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工程 » 东营工程地质条件

东营工程地质条件

发布时间: 2021-02-22 03:25:43

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1) 地层的岩性:是最抄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 (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② 工程地质条件

你好,根据你的提问,我认为工程地质的条件一般是指在比较平坦的道路上或者是比较适合施工的地质。

③ 东营市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邹祖光 啜云香 王德生

(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德州253015)

作者简介:邹祖光(1961—),山东蓬莱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工环地质勘查评价工作。

摘要:东营市地处华北沉降区,新生界厚度大,由于长期开采石油、天然气、深层地下水,形成了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地层应力增加产生压缩,形成地面沉降。新构造运动和欠固结土的自重固结作用也对地面沉降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东营市地面沉降的现状、形成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面沉降;因素分析;石油天然气;地下水;东营市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也是胜利油田的主要采油区。经济的发展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石油、天然气、地下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导致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区内地势低平,坡降很小,濒临渤海,如果地面沉降进一步发展并与海平面上升叠加在一起,将会使城区进一步降低泄洪功能和抵御风暴潮的能力,极易造成严重灾害。

1 地面沉降概况

1985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山东省地震局,在本区进行了东营-垦利现代形变测量,地面沉降量最大为80mm。2000年,对本区部分高程点进行了高程复测,地面沉降量为248~397 mm。

2002~2003年,通过对区内地面沉降观测点共43点的监测结果分析,沉降量为30~30mm以上的7点,20~29 mm的14点,10mm及以下的5点,其余在11~19 mm之间。

区内普遍存在地面沉降,且西部比东部沉降量大。各观测点平均沉降量为21 mm。西城-六户-牛庄以西地区,沉降量均大于20mm,东部沿海地区小于10mm(图1)。

2 地质背景条件

2.1 地形地貌

工作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总的地势是西高而东低,地形坡降1/10000,高程在12~2 m之间。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黄河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复杂微地貌景观。分布有河滩高地、决口扇高地、坡地、洼地、海滩地。

图1 东营市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2.2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深层地下水含水层顶板埋深400~500m,底板埋深800~1000m。分布于史口-广北水库一线以南的地区。含水层累计厚度20~40m,单层厚度2~5m,单井涌水量500~1000m3/d,矿化度一般小于1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氯化物—钠型、重碳酸硫酸—钠型水。长期的开采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六户镇农开院一场观测孔,自1991年的平均水位高程为-11.4m,到1997年6月已下降为-31.9m,平均每年下降3.15m,2002年5月已下降到-45.9m(见图2)。

图2 深层地下水动态曲线图

2.3 工程地质条件

该区浅部沉积物为第四系冲积海积物,土黄-灰黄-灰黑色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细沙。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性均较大;深部多为古近系—新近系冲湖积冲海积物,粘土、粉质粘土与中细砂互层。其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压缩性均相对较小。浅部夹有软土及易液化饱和砂土。自上而下划分为3个压缩层。

3 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本区能够引起地面沉降的因素有:新构造运动,土的天然固结作用,石油、天然气、地下水开采等。

3.1 地面沉降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本区地处华北沉降带,新近纪以来,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缓慢下沉,沉积了巨厚的新近系和第四系。

新近纪初,区内断裂活动有所减弱,坳陷内的差异变小,凸起、凹陷间的分割性趋于消失,其沉积的馆陶组地层厚度较薄(300~400m),分布稳定。这个阶段断裂活动方式表现为反向的逆断活动,形成了派生的逆牵引背斜构造。

新近纪晚期以来,本区呈总体统一沉降之势,沉积厚度900~1100m。其中,明化镇组地层600~800m;第四系厚度300m左右,变化较小。这个阶段断裂活动表现为具有继承性和新生性的颤动式运动特点。断裂差异活动逐步减弱,转以水平扭动、剪切破裂为特征的地壳构造变形。

由于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升降差异,地区变化较小,对地面沉降的时空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3.2 地面沉降与欠固结土固结作用的关系

本区地处黄河三角洲,区内0~30m深度内的地层多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其沉积环境受黄河和海洋交互或共同影响,形成了以细颗粒为主的地层,岩性以粉土最为广泛,其次为粉质粘土、粉砂、粘土,局部含淤泥质。土的先期固结压力较低,超固结比为0.5左右,为欠固结土。在自重压力下,将引起固结沉降。说明自重固结沉降量占地面沉降总量的比重较小。区内欠固结土的厚度为25~31m,据推算自然地面下降速率为3mm/a。与地面沉降漏斗的关系不明显。但沿海地区自重固结沉降量占的比重较大。

3.3 地面沉降与油气开采的关系

本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丰富,自20世纪60年代开采以来,持续高产稳产,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油气层主要赋存于古近系沙河街组砂岩、页岩及灰岩地层中,长期的开采使沙河街组地下水形成了巨大的降落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在700m左右。区内油田主要有:东营油田、东辛油田、史南油田、梁家楼油田、牛庄油田、现河庄油田、六户油田、王家岗油田、广利油田等。

由于油气资源的长期开采,也容易使地层产生压缩,导致地面沉降的产生,区内主要油气开采区多在沉降漏斗区内,如广利油田沉降漏斗。说明油气开采是产生地面沉降重要因素(见图3)之一。

3.4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的关系

本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极为缺乏且分布不均,黄河水受季节影响经常供给不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初期深层地下水均为自流,一般自流高度大于3m。经过长期超量开采,现在已形成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图3 地面沉降与油气开采关系图

