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洪水地质灾害
❶ 为什么四川省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专家表示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
❷ 四川为什么要发生地震和洪灾
因为四川位于地震带上,又有长江黄河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内县,到泸容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
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
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风,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延伸。
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风,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5.12就是这个地震带发飙)
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
7.木里-盐源地震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
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县,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南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线展布。
❸ 此次四川遭受的洪灾,涉及了哪些地区
2020年7月24日至25日,绵阳市盐亭、北川、梓潼、三台、平武等县区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截至25日13时,“7·24”暴雨导致绵阳市盐亭、三台、北川、游仙、梓潼5个县(市、区)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0839人,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口。
无因灾受伤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333.5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67.49万元。灾情发生后,四川绵阳市应急管理局立即调度全市各地受灾情况,并迅速派出快反组前往受灾严重的地区靠前指挥救灾,调动专业力量开展抢险和保障工作。经抢险作业。
道路基本恢复、通讯部分恢复,群众得到安置。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应急、水利、交通、消防、电力、通信、乡镇等救援队伍30余支53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335人,其中,分散安置319人,集中安置16人,无被困人口。
(3)四川洪水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2020年8月3日,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省地质灾害总指挥部召开2020年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全省防汛抗旱和地方防灾减灾现状。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影响,未来10天我省将有更多降雨,尤其是盆地西部地区。持续降雨会导致局部地区强降雨的积累。
要防范滑坡、泥石流、山火等次生灾害。8月6日至8月9日,该盆地从西向东将出现强降雨,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区将出现强到强降雨,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雨;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的多云天气中,将有阵雨或雷雨,局部地区将有中暴雨。8月是四川洪涝灾害频发的时期。
今年汛期以来,我省出现了9个明显降雨过程,其中4个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全省降水量略高于当年同期。警戒线以上洪水50条,保证线以上洪水20条,比当年同期增加1倍以上。8月份,我省降水量达到5倍,流域大部分地区和攀西地区的降水量比年平均降水量高出1-2%。
岷江上游、沱江上游、福江上游、大渡江下游、青衣江上游、曲江上游、长江上游七大河流的支流可能出现明显的洪水过程,部分支流可能超过警戒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暴雨致四川绵阳5个县17个乡镇受灾,30余支救援队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未来10天四川省多降雨
❹ 四川特大洪水,给当地带来多大损失
今年四川的降雨尤其多,引发了洪灾。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洪水使得很多的工厂停工,家里的有汽车的基本上都报废了,农民种的蔬菜水果等都被淹没,所以说今年四川的洪灾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经济损失严重 受灾人数很多
四川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两千亿,受灾人口数量很多,经济损失严重。自汛期以来,中国的南方已经降下了多轮暴雨,暴雨导致了南方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受今年暴雨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全国各地已经有八百五十多万人受灾,六十多万公顷的农作物遭到破坏,经济损失达到将近两百多亿元。我国依旧还在努力的消除疫情,但是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不能忽视。尽管有很多的洪水应对政策,但是还是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这不仅仅影响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也使教育滞后,无法正常的学习和接受教育。导致交通和电讯的中断,给出行和联络外界带来极大的不便。
❺ 为什么四川盆地是我国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地区
四川盆地地势相对较低,而且东部地势较高,冰川较多,在冰雪融化时会有大专量的水分沿属着山脉流向较低的盆地,而且在高山气候的影响之下,阴雨天气较多,且盆地内部河流相对较少,排洪防水能力差。
在夏至高山与盆地内的冷暖气流会不断相遇形成冷锋或者暖锋,甚至会出现锋面的来回移动发生持续性降雨。
由于其相对较低的盆地地形,周围地区都略高于此,造成排水困难,这就造成了四川盆地独特的多雨特点。
(5)四川洪水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地表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和页岩,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
盆地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盆底高而边缘低,等温线分布呈现同心圆状。
夏季平均温度在24~28℃之间,极端高温36~42℃;冬季平均温度4~8℃之间,极端低温-8℃~-2℃。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但冬干、春旱、夏涝、秋绵雨,年内分配不均,70~75%的雨量集中于夏季(6~10月)。
❻ 四川哪些地方受水灾了
2020年7月24日至日,绵阳市盐亭、北川、梓潼、三台、平武等县区普降中到大雨,局地大暴雨。截至25日13时,“7·24”暴雨导致绵阳市盐亭、三台、北川、游仙、梓潼5个县(市、区)1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0839人,无因灾死亡、失踪人口。
无因灾受伤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333.52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67.49万元。灾情发生后,四川绵阳市应急管理局立即调度全市各地受灾情况,并迅速派出快反组前往受灾严重的地区靠前指挥救灾,调动专业力量开展抢险和保障工作。经抢险作业。
道路基本恢复、通讯部分恢复,群众得到安置。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应急、水利、交通、消防、电力、通信、乡镇等救援队伍30余支53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335人,其中,分散安置319人,集中安置16人,无被困人口。
(6)四川洪水地质灾害扩展阅读:
2020年8月3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省地质灾害指挥部举行2020年第三次全体会议,专题会商当前全省防汛减灾和地灾防治形势。记者从会上获悉,受副高外围气流影响,未来10天我省多降雨,尤其盆地西部多强降雨,持续降雨将造成局部地方累积雨量较大。
需防范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8月6日-9日,盆地自西向东会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西部、中部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阴天有阵雨或雷雨,局部中到大雨。8月历来都是四川洪涝灾害频发期。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共发生9次明显降雨过程,含4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多。50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20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比常年同期偏多1倍以上。8月我省共有5次降雨过程,盆地大部和攀西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1-2成。
岷江、沱江上游、涪江上游、大渡河中下游、青衣江、渠江、长江上游7大主要江河的支流可能出现明显涨水过程,部分支流水位可能超警戒。
❼ 四川暴雨车轮战是否会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受到持续降雨的影响,四川各地灾情频发,公路、铁路等交通收到了很大的影响,据中国铁路局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近期的消息,受到暴雨的影响,宝成铁路全部列车已经全部停运。四川全省因降雨和地质灾害导致高速公路阻断有6处以上,管制收费站有8个以上受到影响。据了解,目前由于暴雨影响成都已转移受灾被困群众上千人。
由于降雨的影响,四川等地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灾害风险较高,各地需要提高警惕,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以及防汛工作。
❽ 为什么四川那里地震洪灾
四川位于地中海—抄—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容易引发地震。四川属于盆地地形,盆地边缘地势高且陡峭,落差大,一旦有降水,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造成洪峰。另外四川位于我国季风区,降水不稳定,也是出现洪灾的原因。
❾ 四川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又称“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回,从印度尼答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横贯欧亚两洲及涉及非洲地区。其中一部分从堪察加开始,越过中亚,另一部分则从印度尼西亚开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它们在帕米尔会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区,再出亚速海。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释放在海岭地震带。
这条地震带也是近代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它又可分为几个段落,其中印度北部是重要一段,称“喜马拉雅地震带”,东西长约2400公里。
总之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但是不相等
❿ 四川哪些地质灾害多发为什么
四川最容易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
因为四川处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内地带,也就是第容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所以地壳不稳定.加上四川在喜玛拉雅地震带的边缘,而喜玛拉雅地震带是世界第二大的地震带,因此四川发生地震的几率就要相对大些.
四川盆地绝大部分属于风化地貌,岩层不稳固.四川又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季较集中,因此夏季雨水对岩层的冲刷强烈.第二个原因是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使得植被受到严重的破坏,更不能稳定住山上的沙土和细石,一旦受到夏季雨水的冲刷就随着雨水顺流而下,形成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