-193
[27] 曹振、胡克、张永光等,2004,科尔沁沙地可风蚀性地表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中国沙漠v25(1),15-19
[28] 李福来、胡克等,2005,中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现状与对策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1)66-69
[29] 张新荣、胡克、刘莉莉,2005,吉林敦化地区全新世泥炭沉积中植硅体分析,微体古生物学报,v22(2),202-207
[30] 宋日、胡克、郭继勋等,2005,137Cs示踪法在东北松嫩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草地,v27(3),11-20
[31] 刘莉莉、胡克、介冬梅等,2005,退化羊草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特征,生态环境,v14(6),908-912
[32] 王建军、胡克、王永慧,2006,矿山复垦产业化的实现途径,资源与产业,v8(1),55-57
[33] 陈兵、胡克、介冬梅、Kitagawa等,2006,松嫩平原西部碱尘气溶胶的时段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学报,v26(3),515-520
[34] 胡克、陈兵、Kitagawa,2006,松嫩平原西部碱尘元素组成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地学版)v36(3)
(二)学术会议论文:
[1] 胡克、吴东辉等,2002,鞍山铁矿山废弃地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11
[2] 介冬梅、胡克等,大布苏湖全新世定量古生态过程研究,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2.11
[3] Zhao Wei,Hu Ke et al.. 2002,Regulation of metal mine ecological rehabitation – A case of iron mines in Anshan city,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Geosciences in NE Asia (eds. Sun G. Et al.),2002,Changchun,China
[4] Hu Ke,Jie Dongmei,2002,Occurrence and damage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st-storm from Northeast China. Proceedings of Korea-Sino Dust-Storm Conference (Seoul),p17-34
[5] 胡克、赵伟、陈桥、冯军等,2003,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重建的评价体系研究,第六届全国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会议论文集,p120-129
[6] 陈桥、胡克,2003,关于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必要性的讨论,第六届全国矿山尾矿利用和矿山环境会议论文集,p31-37
[7] Hu Ke,Chen Bing,Fan Sulan,2003,On the solid wastes of the mining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5th ISGMC,China-Russia-Mongolia (Changchun),p82-83
[8] 陈兵、胡克等,2004,吉林西部碱尘气溶胶矿物与元素组成和来源研究,过程工程学报v(4)(专辑),p736-741,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会(山东烟台)
[9] 曹振、胡克等,2004,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与表土粒度相互关系研究,LUCC科学研究进展暨中国土地学会年会(北京)
[10] Chen Bing,Hu Ke,H. Kitagawa,2006,Characteriz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suspended particles in Western Songnen Plain,northeastern China,第九届全球环境变化学术讨论会(北京)
2000年以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
国土资源概论教学课件,国土资源部,2000-01,负责人
中国东北地区沙尘暴形成机制与预警预报,973子课题专项,2001-2003,专项负责人
鞍山市矿山生态环境重建试验研究,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专项,2001-02,负责人
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定量化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2002-03,子课题负责人
石家庄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2001-02,工作组长
黑龙江省穆棱县、鸡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计划项目,2002-03,合作负责人
湖州市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专题研究),湖州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2001,工作组长
盘锦市双台河口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3-2005,负责人
辽河油田兴-2井井中换热试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2005-2006,负责人
辽宁省国土规划专题项目(2005TP043),2005-2006,负责人
鞍山市铁矿山复垦与生态重建试验工程,2005-2007,负责人
1995,西藏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缝合带研究,地质出版社
1996,华中元古宙高压变质带,地质出版社
2003,矿山环境管理实用指南(姜建军主编),地震出版社
2001年,获辽宁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5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