深层地下水开采分布于史口、电厂以南地区,集中于牛庄、六户地区,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50m~60m,下降速率2~3m/a。

中层地下水主要受区外影响,已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其漏斗形态与深层地下水相近。

目前,本区的地面沉降漏斗中心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地区分布基本相符(见图4)。地面沉降漏斗中心分布在牛庄、六户一带,也是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位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边缘的东城以北及以东地区,地面沉降量较小。所以,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是目前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图4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关系图

4 结语

本区地下水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密切,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外在因素;欠固结土的自重固结作用和新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面沉降的重要因素,但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相对较小。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变性的地质灾害,不易被察觉,但是,一旦酿成严重后果将难以补救。其危害主要有海水倒灌、咸水入侵、城市排水不畅、建筑物开裂、设备破坏失效等。加强地下水动态和地面沉降监测,合理开采地下水、石油、天然气资源,实施人工回灌地下水工程,是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和控制地面沉降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樊秀峰等.2004.福州市温泉区地面沉降分析.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6(2):89~92

薛传东等.2004.昆明市区地面沉降的机理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9(3):47~53

④ 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怎么分析

工程地质条件分抄析:

工程袭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对不同地区进行具体分析:

1、对工程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分析、评价。

2、对工程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在评价场地自然条件的同时,还应预测工程与场地的相互影响及可能引发的工程地质问题。

3、为设计提供地质参数。

4、根据场地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工程措施意见。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因此根据分析地点具体特征根据以上要素进行分析。

⑤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
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或者说各种对工程建筑回有影响的答地质因素的总称).
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结构和地应力
3.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4.水文地质条件
5.物理地质现象
6.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地质问题的定义: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建设事业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⑥ 什么叫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条件是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

主要包括地形地内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容、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建设前需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该场地以往建筑经验,已发生过的工程事故的原因、防治措施和后果,建筑物沉降、变形及地基地震效应等;分析和解决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选择工程地质条件优良的地点; 提出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的地基处理措施等。

拓展资料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

⑦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

(1) 地层的岩性: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 相关书籍
、产状版、权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2) 地质构造:也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3) 水文地质条件: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化学成分等.(4) 地表地质作用: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5) 地形地貌: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路线的选择.

⑧ 何谓工程地质条件包括那些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条件、地球物理条件、物理地质环境和天然建筑材料7项。工程地质学里面第一页就有提到。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⑨ 什么叫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工程地质学中地质因素对土木工程建设有较大影响,因此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工程地质条件。
内容包含地区的地形地貌,场地及周围的岩土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条件,各种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天然建筑材料等

⑩ 一、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对工程建筑有影响的各种地质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天然建筑材料以及岩溶、滑坡、崩坍、砂土液化、地基变形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一般认为它包括岩土(岩石和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岩土的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这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包括它们的成因、时代、岩性、产状、成岩作用特点、变质程度、风化特征、软弱夹层和接触带以及物理力学性质等。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工程地质工作研究的基本对象,包括褶皱、断层、节理构造的分布和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形成时代新、规模大的优势断裂,对地震等灾害具有控制作用,因而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沉降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条件

这是重要的工程地质因素,地下水是降低岩、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又在某些情况下对建筑物的某些部位(如基础)发生侵蚀作用,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它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和水质等。

地表地质作用

是现代地表地质作用的反映,与建筑区地形、气候、岩性、构造、地下水和地表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岩溶、泥石流、风沙移动、河流冲刷与沉积等等,对评价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预测工程地质条件的变化意义重大。

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等,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和时代。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岳地区的地形起伏、土层厚薄和基岩出露情况、地下水埋藏特征和地表地质作用现象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场地和线路的选择。

天然建筑材料

工程中常用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粘性土料、砂性土、砂卵砾石料、碎石、块石石料等,在大型土木及水利工程中,天然建筑材料的量、质及开采运输条件等,直接关系到场址选择、工程造价、工期长短等,因此,它也是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重要内容,有时甚至可以成为选择工程建筑物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10)东营工程地质条件扩展阅读:

这些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又分为场地地质和地基两个方面。在不同勘察阶段,对这两个方面的侧重应有所不同,但不能偏废,如在选址和初步勘察阶段,勘察工作侧重在场地地质,同时也对地基进行一定的研究。在详勘阶段则多侧重地基问题,但也要对场地地质作必要的调查研究工作。

自然条件是因地而异的,建筑物类型和性质也各不相同,因而在不同的情况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因地因工程而异,如在山区建筑,与场地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的地质现象(地层褶皱、断裂、滑坡、岩溶等)往往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对地下建筑来说,地质构造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而岩石产状、断层、节理和破碎带的性质与分布等是重要的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的好坏是对建筑地区,场址选择,建筑总平面布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有密切关系和影响,必须在工程建筑设计前将该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预先查明。

热点内容
鹿特丹港国家地理 发布:2021-03-15 14:26:00 浏览:571
地理八年级主要的气候类型 发布:2021-03-15 14:24:09 浏览:219
戴旭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布:2021-03-15 14:19:37 浏览:408
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发布:2021-03-15 14:18:30 浏览: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发布:2021-03-15 14:16:36 浏览:425
工地质检具体干些什么 发布:2021-03-15 14:15:00 浏览:4
东南大学工程地质考试卷 发布:2021-03-15 14:13:41 浏览:840
中国地质大学自动取票机 发布:2021-03-15 14:13:15 浏览:779
曾文武汉地质大学 发布:2021-03-15 14:11:33 浏览:56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网 发布:2021-03-15 14:10:10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